這是《長安十二時辰》裡李必,原型是唐朝的李泌,是唐玄宗和唐肅宗身邊的紅人。他是道士,看他的裝束就知道了,他喜歡隱居修道,常常隱居在終南山,但是只要皇帝一紙召令,立刻道士下山。李泌的智商顯然沒有李白高,他都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文章,最有名的是那首《長歌行》……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智商怎麼能跟李白比呢,李白比他大20歲,李白出道的時候,他還穿開襠褲呢。可是說起宮鬥,李白跟他差不是一個檔次,大奸臣李林甫,楊國忠,什麼大太監魚朝恩,李輔國都和他交過手,什么元載,盧杞根本不在話下。最厲害的是在(安史之亂)中,他拂塵一甩說直搗安祿山的老巢去,只可惜唐肅宗怕他老爹再把皇位要回去,否則這場戰鬥一定殺得叛軍墳頭上寸草不生。他死的時候還在宰相崗位上。
縱觀李白,在文學詩詞的造詣,他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被賀知章稱為「嫡仙」,賀知章是誰?就是那個「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在《長安十二時辰》裡改名叫何執正的浙江紹興老鄉,他是武則天還在位的時候,以狀元身份進了唐朝政府部門工作的,他都對李白五體投地了,你說還有誰不服?
李白是有才,可是他的情商不咋滴,用現在的話叫做「恃才傲物」。他知道唐玄宗一定要他來寫詩讚美楊玉環,才聽得開心,於是稍微不順心就跑去終南山修道去了,哦,再交待一下,李白,李詩仙也是道士。他在終南山等唐玄宗聖旨下來,才得意地回京去。最狂傲也是最低級的錯誤是竟然叫高力士給他磨墨脫靴子,所以被高力士打擊報復在所難免。同樣的「安史之亂」中,他站錯了隊,參加了永王李麟的叛軍,於是平叛後他被貶去荊門,在路上又被特赦免罪了,於是乎,我們就讀到了那首「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想想這種情況下的船怎麼會開得不快呢。
話說回來,李泌和李白都是歷史上的偉大人物,每個人的追求不同,要做一個IQ和EQ雙高的人,從他們兩個的故事裡你學到什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