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九首》:詩人明明在寫星辰,為什麼又表達了對同窗的心寒

2020-12-22 夜話人文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詩十九首》,看似寫星辰,為什麼說表達了對同窗的心寒?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

後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我們接著欣賞:

《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忽復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蹟。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良無盤石固,虛名復何益?

這首詩,作者借景抒情,把失魂落魄地感嘆、傷痛和悲哀,與秋夜的星光、月色等交織著,情景交融,讀起來讓人也感慨萬分。

第一二句,作者看見皎潔的白月光灑滿了夜空,聽見東邊牆角的蟋蟀在低聲鳴叫著。這個時節,北鬥星中的玉衡星的位置顯示,已經進入了初冬,其他眾多閃爍的星辰把夜光映照的一片璀璨。這兩句,看似寫了夜晚的美景,「月光」「星辰」都給人一種光芒璀璨的感覺,但是這卻是在初冬的夜晚,即便景色如此美好,但是作者的內心卻如這初冬的夜晚一般,透著幾分悽涼與慘澹。

第三四句,晶瑩的露水沾滿了野草,時節交替變換,過得很快。秋蟬在樹林裡斷斷續續鳴叫,這些燕子又將飛往哪裡去築巢安家呢?這句問話似乎是對「玄鳥」而發,實際上,暗含著詩人那充滿失意的悵然自問。

第五六句,回想著和我一起攜手同遊的好友,他們其中有些已經飛黃騰達了,可是他們卻並不念同門友誼,自己當作走路時的腳跡一樣,甩在身後而不屑一顧了。這句很巧妙的暗喻,那些一旦獲取功名的同門,絲毫不念及舊情,刻畫了其卑劣的品行,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憤懣與不平。

第七八句,夜空中南方的星叫作"箕星",北方的星叫"北鬥」,還有「牽牛星」,他們既不能顛揚,又不能斟酌,還不能拉車,但是為什麼還要取這樣的名稱呢? 真是徒有虛名啊!就和當初同門友誼說的「堅如磐石」一樣,如鏡花水月一般,經不起任何的考驗,沒有一點用!

整首詩,前半部分描述深秋初冬之景,抒寫詩人月下的哀傷、悽涼之情。為什麼悽涼呢?後半部分給了解釋,作者通過入木三分地刻畫了同門飛黃騰達後對自己的冷漠態度,同時又表露了作者不諳世態炎涼的悲憤和不平之情。

關於這首詩,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葉嘉瑩談《古詩十九首》:更好的詩是渾然天成的
    但《古詩十九首》為什麼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呢?這就涉及它所寫感情的主題了。《古詩十九首》所寫的感情基本上有三類:離別的感情、失意的感情、憂慮人生無常的感情。我以為,這三類感情都是人生最基本的感情,或者也可以叫作人類感情的「基型」或「共相」。
  • 《古詩十九首》:五言之冠冕,不遜於唐詩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作者和名稱已不可考,所以,每首詩歌都以句首為標題。這十九首詩歌內容多寫離愁別恨和彷徨失意,情調低沉,這是因為東漢末年,社會動蕩,政治混亂,下層文士漂泊蹉跎,仕宦無門,《古詩十九首》就產生於這樣的時代。
  • 《古詩十九首》:為什麼遊子決定放縱自己?渣男!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詩十九首》,為什麼遊子決定放縱自己?渣男!《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後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 《古詩十九首》的人生主題
    筆者認為,《古詩十九首》作為一組詩歌,文本內部應當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其中貫穿的精神主旨似可視為主題所在。而貫穿於整組詩歌的就是對人生的感喟與思索,人生乃其根本的關心所在。筆者嘗試從三個方面來闡述這一觀點。  第一個層面,文士在詩中表達了他們對人生真相的洞察。《古詩十九首》實際上是在談論人生的痛苦。
  • 《古詩十九首》:看到草木飄搖,詩人想到了什麼哲理?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詩十九首》:詩人為什麼渴望長生不老?《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後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 古詩十九首、文章雖是無名氏、情感卻是最動人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 文選》而成。古詩十九首作者都已無從考證,他們統稱為無名氏。他們處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抒發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幾種情感和思緒(家國之情、親情、愛情、友情等)。全詩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翻譯一下現在語言就是寫的都是大白話,大家都能看得懂,表達的感情卻真實而感人。
  • 晚唐詩人李群玉登上石頭城,寫了一首懷古詩,含蓄耐讀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了解李群玉,他是晚唐詩人,詩寫得好,名氣很大,連杜牧也慕名與他交友。提到《石頭城》,大家想到的應該是劉禹錫寫的七絕。其實李群玉的這首《石頭城》,讀起來也很有味,而且更加含蓄。頷聯明明在說石頭城很堅固,潮水對它無可奈何,頸聯為什麼突然轉到「悲」了呢?我猜想,這位朋友就是被這個問題難倒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想一想:「八極」為什麼要來「扶拄」,五湖為什麼要來「止傾」?
  • 《古詩十九首》精講合集
    》之04《今日良宴會》 《古詩十九首》之05《西北有高樓》 《古詩十九首》之06《涉江採芙蓉》 《古詩十九首》之07《明月皎夜光》 《古詩十九首》之08《冉冉孤生竹》 《古詩十九首》之09《庭中有奇樹》 《古詩十九首》之10《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之11《回車駕言邁》 《古詩十九首》之
  • 《古詩十九首》小結
    雖然粗讀古詩十九首大概意思能理解,但古人用字遣詞跟現在還是有較大差別,所以部分字詞並不是很懂,經過老師講解就比較明晰,且對每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更清楚。先簡單說下本書中關於古詩十九首的概要:古詩十九首均為五言詩,主要作詩於東漢末年,在梁朝時由太子蕭統組織人編寫了《昭明文選》,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挑選了十九首,編到本書,取了一個總的名字叫《古詩十九首》。
  • 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附:古詩十九首全文
    葉嘉瑩先生講《古詩十九首》之《青青河邊草》 文/ 葉嘉瑩在《古詩十九首》中,有些詩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表達了一種不十分正當的感情。然而我以為,看一首詩,切忌只看它的表面。杜甫寫過《曲江二首》,那是在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肅宗剛剛回到長安時寫的,詩中說,「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頭盡醉歸」。
  • 五言之冠《古詩十九首》,篇篇情深字字珠璣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文選》,作者和名稱已不可考,每首詩歌都以首句為標題。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 古代文學,文人五言詩選輯,古詩十九首
    大家好,秀紅今天接著來跟大家來講講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古詩十九首》在藝術上有哪些特色? 其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何重要意義?《古詩十九首》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評論家們的高度稱讚。鍾嶸《詩品》說:「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古詩十九首當中最有韻味的思婦古詩,最後10個字值得細細咀嚼
    在這些詩歌的內容表達當中,有一部分確實是抒發的遊子思婦的主題,還有一部分詩歌引申到棄婦的主題之上,隱喻詩人自己的懷才不遇。所以對於古典詩詞當中的這種思婦詩作,是不能夠一概而論的。作為東漢末年最有文學價值的詩歌集古詩十九首,上承《詩經》的文學傳統,下啟唐詩宋詞,在整個中國古典詩詞發展史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些古詩當中也有不少的詩作寫到了遊子思婦的主題。
  • 王勃的這首五言絕句,寫得很含蓄,詩人有什麼妙筆?
    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寫這兩種景色呢?我們接著讀第三句。3、江皋寒望盡江皋,江邊。這句話比較難理解的是這個「寒」字。這是倒裝句,正確的順序應該是:江皋望盡寒。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在江邊望盡了周圍的景色,感到了一絲寒意。很顯然這裡的「寒」不是指身體感覺到寒冷,而是心寒。詩人為什麼會感覺到心寒?
  • 《古詩十九首》:為什麼說思婦折花,卻空留遺憾?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古詩十九首》,為什麼說思婦折花,卻空留遺憾?《古詩十九首》,是中國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南朝時期的蕭統,從東漢末年沒有作者的古詩中選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後來,《古詩十九首》從《文選》中剝離了出來,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它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誌,全詩語言樸素自然,具有渾然天成的藝術風格,被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
  • 《古詩十九首》之「迢迢牽牛星」:銀河系中一場宏大的愛情故事
    《古詩十九首》之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古詩十九首》,是指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501—531年)及其門客編輯的《文選》(又稱《昭明文選》)一書,書中以「古詩」為標題收入了十九首詩歌,都是五言詩,風格都很相近。詩歌沒有題目,一般都取首句代名。例如上面這一首詩,習慣上稱之為《迢迢牽牛星》。十九首古詩都以無名氏的作品形式出現。
  • 《古詩十九首》,對抒情詩影響很大,它的內容和藝術特色是?
    「古詩」,本來是後人對古代詩歌的一種稱呼。如漢人稱《詩經》為古詩,六朝人也稱漢詩為古詩。東漢後期有許多無名氏的五言詩,魏晉之後稱之為「古詩」。這一批詩歌,據梁代鍾藤《詩品》說有59首。其中有十九首被昭明太子肖統收入《文選》,代表當時五言詩的最高成就。於是,《古詩十九首》便成了專名。
  • 古詩詞賞析:[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
    關於作品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依次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會》《西北有高樓》《涉江採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樹》《迢迢牽牛星》《回車駕言邁》《東城高且長》《驅車上東門》《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滿百》《凜凜歲雲暮》《孟冬寒氣至》《客從遠方來》和《明月何皎皎》。
  • 古詩十九首,才是手把手教文人作詩的親師傅
    《古詩十九首》就是被蕭統選錄在《文選》中的十九首詩歌,《迢迢牽牛星》是《古詩十九首》的第十首。青青河畔草佚 名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事實上,《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在蕭統那個時代已經都不可考,只知道大概是東漢末年戰亂年代的中下層文人。既然不是「著名作家」,為什麼還會入選《文選》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寫得太好了,達到甚至超過了著名作家的作品的標準。說寫得太好了,是指內容還是形式呢?
  • 走進古詩,體會託物言志的表達方法,感悟詩人不同尋常的情感
    託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擅寫蘭竹,以草書中豎長撇法運筆,體貌疏朗,風格勁峭。工書法,用隸體參入行楷,非古非今,非隸非楷,自稱「六分半書」。為「揚州八怪」之一。工詩詞,描寫民間疾苦頗為深切。所寫《家書》《道情》,自然坦率,為世稱道。有《板橋全集》。三、古詩解析:《馬詩》<題解>同題詩二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