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某部列兵小馬:分到步兵連後,我感覺自己和老兵的差距較大,為迅速跟上連隊訓練生活節奏,爭取在年初比武競賽中取得好成績,我經常給自己「加碼」。一次,我綁著沙袋、穿著沙背心跑步時,沒跑出去多遠,就感覺膝蓋脹痛難忍。到衛生連後,軍醫診斷為急性膝關節滑膜炎。能否介紹一下避免出現膝關節滑膜炎的知識?
新疆軍區某團衛生連連長許照權:膝關節滑膜炎是一種無菌性炎症,主要症狀有關節腫脹、疼痛、功能受限、肌肉萎縮等,一般分為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和慢性損傷性滑膜炎。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多因打擊、扭轉、運動過度引起;慢性損傷性滑膜炎一般由急性創傷性滑膜炎失治轉化,或其他慢性勞損導致。新兵剛下連時,身體機能尚不能馬上適應高強度、大運動量的訓練水平,此時如進行高強度奔跑和長時間跳躍等劇烈運動,會對下肢尤其是膝關節造成較大衝擊。膝關節負重過度會加速關節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軟骨面上的壓力不均勻,引起關節液性質改變,進而發展成膝關節滑膜炎。預防膝關節滑膜炎,訓練中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運動前熱身不足會減少關節滑液分泌,降低關節潤滑度,易增加運動損傷風險。因此,官兵訓練前要充分熱身,可以進行踢腿原地跑、抱膝走、提膝單腿硬拉等運動,激活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進行負重課目訓練時,可戴上護膝、髕骨帶等護具,保護和支撐膝關節,減少半月板磨損。訓練要循序漸進,逐步加大強度。新兵訓練初期,不建議採取綁沙袋、穿沙背心等方式,這樣會使膝關節長時間承受過重負荷,造成膝關節損傷。
二是重視訓練後的拉伸放鬆。膝關節活動量過大易導致膝關節疲勞,如果訓練後不能很好地拉伸放鬆,肌肉的彈性、延展性會下降,時間一長就易出現損傷和疼痛。官兵訓練結束後,可先以弓步姿勢半蹲1-2分鐘,然後用拳輕輕捶打髕骨周圍軟組織及大腿兩側。或採取仰臥位,保持身體放鬆,小幅度反覆屈伸膝關節,同時用手掌拍打膝蓋窩。有條件的還可以對膝蓋進行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和吸收關節積液。
三是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膝關節的活動需要肌肉的牽拉,加強膝蓋周圍肌肉,特別是股四頭肌的力量訓練,可以改善骨骼、軟骨的血液循環,對膝關節起到保護作用。在這裡教大家一個在室內就能做的動作:離牆約30釐米站立,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屈膝,膝關節方向朝前,不要超過腳尖。每組動作堅持1分鐘,一次可做3組,適應後可增加每組時間。此外,由於缺少脂肪保護,膝關節極易受涼,一旦遭受寒冷刺激,容易引發膝關節滑膜炎。因此,官兵冬季站崗執勤、訓練時要做好保暖措施,如戴護膝、穿保暖褲等,防止膝關節著涼。
要提醒的是,如果戰友出現膝關節疼痛,不可自行服用止痛藥。服用止痛藥雖會緩解疼痛,但可能掩蓋病情,延誤診斷和治療,長期服用還可能損害腎臟,誘發體內出血。官兵運動過後,如果發現膝關節疼痛,行動受阻,可以做一個簡單的自我檢查。按壓膝關節周圍或下蹲,如有疼痛感,並且膝關節有明顯的腫脹、發熱,要及時到衛生部門進行檢查。(■李 輝 錦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