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大師李世居老師,絕對的大荔名人、且是「非常名人」—整天宣傳別人而知名的藝術家、熱心人。
知道李老師三十多年了,交往熟悉卻是近十年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參加工作後即開始學著抄抄寫寫,那時縣內媒體基本就是廣播站獨一家,因此也就多了一些總結表彰性的活動參與。納悶的是,每年每次總少不了「李世居」這個光輝的名字,也就在這種場合第一次看到李老師緊張忙碌的辛勤身影。身邊的人都說李老師的好,誇他勤奮、敬業、有愛心,我親身感受更多源於中省市縣各級媒體頻頻刊出的作品。了解李老師的人清楚,從業餘愛好到半專業、以至痴迷成就大家,他堅持四十多年如一日,鏡頭對準社會生活和民生發展,拍天拍地拍風景、說人說事說變化,三四萬張片子幾近藏錄著整個大荔,更別提那一萬多張在各級報紙雜誌上刊登的藝術照新聞照,以及八九十次榮獲的攝影比賽獎項,僅數字和汗水足以讓人由衷敬服。
李老師給我說過他的「半路出家」史,商業系統臨時工、銷售員,一次偶然機會接觸到攝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也正是這種執著改變了命運。一知半解的人只曉得李老師會照相,天空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無一不是捕捉傳遞美的成果。他的作品有種與眾不同的美感,用光、設色、角度、剪裁,總是那樣出神入化的精到「講究」。早些年心血來潮我也曾捏揣過幾天,但絕對是「照相」而不敢稱「攝影」,多年不解其中味,直到2016年夏季的一次合作才茅塞頓開。美麗鄉村、柔性治水,大荔全省率先建成了澇池矩陣,省市關注、各界關切,於是決策者決定把這張靚麗名片打出去,歪打正著地把組織「我在夢裡等你」澇池攝影展的事交給了我就任的創建辦。屁屁不懂咋弄?時間緊任務重咋辦?李老師便成了救命靈芝。亮堂人不需要多說,這裡盛活奈裡上手,天不亮起身、繁星當空才歸,十多米高的高臺車是爬上趴下,近十斤設備永滿不離身,7天轉戰16個鎮辦70多個村,風裡來、雨裡去,連陪同協助的三個精壯小夥都扛不住了,年近七旬、心臟搭著三個支架的李老師卻是始終的精力充沛、熱情滿滿。實質我能想來,李老師不是不累,支撐他的是心中滿滿的愛啊,對大荔、對生活、對攝影、對他人,皆是如此。有大愛的人才能創造出大美,大愛於胸的李老師自身就是一道大美的人文風景。
這十年,李老師越來越專業,「長槍大炮」無所不為其用,攝像、手機乃至抖音,跟時代總是那麼緊密無痕。同一個新聞源,李老師定能把宣傳的效用發揮到極致,現場手機編發、家裡電腦綜合、多渠道全覆蓋,從最初的圖片報導到如今的圖文並茂,一件看似芝麻大的事在老道的李老師藝術創作下總會迸發遠超西瓜的轟動效應。嘆服於李老師學習的態度、創新的盡頭和不懈的進取,時政要聞、社會民生、特別是歷史文化,知識面之寬、信息量之巨、藝術性之高,讓我這個努力於地域文化挖掘弘揚的人頗感望塵莫及。李老師宣傳影響力之大在大荔幾乎無人能及,以至於縣上所有活動勢必有他、部門鎮辦的工作都以李老師的關注為榮。人,越樸素越高貴。公論李老師藝高人不傲、平易好招呼,熱心好事重感情,誰家有個事一叫就來,來了馬上投入角色,這家完了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家,從不在意招呼得到與不到,飯不吃水不喝連軸轉,永遠都不誤事,誰人見過他提錢。有心人曾留意統計過,李老師一天之內最多推送過七八篇稿子,而且都是多個新聞媒介爭先恐後地採用。產量高、質量好,李老師是兩頭都愛,一頭是基層,誰家有事沒見他的身影臉上頓時無光;一頭是媒介,那家三幾天沒有他的稿件都好像被大荔拋棄了。李老師鏡裡筆下呈現的都是真善美、主旋律、正能量,沒來過大荔的人在圖文裡領略了美麗大荔,美麗大荔的種種「好」通過鏡頭語言知名度美譽度空前,農民群眾在「片片」的助力下「喚」來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領導調侃說「老李頂個宣傳部!」專業新聞工作者提起他「壓力山大!」老百姓倒是朗然,眾口一詞直誇「這個代言人優秀!」
要說這幾年美麗大荔建設,李老師可是沒少出力。美麗鄉村「南有安吉、北有大荔」,酒好也怕巷子深啊!李老師擔當起踐行「宣傳也是生產力」的中流砥柱。美麗鄉村大事小情,他哪裡熱鬧哪裡走,田裡地裡、巷裡家裡、棚裡園裡,有心得如同辛勤的蜜蜂。美麗城市關注變化,他拿著機子滿街跑,接地氣探民生,促文明助和諧,春江水暖鴨先知般唱響了「春天的故事」。美麗產業牽掛在心,冬棗下來他子夜驅車三十公裡奔範家,黃花菜開園他不離不棄蹲守記錄,扶貧產業園的群眾幾乎都認識這位免費宣傳的常客貴客。美麗人民定格美麗,鏡頭對準和推送的何止一兩千人,他眼裡有苦累不避的環衛工、有忠誠敬業的公務員、有古道熱腸的老農民,傳播「美麗」己亦美麗,縣委縣政府把「美麗大荔人」的榮譽給了李老師恰如其分、體現民意。
在融媒體中心工作期間,我時常告誡同志們要積極向李老師學習看齊,學技術在其次首要學精神,他對家鄉大荔的愛、對攝影事業的情以及對人民群眾的親都最最可貴。曾問過李老師長盛不衰的精神頭哪來滴,他淡淡地說「喜愛不累!」我知道,李世居老師心中這個「愛」是大寫的,就如同他這個「人」。
作者簡介:王小民,1971年生,大荔縣人,渭南市作協會員。出版有《同州風情》《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等13部文史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