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牆蹲vs徒手深蹲,別以為自己很強壯,健康狀態不行就別逞強

2020-12-23 焱霖運動休閒吧

引言:

強身健體、運動養生的觀念越來越為大眾所接受、重視,同時運動樣式也是非常豐富,目不暇接、各式各樣。高效簡單的健身動作更是備受大家的青睞,其中典型的動作『深蹲』不僅是健身專業人士的最寵,也是我們普通健身的首選;作為下肢力量鍛鍊的『靠牆蹲』應該屬於康復運動——鍛鍊下肢力量的,也就是說它是針對不健康人群的。看似身體很健康,自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但是一運動就容易出問題,尤其是深蹲,很有風險,我們不妨用靠牆蹲來做初期基礎訓練,感覺自己能行了,再進行深蹲訓練,那樣會更好。#運動#

深蹲看似簡單,運動起來卻不是那麼回事兒了,對骨盆穩定性、核心力量、腿上力量要求非常嚴格,稍有不慎身體就會感覺不適,盲目練習還有受傷的風險,所以關於深蹲的教材也琳琅滿目。可是別忘了還有一個和它非常相似的靜態動作『靠牆蹲』,雖說沒有深蹲作用強烈,但也有異曲同工之效,而且還能幫助修復矯正我們日常中習慣性的不良身體動作和肌肉力量配比失調現象,所以好多老師稱之為康復運動。

誰都需要康復嗎?我沒受傷康復什麼?沒受傷不等於很健康,腿腳走路變形,下肢行動無力,骨盆走形——撅屁股,等等生理現象雖說不是常見,但伴隨年齡增長,身體老化,諸多現象潛在的存在誰也跑不掉,尤其是腿部肌肉力量不足現象更是常見。

深蹲運動不是男人的專利

深蹲

深蹲號稱腿上力量之王牌的動作,健身高效而且還全面,但是對身體素質要求高,看似簡單,實際運動起來就不簡單了,因為這個動作是複製式運動,一個模式體態的重複運動,沒有運動基礎身體並不適應,看似簡單其實有點兒粗暴。

同時在不適應的狀態下,身體不協調等各個因素都會表現出來,比如:關節的穩定性、肌肉力量的平衡能力等等,隨著運動量加大心肺功能也會體現出來。

人體的自我保護意識在深蹲鍛鍊當中可是顯得很脆弱,自我調節意識也顯得很呆滯,其實這些本質還是我們身體素質下降了,否則一個小小的深蹲鍛鍊也就沒必要存在那麼多的風險可能了。

在蹲起運動中膝關節最容易受傷

如果沒有運動基礎,不妨我們就鍛鍊一下深蹲試試,親自感受一下,反正焱霖感受是運動效果確實好,但是運動風險確實大,當焱霖第3周運動後,沒有及時拉伸修復、玩的有點兒瘋,就給大腿前側下端的肌腱輕微拉傷了,一個多月才修復好。

給焱霖感受還有一點就是深蹲可以檢測出我們的身體素質到底怎樣,如果我大腿肌肉力量很好當時也不會輕易受傷了,還有就是我核心力量的控制是不是也不好?這只是焱霖親自的一點感受,其實還有在深蹲過程中,我們踝、膝、髖三大關節是否是正常體位結構也會影響深蹲過程的,我們在伴隨歲月增長的長河中,身體結構很難保持的那麼好、那麼合理,再加上核心力量不足,所以這個如此優秀的運動——深蹲不是『夭折』就是使身體受傷現象多見了。

身體不健康,不適合做深蹲,深蹲是健身運動,但是不完全是養生運動。

靠牆蹲

靠牆蹲

看似正常的身體不妨自己嘗試用修復運動鍛鍊一把試試,那就是——靠牆蹲。這樣自己就明白自己體況如何了。

靠牆蹲,適合康復運動的一個項目,有靜態健身的功效。同樣是蹲,但是身體只是擺好姿勢,是不動的,後邊還有背靠的牆來輔助支撐,可以放心地擺好3個90度關節的彎曲——髖、膝、踝,基本是鎖定的,這時候就考驗雙腿的力量了,保持時間自己靈活掌握,循序漸進,這樣多好,無論是對腿上力量還是核心力量都會得到很好的鍛鍊,同時在歷練中對於下肢的三大關節還有矯正的作用。

腿上力量夠了就可以隨便運動了,這樣更安全,不至於違背我們身體結構的生理特點而造成損傷。

靠牆蹲雖說是康復運動,但是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更適合養生,修正。

肌肉力量的掌控和身體角度很重要

動作要點提示

深蹲(徒手深蹲)和靠牆蹲,焱霖都主張保持角度3個90度,這樣符合人體關節、肌肉運動生理結構特性,也有利於重點肌群的鍛鍊。有人提出膝蓋不要超過腳尖,這點要求比較放寬了,當然膝蓋超過腳尖使膝關節壓力增大,容易受損,但是保持膝、踝關節90度又有難度,所以適度放寬標準,在膝蓋不超過腳尖範圍內還是比較安全的。

髖關節穩定的90度,確保沒有骨盆翻轉的現象,腰椎保持正常的生理結構,不能尾骨後翹或是內卷。

主要鍛鍊的肌肉群

在蹲起過程中,主要鍛鍊了大腿前後側肌肉和臀大肌,同時小腿脛前肌發力、腳趾抓地這點也不能忽略;減小關節角度降低難度,循序漸進也能起到鍛鍊效果。

相對與靠牆蹲不動的狀態下來鍛鍊還是比較安全穩定,也能夠讓我們專注每塊肌肉的用力與調整。

徒手深蹲的動作

運動強度的把握、運動前後熱身與休整

徒手深蹲的鍛鍊,一定要有量,不能三兩個就可以,一般以20——30個為一組,需要分2——3組來鍛鍊。數量太少達不到效果也體驗不出有氧運動的功效。

靠牆蹲儘量堅持,將近力竭的時候暫停休息,之後繼續,這樣分2——3組來鍛鍊。

運動前要有簡單熱身,比如開合跳、壓腿等,激活肌肉和關節來適應接下來的運動;運動後要注意拉伸與修復,重點是大腿前側和後側。

下肢前側拉伸:

大腿前側拉伸

下肢內側拉伸:

下肢內側拉伸

小結

不知不覺,我們身體就需要康復了,總以為自己健康,其實我們每時每刻身體都在老化著,只是自己沒有意識到。適量的運動不僅可以延緩衰老,還能對我們衰老速度進行檢測,高強度健身運動需要健康強壯的身體,如果老化嚴重還是以保養為主,循序漸進,以防受傷。為持續生命質量,讓養生、健身運動為我們保駕護航。

焱霖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批評指正,祝大家開心快樂、健康常相伴。

相關焦點

  • 在家練腿,徒手深蹲和靠牆靜蹲哪個效果更好?一靜一動,各有相宜
    在家練腿,有兩個動作非常適合健身小白,一個是靠牆深蹲,另一個是徒手自重深蹲。兩類蹲法「一靜一動」,乍一看似乎差別不大:畢竟都是讓身體從站立狀態,轉換為屈膝下蹲的模式。真要說哪裡不一樣,大概就是下蹲後保持時間不太一樣。
  • 練腿只靠徒手深蹲?6種深蹲變式,促進增肌減脂,強壯下肢
    練腿的好處太多,除了能夠帶動身體的肌肉發展,還能強壯下肢肌肉力量,讓我們身體的肌肉能夠協調發展。 不僅如此,練腿還能促進全身加快減脂以及增肌,預防衰老。所以,練腿對身體來講只有好處!
  • 深蹲,你蹲對了嗎?避免5個錯誤姿勢,一組徒手深蹲動作練起來
    健身的過程中,最受人重視的就是腿部的訓練,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腿部該怎麼訓練,然後就慢慢忽視了,取而代之的就是對自己上半身過度訓練。但這沒什麼作用,畢竟下半身的肌肉才是重頭戲,下半身含有全身75%的肌肉群。因此,對大多數人來說,訓練腿部還是非常重要的,也不是追求腿部要多好看,但是起碼身材比例要均衡以及身體體能和健康也要跟上來。
  • 為什麼深蹲是動作之王?經常蹲,蹲出7個好處,男人女人都不能忽視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個強大的訓練方式來提高你身體的整體健康,你可以進行深蹲練習。 這幾乎是每個人日常活動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它做起來很簡單,不需要器械,隨時蹲。
  • 怎麼鍛鍊才能讓自己靠牆深蹲倆分鐘以上?
    腹直肌略微捲曲,因此脊柱和腰椎處於中立位置,下背部可以靠近牆壁;斜方肌中下部和菱形肌也應處於等距收縮狀態。確保我們的上後肩也可以靠近牆壁。因此,靠牆深蹲不僅可以鍛鍊我們的四頭肌,還可以刺激我們上半身的核心肌肉和背部肌肉。
  • 靠牆深蹲2分鐘是怎樣的水平?靠牆靜蹲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處?
    和深蹲一樣,靠牆靜蹲也根據蹲的幅度分為淺蹲、半蹲和深蹲三種,靠牆靜蹲蹲得越低,大腿和牆壁越接近垂直,難度越大,但是也不要讓髖關節角度小於90度,否則會對膝蓋造成額外的壓力。靠牆靜蹲幅度不同強度不一樣靠牆靜蹲能鍛鍊哪些肌肉靠牆靜蹲最主要的目標肌肉就是股四頭肌,需要時刻保持在等長收縮狀態來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對於股四頭肌的肌肉耐力有很好的增長作用
  • 練習靠牆蹲,能避免膝蓋受傷嗎?
    因此全面訓練很重要,跑步愛好者,千萬別忽視力量訓練。跑步時最為重要的膝關節,自然也是需要鍛鍊才能變得強壯,靠牆靜蹲就是業界最為推崇避免膝蓋受傷與養護的運動方式,它適用人群廣泛,同時有牆就能練,不受其他限制.角度和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控制。
  • 徒手深蹲可以瘦大腿嗎 徒手深蹲的好處
    徒手深蹲可以瘦大腿嗎 徒手深蹲的好處
  • 花式深蹲滿足你不同的需要,每天半小時,男人變得更強壯
    俗話說「男人愛深蹲,女人受不了」。這句話雖然有點那啥,但是還是有道理的。哈嘍,大家好,我是健康運動指南。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關於男人練深蹲的那些事兒。7、保持年輕姿態深蹲可以刺激睪酮的分泌,睪酮可以促進肌肉的進一步生長,肌肉的生長可以讓體能變得旺盛起來,可以讓你持久保持年輕的狀態。
  • 如何正確深蹲,別再蹲的滿身傷
    比如可以進行負重腳踝拉伸、靠牆腳踝拉伸,或者保持蹲下的姿勢拉伸腳踝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呢!,不要過於著急,蹲的幅度很大。減小幅度,在身體出現「臀部眨眼」前,便停止不再往下蹲。然後,隨著腳踝靈活性的提高,不斷加大深蹲的下蹲幅度。
  • 僅次於深蹲的訓練,徒手箭步蹲訓練,了解它的標準動作和訓練好處
    導語:說到經典的腿部訓練動作的話,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深蹲,深蹲對於腿部的訓練的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我們的整個腿部訓練計劃當中只去做深蹲訓練的話,時間越長,訓練效果就會越來越差,所以還是有必要了解更多的腿部訓練動作的。要是說僅次於深蹲的腿部訓練動作,那麼小編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徒手箭步蹲訓練動作。了解心得腿部訓練動作是可以持續加深對腿部訓練的刺激的,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了解一下徒手箭步蹲訓練動作的標準動作是怎樣的,以及該訓練動作的訓練好處是怎樣的。
  • 靠牆深蹲能強化股四頭肌提升膝蓋健康,搭配這套訓練計劃效果更好
    靠牆深蹲是一個非常好的針對腿部股四頭肌的靜態肌肉訓練動作,能夠提升我們的肌肉耐力和對肌肉的神經控制能力,尤其對於強化膝關節健康有很好的效果。每天15分鐘的靠牆深蹲,不僅能起到一定程度對股四頭肌的強化,還可以提升我們的核心力量,並且有一定減脂的效果。
  • 半蹲、深蹲、全蹲有什麼不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這篇文章要說的是三種不同的蹲法,它們分別是半蹲、深蹲、全蹲。這三種蹲法對應鍛鍊不同的肌肉。練習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訓練目標,選擇正確的動作,你的訓練效果才會事半功倍。但是話又說回來,如果你的膝蓋很強壯,那麼這個動作可以有效鍛鍊膝蓋周邊肌肉。不僅股四頭肌能夠得到鍛鍊,還能鍛鍊膝蓋的承受力。2、深蹲練哪裡?
  • 半蹲、深蹲、全蹲有什麼不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這篇文章要說的是三種不同的蹲法,它們分別是半蹲、深蹲、全蹲。這三種蹲法對應鍛鍊不同的肌肉。練習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訓練目標,選擇正確的動作,你的訓練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如果你對這三種蹲法沒有概念,那麼請看下圖:上圖從左到右分別是:淺蹲→四分之一蹲→半蹲→深蹲→全蹲。
  • 僅次於深蹲的訓練,徒手箭步蹲訓練,了解它的標準動作和訓練好處!
    僅次於深蹲的訓練,徒手箭步蹲訓練,了解它的標準動作和訓練好處! 導語:說到經典的腿部訓練動作的話,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深蹲,深蹲對於腿部的訓練的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我們的整個腿部訓練計劃當中只去做深蹲訓練的話,時間越長,訓練效果就會越來越差,所以還是有必要了解更多的腿部訓練動作的。
  • 半蹲、深蹲、全蹲有什麼不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 囚徒健身
    這篇文章要說的是三種不同的蹲法,它們分別是半蹲、深蹲、全蹲。這三種蹲法對應鍛鍊不同的肌肉。練習時,你需要根據自己的訓練目標,選擇正確的動作,你的訓練效果才會事半功倍。如果你對這三種蹲法沒有概念,那麼請看下圖:上圖從左到右分別是:淺蹲→四分之一蹲→半蹲→深蹲→全蹲。再來具體說一下淺蹲、半蹲、深蹲、全蹲的姿勢:淺蹲:髖關節明顯高於膝關節的蹲。
  • 走心的健身——練好徒手深蹲的思考與探討,順風練雙腿
    靠牆蹲練習深深蹲之前有必要了解靠牆蹲股四頭肌和臀大肌是伸展的狀態。那麼問題是上身的姿勢,馬步當中強調上身要直立,而深蹲中沒有這個強調,只是說脊柱不能彎曲,【脊柱在直的情況下受力最小】,所以有的就表現上身前傾了,而我們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馬步和靠牆蹲骨盆的位置也是中正位的,而我們深蹲好像可以進行骨盆的翻轉,估計就是為了練習翹臀嗎?還是為了拉伸臀大肌、激活臀大肌呢?如果是骨盆翻轉是為了保持重心的穩定,我想這樣就沒有必要了吧。所以焱霖比較側重於,骨盆中正位的保持。
  • 練臀部最好的動作——箭步蹲!10個深蹲不如一個箭步蹲
    很多人認為深蹲是練臀的黃金動作,但是今天筆者要說的不是深蹲,而是箭步蹲。箭步蹲是被人忽略的黃金動作,比起深蹲來說,箭步蹲的刺激會更強,除了鍛鍊臀腿肌群外,還能身體的協調性跟平衡能力。俗話說:10個深蹲不如一個箭步蹲。剛開始學習箭步蹲訓練的時候,你會發現容易東倒西歪,但是隨著動作的嫻熟,你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動作也會更加標準,運動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 徒手深蹲有啥好處?
    說到深蹲,大部分朋友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就是在健身房,大重量深蹲。因為腿部肌肉麵積非常大,也佔據了全身肌肉的60%以上,因而想要腿部肌肉更好的發展,一定要通過負重、大重量才能實現。那麼,徒手深蹲就真的沒效果嗎?其實很多時候無負重的徒手深蹲更適合大眾一些。
  • 每天靠牆蹲10分鐘,好處真不少!堅持半年,膝蓋、頸椎都會感謝你
    長時間久坐看似休閒,無意中卻會給膝蓋、頸椎等部位造成很大的壓力,還會誘發肥胖,對健康不利。運動可以改善久坐帶來的健康問題,除了進行跑步、遊泳和打球等系統化的有氧運動,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一些對場地沒什麼要求的運動,比如說靠牆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