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精細動作小遊戲,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2020-12-18 新手寶媽說育兒

相信經常看我們文章的爸爸媽媽,對「手眼協調」以及「精細運動」這兩個名詞並不陌生。

而我們常聽的一個詞「心靈手巧」,就包含了這兩種能力。

美國研究表明,充分鍛鍊寶寶精細運動的發展,寶寶的大腦發育也更完全,從而更聰明。

5個多月的寶寶已經可以抓住面前的物體了,甚至能將懸掛的玩具拽下來。但寶寶抓握物體主要是全手抓,所以更要鍛鍊寶寶手部的精細動作。

另外,這個月齡的寶寶已經可以靠坐,也為進行精細動作的訓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那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小遊戲來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吧!

遊戲名稱:繩拉玩具

遊戲目的:通過拽線繩,讓玩具從遠的地方移動到近的地方,鍛鍊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促進大腦發育。

難度係數:★☆☆☆☆

遊戲時間:2分鐘

遊戲步驟

1.挑選一個寶寶比較喜歡的玩具,把玩具用線繩拴上。

2.讓寶寶靠坐在媽媽懷裡手抓著繩,媽媽抓著寶寶的手,輕輕地拽線繩,把玩具從遠處拽到寶寶面前。

3.帶寶寶操作幾次後,媽媽鬆開寶寶的手,讓寶寶自己學著把玩具拽過來。

小貼士

1.玩具儘量不要擺放得太遠,否則玩具一直拽不到面前,會打擊到寶寶的信心。如果寶寶成功把玩具拉到了面前,記得給寶寶鼓勵呦!

2.遊戲時間儘量選擇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進行,如果寶寶不願意進行遊戲或中途有了反抗動作,建議停止遊戲,不要勉強寶寶。

參考資料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相關焦點

  • 手上的這個動作越複雜,大腦越聰明
    聊天的時候很多媽媽都會問:寶寶有哪些表現證明寶寶很聰明。也看過很多文章討論孩子有哪些特徵會比較聰明。事實上孩子是否聰明由先天的基因和後天的努力共同決定的,如果想要孩子變得聰明肯定是不能少了父母對孩子的幫助,就好比3歲前的孩子,不是看孩子能被多少首詩,而是看孩子的精細運動發育的程度。如果孩子的精細運動發展得越好,孩子的手部能夠做的動作越複雜,證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得越好。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孩子比同齡人更聰明。
  • 5個手眼協調遊戲,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越玩越聰明!
    鍛鍊手部精細動作和靈活性,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發育、培養社交力和探索能力,養出聰明寶寶! 因此,今天給大家分享5個手眼協調小遊戲,讓孩子心靈手巧更聰明。 這個遊戲讓孩子學會快速反應及鍛鍊了手眼協調能力 02 倒水比賽 年齡:4-6歲 材料:各種大小的杯子、水、大盆子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訓練指南,4個要點掌握住,寶寶越練越靈巧!
    粗大運動和精細運動是寶寶運動能力發展的兩個重要部分。粗大動作,像抬頭、翻身、坐等,由於其變化幅度比較大,所以更容易得到家長的關注。而相對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很多時候卻沒有得到家長應有的重視。一般來說,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主要指的是手部功能的成熟。
  • 免費直播丨精細動作發展原來有這麼多好處,爸媽越早知道越好
    促進大腦發育,寶寶更聰明手部動作運用越靈活的寶寶,探索的能力越強,就越容易收穫一個聰明的大腦。因為精細動作是一項非常綜合的能力,它會用到眼、手、口等多個器官的配合,要運用到視覺、運動、認知等各方面的能力,與大腦發育息息相關。
  • 手指被稱為「第二個腦」,寶寶3歲前這樣鍛鍊,越玩越聰明
    中國也有句古話叫做「心靈手巧」,手指靈巧細膩的人總被認為非常聰明。手指的靈活程度真的與智商有正相關性嗎? 當手部從事精細靈巧的動作時能夠激發神經中樞的細胞活力,動作和思維通過這些細胞聯繫在一起,因此手部的動作越複雜越精巧,越能夠刺激大腦進行充分的活動。
  • 常陪孩子玩這幾種小遊戲,越玩孩子專注力越強!
    如果你家小朋友2,3歲,可以玩簡單的「反應」小遊戲,例如「紅綠燈」。如何玩?當媽媽喊「綠燈」,小朋友便動起來;當媽媽喊「紅燈」,小朋友便要靜止不動。 如果你家小朋友已經4,5歲了,可以玩複雜一些的「反應」小遊戲,也可以繼續玩「紅綠燈」,但可以以相反的方式。如何玩?當媽媽喊「綠燈」,小朋友便要靜止不動;當媽媽喊「紅燈」,小朋友便動起來。 這種方式,需要小朋友高度集中注意力和自控力,如果經常玩,就能非常高效地訓練小朋友的大腦。
  • 寶寶長大後聰不聰明,主要看手指「靈活度」,精細訓練一覽表來了
    科學發現:寶寶的手指藏著「聰明信號」,精細動作越靈活,聰明度越高 眾所周知,新生兒寶寶出生後,會做一系列基礎測評,以得到寶寶的健康資料,
  • 抓住孩子最後一個腦發育高峰期,4種親子遊戲,讓娃越玩越聰明
    此外,在6個月之後就需要鼓勵寶寶嘗試爬行動作,1歲之後就要鍛鍊他們走路了。 1-3歲是寶寶口語發育的關鍵期: 寶寶1歲時就會咿呀學語,此時寶媽需要糾正寶寶的口型,培養他們正確的發音。此外,還需要將「語」和「景」聯繫起來,幫助其了解語言的含義。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 其實比起這些大動作,手部的「小動作」對寶寶的智力發育也很重要,不同月齡的寶寶關於精細動作發育的標準也不同,家長一定不要忽視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
  • 孩子在家玩什麼?5個室內小遊戲,鍛鍊孩子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精細動作最基本的是搖擺雙手、拍手、摩擦雙手、手指屈伸,高級一些的動作是抓東西、捏物品、撕紙、拿勺子吃飯、穿脫衣服、使用剪刀、寫字、翻書、排球、玩積木、玩橡皮泥、做手指遊戲等等,只要動手的動作就屬於精細動作。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手指頭上」。
  • 在家早教:適合1歲寶寶的5款小遊戲,精細動作訓練
    一歲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手眼協調思維邏輯都更強,而且自我意識快速發展,自己動手的欲望和熱情高漲,在玩玩具或做遊戲遇到困難或阻礙時,還會因此而煩躁憤怒,甚至摔打物品,爸爸媽媽可以多跟寶寶玩一些動手遊戲來提高寶寶的手部技能。
  • 哈佛研究: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
    很多時候,聰明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一些特殊的「怪癖」,這些可能在家長眼中是不好的習慣,但對於孩子而言卻是智商發育的信號。哈佛大學更好地了解孩子智商發展,相關的專家研究了1000名孩子發現: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若寶寶中了這3點,家長偷著樂吧!
  •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別再順其自然,錯過很難補救
    生理學研究證明,在大腦神經中樞中,有一部分是專門掌管手部運動的,手部運動越精細大腦與之對應的神經元就越發達。這讓小秋十分惱火,她找到幼兒園的老師理論,自己家的寶寶能背好多古詩,這麼聰明的孩子為什麼不能上學。幼兒園的老師非常無奈的說:「我承認寶寶是很聰明,但是他的獨立性太差了,就拿吃飯說別的小朋友都能自己吃,但是你家孩子連勺子都拿不穩。」
  • 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對以後有哪些影響
    寶寶因為吃手被打的情況網上搜搜還真是有不少。另外也有些媽媽,給寶寶的小手上套上手套,一方面可以限制寶寶吃手,另一方面還防止他的指甲抓傷小臉蛋。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部分家長或老人家對孩子吃手情況,認為是不好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0~3個月的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以及手部的精細動作的發展對以後的影響?寶寶的小手會有哪些表現?
  • 寶寶身上有個部位越靈活,暗示大腦發育越好,這樣鍛鍊能拔高智力
    在孩子出生後,就想著如何促進他們的大腦發育,可其實要想知道娃聰不聰明,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這個部位」。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孩子「這個」部位越靈活,大腦就越聰明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表示,孩子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主要在手部
  • 0-3歲寶寶手部精細動作如何練?參照這訓練指南,孩子越練越聰明
    寶寶在0到3歲期間是最關鍵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剛剛熟悉這個世界,他們的小手還是處於無意識階段,但是其實寶寶的手部動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心理學家說,兒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還有的心理學家說,動作是智力的磚瓦。
  • 寶寶精細動作發展關鍵期,別錯過這6個小遊戲
    所謂的精細動作,簡單來說就是寶寶手的動作,以及手眼協調能力。比如抓握、搖動、拇指食指對捏等。手是認識事物特徵的重要器官,手部的動作在嬰兒心智教育中非常重要,就連前蘇聯教育家都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下面這6個小遊戲,能夠很好地訓練寶寶手部精細動作,一起學起來吧。
  • 這5種讓娃越玩越聰明的玩具,你家有嗎?
    從孩子在娘胎起,比如胎教音樂、胎教雷射照、運動胎教、語言胎教、甚至美育胎教等等輪番上陣,唯恐一不小心把寶寶將來的前程給耽誤了。 出生後,人類的幼崽雖然不能呱呱墜地後立馬可以行走、跳跳,會說話。但爸媽們為了寶寶能早日獲取這些技能,也是煞費苦心了一番。
  • 李玫瑾:寶寶有這4種行為,是聰明外放的表現,家長別輕易阻止
    都說這寶寶小的時候是真可愛,稍微大點就調皮得不行,比如莫名其妙的扔東西。不少媽媽看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會大聲斥責,這就是媽媽的不是了。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過,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有這4個特徵,是聰明外放的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 做對親子手指小遊戲,讓寶寶變聰明
    當一個人的雙手從事精細、靈巧的動作時,能夠激發這些細胞群的活力,使動作和思維的活動能保持有機的聯繫和相互對應。因此,手的動作越複雜,就越能積極地促進大腦的思維功能。所以小編收集了一些經典的手指兒歌遊戲,有空和寶寶玩起來吧!1.《猴子蕩鞦韆》一隻猴子蕩鞦韆,嘲笑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嗷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