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登一次珠峰,來嗎

2020-12-23 網易新聞

3分鐘登一次珠峰,來嗎

2020-12-09 14:47:00 來源:

城市漫遊計劃 網易號 舉報

昨天,最新的珠峰高度公布了,8848.86米,
























「珠穆朗瑪峰一直如磁石般吸引著瘋子、愛出風頭的人、無望的浪漫主義者和那些對現實舉棋不定的人。」
美國人喬恩·科萊考爾曾在他寫的那本《進入空氣稀薄地帶》中如此描述那些攀登珠峰的人。
紀錄片《Mountain》給出了一種說法:「沒被山召喚的人,無法理解那股致命的吸引力。到底是什麼力量引人向上?為了攻頂,飛蛾撲火。「

本文來源:城市漫遊計劃 責任編輯:陳中天_NB12500

為您推薦

  • 推薦
  • 熱點
  • 娛樂
  • 體育
  • 財經
  • 時尚
  • 科技
  • 軍事
  • 汽車
  • 房產
|

觀察者網

20小時前

3558 跟貼3558

|

梨視頻

9小時前

4369 跟貼4369

|

環球網

15小時前

1431 跟貼1431

| 新京報

7小時前

7 跟貼7

|

環球網

5小時前

0 跟貼0

|

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

22小時前

3517 跟貼3517

|

新民周刊

1天前

270 跟貼270

|

環球網

20小時前

220 跟貼220

|

環球網

23小時前

2526 跟貼2526

|

北美留學生日報

2天前

26854 跟貼26854

|

澎湃新聞

17小時前

331 跟貼331

|

觀察者網

2天前

209 跟貼209

|

央視新聞客戶端

1天前

10 跟貼10

|

央視新聞客戶端

2天前

13 跟貼13

| 看客

17小時前

98 跟貼98

|

上遊新聞

17小時前

34412 跟貼34412

|

中國裁判文書網

1天前

2560 跟貼2560

|

瀟湘晨報

21小時前

51552 跟貼51552

|

中國裁判文書網

1天前

1682 跟貼1682

|

北京青年報

11小時前

493 跟貼493

|

大眾新聞

17小時前

0 跟貼0

志華觀娛樂

2020-12-22 10:54:58

胖胖熊娛樂人

2020-12-22 09:26:14

虎嗅APP

2020-12-18 22:50:04

錢包那些事兒

2020-12-23 01:40:03

長春熱點

2020-12-22 23:27:33

鳳凰WEEKLY

2020-12-18 23:37:19

君清瞭望臺

2020-12-21 17:29:26

娛樂時尚速遞

2020-12-22 18:41:11

沃沃

2020-12-21 17:27:28

造就Talk

2020-12-21 10:23:44

DrX說

2020-12-14 17:08:16

海峽生活匯

2020-12-22 15:29:33

軍武亮劍

2020-12-21 23:40:07

寰宇大觀察

2020-12-20 13:53:37

甲子光年

2020-12-22 17:45:31

新氧

2020-12-23 01:09:20

明珠電視

2020-12-23 00:09:19

南國今報

2020-12-21 20:26:14

民生百態談

2020-12-22 09:09:07

海峽生活匯

2020-12-22 13:59:41

2020-12-23 05:08:59

相關焦點

  •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4分鐘告訴你登珠峰有多恐怖!
    電影《攀登者》講述了中國人第一次勇登珠峰的英雄事跡,今天,他們就是一個個的「攀登者」,是英雄,是榜樣,給上最大的respect!02登珠峰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說徵服珠穆朗姆峰如此令人振奮?那是因為,登頂之難,登頂的危險程度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 關於登珠峰的都在這裡
    根據喜馬拉雅山脈化石證據表明,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這裡曾是一片海洋,陸地上衝刷來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積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形成了這裡厚達3萬米以上的海相沉積巖層。經過千萬年的造山運動,使喜馬拉雅山地區受擠壓而猛烈抬升,在1300萬年以前,珠穆朗瑪峰一度曾經超過12000米。
  • 普通人想登一次珠峰,需要準備多少錢?貧窮的我不敢想
    藉助現代設備,人類不僅實現了登頂珠峰,還將其轉換成了一種新型的旅遊方式。對於普通人而言,想登一次珠峰,需要準備多少錢呢?貧窮的我不敢想!首先大家需要明確一點的是,沒有專業人士的陪同,你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登頂珠峰的。其次,具有經營資質,能夠幫助你實現登頂珠峰的機構也不多!
  • 科考隊為什麼要一次次登珠峰?
    1953年5月29日,埃德蒙·希拉蕊和丹增·諾蓋帶著登山隊從珠峰的南坡,也就是尼泊爾,登上了珠峰的頂點。當時的照片裡他們背著氧氣瓶,沒有氧氣瓶人類不可能上得去。1960年2月,中國登山隊向著珠峰出發了,有214名隊員。一個登山隊需要這麼多人嗎?實際上只有幾十個是真正登山的隊員,其他人負責後勤、保障、醫療工作。
  • 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成功登上珠峰頂峰,同「登珠峰」的...
    一般來說都是在中午11點之前就必須下撤,因為下午以後,它峰頂上那個風特別大,就特別危險了,就是從登珠峰來說,哪怕你到了一點鐘不管你登到什麼位置,你都必須返回,那麼咱們這一次珠峰測量呢,還要在峰頂進行測量工作,還要留下時間,所以咱們一般來說計劃就要(早上)七八點之前,儘量就登上珠峰的這個頂端,所以就是我們要在凌晨的這個一兩點就要出發了。為什麼會選擇凌晨?
  • 登一次珠穆朗瑪峰,需要多少錢?
    「01」有錢就可以登珠峰嗎?有人會問:有錢就可以登珠峰了嗎?不覺得這裡面有什麼不對勁的嗎?」珠峰「大擁堵」後,職業登山家Alan Arnette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提出了疑問。由於部分地段與中國接近,因此在珠峰南坡的攀登過程中,也可以使用國內的服務商,海事衛星費用為1.8元/分鐘。而如果選擇國際服務商,如銥星的費用在一分鐘7-8元人民幣。
  • 攀登珠峰,為什麼到了下午一點不管登到什麼位置都必須返回?
    一般來說都是在中午11點之前就必須下撤,因為下午以後,它峰頂上那個風特別大,就特別危險了,就是從登珠峰來說,哪怕你到了一點鐘不管你登到什麼位置,你都必須返回,那麼咱們這一次珠峰測量呢,還要在峰頂進行測量工作,還要留下時間,所以咱們一般來說計劃就要(早上)七八點之前,儘量就登上珠峰的這個頂端,所以就是我們要在凌晨的這個一兩點就要出發了。  為什麼會選擇凌晨?
  • 26歲截肢,69歲登珠峰,《攀登者》胡歌原型竟然是他
    很多人以為,楊光和珠峰就此無緣,但楊光目光堅定地說,「以後我還會再來的。」時隔多年,一位老人重登珠峰,而他就是年邁的楊光。很多人看到這裡,以為這是電影的適當改編,實際上,這個原型真的存在。他就是在1975年登山時失去雙腿,時隔43年後,重登珠穆朗瑪峰的夏伯渝。
  • 登頂珠峰!為什麼非要人力給珠峰測身高?權威解讀來了
    (新華社圖)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值得注意的是,登頂成功後並不會馬上公布珠峰新的「身高」。科學家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
  • 勇士:60年前,中國人首登珠峰紀實
    為了紀念人類首次從北坡成功登頂60周年,也是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4月30號,「2020珠峰高程測量」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正式啟動。5月6號下午,測繪登山隊出徵儀式順利舉行,攀登珠峰的壯舉再次啟程。5月17日16時許,「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抵達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目前全體隊員狀態良好。
  • 紀錄片《登珠峰的人》2020中國珠峰高程測量全紀錄
    2020中國珠峰高程測量全程紀錄首次5G傳輸、4K+VR拍攝珠峰登頂過程講述登頂珠峰背後的故事2020年5月27日,中國人又一次登上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峰頂。與時間賽跑,與壓力抗爭,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拼搏,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成功登頂測量,標誌著2020珠峰高程測量取得關鍵性勝利。一群頑強、樂觀、奉獻的勇士,以堅韌不拔的意志、拼搏到底的勇氣,戰高寒、克缺氧、鬥風雪,不登頂,誓不休。紀錄片開場直接進入珠峰高程測量最關鍵的登頂測量階段。
  • 登完珠峰,他回家放牛
    新華社拉薩6月15日電 登完珠峰,他回家放牛  新華社記者王沁鷗、侯捷、孫非  57歲的藏族牧民格桑有套「山景房」。天氣好時,從他家門裡向外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山尖正好能被框在門洞裡,仿佛是他家牆上的一幅木框畫。  「珠峰?那個就是。」
  • 普通人,你敢攀登珠峰嗎?—如果攀登珠峰成為一種尋常的戶外運動
    普通人,你敢攀登珠峰嗎?——如果攀登珠峰成為一種尋常的戶外運動你為什麼要攀登Everest山(珠峰)?」那你知道「女神」現在的身高嗎?1975年5月27日,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推算出珠峰高程為8848.13米。2005年,我國國家測繪局測量了它的巖面高度為8844.43米。2020年5月27日上午,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8名攻頂隊員成功登頂,並開展各項測量工作,預估兩三個月後公布具體數值。她到底是變矮了還是長高了?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 一座山的勇氣--1996年高銘和登珠峰的經歷 (1)
    1996年5月10日,珠穆朗瑪峰上發生了一次罕見的山難,這是珠峰歷來最大的一次暴風雪。
  • 登頂珠峰!現場震撼視頻來了!近距離看珠峰頂測量!為何一定要人實地測量?
    值得注意的是,登頂成功後並不會馬上公布珠峰新的「身高」。科學家需要通過複雜的計算消除誤差,得到精確的珠峰高程。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大概需要2到3個月時間。中國已對珠峰進行過6次大規模的測繪和科考工作,並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其中,2005年珠峰高程複測,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這次測量後高度是否有變化?
  • 三浦雄一:80歲登珠峰 第一位滑雪下珠峰的人
    憑藉他70歲、75歲和這次登頂珠峰,已經成為了70歲後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人。1970年,三浦雄一郎曾從珠峰南坳8000米處滑雪下山,並拍攝紀錄片《第一位滑雪下珠峰的人》,他還憑此獲得了1976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 關於北坡首登珠峰的歷史壯舉
    北坡首登珠峰這樣的壯舉,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去吹噓誇大一個人有什麼高強的武藝,這反而會削弱歷史現實中那些真人真事。60年首次登頂的中國運動員,那最後100米,完全是爬地上平均3.6秒前進1釐米,抹黑挪上去的。國際章是正宗大牌明星啊,有她撐著,電影肯定又會上一個小臺階。不過在吳京即將登頂的時候,他倆其實根本沒必要在步話機裡相互表白什麼。
  • 明月鏡片上珠峰:上演國產品牌的登「頂」之路
    國人再次徵服珠峰作為世界最高山脈的喜馬拉雅山有著「世界屋脊」之稱,山上的最高山脈大家自然都不陌生——珠穆朗瑪峰。珠峰位於中國和尼泊爾邊境處,多少年來,無數登山愛好者欣賞它、仰望它,躍躍欲試。然而歲月流過,成功者卻依然只有少數人,更別提無數生命長眠於此。
  • 一次未公開的探險——1958年中蘇聯合攀登珠峰始末
    眾多的工程項目需要蘇聯的支援,而人家提出的一個合登珠峰的建議我們就這樣謝絕嗎?何況蘇方還提出要在1959年以聯合攀登珠峰的盛舉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在很多西方大國拒不承認新中國的國際環境下,蘇方的這一表示是非常善意的。
  • Rocker:背著相機登珠峰
    從2019年1月開始跟隨幾個攀登者,記錄他們登珠峰的全過程。隊員需要徒步八九天前往海拔5300米的珠峰南坡攀登大本營(EBC)。接近EBC時,兩側山峰越來越陡,還積有冰雪,徒步難度越來越大。期間,隊員自己只需背負當天的路餐、水及禦寒衣物,大概三五公斤重。而我,始終要帶著三臺相機,六個鏡頭,一個三腳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