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將降於哈爾濱:人均GDP在省會中墊底,網友:打5折都不便宜

2020-12-23 騰訊網

房價確實在下降,但誰來買呢?以哈爾濱本地的購買力,想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氣裡,實現樓市升溫,實屬不易。

燃財經(ID:chaintruth)原創

作者 | 侯燕婷

編輯 | 饒霞飛

冰城的冬天異常寒冷,尤其是對於樓市。

2020年12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0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哈爾濱11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3%,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5%。這也是自今年6月以來,哈爾濱二手房價連續第6個月環比下跌。

房價在下跌,買房的人也在減少。易居數據中心最新數據也顯示,11月份,哈爾濱六區商品房成交6099套,跟2019年11月相比大跌三成。

上個月剛剛出臺樓市「十四條」的哈爾濱,是全國第一個公開支持且鼓勵開發商降價賣房的城市。

新政發布後,哈爾濱的開發商就動了起來。一位開發商告訴燃財經,許多樓盤很快就落實政府的政策,比如與企事業單位等一起,開展團購活動。「從12月開始,很多在售樓盤都在開展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

雙12當天,哈爾濱市中心道裏區某項目的銷售告訴燃財經,他所在的樓盤推出「12.12購指定房源,終身免物業費」活動,「直接減免50年物業費,或者一次性在房款上減去20年的物業費用。」這種優惠力度,在全國範圍也並不多見。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指出,哈爾濱「救市」的背後,折射出整個東北地區樓市疲軟真相。過去幾年,東北地區商品房成交面積在2017年達到頂點,隨後成交規模持續走低。2020年疫情突襲,加速東北樓市下滑,成交量價已連續數月下降,去庫存動力在減弱,市場下行壓力可見一斑。

房價確實在下降,但誰來買呢?以哈爾濱本地的購買力,想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氣裡,實現樓市升溫,實屬不易。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河南等地還有不少房地產企業在開閉門會,明確表示要穩地產,不首先降價。也就是說,哈爾濱的做法,並不是房地產行業的共識,而且,目前也還沒有其他城市跟進。

房價將降於哈爾濱,但哈爾濱的樓市能否因此變暖,還需要諸多因素的配合。

購買力疲軟

買不起房,不僅是北上廣,也是哈爾濱很多普通白領面臨的難題。

1994年出生的小寧,2017年從南方一個普通本科學校的外貿專業畢業後,選擇回到家鄉哈爾濱。在過去的幾年裡,小寧先後做過底薪2000元的房產經紀人、月薪2800元的中專學校學工部宣傳幹事,和月薪4500元的網際網路公司運營。

「基本上我能找到的普通工作,月薪都是3000-4000元,只有帶銷售性質的工作可以賺到多點錢。身邊有同齡人2018年考上公務員,月薪也是4000元。」微薄的工資使得購房成為一種奢望。「現在的收入,如果想要買房,就必須有父母的支持。」

正如小寧所言,哈爾濱的房價與當地的工資形成鮮明的對比。如今,哈爾濱市區單價1萬元的房子已經很難找,好地段的老破小都超過1萬元/平方米,新區更要到1.5萬元/平方米,十年以上樓齡的二手房也要7000-8000元/平方米。

據哈爾濱一位開發商反映,在哈爾濱,中心區南崗、道裡的購房者大多為周邊的改善型家庭,這些區域新房均價在1.5萬元/平方米以上。

松北區融創冰雪影都的樓盤銷售也告訴燃財經,目前,哈爾濱江南區新樓盤價格偏高,客戶購買力下降,江北區新樓盤均價也在1.2萬元/平方米左右,整體價格也不低。「很多年輕人買不起,而且受疫情影響,很多客戶持觀望狀態。」

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房地產商會秘書長賀洋告知燃財經,會在哈爾濱買房的,大多為剛需群體。那麼,哈爾濱是否有那麼多剛需人口,能夠購買這麼大體量的房產?

90後方凡出生於哈爾濱,在當地讀大學,畢業也沒有離開家鄉,如今從事著醫藥行業。

「哈爾濱沒有什麼產業,也沒有比較好的政策,招商引資也不成功。我的大學同學只有幾個人留在哈爾濱,沒什麼人願意留下來。」方凡是留在哈爾濱的極少數年輕人,但在哈爾濱,國企的月收入也就是三四千元,「像我這個年紀,在私企上班的,工資也就是三到五千元。」對他來說,購房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16年,方凡在哈爾濱道裏區以5700元/平方米的價格買了一套二手房。他告訴燃財經,「在哈爾濱買房的,一是本地的中產階級,二是想要結婚生子的家庭,一大部分其實是黑龍江其他縣市和農村來的人,以及在外工作的哈爾濱人。」

在外地工作的哈爾濱人回鄉置業,也是哈爾濱購買主力中的一部分。來自哈爾濱的阿偉和汪英都在北京工作,均已在哈爾濱置業。

「2018年就在香坊區買了房,我的兩個大學室友和我一起,都買了同一個樓盤,小區離老家近,單價約8000元/平方米。」阿偉表示,身邊回家買房的哈爾濱朋友不少,大家都計劃在外打拼幾年,以後再回哈爾濱居住,「哈爾濱生活成本很高,房價也不低,卻又沒有大型企業,留不住人才,留下來的基本是進體制內的。」

汪英2016年就在松北區以99萬元買了一套江景房,單價約7000元/平方米,經歷2017年的房價上漲周期,如今該小區二手房價格已達1.5萬元/平方米。「作為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大家基本都會回去買房,但是工作是不可能回去工作的。」

2019年,哈爾濱人均GDP為4.88萬元,居於全國省會城市人均GDP排名倒數第一。而且,哈爾濱的房價收入比達到10.1,收入跟房價的差距過大(國際正常水平在3-6之間),高於成都、青島等城市。

過低的收入,導致哈爾濱人口流失嚴重。據統計公報,2014-2019年,哈爾濱戶籍總人口連年下降,從987.3萬人降至951.3萬人。國民經略的數據亦顯示,哈爾濱是全國省會城市中人口外流最為嚴重的城市,近三年流出了16.5萬人。

三三跟妻子兩人都是哈爾濱人,但如今已在上海安居樂業。作為獨生子女的一代,他表示,將來肯定會將父母接出來,就算不能留在上海,也可以在周邊城市如嘉興、湖州等與哈爾濱房價差不多的地方定居,「兩個人的流出直接帶走兩個家庭。沒辦法,在哈爾濱真的沒有合適的就業單位可以選擇。」

談到哈爾濱的就業情況,哈爾濱一網友表示,「能去國企儘量去國企,能進機關儘量進機關,要做創新產業還是需要走出去。在哈爾濱,缺人的估計就是業務員、課程顧問、房產中介、市場推廣等銷售類崗位。」

降價賣房

事實上,哈爾濱當地購房的能力確實在大幅下降。根據易居數據中心統計,哈爾濱新房月均成交額從2019年的74億元,跌到現在的48億元,一年之間銷售額近乎腰斬。

2020年以來,哈爾濱市場還一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如果從去庫存周期來看就更直觀,易居研究院《100城庫存研究報告》顯示,10月份,哈爾濱去庫存周期為23.1個月,也就是需要兩年時間才能賣完現有的新房庫存。

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銷售去化,讓更多人買房,哈爾濱推出了其他城市少有的寬鬆政策。11月18日,哈爾濱推出了轟動全國樓市的「十四條」政策。其中包括,支持異地繳存公積金職工在哈購房申請公積金貸款、靈活就業人員連續繳存公積金六個月即可申請貸款、商住公寓享受住宅同等政策(按揭貸款、民用水電氣收費標準),最直接的就是鼓勵開發商打折、降價銷售新房,表現好的房企還能獲得嘉獎。

隨後,哈爾濱房企應聲而動。據哈爾濱日報報導,11月22日,2020年哈爾濱「惠民購房,安居興業」冬季房展會啟幕,28家房企共提供70多個項目、1.2萬套商品房房源,推出各種價位的促銷房,優惠力度八折到九五折不等,個別企業還推出了一口價的特價房。

12月5日,哈爾濱道外區也啟動商品住宅購房季活動,12月5日-31日期間,在道外區7個房地產項目購買不大於144平方米的商品住宅房屋,可享受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00元的財政購房補貼。

賀洋對燃財經表示,道外區在六個主城區中供大於求的現象較為突出,此次購房補貼政策有實質性的銷量帶動作用,12月5日當天,購房意向籤約就有60餘套,「但是這條補貼政策在其它區域推廣的可能性不大。」

為了促銷,開發商用盡各種降價方式,9折優惠是常態。恆大松北區一樓盤單套房源最高減35.6萬元,道裏區一樓盤「購買120平方米以下房源,贈總房款1.5%的等額購物卡;購買120平方米以上房源,贈總房款2%的等額購物卡」;融創有項目推出99元換10萬元的「家電大禮包」,也有項目推出總價減10萬元的優惠。

從公布的數據和燃財經的調查可見,均價在1萬元/平方米以下的項目更受歡迎,比如同樣銷售額數一數二,位於哈爾濱香坊區的萬科智慧未來城,均價約為9500元/平方米。貝殼一位中介告訴燃財經,「這個盤現在特別火,我們最近三四成的成交來自這個盤。」

對於哈爾濱此次公開鼓勵房價下降的政策,賀洋認為,「政府鼓勵降價,更多的是希望開發企業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拿出誠意,促進市場成交量的提升,但是老百姓的買漲不買跌的購房心態,和對於進一步的降價額度預期,是否會帶來更進一步的觀望心態?」

哈爾濱的樓市能變暖嗎?

「哈爾濱經濟負增長,GDP總量東北倒數,房價5折都不便宜!」社交平臺上一位網友的留言,代表了哈爾濱當地大部分居民的聲音。

哈爾濱,黑龍江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東北四大城市之一,面積達到5.31萬平方公裡,擁有1076.3萬的常住人口。上世紀,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哈爾濱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國際商貿都市,也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基地。1978年,哈爾濱還是經濟十強城市之一。

然而,時過境遷,哈爾濱如今的地位已經大幅下降,經濟發展情況不如人意。2019年,哈爾濱是全國唯一一個人均GDP低於5萬元的省會城市,人均GDP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墊底。

哈爾濱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市GDP總量為3428億元,同比下跌3.3%,今年以來增速尚未轉正。在全國GDP 50強城市中,哈爾濱2019年位居第42位,是15個副省級城市最後一位,而2020年前三季度大幅降至第47位,位居台州、洛陽、臨沂等三線城市之後。

在東北四大城市大連、長春、瀋陽、哈爾濱中,2020年前三季度,長春GDP實現領跑,哈爾濱墊底。

作為黑龍江的省會城市,哈爾濱的工業產值不斷下降,進入產業空心化的狀態。

2019年,哈爾濱實現第二產業增加值1127億元,佔當年GDP比重為21.47%。而按照目前國內的發展階段,一個地區工業增加值佔當年GDP比重低於35%,則被認為出現了"產業空心化"趨勢。

與長春相比,哈爾濱第二產業產值的差距越來越大。哈爾濱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之和跟長春相差無幾,而第二產業產值不到長春的一半。

2020年前三季度,長春GDP增速達到3.1%,是東北四城中唯一一個正速增長的城市。長春前三季度4769.5億元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2.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091.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25.7億元。而哈爾濱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78.1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11.1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448.8億元。

除了長春,哈爾濱前三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也落後於大連(2029.4億元)、瀋陽(1520.7億元)。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哈爾濱第二產業總量也在東北四城中墊底。對於追求「工業振興」的哈爾濱來講,這樣的成績未免不太理想。

不僅如此,哈爾濱在新興產業發展上也大幅落後於瀋陽、大連和長春。2019年,哈爾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僅有812家,相比之下,長春國高企業有1322家,瀋陽有1836家。

房地產開發行業在哈爾濱經濟中佔據重要地位。2019年,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增長6.1%,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9.6%。哈爾濱商品房銷售面積964.8萬平方米,下降8.2%,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0.4%;商品房銷售額957.1億元,下降1.1%。從957.1億元這個數據來看,哈爾濱的房地產開發僅次於第一大產業農業(1076.5億元)。

也就是說,儘管在走下坡路,房地產開發仍是哈爾濱經濟的一大組成部分。

哈爾濱一直在尋求經濟轉型,但依靠房地產開發投資拉動經濟發展仍是其重要方式。也因此,2020年以來,儘管樓市供過於求,哈爾濱在土地供應上仍然熱情,前11月累計土地成交共97宗,供應面積達595萬平方米,同比增加106.1%,只因土地財政收入不可或缺。然而,市場並不能消耗這麼多房產,這也促使政府關注樓市的調控,急於「救市」,但這能讓哈爾濱的樓市變暖嗎?

「哈十四條」批發的當天晚上,黑龍江省長王文濤在亞布力論壇上表示,黑龍江省將秉持「把好的資源給好的企業,讓好的企業有更好的發展」的理念,以辦事不求人為突破口,推進營商環境改造。

「計劃經濟時期,資源富集等奠定北方重化工業優勢,因而領先於南方……,南北市場發育差異在2008年末『四萬億』投資後凸顯,南方較快轉型升級發展高新產業,而北方逐漸乏力。」針對中國南北差距明顯拉大現象,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級)兼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撰文分析,「在北方,因市場機制改革滯後,營商環境相對較差,新經濟新動能培育緩慢,產業轉型升級艱難。」

面對哈爾濱經濟轉型的困境,普通人無能為力。

「奶奶家在雙鴨山友誼農場八分場,姥姥家在七臺河,小時候我主要在這倆地方生活。一個是蘇聯式集體農莊,一個是煤炭功能型城市,彼時七臺河礦務局的話語權比市政府還要大,這在南方根本無法想像。」三三回憶起昔日家鄉曾有的繁榮,「如今,年年要財政補貼,要產業沒產業,要人口沒人口,考出去的人都不會回來了。說當公務員,可能有多少崗位?公務員工資也要靠稅收,也要有產業經濟來支撐稅收吧?」

「我深愛著黑龍江,但我可能回不去了。」這是一代年輕人的心聲。

*題圖來源於pexels。應採訪者要求,文中小寧、阿偉、汪英、方凡、三三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房價將降於哈爾濱,能吸引年青人回去麼?
    以哈爾濱本地的購買力,想在零下二十度的天氣裡,實現樓市升溫,實屬不易。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河南等地還有不少房地產企業在開閉門會,明確表示要穩地產,不首先降價。也就是說,哈爾濱的做法,並不是房地產行業的共識,而且,目前也還沒有其他城市跟進。房價將降於哈爾濱,但哈爾濱的樓市能否因此變暖,還需要諸多因素的配合。
  • 人均GDP在全國27個省會中排名倒數第一,哈爾濱怎麼了?
    如今,哈爾濱GDP排到了全國40名開外,人均GDP更是在全國27個省會(首府)城市中排名墊底。哈爾濱怎麼?本文側重分析哈爾濱沒落的原因。一、「東方小巴黎」已成過去式誰能想到曾經全國十大城市之一的哈爾濱,人均GDP竟然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墊底,是全國唯一一個人均GDP低於5萬元的省會城市。
  • 中國「最小」的省會城市,面積是深圳的1/6,人均GDP卻有20萬元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樣快速的發展速度,在各自的省的共同發展,通常是一個省的省會城市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想必的省會城市整體經濟在這個省的其他城市也很好。
  • 「名不副實」的省會城市:有東方莫斯科之稱,人均GDP卻排名倒數
    誰都清楚,生命本就是一段複雜多彩的路程,一場雜亂無章的戲。它總是崎嶇不平令人感嘆,但又總是在不平中顯現出它的美麗,讓人如此著迷。眾所周知,中國幅員遼闊,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雖然便於管理,但中國已將900多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劃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和600多個城市,每個城市的面積、資源、發展都不一樣,文化、歷史也不一樣,今天,邊肖想談談中國最大的省會城市,很多朋友認為中國最大的省會應該在新疆,畢竟是全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但實際上全國最大的省會在東北,也就是黑龍江省會哈爾濱,哈爾濱是中國東北重要的中心城市
  • 「面積最大」的省會,有「東方莫斯科」之稱,人均GDP卻「倒數」
    眾所周知,我國地域廣闊,有900萬平方公裡以上的面積,為了管理容易,我國把這900萬平方公裡以上的面積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六百多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面積,資源、發展也各不相同,而且擁有的文化、歷史也不同,今天的小編和大家談談國內面積最大的省會城市。
  • 哈爾濱打響降價第一槍背後:人口流失,現有樓盤要兩年才賣完
    聽得最多的,往往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或者維護市場穩定、防止大起大落,等等。這也不難理解。首先,開發商降房價,政府就要降地價,甚至導致土地賣不出去,而賣地收入一直都是一些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10個月,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5596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各地要擺脫土地財政,還有一段路要走。
  • 這個城市人均GDP中國最高,在世界排名第二
    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上廣深也不是內蒙古鄂爾多斯,而是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夜景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裡,總人口64萬人,2019年gdp538.59億美元,人均GDP84096美元。全國人均GDP排名第一,世界人均GDP第二。
  • 東北三省「最強省會」城市之爭,長春哈爾濱和瀋陽,誰將更勝一籌
    東北三省各有各的特色,經濟水平的發展也各不相同,這三省包括吉林、黑龍江、遼寧省,它們的省會城市都很有名,但這三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卻很不一樣,那麼,圍繞東北三省最強的都城之爭,長春、哈爾濱、瀋陽誰會勝出呢。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今天我又來跟大家說說國內的城市,現在國內的城市發展很快,資源好一點的城市經濟實力很強,發展不起來的城市是極少數,平時我們總是在談論內陸的一些城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臺灣的省會臺北,臺灣有很多人都有過去臺灣旅行的夢想,大陸也曾經掀起過去臺灣旅行的熱潮。
  • 我國最特別的省會城市:GDP不足萬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全國各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許多城市的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去年舉行的世界城市評選中,我國的很多城市表現突出。其中,有一個特別的城市超越了廣州這個現代化大都市,成為世界一線城市,但是,從gdp來看,這座城市的gdp還不到1萬億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獨特的城市吧。這個城市是臺北,是臺灣省的省會,/臺北的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臺北gdp只有5000多億元,但是,由於人口不多,臺北的人均gdp非常靠前,人均gdp達到19萬多,在中國也是數一數二的水平。
  • 甘肅人均GDP最高的不是蘭州,而是這個地級市,人均達到12萬元
    甘肅省的gdp被發表後,人均gdp最高的是省會蘭州,而是嘉峪關的地級城市,人均gdp達到12元附近,甘肅省的2位的蘭州的人均gdp比為4 7元多,另外3位金昌市近2倍以上的達到了。說到萬裡長城,首先會想起八達嶺和居庸關的萬裡長城,這兩個萬裡長城是遊客最多的萬裡長城,接著是山海關和嘉峪關萬裡長城,前者被稱為「天下第一關」,後者被稱為「天下第一大關」,是萬裡長城十三關之一,嘉峪關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東南部距省會蘭州650公裡,位於酒泉市西北三面環抱,南與張掖肅南日族自治縣接壤,嘉峪關面積不大,只有2935平方公裡,相當於東部地區縣級市的大小,
  • 2020年省會城市經濟排名 7省會GDP過萬億
    廣州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省會,也是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儘管目前經濟總量面臨被重慶趕超退至全國第五的局面,但在省會城市中,廣州的領先優勢仍十分明顯。去年廣州實現GDP2.36萬億,領先第二名成都6616億元。  成都和武漢這兩個中西部的大區中心城市位居二、三位。這兩城高教力量雄厚,近年來高新產業發展都十分突出。
  • 東北三省四市一城一大怪,城市房價不高,居民負擔卻已超重
    鶴崗,或許以前很多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這個城市,但卻因為「鶴崗住房已成白菜價」的一則新聞而人盡皆知。但我們知道,成為「白菜價」的城市並非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平均房價同樣不足3000元/平,這倒數一、二、三位的三個城市全地處東北。
  • 遼寧最「窮」的城市,GDP年年墊底,房價3000年輕人都不願回去
    北方許多地方,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源,許多城市隨著資源而興起,但是當這些資源消耗之後,城市就開始走向下坡路,很多北方人都往南方遷移。遼寧阜新就是這樣一座資源型城市。早前,因為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所以這裡人聲鼎沸,但是隨著煤炭逐漸被開採,越來越多人離開了阜新,到其它城市尋找出路,這裡就漸漸沒落。
  • 紐約曼哈頓房子打5折!首爾房價飛漲52%!東北「白菜房...
    #紐約曼哈頓房價打5折##遼寧阜新二手房白菜價#究竟怎麼一回事?據證券時報報導,遼寧阜新城南米家區一套正在掛牌出售的面積為56.02㎡的2室1廳住宅,售價僅為2萬元,折合成每平方米的價格僅為357元。阜新位於遼寧省西北部,與省會瀋陽直線距離147.5公裡,2019年總人口183.7萬人。
  • 2019中部6省會GDP:武漢獨大 鄭州超長沙 南昌被合肥甩遠
    3、合肥從不到8000億元的GDP,迅速邁上9000+億元,照此速度,今年將大概率邁入「GDP萬元俱樂部」,2019年全國排名第21位,至於能不能進入前20名,還得看福州、濟南、西安等城市的表現。 4、南昌、太原始終不溫不火,受制於人口數量,整體GDP規模與前面的中部省會差距較大,兩個城市已經被其他城市尤其是合肥越拉越大。
  • 省會城市人均GDP排名,第一名高達16.5萬元,是世界文學之都
    GDP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衡量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生產總量,比如,中國的GDP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二。但是,如果要衡量一個地區的發達程度,就要看人均GDP了,比如我國雖然GDP總量高,但是人均GDP還沒有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所以目前還是個發展中國家。我們今天來看看國內各個地方人均GDP的情況,先來看看省會城市。
  • 從GDP數據,看中國房價格局走勢
    炒房不奇怪,奇怪的深圳炒房客已經完全「放飛自我」,甚至通過「多人眾籌、找人代持」的方式鑽政策漏洞。我聽朋友說,深圳一些企業小老闆,有的借職權之便,拉攏員工眾籌首付,借用無房員工的首套資質打新,然後再經過低利率的經營貸周轉炒房,5套房只是入圈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