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貪財好利的損友,扶持成霸主賢相丨鮑叔牙:以義為先交摯友

2020-12-18 陌道流塵

假如有這麼一個人,他貪婪,和你做生意經常坑你錢;他膽小,打仗時怕死總躲在他人之後;他不會巴結領導,仕途基本無望;有時候請他合計辦點小事,還老辦砸。

這樣的人,你會選擇和他做朋友嗎?

春秋時的鮑叔牙,就和這樣一個人做了朋友,關係還挺鐵。

從貧困潦倒,到生死一線,再到前途抉擇。關鍵時候,鮑叔牙都拉了這個朋友一把。

他的朋友叫做管仲,後來成為春秋名相。

正是有了管仲的輔助,齊桓公方才成就了春秋霸業。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管仲如是說。

兩人的交情,被稱為管鮑之交,被譽為「八拜之交」之一,成為古代君子交往的典範。

一個好漢三個幫。當今社會,若你是個人才,更需有幾個誠心、大度的摯友,在關鍵時刻拉你一把,協助你成就一番事業。

那管仲是如何交上鮑叔牙這個鐵哥們的呢?

八拜之交

友誼始於患難時

管鮑兩人是老鄉,都是安徽潁上人。

他們或許有源自父輩的友誼,可能兩人父輩曾是同事,從小就是很要好。

但他們的家境有些區別:管仲的父親管莊曾任齊國大夫,但其父不幸早逝而家道中衰;鮑叔牙是齊國大夫鮑敬叔的兒子,家境富足。

在初入社會的艱難歲月中,他們相互幫襯

管仲父親早逝,朝中親戚斷了往來,家道中落,有時吃飯都存在問題;

鮑叔牙則因能力平庸,不被看好:在管仲C位出道前,他的履歷是空白,僅有和管仲一起做小買賣的經歷。可見父親不看好他的能力,並沒打算重點培養。

兩人都只能安於現狀,鮑叔牙經常給管仲資助點生活費,管仲也時不時給鮑叔牙出些點子。未來,對他們而言,都曾是遙不可及的夢。

海倫凱勒說過: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

管仲的智慧和堅韌在貧困潦倒中展現無餘。他青年時曾經商、從軍,又三次為小官,都不了了之。人生對他而言,是多麼艱難和困窘啊,但是他卻從未放棄過,一次又一次地與命運搏擊。

鮑叔牙則充分表現出寬容和大度。管仲說:「我當初貧困時,曾經和鮑叔一起做生意,買賣賺了分錢時我總會多吃多佔,鮑叔並沒認為我貪財,因為他了解我家貧困的情況。我也曾幫鮑叔出謀劃策,但事情不僅沒成,反倒給他惹來麻煩,可鮑叔並不認為我辦事能力差,他知道有時候失敗是因為時運不濟。我曾經多次做官都被國君罷免,鮑叔不認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沒遇上好時機。我曾經多次打仗逃跑。鮑叔不認為我膽小,他知道我家裡還有個老母需要贍養……」

為啥鮑叔牙心胸這麼寬廣呢?因為鮑叔牙看到管仲深謀遠慮的本性。既然你的徵程是星辰大海,一時在陰溝裡翻船,他是不會在意的。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歲月中,人們都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而鮑叔牙卻如此毫無計較地支持朋友,可見他是多麼地善良而豁達!

管仲與鮑叔牙

好兄弟要利益分享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位,就擺在你眼前,哪怕只要你點個頭,你就能得到這份夢幻工作。

那種幸福感足以讓人激動到眩暈。

天選之子啊。

可這位鮑叔牙,明確表態,將機會拱手讓給兄弟。

面對齊桓公提出當不當相國的靈魂拷問,鮑叔牙如是作答:

「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

如果要治理好齊國,用我和高傒就夠了。您如果要想稱霸諸侯,就非得用管仲不可。——一句話顯示出鮑叔牙的三個大智慧:

鮑叔牙善識人,看出了管仲的大才,也看出了齊桓公的雄心;他不居功自傲,能夠清醒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優劣之處;他風格高尚,為了國家穩定發展,主動讓位於賢者。

這是一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大境界。

但這也是一種智慧。倘若鮑叔牙拼命爭搶到相位,面對國內亂局,他不見得能駕馭,搞不好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適時讓賢,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大智慧。

而後。「(鮑叔牙)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自己收穫美名,子孫繼續享有富貴,這對於鮑叔牙而言,可謂最佳結局。

管仲拜相

忠心豁達,友誼小船永不翻

信任一直延續到生命結束。管仲病入膏肓之時,齊桓公前去探望。問及管仲身後,可否讓鮑叔牙繼任相位。

管仲對曰:「鮑叔牙,君子也。雖然,不可以為政。其人善惡過於分明。夫好善可也,惡惡已甚,人誰堪之?鮑叔牙見人之一惡,終身不忘,是其短也。」

鮑叔牙善惡過於分明,很難與人相處,似乎並非相國的最佳人選。

小人易牙前往鮑叔牙處挑撥。

「仲父之相,叔所薦也。今仲病,君往問之,乃言叔不可以為政,而薦隰朋,吾意甚不平焉。」

好朋友當面居然貶低你,推薦別人,我這一外人都看不下去了!

鮑叔牙笑道:「是乃牙之所以薦仲也。仲忠於為國,不私其友。夫使牙為司寇,驅逐侫人,則有餘矣。若使當國為政,即爾等何所容身乎?」

鮑叔牙認為管仲是忠於國,而不私於友。小人你就別在這挑撥離間了,要是我當政,你們還有活路嗎?

這是一種絕對信任。有如此忠心、豁達的朋友,平生足矣。

齊桓公稱霸得益於眾賢臣輔佐

結語:雪中送炭,是為摯友

高山流水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詳。

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鍾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鍾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歷來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

其實這個故事背後,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藝術家,被真誠以待的暖心故事

俞伯牙是一個青年非知名演奏家。當時他有兩個發展方向。

一種是高端路線。若得以登堂入室,進入廟堂之上,得到權貴和專業人士的認可,演奏者自然聲名遠揚,成名成家;

另一種是大眾娛樂路線,富人家宴,夜市排擋,大夥愛聽什麼點什麼,人家吼兩嗓子,你跟著彈就完事,反正大把銀子有得賺。

可這位伯牙兄,並非善於左右逢源之人,沒人推薦他步入廟堂,高雅藝術的大門對他緊閉。同時,他又自命清高,不願譁眾取寵,做媚俗之人。

搞不好,可能他這輩子都寂寂無名,潦倒終老。

直到某一天,漢陽江口,風清月朗,他乘興而奏,音樂聲吸引來了一個樵夫。

這個名叫鍾子期樵夫猶如上天派來的,他擁有優秀聆聽者的一切品質:專注、專業、善於讚美。與那些廟堂上板著臉孔的大人們不同,他樂觀、熱情,充滿好奇心;也與那些一擲千金的世故富商們不一樣,他沒有錢,也不能為演奏者帶來利益,只是送上一句對藝術近乎虔誠的讚美。

這給了俞伯牙繼續演奏下去的信心和勇氣。有人懂你,肯定你,鼓勵你!有這樣的鐵桿粉絲,還有什麼理由不滿懷著希望去奮鬥?

於是俞伯牙琴藝突破瓶頸,到達巔峰狀態。這就是鼓勵和肯定的力量。

走出低谷的俞伯牙,人生從此開掛,直至後來到晉國為官做了大夫。

當他再度回楚國,聽聞鍾子期去世的消息,便將琴砸掉,從此不再演奏。

——只為紀念一位「雪中送炭」的故人。

鮑叔牙,也是為管仲「雪中送炭」的鐵哥們。

從開始接濟生活,到後來勸說齊王,再到讓賢於人。

也許「雪中送炭」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和胸懷。非善良者、大格局者不能為之。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以權相交,權失則棄。

只有拋卻一切利益因素,去真正地理解對方,支持對方的思路和方案,你才能收穫真朋友,真合作夥伴,開啟不一樣的人生格局。

高山流水遇知音

相關焦點

  • 貪財好利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貪財好利,指貪戀錢財和利益。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29回:「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買賣,非為貪財好利,實為壯觀孟州,增添豪俠氣象。」近義詞有:自私自利,貪財好利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處世。
  • 小白 管仲 鮑叔牙
    鮑叔牙非常信服管仲的宏才大略,他接受了管仲的建議,兩個人分別輔佐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等待著「一飛沖天」的契機。文史資料上記載,管仲帶人截殺公子小白,他先是勸諫,遭到鮑叔牙的反駁,然後才在離開時突然射了小白一箭,然後回到魯國,告訴魯莊公小白已經被自己射死,公子糾可以緩緩入齊,然後才有了小白繼位而公子糾被殺的故事,後面繼續發生的就是鮑叔牙舉薦管仲、管仲輔佐齊桓公稱霸的故事。
  • 《最佳損友》:林夕來後,楊千嬅的專輯裡再也沒有了黃偉文
    文/九夏朋友 我當你一秒朋友朋友 我當你一世朋友奇怪 過去在不堪回首懷緬 時時其實還有」——《最佳損友》陳奕迅在最艱辛的日子裡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兩個人都堅信彼此是一輩子的朋友。卻不曾想,原來有一天,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 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若二人換位,管仲定讓鮑叔牙死無全屍
    鮑叔牙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他和管仲關係非常好,後人稱兩個人的關係為「管鮑之交」。那麼,鮑叔牙和管仲到底是怎樣的人呢?鮑叔牙稱得上是一位君子,貴人,而管仲雖然有才,但人品不敢恭維,別看鮑叔牙死保管仲,力薦為相,如果鮑叔牙犯到管仲手,管仲定讓他死無全屍,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得看看兩個人的過往。
  • 春秋戰國: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他讓輔佐他的齙牙叔出任丞相,但是鮑叔牙拒絕了。他說相比才能,自己比不上好友管仲。可是齊桓公怎麼能接受一個曾經要殺死他的人當宰相呢?鮑叔牙說管仲是一個人才,誰得到他便能得到天下。再說殺死小白也是公子糾的命令,他不過是完成使命而已。鮑叔牙不得不說是一個好基友,不僅讓齊恆公接納管仲,也讓人知道齊恆公是一位明主,管仲免掉性命之餘還能夠出任丞相。
  • 管鮑之交千古佳話,臨死不推薦他繼任,管仲其實為了鮑叔牙
    管仲早年並不認識齊桓公,他有個好朋友叫鮑叔牙,為人大度不計私利,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不善經營獲利不多,後來兩人都覺得這個生意不長久,於是想著輔佐國君來獲取富貴,正好當時齊國發生內亂,兩人一個跟了小白,一個跟了公子糾。後來回國爭位的時候,公子小白用計捷足先登。
  • 小白、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裡的恩怨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齊僖公讓管仲擔任公子糾的老師,鮑叔牙做公子小白的老師。管仲和鮑叔牙是莫逆之交,年輕時一起創過業,當過兵。當時管仲家裡窮,又有家人要照顧。他和鮑叔牙一起做生意,就私下多給自己分些錢財,一起上戰場,每次臨陣脫逃都跑在最前面。
  • 管仲隨鮑叔牙出徵,始終龜縮不衝鋒,班師後鮑叔牙還說他不是膽怯
    管仲是春秋時期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據說他還是周穆王的後代。管仲之後以能成名成家,主要是鮑叔牙一直在幫他。鮑叔牙是齊國大夫,他和管仲是好朋友,不管管仲做了什麼,不管是對還是錯,他都幫著管仲,讓管仲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 管仲和鮑叔牙,人生得一知己,夫復何求!
    :管仲在輔佐公子糾的時候,曾經差點一箭射死還是公子白的齊桓公,齊桓公即位為君後,鮑叔牙向齊桓公推薦管仲,於是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甘居其後,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說起鮑叔牙和管仲,據說鮑叔牙和管仲,少時便相識相交,管仲那時家境比較貧寒,兩人一起去做生意,管仲每次在分錢的時候都會多拿,旁人都說管仲是貪財之人,唯獨鮑叔牙替他解釋:管仲家境貧寒,家裡又有一個老母親,所以多拿,他是心甘情願的。
  • 管仲、鮑叔牙、齊桓公這三人是什麼關係?為何會成為高考作文?
    在應試教育制度之下,課外閱讀已經被嚴重壓縮,其實這也側面反映了現在應試教育制度之下,文化歷史的缺失已經成了一種社會現象,這也是許多考生看到這題就頭痛的原因,要想寫好這一篇高考作文,首先必須要了解這三個人物之間的關係。這三個人都是春秋時期的著名人物,其中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而管仲和鮑叔牙則是輔佐他的兩位重要人物。
  • 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高考作文題中的黃金三人組
    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
  • 從管仲與鮑叔牙故事中,一窺便知
    ——唐代韓愈《馬說》 這裡的伯樂本名為孫陽,一說他乃趙簡子御者,善相馬,字子良,又稱王良。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了。之後,世人將能發現一個人的長處而引導這個人的人,稱為「伯樂」。
  • 最佳損友是什麼樣子?看看《父母愛情》老丁就知道了
    有個損友是種什麼體驗?他和你關係很鐵,你們互幫互助。心血來潮時也會胡鬧、惡搞,但出發點和立場,都是為著對方好。損友這一身份的尷尬,或許就是有時好心會辦壞事。就像《父母愛情》中的老丁。於江德福而言,老丁就是妥妥的損友一枚。
  • 管鮑之交:齊桓公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鮑叔牙才是真正的賢人
    於是管仲找到了好友鮑叔牙合夥做生意,管仲本錢小,鮑叔牙家境寬裕,出的本錢大。可是每次賺錢分紅時,管仲分得多,鮑叔牙分得少。鮑叔牙的手下對此非常不滿,罵管仲貪婪。可鮑叔牙卻說:「不是管仲貪婪,他家境貧寒,多拿的那幾個錢是我自願讓給他的。」 做生意失敗後,管仲又去參軍,帶兵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後面;後退的時候,他跑在最前面。
  • 聽一曲 悟一念 聽《最佳損友》有感
    聽著陳奕迅的《最佳損友》不知不覺發現曾經身邊嬉笑的摯友、同伴等各種生命中的「過客」已經漸行漸遠……在我的童年,有很多好玩伴,可是隨著升初中,一部分人從我生活中漸漸淡去,留下來十分稀少的幾個。初聞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成曲中人。「奇怪過去再不堪回首 懷緬時時其實還有」伴著eason的歌曲情感氛圍,不覺間眼淚已經慢慢溼了眼眶,也算是一種對曾經美好回憶的緬懷吧。
  • 多交一些貪財好利的朋友
    如果不讓太子回去,他只是鹹陽城裡一個普通老百姓而已。楚國再立一個君王,肯定不會再侍奉秦國,那麼秦國就失去友邦又斷送了與一個有萬乘兵車大國間的和平,不是上策。」應侯範睢把此話告訴秦王,秦王說:「讓太子的老師先去看看楚王病的情況,回來再做商議。」楚王病重,黃歇和楚國太子希望可以藉此機會回國,擺脫秦國控制。黃歇找到了範雎,範雎此時為秦王寵臣,而且貪財好利,找這種人好辦事。
  • 【古人有癮】齊桓公、管仲、鮑叔牙,「鐵三角」如何讓齊國成為春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4日電(宋宇晟)23日起,全國各地將陸續進入高考「放榜」時間。  回看今年高考考題,全國I卷的作文題曾引起不少關注與討論。  考題是請考生就齊桓公、管仲、鮑叔牙三位歷史人物寫一篇讀書會的發言稿,談談對哪位「感觸最深」。
  • 千古第一相,三步走戰略富國強兵,打著「天子」旗號成就春秋首霸
    齊國之所以能夠成為春秋首霸,這與管仲是分不開的,管仲是誰?號稱三國時代最聰明的人諸葛亮,把自己比作成「管樂」,管仲、樂毅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改革家和戰略家,在管仲的努力下,齊國實現了國力空前巨大的時代,而在樂毅的引導下,邊陲小國燕國也成功的躋身戰國前列;而本篇文章我們要講的就是齊國的改革者——管仲,他是如何帶領齊國走向強大的?
  • 陳奕迅歌詞背後的故事,從《落花流水》到《最佳損友》
    他不忍花瓣落地,小心翼翼用衣服前頭護著託著,走到河邊,將花瓣放下河中,讓它隨水流而去。這時候林黛玉過來,看見地上仍然有很多花瓣,她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小心拾撿。寶玉說,「我來弄吧,我們把花瓣都放到河裡。」
  • 未成年人涉毒 多因誤交損友
    蓬江法院在6.26國際禁毒日前夕公布調研結果和兩宗最新宣判案例,稱未成年人涉毒多因誤交損友。  誤交損友共同販毒  還有兩個月不到就18歲生日的女孩小陳,在2013年3月26日晚上8時許,因為好奇,本有些猶豫的她在朋友的遊說下,答應跟著自己的好朋友小蘭一同去做起了販賣毒品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