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腫痛有積液?學會這個鍛鍊方法,養關節,護骨骼,遠離難纏骨病~

2020-12-23 北青網

關節積液

骨關節炎非常的普遍,患病人群在我國達到了1.2億,並且在老年人群當中佔有非常大的比例,10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有7個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疾病。

而導致骨關節炎的罪魁禍首,是存在我們每個人體內、一旦翻臉就會變身「腐蝕液」的神秘液體——關節積液!

關節積液和關節液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產物,關節液是正常狀態分泌的關節潤滑劑,但是一旦在關節出現損傷病變之後,平時無害的潤滑劑變多、變質就會變成關節積液,關節積液損傷關節軟骨,甚至會讓軟骨消失、器官報廢,最終無法行走。

病例

專家的一位女性患者,64歲,關節疼痛20多年,由於沒有得到很好的治療,最近三年反覆腫脹,裡面出現了關節積液,她到醫院進行抽液,幾乎兩三個禮拜就能抽出四五十毫升的關節積液!同時關節的功能也越來越差,發展到不做手術,關節就直接「報廢」了!最後經過醫生團隊的討論,給她進行了關節置換手術

大家千萬要注意關節積液引發關節炎的早期信號,把握關節受損的三個階段特點,儘量避免走到不可控的階段才後悔莫及。

早期階段:關節腫脹疼痛,通過調理可好轉;

中期階段:持續性腫脹疼痛,腿部無法完全伸直和打彎,通過治療症狀會減輕但不消失;

後期階段:出現骨刺,持續疼痛不緩解,關節受限,喪失運動和行走能力。

骨關節炎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日常活動中也要注意保護關節,爭取讓關節炎發生的次數少一些,程度輕一點,儘可能地不走到人工關節置換這一步。但是,如果您已經出現了嚴重的骨關節炎,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和運動,該做置換手術還是要做。

在放鬆狀態試著往下蹲,能蹲到多少就蹲到多少,量力而行,然後對比下圖。

這一個動作就能判斷出自己的膝關節軟骨面,是否被磨損、腐蝕了。

測關節內是否存在積液?抱腿靠近身體,有積液關節會脹痛,腿部越靠近身體脹痛越強烈。

看膝眼,膝眼位置凹陷狀態就是沒有或者是輕微積液,如果膝眼位置呈現很飽滿的狀態就說明關節內存在積液。

關節積液的出現,是關節內部發生病變的一個重要信息,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儘量遠離不可逆的損傷。

1

55歲以上老年人群

老年人因為關節的退化,再加上一些損傷的病史,很容易被關節積液找上,所以55歲以上老年人群出現關節腫脹疼痛的症狀,最好找骨科醫生看一看。

2

體重超標人群

走路狀態下,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關節負重

會增加3公斤;跑跳狀態下,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關節負重會增加10公斤!

3

重體力勞動人群

經常頻繁地搬運重物和幹一些重體力活,會使關節軟骨更早地出現損傷和磨損。

4

運動不規律人群

平時不運動,突然有一天大量運動,這樣不但對關節健康沒有好處,還容易帶來意外的損傷,最常見的就是不規律運動後產生關節積液。

提到保護關節,大家都有自己的一些方法,到底正不正確呢?我們讓薛主任來排排雷:

◆傳言1:

生命在於靜止,保護關節,杜絕運動。

關節軟骨沒有血管,它需要通過運動擠壓放鬆,來吸收關節滑液中的營養,和排出代謝廢物,所以完全

不運動對關節軟骨是沒有好處的

◆傳言2:

加大運動量,促進積液自身吸收。

如果關節已經出現積液了,再加大運動量,也不會促進關節積液自身吸收。

當出現關節積液時,不建議過量運動。

◆傳言3:

用冷敷的方法,可以緩解關節積液。

年輕人出去參加體育運動,因為過度運動使關節有點腫脹,此時是可以做冷敷,來減少關節積液出現的量;但是如果是老年人長期的骨關節炎,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做冷敷是不利的,因為冷敷會減少膝關節周圍的血液供應,受涼後血管收縮,那麼膝關節的新陳代謝和修復能力更慢了,所以有骨關節炎、骨刺的人,不能做冷敷。

◆傳言4:

長期佩戴護膝,保暖的同時還能防止積液產生。

有骨關節炎注意保暖是正確的,臨時佩戴護膝對關節有保護作用,但注意不能長期佩戴,長期佩戴護膝,關節倒是保護了,但肌肉可能萎縮了,得不償失。

◆傳言5:

把關節積液抽出來就解決了問題。

臨床上治療關節積液,首先會選擇使用理療、口服藥物等進行消炎止痛,如果效果不好,就需要進行穿刺抽液,但是這種穿刺抽液不能頻繁地抽,否則可能打破原本的關節滑液平衡,造成反覆產生積液或關節感染,一旦感染會比骨關節炎本身更為嚴重。

01

年輕人群鍛鍊方法

靠牆蹲,背部依靠牆壁下蹲,保持腿部肌肉緊繃狀態,直到酸困為止。

02

老年人群鍛鍊方法

坐姿抬腿,適合老年群體,身體緊貼靠背,抬腿伸直膝蓋,堅持肌肉緊繃狀態直到酸困時放下。鍛鍊時兩條腿依次進行鍛鍊,不建議雙腿同時抬起。

專家建議:一天三次,一次10-15分鐘,單腿練習,多次練習。

責任編輯:張元(EN003)

相關焦點

  • 醫生:一個方法,消腫止痛,關節積液沒了
    年輕人的滑膜炎:  其實很多人都以為年輕人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關節更強壯一些,反而不會被滑膜炎給盯上,這其實是錯誤的。年輕人膝關節因為過度運動很有可能會導致膝關節扭傷或者多種關節損傷造成的,如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等等,關節內積液或有時有積血,這其實就是一種急性膝關節外損傷的滑膜炎。
  • 為何苦戰多年的關節問題,最後被舒力泰給終結了?
    關節是骨骼與骨骼之間的連接部分,支撐著身體,是人體活動系統的一部分,關節一旦磨損、退化、發炎,都會歷經疼痛、腫脹、寢食難安,且關節的損傷和退化都是不可逆的,康復過程非常困難,甚至於難以根治。那麼關節疼痛真的沒有辦法康復嗎?
  • 骨科醫生:一頭大蒜,關節積液消了,腿不疼了,滑膜炎不攻自破
    說到滑膜炎,相信很多中老年人並不知道滑膜炎到底是什麼,滑膜炎是一種關節性疾病,主要發生在我們的膝關節,因為膝關節沒有肌肉和脂肪的保護最為脆弱,不注意養護很容易出現損傷,一旦關節受到損傷,將會滲出大量的積液、積聚在關節腔內,身體無法吸收或排洩出來,從而形成關節積液,導致滑膜炎的出現。
  • 髖關節積液是怎麼回事 髖關節積液的最佳治療方法 髖關節腔積液
    所以,現代醫學一般認為髖關節積液也是股骨頭壞死的病因之一。 髖關節積液是股骨頭壞死典型症狀,但是並不只是股骨頭壞死才會產生積液,其它還可導致產生髖關節積液的疾病有:風溼病、滑膜炎、強直性脊柱炎。
  • 1種食物是滑膜炎的「天敵」,趕走多餘關節積液,關節不疼、血管通
    導語:其實現在有研究發現,有一部分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只不過是這些人沒有去檢查,也就並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尤其是在這部分人群中,自己的膝關節不好的人也在多數,尤其是被膝關節滑膜炎盯上的更是非常的危險。
  • 滑膜炎「最怕」一種水,每天喝,膝蓋不痛,關節積液也消失不見
    醫生經過詢問得知,發現黃阿姨平時非常喜歡「運動」,比如說踢毽子、廣場舞等,而且每次鍛鍊因為怕熱出汗都穿得不多。長期下來膝蓋受到了磨損,加上受寒,關節產生大量的積液,得了滑膜炎。醫生勸告,當關節出現不舒服的時候就應當及早過來做相關的檢查,否則會越拖越重,導致關節腔內發生炎症的黏連,軟骨、滑膜都出現不可恢復的損傷。
  • 關節疼痛是怎麼回事?
    在有繁多的工作壓力的同時,還會使關節處於壓力的狀態下,雙壓齊下,不僅關節會疼痛,精神也容易渙散。應該學會在工作間隙適當的小幅度的運動一下,不讓身體一直處於僵硬的狀態,預防關節疼痛,提高了工作效率。5、過度勞損運動量突然加大、跑步太久這些運動方式會使關節滑膜產生過多的積液,導致關節腔內的壓力快速增加,從而使得關節有疼痛或發腫的感覺,嚴重一點的關節處還可能有聲音發出。還是要有規律性的運動方式,不要讓身體突然慌亂。6、骨質增生手指關節疼痛、腫脹,關節內有骨性增長物(骨刺)。多發生在手指末端指關節,也可發生在手指之間的關節。
  • 膝關節積液嚴重嗎_膝關節積液怎麼治療好
    膝關節積液嚴重嗎_膝關節積液怎麼治療好 膝關節積液根據不同的原因,不同的持續時間以及積液的多少,嚴重程度是不一樣的,比如有些少量的短期膝關節積液,不會對膝關節造成永久的傷害,也不會產生明顯的功能障礙,不會很嚴重。
  • 一把狗尾草,不到半月,關節積液消了,腿不疼了,滑膜炎不攻自滅
    3、超量運動一些年輕的喜好運動的愛好者或者專業運動員,長期進行高強度的鍛鍊,很容易使膝關節滑膜受損甚至韌帶鍛鍊,國內很多籃球運動員和田徑運動員提前退役就是因為膝關節滑膜炎長期反覆復發,可見滑膜炎的危害有多大。
  • 膝關節積液,到底能不能抽取呢?醫生:做好2件事,關節積液消失
    正常的關節內都有滑液,正常情況下,關節液的滲出和吸收處於一種動態平衡,當關節遭受創傷,感染等因素時,使關節積液滲出大於吸收,導致關節積液。過多的關節積液就會遺留在關節囊內,如果不加以處理,會越來越多,走路也成為一件難事。滑膜炎產生的積液,到底能不能抽取呢?
  • 膝關節腫痛有積液,烏雞配上「它」,消腫化瘀,趕走滑膜炎
    身體內部組織間都存在著平衡,一旦這種平衡感被打破,疾病就會出現,滑膜炎已經成為最常見的疾病,已經不局限在老年人階段,越來越多的青壯年被它襲擊,尤其是那種長期從事重體力運動或者是舉動運動員等,對關節造成巨大勞損,繼而導致它的出現。
  • 關節壽命只有60年!教你妙招,學會保養膝關節,延長關節壽命
    比如說關節經常疼痛、中招等,甚至已經不能正常站立和行走,對身體健康和日常生活都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而人的關節壽命只有60年,我們人均壽命可不止60歲,按照77歲老算,前面60年關節已經用得差不多了,剩下來的日子裡可能就不好過了。如果不注意保養,可能關節壽命都沒有60年,但若學會保養,或許能延長關節壽命。
  • 肌肉骨骼超聲可以告訴你的秘密
    看到這個題目,也許有人會問:超聲不是查腹部、婦科的嗎?關節也可以用超聲看嗎?答案是肯定的,肌肉骨骼超聲不僅可以幫助醫生了解關節的積液、滑膜、軟骨、骨面;還可以顯示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如果大家覺得這些專業名詞抽象,難以理解,那麼小編會陸續用超聲來告訴你一些關節的秘密,解答一些臨床中患者的疑問。患者劉XX,女性,42歲,類風溼關節炎10年,因右膝關節腫痛加重2周就診。患者右膝關節外上側腫脹明顯,此次就診前曾在外院行關節穿刺術。術中抽出淡黃色積液10ml,術後關節腫脹並沒有明顯好轉。
  • 膝關節有積液?簡單兩個方法,幫你消除積液!
    膝關節作為人體最重要的一個關節部位,如果有積液的情況產生。那麼對於自己日常的生活和行走能力就會有著極大的影響,如果一旦查出膝關節有積液的情況,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的方法來慢慢調理自己的膝關節。膝關節出現積液的形象,如果進行大量的運動,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傷。
  • 手指關節腫痛?不外乎是這幾種疾病作祟,很多人都有
    正常情況下,長時間從事手工勞作或者電腦操作的群體,手部關節容易疲憊,可能會引發手指關節腫痛表現。對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難免會有影響。那麼,如果手指關節出現腫痛,是怎麼回事?手指關節腫痛是怎麼回事?骨刺可發於全身各關節部位,手指關節也是高發部位之一,多發於手指末端指關節。骨刺部位會有相應的腫痛表現,晨起關節僵直比較多見,持續時間較短。二、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多累及手足小關節,且具有對稱性、遊走性特點。
  • 51歲骨病專家忠告:養骨很簡單,記住3點,助骨骼好轉
    骨骼是保護臟腑器官和支持身體活動的堅硬構造部位,包括顱骨、四肢骨和軀幹骨3大部分,其中成年人有206塊大大小小的不同骨骼。除了起到保護、支撐和活動機能外,骨骼還是體內生成氣血主要部位,負責製造白血球和紅血球,儲存一些微量元素和脂質、礦物質。
  • 關節發炎,關節的異常現象藏不住,一旦察覺到,及時治療
    關節是人身上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連接著人身上骨骼和肌肉,是肌肉保持在穩定的狀態,協調人的四肢,進行運動。02關節的部位出現腫脹在臨床的檢查中發現,有大部分的關節炎患者,都有關節出現紅腫的現象,檢查的結果顯示的是,人的關節部位出現了積液,組織中出現了增生的骨刺,最終導致人的關節出現紅腫的症狀。如果用手去摸的話,會有明顯的發熱的症狀,這表示自己的關節出現了炎症。
  • 頭頸關節的鍛鍊和拉伸(愛護關節系列)
    頸椎和關節頭頸關節,可以有三個方向的活動,包括三個基本動作:點頭,搖頭,擺頭關節的活動,離不開:關節本身,相關的骨骼我們可以容易控制鍛鍊到的,有關節、肌肉和筋膜。這三個也是我們平常健身運動使用到的主角。
  • 骨科主任:一塊鮮姜,關節積液消了,腿不疼了,滑膜炎不攻自破
    它是一種因為像硬化膜受到刺激而發生的無菌性炎症,又因為滑膜分泌液失調,患處出現積液,變得紅腫,嚴重的疼痛難挨。因為膝關節是滑膜最多的部位,所以一般花滑膜炎多發於膝關節處,小王最近加大了訓練強度和難度,長期劇烈的體育活動對膝關節的磨損和傷害較大,並且因為之前受過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後遺症,就很容易造成關節滑膜發生病變,引起關節充血或者是紅腫,所以小王才會出現損傷性滑膜炎。
  • 半月板損傷,積液僵硬怎麼辦?
    半月板是位於膝關節的兩個骨骼之間的一個C型結構,在兩塊骨骼之間形成潤滑和緩衝的作用。防止關節受到外力的衝擊造成的損傷,但是如果外力超出了半月板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對半月板造成損傷,在關節內部殘留液體,這就是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