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養生的真諦~打造「內壯體質」!

2020-08-27 運動康復吧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恆的追求。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的提高,人們對養生也越來越重視。養生,就是保養生命之意。運動養生是指:用活動身體的方式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隨著社會精神和物質文明變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們不僅滿足於長壽,還希望在長壽的同時又更高的生活質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運動養生」這個概念,開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待生活的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

《壽世保元》說:「養生之道,不欲食後便臥及終日穩坐,皆能凝結氣血,久則損壽。」說明運動能夠促進氣血暢達,增強抗禦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著名醫家張子和強調「惟以血氣流通為貴。」人體運動主要圍繞肩、腰、髖、膝、踝等關節來進行,且每一處關節部分布有若干肌群,經常運動,既能消除脂肪,又增強了肌肉的力量。此外,經常從事體育鍛鍊,還可提高青少年的身高和其他生理功能。

體育運動能夠增強體質、治療疾病、保持健康。除了鍛鍊四肢、五官、內臟與筋骨、皮毛等部位外,還強調對呼吸功能與精神因素的鍛鍊修養,以達到祛病強身的目的。另外,在進行體育運動保健時,強調放鬆機體、平衡呼吸、安靜大腦,可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及植物神經系統,緩衝不良情緒對大腦的刺激引起大腦應急性反應降低,從而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平衡,預防疾病的產生。

說到運動的重要性,大家是達成了共識的,這從城市裡遍地開花的健身房也可以看出來了。可是到底該怎麼運動呢?像運動員那樣練得肌肉發達就可以了嗎?我認為不是的。鍛鍊肌肉是西方的鍛鍊方式。

鍛鍊肌肉,讓肌肉過分發達,過分地運動之後使筋骨酸痛而僵硬,其實是氣血瘀滯了,讓經脈閉塞了,這一點,最明顯的就是運動員。運動員運動量大,按說應該很健康長壽才對,但實際上,很多運動員都短壽,而且比同年齡段的人顯得蒼老,原因就是他們運動的是肌肉,而且運動太過了。

中國傳統的鍛鍊方式是鍛鍊精氣神,叫「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我們看中國的運動,五禽戲、八卦掌、太極拳、八段錦……這些運動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都和呼吸相配合,通過鍛鍊讓呼吸變得深長。

呼吸深長,膈肌上下運動起來,對內臟有一個和緩地按摩,讓內臟開始活躍起來,所謂的氣沉丹田就是這個意思,不是說丹田有一口氣沉著,而是說讓氣進去,推動臟腑氣血運行,讓臟腑在裡面進行按摩,這樣,自己會感覺丹田這裡很充實。

那何為「內壯體質」呢?

我們說內壯,第一點就是內臟的強壯,通過各種方法讓內臟運動起來,讓內臟變得強壯,不再那麼柔弱,任憑疾病的「欺負」。大家認真地想一下,就會發現,所有嚴重的疾病都是內臟的疾病,肌肉、骨骼的病都是外傷,相對好治。

嚴重的病都發生在內臟,癌症、糖尿病、心臟病、呼吸衰竭等,都是內臟出了問題。所以要鍛鍊內臟,讓內臟的氣血運行起來,氣血一旦運行,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

當然這個強壯不是說把臟腑鍛鍊得像石頭一樣,堅不可摧。恰恰相反,我們的鍛鍊是往柔軟的方向練的,越硬的東西越沒有生命力,人體只要一硬,健康就差了,老人的身體都是硬的,而嬰兒的身體是柔軟的。

內壯一個外在的表現就是身體是柔軟的,筋骨是柔和的。身體柔軟,氣血就能流通,就能放鬆。要是強硬地使拙力的話,肢體會不放鬆,氣血就運行不過去。氣血運行不暢了,身體就會出現病痛。

所以老子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居下,柔弱居上。」

內壯另外一個意思就是內心的強大,心神的強大,中醫說心藏神。只有堅強的內心才能對抗這複雜的社會。內心怎麼樣才能堅強呢?就是心神安靜,隨便一件事不會擾亂自己的心神,心裡的事情雜亂繁多、情緒不得安寧的人,身體很難健康。

所以,內在強壯,包括身體健康、五臟安和、內心寧靜三層涵義。

第一層:身體健康

放眼現在的社會,有些人為了名利、權勢而終日奔波,苦心經營。俗話說,生活需「三子」:房子、車子、票子。在這「三子」的驅動下,人們好像是上了發條的機器,整日奔波不停,小毛小病,能忍則忍。

直到有一天,身體不適,實難忍受,體檢之後,醫生告知:得了某種疾病,或終身服藥,或住院治療,甚或存活期還有多少天……

於是,「前半輩子拼命賺錢,後半輩子花錢治病」,乃至「錢在銀行,人在天堂」的人生悲劇就此上演。而類似情節的劇目,在1800年前的東漢,也曾經上演過,只不過場景不同……

仲景先師在《傷寒論·序》中言及當時的人們是這樣記載的:「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意思是說:人們只是爭著去追求權勢富貴,踮起腳跟仰望著權勢豪門,急急忙忙只是致力於追求名利,重視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輕視拋棄養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華貴,而使自己的內在憔悴。卻不曾想: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重視身外之物(名利、權勢、榮華富貴),而忽視內在身體健康,這是不可取的。因此,「內壯」二字,就是提醒終日汲汲於名利的人們:請您注意身體健康!

第二層:五臟安和

西方的運動方式以鍛鍊肌肉為主,跑步、打籃球、踢足球、舉啞鈴、健美,等等,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則氣喘籲籲、大汗淋漓,以肌肉發達、心肺功能增強為目的。

中國的傳統運動卻以鍛鍊內臟為主,其形式是導引與吐納相結合,如八段錦、五禽戲、易筋經、太極拳、腹式呼吸、打坐吐納等,在鍛鍊肢體的同時配合呼吸調整,務使動作柔和緩慢、連綿不絕,脊柱折合仰俯,並配合呼吸深長細勻。

從中醫角度來看,動作緩慢柔和,目標在於使十二經脈通暢;脊柱折合仰俯,目標在於通暢任督二脈;呼吸深長細勻,旨在協調五臟氣機,使其周流不息。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動作緩慢柔和,可幫助大腦皮層放鬆,自主神經活躍,增加胃腸蠕動;脊柱仰俯與呼吸配合,可使膈肌上下起伏,內臟輕柔運動,使平時鍛鍊不到的內臟血液運行。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尤其是大腦皮層得不到放鬆,因此自主神經協調性降低,內臟得不到舒展,尤其是思慮過度、生氣、鬱悶之後,手足冰涼、口乾舌燥、胸口有堵塞感、食慾降低、睡眠不安、精力不足、神疲乏力,此皆五臟之氣鬱滯的表現。

經過中國傳統的運動鍛鍊之後,手足溫暖、口中津液內生、胸腹之氣暢快、胃腸汩汩有聲、食慾正常、睡眠安和,鍛鍊之後精力旺盛、神清氣爽,此皆五臟安和的表現。按現代醫學所言,這是大腦皮層放鬆、交感神經抑制、副交感神經張力增強、內臟蠕動增強、血管血運豐富、內分泌腺活躍、能量儲存的表現。

符合「內壯」原則的鍛鍊方法,中國傳統文化記載裡,無論從我們日常飲食起居,行走坐臥還是傳統導引鍛鍊,都有明確的自我鍛鍊法門,每日固定習慣習練適合自己的一招半式,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療效,比如起床前的拉筋,頭部、手臂和足部各種穴位按摩,叩齒,揉腹,平時生活中練習金雞獨立(單腳站立),甩手功,甩腿功,固腎功、抻筋撥骨、站樁、打坐、腹式呼吸、舒展心胸、五臟養生功等諸多方法,堅持長期練習,成為生活中日常習慣形成功課,對於各種頸肩腰腿疼和各種慢性病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這些鍛鍊妙法皆源自古人,既符合傳統養生之理,又非常簡單實用。

此外,生活中還有細節需要注意,如飲食、睡眠、房事、著裝等。生活方式應當符合自然之理,以期達到五臟安和、氣脈流通的目的。

第三層:內心寧靜

養生的最高境界在於養神,心神寧靜空靈,五臟自然安和,真氣自然順從和暢,身體自然健康。因此,內壯的第三層含義便是內心的強壯——心神安寧。

正如《黃帝內經》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便是養心之道。「道為德之體,德為道之用。」遵循「道」,言行舉止自然流露便是「德」,而內心的自然狀態便是老子所謂的「常」。《道德經》第五十五章云:「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因此,恢復內心的正常狀態,古人稱之為五常:仁、義、禮、智、信,這也稱為五德,對應五行——木、金、火、水、土,對應到內臟則為肝、肺、心、腎、脾。因此,養心的基礎是恢復德行,遵循道德來做人做事,上以孝養父母、尊敬師長;中以和睦家庭,團結同事、同學;下以愛護晚輩,慈幼助弱;對自己則整肅身心、澡雪精神,此謂修身。

至此境界,不受物慾所累,便是內心的空靈,自然自在。因此,平日起心動念之間,言談舉止之處,處處與自然之理——「道」相應,此即是「德」,也即「五常」,以此為基礎,內心自然寧靜空靈,養生的最高境界——「養神」的效果便不期而至了。

相關焦點

  • 驚蟄養生,生機蓬勃的時候,分四種體質養生,避免「陽亢」
    驚蟄養生,生機蓬勃的時候,分四種體質養生,避免「陽亢」。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的「老三」。古人對此的描述是:「鬥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簡而言之,無非就是蟄伏、冬眠的動物甦醒了,植物的生長開始旺盛起來。這一切,其實就是陽氣逐漸蓬勃的結果。
  • 辨清體質好養生,你了解自己的體質嗎?
    針對不同的身體狀況,需要不同的養生方法,進行"個體化養生"。在進行"個體化養生"之前,你需要了解自己的身體,辨清自己的體質!體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體,指的是一個人的身體、形體、個體;質,指的是素質、質量、性質。合一起呢?
  • 白露應該怎麼運動養生,白露運動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
    白露是正經的屬於秋天的天氣,此時氣溫下降,天氣涼爽,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因此也很容易生病,所以在白露適當進行一些運動來養生是很有必要的,不過應該怎麼運動養生,運動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白露應該怎麼運動養生
  • 鄔雲斌:食物養生和運動養生是相輔相成
    吉首鄔雲斌表示食物養生和運動養生是相輔相成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可又有這樣一句話,「生命在於運動」,可以看出來,吃飯和運動這兩樣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那麼營養和運動到底是哪個更重要,這也就決定了食物養生和運動養生哪一個更加有用。如果你是小區的公園中可以看到,社區中大多數在運動的人,幾乎很少能看到年輕人,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在積極運動,他們的時間充足,每天都可以做很多事情,散步,跑步,爬山,太極,大街小巷。
  • 白露運動養生注意什麼
    白露是屬於秋天的天氣,此時氣溫下降,天氣涼爽,天氣逐漸變得乾燥,因此也很容易生病,所以在白露適當進行一些運動來養生是很有必要的。白露應該怎麼運動養生白露期間氣候宜人,不冷不熱,是進行戶外運動,提升體質的一個最佳時期,所以在白露期間適當進行運動,對養生很有必要。
  • 鄔雲斌淺談運動養生的好處
    吉首鄔雲斌表示運動養生有許多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好處運動養生是指傳統運動養生,可通過活動筋骨關節,調節氣息靜心寧形來暢達經絡疏通氣血和調臟腑。達到爭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即稱為運動養生。運動養生強調抓住「精」「氣」「神」三個環節,強調意識養神,以意領導氣調節呼吸,以練氣;以氣推動血液流行全身;以氣導形,通過形體筋骨關節的活動使周身經脈暢通,營養整個機體。到達形神兼備,百脈流暢內外相合臟腑協調,機體達到陰陽平衡,陰平陽秘的狀態,從而爭強機體健康,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養生要注意個體差異,7種體質的人,各有不同的調理方式
    養生要注意個體差異,7種體質的人,各有不同的調理方式。在生活中,我們常說要因時、因地制宜。對於養生來說,同樣也要注意個體的差異。每個人的身體情況都各不相同,所需要調理的方面自然也未盡相同。這就形成了中醫的「體質養生」之說。一般來說,在中醫養生理論裡,人的體質大致可以分為七類。這7種體質的人,在日常的養生事項上,所需要關注的都有所差異。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以下簡稱「素養」)中的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下面就聊聊運動養生。★運動養生:通過練習中醫傳統保健項目的方式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常見的養生保健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素養」第29條)。
  • 五心煩熱、脾氣暴躁,原來是陰虛了,夏季陰虛體質該如何養生呢?
    這種高溫的天氣下,一般人都會覺得不舒服,但是有一種人會比其他人表現得更加難受,那就是陰虛體質的人。所以今天我們來一起看看陰虛體質的人該如何度過炎炎夏日呢?首先很多人會說什麼是陰虛體質的人,有哪些表現呢?我該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陰虛體質的呢?
  • 對號入座養生才能事半功倍!九大體質養生攻略請收好
    原標題:對號入座養生才能事半功倍!九大體質養生攻略請收好點擊標題下「雲南政協報社」可快速關注吃阿膠可以改善手腳冰涼嗎?冬季養生對號入座才能事半功倍九大體質養生攻略請您收好易睏倦:溼熱體質特徵:溼熱體質的人常常偏胖。症狀大多是神疲乏力、易睏倦、四肢無力、溼疹、舌苔厚、不想吃飯、大便粘馬桶、小便黃等。常會感覺身體比較睏乏,提不起精神,有時口氣也比較重。
  • 秋高氣爽老年人該如何運動養生?
    如今老人們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需要適當運動才能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那麼老人做什麼運動養生呢?老人一天運動如何安排呢?下面為您介紹老人做什麼運動養生。老人早上怎麼運動養生?快走運動和散步都是早晨不錯的運動方式,心率控制在96~102,達到微微出汗的熱身效果就好。打太極拳也是再好不過的早上運動。老人午後怎麼運動養生?午飯後身體比較懶散,即使去運動也調動不起什麼積極性,而且還容易傷身體。老年人午後休息比運動好。
  • 內壯增力功
    武術 運動中進行內功修練達到內壯外強的功法之一。
  • 幾款適合氣虛體質人群運動方法
    那下面給大家介紹了幾款適合氣虛體質人群運動的方法,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一下氣虛體質如何養生。氣虛體質養生法氣虛體質的養生原則補氣養氣,因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腎皆當溫補。
  • 吉首鄔雲斌表示冬季也要運動養生
    吉首鄔雲斌表示冬季也要運動養生,要健康的你可不能乘機偷懶,運動養生是一種健康的方式。那麼冬季在運動中應該注意哪些,才能更好的體會運動養生帶來的樂趣呢現代研究發現,長跑鍛鍊可以促進脂肪代謝,使脂肪轉化為熱能而消耗掉,起到減肥、降低血脂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長跑鍛鍊還可以調解大腦神經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和興奮、抑制的過程,以消除神經和血管的緊張狀態,從而使一些高血壓患者從長跑中恢復健康。長跑可使骨骼堅韌,支持力量增加,使肌肉的韌性增強。
  • 是運動養生,還是靜能長壽?
    兩個人對於運動養生的看待方式完全不一樣,究竟誰的方法更能長壽呢?面對疾病的預防,醫生經常會跟患者說多進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實際上適量的運動的確對於身體的養護有一定的效果。不管攝入了多少營養的食物,要是血液流動速度慢,就很難到達需要的地方。適量的運動就能加速機體的血液循環,肺部還能有效的對有害物質進行過濾。
  • 適合冬季養生的運動和小常識
    冬季是一個養生鍛鍊的好時機,而且冬季養生除了食補之外還可以採用一些運動方式來養生的,那麼究竟會有哪些運動適合冬季養生呢?今天小 編給大家整理了冬季養生的運動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適合冬季養生的運動 耐力項目最適宜 冬季鍛鍊身體,體育界倡導進行耐力性項目
  • 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
    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氣功,我國古代講究養生的人,大都特別注重氣的因素,所以人們稱養生家為鍊氣士。鍊氣的方法,隨派別傳承的不同而有異。為了研究方便,我們把它分為醫療的、武術的和宗教的三大類。
  • 怎樣運動養生,生命就在於「運動養生」
    在生活節奏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大多數人的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的狀態,為了大家的身體健康,我們就要選擇一種適合的養生措施,這就是運動養生,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而養生運動是將「運動」和「養生」相結合,以達到強身健體、維護健康的養生目的,那麼怎樣運動養生呢?下面三頂養生網小編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運動養生的知識吧!
  • 瘀血體質有哪些特點?該如何養生?
    中醫體質常見的九種類型,瘀血體質也是其中的一種,那麼瘀血體質的人群有哪些特徵呢?瘀血體質主要症狀就是行血遲緩不暢,那麼瘀血體質的人群又該如何養生呢?下面我們就來疼痛中醫的詳細介紹。 瘀血體質的特點: 體態壯實,膚色偏暗,呈醬色或豬肝色;皮膚上多見靜脈曲張,下肢皮膚乾燥,有的呈魚鱗樣;腹部肌肉偏緊張,舌質偏暗;看上去比同齡人蒼老,脾氣比較急。這種體質的人容易得心腦血管病、糖尿病、失眠、焦慮等。有的人瘀血體質不太典型,如體態瘦弱、情緒低落的長期失眠者,多因瘀血所致。
  • 掌握細菌腸道甜蜜共生關係,不運動3招打造易瘦體質
    通過這篇文章你可以更全面更科學的了解我們的腸道,並通過生活習慣的小小改變,有效增強自身免疫力、改善胃腸道不適,更厲害的是,可以不用運動,輕鬆打造易瘦體質。也就是說,我們是易胖體質還是易瘦體質,可能與遺傳基因無關,主要是和腸道細菌構成相關。有很多令我們羨慕的吃多少都不會胖的瘦子,可能是因為腸道裡擬桿菌比你多得多。更多的科學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構成還與糖尿病、癌症及各類腸道疾病密切相關,對腸道細菌與腸道&34;關係的深入研究,為人們對疾病的認識以及養生保健開闢了新的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