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關節的鍛鍊和拉伸(愛護關節系列)

2020-12-23 慶仔qz

如果說膝關節是身體負擔最重的關節,那頭頸關節就是身體最常用的關節,不管你是站著、坐著、躺著、飄著,只要你的視線在移動,你的頭頸就會隨著轉動。

手機,ipad,電腦,請合理安排使用的時間,因為這些是目前傷害頭頸關節的頭幾號禍首。

任何關節,長時間的保持某一個姿勢和角度,都是無益的。要麼退化,要麼勞損。

何為關節?它生來就是給你活動用的,你要彎曲它,伸展它,它才會保持活力。用進廢退。

但是,過度的使用和棄之不顧,都會慢慢的毀了它,它有它的極限和底線。勞逸要結合。

當你不小心出現了關節發炎,不要慌張,它是在提醒你,要花時間好好照顧它了。了解它,善待它。

話不多說,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頭頸關節,也就是頸椎,包括上下與頭骨和胸椎的連接。

頸椎和關節

頭頸關節,可以有三個方向的活動,包括三個基本動作:點頭,搖頭,擺頭

關節的活動,離不開:關節本身,相關的骨骼、肌肉、肌腱、筋膜、韌帶、神經等等。

我們可以容易控制鍛鍊到的,有關節、肌肉和筋膜。這三個也是我們平常健身運動使用到的主角。

關於筋膜、肌腱和韌帶的區別,這裡稍微提一下:韌帶,是連接骨頭與骨頭的,起到限制關節活動幅度和穩定關節的作用;肌腱,是連接肌肉與骨頭的,使得肌肉的伸縮可以作用於骨頭;筋膜,包裹在肌肉外圍,筋膜的柔韌程度,限制了肌肉拉伸時的幅度和肌肉放鬆時的鬆緊度。以後會再做詳細的解釋。

你可能會問,鍛鍊關節,為啥還得鍛鍊肌肉和拉伸筋膜?那是因為,關節要活動,光靠它自己是無法完成的,需要肌肉、筋膜的伸縮和韌帶的保護,來協同完成各個複雜的動作。

用力彎曲你的手肘,感覺到哪裡緊繃嗎,對,就是你上臂的肱二頭肌;再用力挺直你的手肘,再摸摸上臂的下方,感覺到了嗎,是不是很緊繃,這裡就是你的肱三頭肌。所以說一個簡單的手肘屈伸,卻會同時使用到你的肱二頭和肱三頭肌。

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

相應的,頭頸關節,用到主要肌肉有: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

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

接著我們來說:如何鍛鍊和拉伸。這裡我們注意一下,鍛鍊的是肌肉,拉伸的是筋膜。

我們請美女先做一個簡單的示範

美女教你頭頸按摩

總的來說,頭頸關節主要可以有三個基本動作,點頭、搖頭和擺頭。下面就這三個動作分別來講解下鍛鍊和拉伸。

鍛鍊肌肉的時候,一般的動作原則是緩慢的從松到緊再到松的過程,動作的快慢要在自己的肌肉有效控制下進行,把注意力集中在肌肉收縮發力的感受上,最好從慢動作開始以免受傷。

拉伸筋膜的時候,我們選擇靜態拉伸,顧名思義就是靜止的緩慢施加壓力給筋膜,也是一樣做到在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內進行,切勿用力過猛,也講求一個慢字,慢你才會感受到肌肉的鬆緊,注意力集中在肌肉拉伸鬆緊的感受上,做到收放自如。

1.點頭

上下點頭

上點頭,主要是斜方肌收縮發力,帶動頸椎關節後仰,胸鎖乳突肌會感覺到緊繃,是因為被拉伸了的關係,但是並不是在發力,而是肌肉和筋膜在起拮抗作用(阻止後仰,拮抗作用使得關節更穩定),這個要弄清楚哈。所以上點頭做多了,是後方的斜方肌會有酸痛感。

下點頭,相反的,主要是前方的胸鎖乳突肌在發力,後方的斜方肌被拉伸緊繃。

判斷是哪個肌肉在發力,比較直觀的方法是,看那塊肌肉在收縮,就像手掌攤開到握拳這個過程。

再次強調下,根據自己關節的情況和自己的鍛鍊需求,選擇合適的動作速度,慢動作是最保險的。你可以自己感受一下,動作越慢,越能感受到肌肉的拉伸鬆緊;快速的動作,相對來說時間短,肌肉的感受時間也短,所以肌肉的感受度沒有慢動作那麼明顯,反而動作越快,產生的慣性衝擊力越大,關節越有受傷的風險,所以儘可能在自己可控制的範圍內,調整自己的動作節奏。

2.搖頭

左右搖頭

左搖頭,是左側的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在收縮發力,牽引頭部向左水平轉動,右側肌肉明顯感覺拉伸緊繃。

右搖頭,相反,是右側的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在收縮發力,牽引頭部向右水平轉動,左側肌肉明顯感覺拉伸緊繃。

3.擺頭

左右擺頭

左擺頭,左側肌肉收縮發力,右側肌肉拉伸緊繃;右擺頭,右側肌肉收縮發力,左側肌肉拉伸緊繃。

4.繞頭

全方位繞頭

繞頭這個動作,是點頭、搖頭、擺頭的一個複合動作,可以被分解成這三個基本動作的綜合運動。

我們最開始認識這個動作的時候,只是跟著教練或者老師依瓢畫葫蘆,其實肌肉的感受度基本是沒有的。所以我建議,放慢動作的節奏,找到動作過程中肌肉的發力部位,認真去感受肌肉的收縮發力,一定要區別對側的肌肉拉伸緊繃和主要發力部位的肌肉收縮,感受到肌肉收縮,才可以有效控制和鍛鍊到肌肉的神經反應。

就像你緩慢握緊拳頭,你可以明顯感受到前臂肌肉在慢慢收縮,變得很硬,握久了還會有點酸,這個就是肌肉有比較大的感受度。

所以,鍛鍊的部分,做個小總結:第一,儘量放慢節奏;第二,儘量去感受肌肉的收縮發力;第三,區別肌肉收縮發力和肌肉的拉伸緊繃;第四:提高肌肉的感受度。鍛鍊肌肉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肌肉的收縮上,有控制的去收縮發力,適當的加強阻力,加上營養吸收和適當休息,並長期堅持。這裡稍微提一下加阻力,比如你做下點頭動作,你可以請其他人扶著你的額頭,這樣你點頭下去的時候就需要更大的肌肉收縮發力,你可以感受到胸鎖乳突肌更強烈的在收縮發力,其他動作類似,以相反方向施加阻力。

接著我們來說,拉伸的動作。

有了上面對三個基本動作的認識,拉伸的動作會比較好理解,也分為三個基本動作。

a.上下拉伸

上下拉伸

上拉伸,上點頭動作之後保持不動,雙手大拇指頂住下巴,往後緩慢發力;胸鎖乳突肌緊繃感加重,斜方肌收縮減弱,主要靠手指的力量來拉伸。保持5-10秒,呼吸均勻,之後慢慢減少發力,再慢慢回到原位。切記,突然卸力,猛地回到原位,這樣容易受傷,總歸一個慢字。

下拉伸,下點頭動作+雙手抱頭,往下緩慢施加壓力;斜方肌拉伸緊繃,胸鎖乳突肌放鬆。

與上點頭不同的是,上拉伸主要是要拉伸,也就是拉伸胸鎖乳突肌的肌肉和筋膜,並不是要鍛鍊肌肉,所以注意力放在被拉伸的肌肉上,去感受被拉伸的緊繃感,緩慢施加力量,如果有被拉伸到有疼痛感,緩慢減小手指發力,慢慢回到原位。

這種拉伸就是所謂的靜態拉伸,動作保持在某一個狀態,然後緩慢施加壓力,拉伸相關肌肉和筋膜。

b.左右水平拉伸

左右水平拉伸

左邊水平拉伸,左搖頭動作之後保持,右手按住右側臉頰,緩慢施力,感受右側肌肉拉伸;之後緩慢減少,慢慢回到原位。右邊水平拉伸相反。

c.左右側拉伸

左右側拉伸

左邊側拉伸,左擺頭動作之後保持,左手按住頭部,緩慢施力,感受右側拉伸。右邊側拉伸相反。

拉伸部分,做個小結:第一,保持動作緩慢施力;第二,保持5-10秒,呼吸均勻;第三,緩慢減少,慢慢回到原位;第四,注意力在拉伸的肌肉上,感受在拉伸上。拉伸是為了增加關節的活動範圍,鍛鍊是為了肌肉控制,在有效的肌肉控制下增加活動的範圍,這就是鍛鍊關節的目的。

好了,今天的講解就到這裡啦。

有錯誤或者遺漏的地方,歡迎指正。

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私信我,或者在下方留言,我會儘量做到個個回復。

點讚收藏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其他關節的講解,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運動怕傷關節,關節損傷患者該怎麼鍛鍊?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關節受損的患者可以通過哪些鍛鍊來保證身體健康?對於關節損傷患者來說,因為自身關節的情況,應該選擇對於膝蓋等處較為舒緩的運動,例如走路,慢跑等這類運動,對於身體條件要求較低,不像球類運動需要保持平衡,觸動關節等。
  • 拉伸時,關節老發出「咔噠」聲是怎麼回事?
    我們要想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就少不了每日的堅持鍛鍊,但是在鍛鍊的同時,關節處總會出現「咔咔」的響聲,尤其是在人體做拉伸運動的時候,這種聲音的出現更加明顯。拉伸時,關節老發出「咔噠」聲,與哪些原因有關?第一個原因膝關節受損現在由於工作的原因,很多人都是早出晚歸,也不常在外進行相關的運動,通常就會在家中進行一些活動度較為小的運動,比如拉伸等,而在人體進行拉伸運動的同時,有部分人群也會出現膝蓋的彈響。
  • 你的關節「咔咔響」了麼?
    2.生理性關節咔咔響的原因1.關節腔氣體爆裂:關節和關節之間的縫隙,我們稱為關節腔,關節靜止時,各種壓力處於一種靜態平衡,當關節突然受到外力牽拉被拉開,關節腔內的壓力平衡被打破,關節周圍的氣體會向關節腔中湧入,和關節液發生作用,產生二氧化碳氣泡
  • 「老寒腿」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該如何愛護骨關節?
    我們又該如何愛護自己的骨關節呢?本期大咖健康課,我們請來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周中給大家講一講骨關節的那些事兒。  通訊員 羅鑫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碧瑩  「老寒腿」未必「老」又「寒」  儘管「老寒腿」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但是不論是在中醫還是西醫上,對於「老寒腿」的概念都沒有明確的界定。
  • 關節僵硬肌肉軟pa無力?這是提醒你要拉伸了,拉伸的好處你知道嗎
    年老時,說不定就只能靠輪椅代步了很多人還意識不到拉伸為了是什麼,還以為拉伸就是拉拉筋,其實拉伸不僅是一門學問,拉伸也是一門技巧;拉伸的本質就是對肌肉的一種牽拉,從表面看,是將你的肌肉拉長,其實這種拉伸同時也在增加你的關節活動範圍。
  • 教您一個「毛巾操」,關節鍛鍊、拉伸肌肉它都行!
    毛巾是誰家都有的物件,除了洗臉、擦拭,給您介紹一項它的新功能——鍛鍊身體。作為一個鍛鍊器材, 它經濟實惠、攜帶方便、操作簡單還不受場地限制,絕對的好物。肌力鍛鍊提高肌肉力量與耐力、增加關節穩定度頸部毛巾卷好,繞於頭後,抓住毛巾兩端,頭向後對抗堅持10~15秒, 每天3組。注意頭處於中立位,不前屈也不後伸。
  • 4個背部肌群拉伸動作,幫你激活肌肉和關節,讓運動範圍更大
    俗話說:「筋長一寸,長壽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關節和肌肉的柔韌性會逐漸下降,肌肉也慢慢缺少了彈性,例如:我們小的時候,輕鬆的就能劈叉成180度,而成年後你會發現,進行稍微一點難度的動作,身體就會吃不消,這些現象都是身體出現僵硬的表現,並且背部肌群的力量變差,體形也會出現彎腰駝背的情況,可見加強背部肌群的拉伸是非常重要的。
  • 拉伸時,關節老發出「咔噠」聲?與4個原因有關,需儘早了解
    我們要想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就少不了每日的堅持鍛鍊,但是在鍛鍊的同時,關節處總會出現「咔咔」的響聲,尤其是在人體做拉伸運動的時候,這種聲音的出現更加明顯。拉伸時,關節老發出「咔噠」聲,與哪些原因有關?第一個原因膝關節受損現在由於工作的原因,很多人都是早出晚歸,也不常在外進行相關的運動,通常就會在家中進行一些活動度較為小的運動,比如拉伸等,而在人體進行拉伸運動的同時,有部分人群也會出現膝蓋的彈響。
  • 骶髂關節練習
    骶髂關節由髂骨的耳狀面與骶骨的耳狀面構成。關節面扁平,彼此對合非常緊密,屬平面關節。關節囊緊張,緊貼於關節面周緣,其周圍有許多強韌的韌帶加強,關節腔狹小,呈裂隙狀,因而骶髂關節活動性很小,有利於支持體重和傳遞重力。在老年時,部分關節面融合,關節活動基本上消失。
  • 關節僵硬如何緩解?應儘早開始進行關節功能鍛鍊
    關節僵硬如何緩解?應儘早開始進行關節功能鍛鍊 時間:2020-12-16 10:34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關節僵硬如何緩解?關節僵硬主要的原因是氣血循環不暢,所以要想解決關節僵硬這個問題。就必須要想辦法加速體內的血液循環。
  • 7個鍛鍊全身關節的動作(肩頸、腕、脊柱、骨盆、髖、膝、踝)
    (頸椎)選擇任意姿勢,保證脊柱立直,頭頸端正,肩膀自然下垂。配合呼吸做:低頭、仰頭;右耳找右肩、左耳找左肩;眼睛向右後方看,眼睛向左後方看。每次吸氣時頭回正,每次呼氣時轉動頭頸。用心感受脖子和肩膀的拉伸感,感覺特別強烈時,可以停留幾組呼吸。2、繞肩運動(肩關節)選擇任意舒服的姿勢,依舊保持脊柱立直肩膀後肩下沉,頭頸端正。彎曲手肘,雙手搭在雙肩上。
  • 手指關節扭傷如何進行功能鍛鍊?
    手指關節扭傷是指牽拉和撕裂手指關節周圍的韌帶所發生的一類損傷。手指扭傷普遍存在於各種運動項目中,如籃球、排球、體操、武術等。此類扭傷包括掌指關節和指間關節的扭傷、錘狀指等。近端指間關節(手指的中部關節)的損傷是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手指在此關節處可快速伸直(即過伸),這樣可導致該關節掌側韌帶的斷裂或者撕脫。近端指間關節有一條掌側韌帶,其可將近節指骨、中節指骨以及兩側的側副帶連結起來。
  • 肩關節—人體中最脆弱的關節之一,你真的需要好好愛護它
    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之一,但靈活往往代表著脆弱,肩關節以其複雜的程度為它的靈活性帶來了便利,但是由於關節的結構過於複雜,所牽扯到的骨骼和肌肉非常的多,所以當肩關節受到不正當的外力或者其他某些環節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發生疼痛或者損傷。
  • 你不得不知曉的「關節撞擊症」
    「關節撞擊症?我沒有撞擊過的!怎麼可能是撞擊症?!」絕大多數患者在門診獲悉診斷時都一臉懵圈。其實,關節撞擊症並非關節因外傷撞擊導致的。一般來說1個關節至少由2個骨頭的關節面構成。「關節撞擊症」指的是關節對合面邊緣處在屈伸、旋轉等活動時出現相互的撞擊、摩擦、卡壓等,造成組織損害和關節疼痛,影響關節運動。關節撞擊症常見於肩關節、髖關節、踝關節等,有時還可出現在肘關節、腕關節、膝關節等處。肩關節撞擊症一般是指「肩峰下撞擊症」。
  • 想運動治療,卻又擔心誤傷關節?25種鍛鍊方式推薦給你
    運動方式的選擇 強直患者最容易受累的部位是脊柱和髖關節,因此康復鍛鍊也重點強調這兩個部位的鍛鍊。 最受推崇的鍛鍊方式是遊泳。遊泳需調動全身多處部位的肌肉和關節的活動,同時藉助水的浮力,避免了關節和脊柱的勞損。尤其是蛙泳,有背伸動作,如果不仰起脖子就要嗆水,所以會強迫背伸鍛鍊。
  • 這5式瑜伽要多練習,放鬆關節,拉伸肌肉
    瑜伽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健身運動,和大部分的健身運動有著明顯的區別,在練習的時候,首先就是提升身體的柔軟度,有很多的鍛鍊姿勢也必須要肢體大弧度的扭轉才能夠完成。單腿下蹲式,除了能夠拉伸雙腿的外側之外,也具有舒展全身的效果,這種簡單的姿勢能夠放鬆身體的各個關節,只有當身體的關節充分放鬆之後,才能夠擁有柔軟的身體,然後對於新手來說這些簡單的姿勢每一天都應該堅持練習,首先就應該保持山式站立,雙腿逐漸的分開,臀部往下蹲達到人體最低點,左腿朝著左側伸直,腳跟蹬在地上,手指支撐在地面上,左手往上抬高,並且保持屈肘的狀態,為保持專注力可以抓一個智慧手印
  • 做運動容易關節脫位?做好這4個要點,可預防關節脫位發生
    這是因為在運動過程中,經常會有人不注意運動的方式或者運動強度過大,四肢關節無法承受太過巨大的壓力,就導致關節錯位。就比如最常見的,在運動過程中突然摔倒在地,此時四肢來不及作出反應,或者作出反應後,與其對抗的力過於巨大,這樣就會導致關節在一瞬間受力過多從而引發脫位。此時一般對於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肉損傷較大,周圍沒有其他組織能夠對關節再進行保護,因此也就很容易出現關節脫位的情況。
  • 關節腫痛有積液?學會這個鍛鍊方法,養關節,護骨骼,遠離難纏骨病~
    關節積液和關節液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產物,關節液是正常狀態分泌的關節潤滑劑,但是一旦在關節出現損傷病變之後,平時無害的潤滑劑變多、變質就會變成關節積液,關節積液損傷關節軟骨,甚至會讓軟骨消失、器官報廢
  • 您的腕關節還好嗎?告別腕關節周圍「腱鞘炎」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腕關節疾病中的一種——「腱鞘炎」,並帶大家學習一套腕關節的醫療體操。腕關節周圍「腱鞘炎」都有哪些表現臨床中最常見有以下幾種表現 :疼痛、關節彈響、麻木、腫脹、關節活動不靈。其中疼痛是最主要的臨床症狀。
  • 跑步時關節疼痛,主要原因有八點
    跑步是大家健身鍛鍊首選的運動方式,對於場地和器械不像其他運動那麼多,只要有時間就可以進行。但是有的人在跑步時或跑步後卻發現出現關節疼痛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導致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跑步導致關節疼痛的原因  1、突然運動鍛鍊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