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新聞人,李世居老師

2021-02-13 同州網

攝影大師李世居老師,絕對的大荔名人、且是「非常名人」—整天宣傳別人而知名的藝術家、熱心人。

知道李老師三十多年了,交往熟悉卻是近十年的事。上世紀九十年代參加工作後即開始學著抄抄寫寫,那時縣內媒體基本就是廣播站獨一家,因此也就多了一些總結表彰性的活動參與。納悶的是,每年每次總少不了「李世居」這個光輝的名字,也就在這種場合第一次看到李老師緊張忙碌的辛勤身影。身邊的人都說李老師的好,誇他勤奮、敬業、有愛心,我親身感受更多源於中省市縣各級媒體頻頻刊出的作品。了解李老師的人清楚,從業餘愛好到半專業、以至痴迷成就大家,他堅持四十多年如一日,鏡頭對準社會生活和民生發展,拍天拍地拍風景、說人說事說變化,三四萬張片子幾近藏錄著整個大荔,更別提那一萬多張在各級報紙雜誌上刊登的藝術照新聞照,以及八九十次榮獲的攝影比賽獎項,僅數字和汗水足以讓人由衷敬服。

李老師給我說過他的「半路出家」史,商業系統臨時工、銷售員,一次偶然機會接觸到攝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也正是這種執著改變了命運。一知半解的人只曉得李老師會照相,天空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無一不是捕捉傳遞美的成果。他的作品有種與眾不同的美感,用光、設色、角度、剪裁,總是那樣出神入化的精到「講究」。早些年心血來潮我也曾捏揣過幾天,但絕對是「照相」而不敢稱「攝影」,多年不解其中味,直到2016年夏季的一次合作才茅塞頓開。美麗鄉村、柔性治水,大荔全省率先建成了澇池矩陣,省市關注、各界關切,於是決策者決定把這張靚麗名片打出去,歪打正著地把組織「我在夢裡等你」澇池攝影展的事交給了我就任的創建辦。屁屁不懂咋弄?時間緊任務重咋辦?李老師便成了救命靈芝。亮堂人不需要多說,這裡盛活奈裡上手,天不亮起身、繁星當空才歸,十多米高的高臺車是爬上趴下,近十斤設備永滿不離身,7天轉戰16個鎮辦70多個村,風裡來、雨裡去,連陪同協助的三個精壯小夥都扛不住了,年近七旬、心臟搭著三個支架的李老師卻是始終的精力充沛、熱情滿滿。實質我能想來,李老師不是不累,支撐他的是心中滿滿的愛啊,對大荔、對生活、對攝影、對他人,皆是如此。有大愛的人才能創造出大美,大愛於胸的李老師自身就是一道大美的人文風景。

這十年,李老師越來越專業,「長槍大炮」無所不為其用,攝像、手機乃至抖音,跟時代總是那麼緊密無痕。同一個新聞源,李老師定能把宣傳的效用發揮到極致,現場手機編發、家裡電腦綜合、多渠道全覆蓋,從最初的圖片報導到如今的圖文並茂,一件看似芝麻大的事在老道的李老師藝術創作下總會迸發遠超西瓜的轟動效應。嘆服於李老師學習的態度、創新的盡頭和不懈的進取,時政要聞、社會民生、特別是歷史文化,知識面之寬、信息量之巨、藝術性之高,讓我這個努力於地域文化挖掘弘揚的人頗感望塵莫及。李老師宣傳影響力之大在大荔幾乎無人能及,以至於縣上所有活動勢必有他、部門鎮辦的工作都以李老師的關注為榮。人,越樸素越高貴。公論李老師藝高人不傲、平易好招呼,熱心好事重感情,誰家有個事一叫就來,來了馬上投入角色,這家完了馬不停蹄趕往下一家,從不在意招呼得到與不到,飯不吃水不喝連軸轉,永遠都不誤事,誰人見過他提錢。有心人曾留意統計過,李老師一天之內最多推送過七八篇稿子,而且都是多個新聞媒介爭先恐後地採用。產量高、質量好,李老師是兩頭都愛,一頭是基層,誰家有事沒見他的身影臉上頓時無光;一頭是媒介,那家三幾天沒有他的稿件都好像被大荔拋棄了。李老師鏡裡筆下呈現的都是真善美、主旋律、正能量,沒來過大荔的人在圖文裡領略了美麗大荔,美麗大荔的種種「好」通過鏡頭語言知名度美譽度空前,農民群眾在「片片」的助力下「喚」來了大把大把的真金白銀。領導調侃說「老李頂個宣傳部!」專業新聞工作者提起他「壓力山大!」老百姓倒是朗然,眾口一詞直誇「這個代言人優秀!」

要說這幾年美麗大荔建設,李老師可是沒少出力。美麗鄉村「南有安吉、北有大荔」,酒好也怕巷子深啊!李老師擔當起踐行「宣傳也是生產力」的中流砥柱。美麗鄉村大事小情,他哪裡熱鬧哪裡走,田裡地裡、巷裡家裡、棚裡園裡,有心得如同辛勤的蜜蜂。美麗城市關注變化,他拿著機子滿街跑,接地氣探民生,促文明助和諧,春江水暖鴨先知般唱響了「春天的故事」。美麗產業牽掛在心,冬棗下來他子夜驅車三十公裡奔範家,黃花菜開園他不離不棄蹲守記錄,扶貧產業園的群眾幾乎都認識這位免費宣傳的常客貴客。美麗人民定格美麗,鏡頭對準和推送的何止一兩千人,他眼裡有苦累不避的環衛工、有忠誠敬業的公務員、有古道熱腸的老農民,傳播「美麗」己亦美麗,縣委縣政府把「美麗大荔人」的榮譽給了李老師恰如其分、體現民意。

在融媒體中心工作期間,我時常告誡同志們要積極向李老師學習看齊,學技術在其次首要學精神,他對家鄉大荔的愛、對攝影事業的情以及對人民群眾的親都最最可貴。曾問過李老師長盛不衰的精神頭哪來滴,他淡淡地說「喜愛不累!」我知道,李世居老師心中這個「愛」是大寫的,就如同他這個「人」。

作者簡介:王小民,1971年生,大荔縣人,渭南市作協會員。出版有《同州風情》《大美大荔》《小民看大荔》等13部文史著作。

相關焦點

  • 大荔人的「金蛋蛋」熟了,每斤賣到150元!
    原標題:全國冬棗第一熟——大荔範家鎮大棚冬棗每斤賣到150元!
  • 十四運,大荔沙灘排球場準備好了!
    (李世居 楊陸濤報導)6月30日,第十四屆全運會陝西省籌備委員會場館建設部駐會副部長朱昱一行六人,在渭南市副市長高潔、市體育局局長張曉民,大荔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盧高昌,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馬政運以及市執委會有關人員的陪同下
  • 大荔黃河溼地綠頭鴨和斑嘴鴨鬧冬圖
    (李世居)入冬以來,在陝西最大的大荔縣黃河溼地蘆葦蕩,綠頭鴨和斑嘴鴨「拖兒帶女」和睦共處歇息黃河溼地成為一景。 近年來,大荔林業部門加大對溼地保護力度,加之水草豐茂,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和較為安全舒適的生態環境而吸引了綠頭鴨和斑嘴鴨來此越冬。
  • 最是大荔熱情多|大荔縣|大荔人
    大荔是「大荔人」的大荔,一層意思是這塊土地最早先民來自於先秦時代的大荔戎族,一層意思是更早的20萬年前有了大荔智人的繁衍生息。因了血脈和淵源,大荔人便多了一份與眾不同的性格—熱情。大荔人的熱情是與生俱來,浸透在骨子裡的。有史以來,熱土大荔即籠罩著濃重的兵魘。
  • 大荔公安「四喜臨門」:渭南市公安局送獎到基層
    新年伊始,元月5日,大荔公安 「四喜臨門」,下寨派出所榮獲為渭南市第三屆公安機關十佳人民滿意警隊,交管大隊車輛所榮獲十佳人民滿意警隊提名獎,東關派出所副所長邊建宏榮獲渭南市第三屆公安機關十佳人民滿意警察,刑偵大隊副隊長郭興旺榮獲十佳人民滿意警察提名獎,向全縣人們群眾交了一份滿意答卷。
  • 大荔農民李親麗榮獲渭南市第二屆「優秀職業農民」榮譽稱號
    9月21日,在渭南市慶祝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最美職業農民」展演及表彰大會上,大荔新茂天地源生態養殖家庭農場的女主人李親麗榮獲渭南市第二屆最美
  • 大荔人的酒文化,說的太到位了!
    關中各縣,酒風最烈、最盛者當首推大荔。大荔古屬同州,位於關中東府的白菜心,土地肥沃,物阜民豐,自古以來,酒風洋溢,酒史綿延,無論官員百姓,不管年齡長幼,皆善飲酒,尤以白酒為甚。大荔人的祖先大荔戎,地道的少數民族,遊牧為生。性豪爽,善騎射,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 「美麗大荔 棗想約你」大荔冬棗評優活動
    大荔有「中國棗鄉」、「全國冬棗名縣」的美譽,是全國鮮食棗的優生區。為了引導廣大棗農提升「大荔冬棗」品質,強化品牌意識,促進產品推廣和銷售,8月21日,由陝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大荔縣農業農村局主辦,陝西農業品牌網、大荔縣果業中心、大荔縣農檢中心承辦的「美麗大荔 棗想約你」大荔冬棗評優活動在大荔縣舉行。讓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
  • 沙苑行:賞沙苑槐花美景,品大荔特色美食
    可是,事情總會和人開玩笑,在你已經幾乎忘卻之前常常念念不忘的計劃的時候,機會卻出人意料地來了。2018年4月19日,我和武德平老師應大荔縣商務局吳兢的邀請,參與了大荔縣電視臺《吃在大荔》欄目組「賞沙苑美景,品大荔特色美食」的沙苑之行,我非常高興,終於能夠實現自己遠離城市的喧囂,靜享大自然美麗且靜謐的環境了。
  • 聽說大荔師範學校撤併了,我癱坐在沙發上,心禁不住悲涼起來
    曾幾何時,母校讓多少考生可望而不可及,在我們那偏僻的小鄉鎮也曾出現過幾名大荔師範的畢業生,當然那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左右的事情,他們是我的老師,也是我父輩的啟蒙老師,他們紮實的基本功
  • 舒敏:咱大荔(陝西方言播音 / 藍總)
    想當年,咱大荔人從娘胎呱呱墜地的時候,那也是白裡透紅的粉嘟嘟。後來因為天天在地裡忙活,也就由白到粉,由粉到紅,再由紅到黑,由黑到黑的錚亮,再然後,也就差不多成了非洲人。老實說,黑挺好。這不前陣子在咱大荔舉辦的國際馬拉松比賽中,奪的名次的全是膚色黑黑的人嘛。我當時仔細瞅了瞅,他們的膚色,基本跟咱大荔人差不多。我以為,這大概也是這場大賽之所以要選放在咱大荔的主要原因之一。
  • 大荔:弘揚黃河文化 人與水相和而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家在黃河邊的大荔人千百年來與黃河休戚與共,受到黃河文化的持久影響,進而留下來了頗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大荔縣圍繞講好「黃河故事」,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組織拍攝了多部影視作品。
  • 大荔師範走出的老革命
    後任大荔師範校長的張質平(1905—1978,澄城交道人)在青少年時期就投身革命,是渭南地區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為發展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工作。在白色恐怖的1928年,華縣籍教師顧頤山在課堂上公開講授《列寧傳》,宣講革命真理。歷史教員李夢齡(1903—1985,河北晉縣人)積極組織學生集會紀念「九一八事變」,他聲情並茂地向學生們所做的聲討日本帝國主義強盜行經的報告廣受歡迎。
  • 大荔法院:籤訂目標責任書 立下擔當軍令狀
    大荔法院:籤訂目標責任書 立下擔當軍令狀 2020-06-04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在大荔·新年寄語】再見,2018!再創輝煌,2019!《吃在大荔》加油!
    、陝菜知識,推介陝菜名菜、名店、先進餐飲人。先後有港商、臺商,深圳、延川、潼關等地的商會、企業家,看到陝西吃在大荔平臺的報導,前來大荔,考察大荔的荷蘭土豆、黃花菜、帶把肘子、冬棗等農特產品,考察大荔智通食材配送有限公司、陝西沙苑釀造有限公司、黃花集團等農產品加工企業,品嘗大荔一家春九品十三花、大荔賓館三河家宴、黃河集團公司旗下黃河賓館的黃花宴、許發記滷肉鋪的小吃、聯合飯店的爐齒面等大荔美食,購買景璧集團的帶把肘子、大荔特產冬棗
  • 迎接十四運,大荔準備好了
    近日,「讓世界傾聽陝西聲音」採訪團走進陝西渭南大荔明年在陝西省舉辦的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將在大荔沙灘排球館舉行比賽。「大荔沙苑沙灘排球場,場地的沙子是專門從福建購買回來,材質柔軟可以很好地保護運動員,」大荔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蘇向陽說道。
  • 河圖洛書出大荔
    天物弄人,同在黃河流域卻有兩條洛河的注入,上遊的北洛河發源陝北定邊、西北而東南蜿蜒曲流680公裡,在大荔三河口先注渭河後匯黃河懷抱。北洛河流走的是水積澱的是文化,人文如軒轅黃帝、字聖倉頡,地理如橋山、黑峽谷,人類文明足跡密密實實網狀呈現。下遊的南洛河源出陝南洛南、西南而東北進河南全長467公裡,在偃師納伊河後於鞏義北入黃河。
  • 互利共贏建設「智慧大荔」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大荔舉行
    4月28日,互利共贏建設"智慧大荔"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大荔舉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段洪濤主持儀式。隨後,現場陸續籤訂了"智慧杆塔"項目合作協議和互利共贏建設"智慧大荔"戰略合作協議。與西電博士團隊合作,共建"智慧同州"指揮系統,依託軍事通信自組網以及人工智慧、神經網絡等前沿技術,試點對同州湖區域賽道內的現有燈杆進行了數位化升級,並通過雲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手段,實現人車流分析、監控調度、信息發布、應急預警等功能的實時化、可視化和高效化,賽事服務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二是聚力發展智慧新產業。
  • 【吃在大荔·美食達人】敢給雞蛋貼「身份證」的大荔大裕禽業董事長王斌自述
    3年的打工生涯,不但鍛鍊了我的性格,也讓我明白了社會的生存之道——智者治於人,無智者受治於人,要想出人頭地,就得有知識,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啊!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360行屬於自己也就那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