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

2021-02-07 關注歷史往事

雍正王朝:佟國維和張廷玉兩個職場「老狐狸」相比,誰更勝一籌?

一個人的政治權謀與他本身的所處地位、背景、個人能力和政治立場,以及面對的當權者具有很大的直接關係,同時還意味著命運、機會等不可抗因素。很多人說,他在《雍正王朝》裡面活不過三集,大概就是指政治權謀的重要性,你看不清形勢,把不住立場,根淺力薄,要麼就是默默無聞,要麼就是被人利用,要麼就是身首異處。

這就如同棋子與棋手的區別,你始終只是一顆棋子,就無法擺脫棋手的控制,可是要想當棋手,又擺不平諸多的棋子,兩難之間,便會被人吃掉。即或是當棋子,也要當一顆有用的棋子,而不是無用的棋子。

在康熙眼裡,無論是張廷玉還是佟國維,都是他帝王之術的棋子,康熙永遠只會是棋手。所以,佟國維和張廷玉對此有深刻的認識,即或是當棋子,也絕對當一顆有用的棋子,就算是小兵,也是最後那一顆。我個人認為,張廷玉與佟國維實力相當,但卻各有所長。

1.實力背景。

能在康熙朝混到上書房成為「宰相」本身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畢竟泱泱大國,只有那麼幾位。佟國維、馬齊和張廷玉是首先出現在《雍正王朝》裡的上書房組大臣合,看起來,當時的張廷玉還在馬齊之後,佟國維居首。馬齊不說,因為他在劇中沒有多少權謀展示。

先說背景。佟國維的背景顯然比張廷玉大,雖說佟佳氏的祖上也是漢人,但是抬入八旗的時間比較早,其主要的歷史背景是後族力量巨大,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是佟國維的親姐姐,而佟國維的女兒則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這兩大皇后奠定了佟國維家族的實力背景。後族強大的佟國維又混到了上書房首席大臣,不可謂不厲害,而「佟半朝」皆由此出。

而張廷玉身為漢人,其父親張英才是張廷玉的踏腳石。張英是考試族,也是打工仔,一路上來,還是太子胤礽的師傅,最終做到了翰林院學士。也許是這樣的背景,張廷玉才有機會和舞臺嶄露頭角,官二代的身份名副其實。張廷玉是典型的打工仔,借著自身的優勢發揮到極致,入主康雍乾三朝的權力中樞,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相比較而言,佟國維和張廷玉的背景沒有什麼可比性,一個是家族老闆型號,一個是打工仔型號。但是張廷玉能夠以打工仔型號入主三朝權力中樞,不得不說他還是有佟國維不及的地方。

2.亮點。

在《雍正王朝》裡,二人其實也是充滿著較量與合作的,看看他們都上演了哪些令人難忘的亮點。

先說佟國維:一廢太子,舉薦新太子,和康熙演「雙簧」是佟國維最大的亮點。先是一個「等」字,助推八爺黨,然後發現康熙的意思不對,自動與康熙達成一致,以退休換取隆科多上位讓康熙狠敲八爺黨,自家利益不受損。這裡面尤其要提的一個字就是「等」,佟國維可謂運用嫻熟,用等換取了種種希望之結果,隆科多上位是等,八爺黨推舉是等,康熙臨死押寶也是一個等。「等等看」凸顯了佟國維成熟獵人的性格,彰顯的是大局眼界,時機眼界。

再說張廷玉。如果你還對他有深刻的印象,估計和我一樣,這些場景一定是記得的:他所說的話不多,但是字字精要,字字得體,他所做的事,處處都是關鍵,處處都是圍繞皇帝的意思,與皇帝十分對路。他不是佟國維,有資格和皇帝待價而沽,所以他唯有以皇帝馬首是瞻。

比如,燒毀八爺上奏太子與肖國興事件的奏摺,孫嘉誠死,他沒去祭奠,一句話評價年羹堯,對雍正直諫,八爺黨逼宮現場對八王議政的駁斥,很多時候,張廷玉體現的都是在細節之中,對大局上的考慮似乎並不是很多,但是以小見大,以細節論大局,這可能也是張廷玉的強項和長處。這也是一個打工仔最為突出的地方。

比較下來,實在是難見高低,各有各的風格特點。

3.從棋手來看。

如果單純從佟國維和張廷玉本身來看,實在難以比出高下,那麼,我們換一個角度,從棋手康熙來看,或許有所收穫。

康熙是皇帝,是最終的棋手,也是帝王之術的集大成者。對於歷史而言,康熙想必比誰都通曉精明。我們單從一廢太子,打擊八爺黨來說,就知道作為皇帝,最忌憚的是什麼,康熙後二十年焦頭亂額的是什麼。皇權被爭奪,皇權被旁落,皇權被瓜分,皇權被欺凌,這都是作為皇帝是最不忍之事,所謂權謀,無非就是在這種權力的鬥爭中保存自己,保存將來而已。

康熙要打擊八爺黨,但是這恐怕還只是一方面,要是佟國維和老八聯合起來,整個大清朝只怕有一半就會是他佟家的了,當皇權在受到來自黨派的威脅後,康熙當然要出手教訓整治。所以,看起來一廢太子保舉新太子,康熙以犧牲佟國維為代價打擊八爺黨,還不如說連佟國維一起給治了。讓新人隆科多上位,自會緩和佟國維對皇權的威脅。

而張廷玉沒有這樣的實力和資本,他知道「君子不黨」的教訓,所以長時間以來,也親身做到了,康雍乾三朝沒有聽到過李半朝的名號,也沒有什麼李選之說,作為打工仔,他是打工之王,他的權謀之術,就在於一個字,「跟」,跟著皇帝的步伐,跟著皇帝的思想,跟著皇帝的行動,落實,貫徹。

所以,如果你是皇親國戚,要學會佟國維的「等」,作為打工仔,你要學會張廷玉的「跟」。封建社會,皇帝才是最後的棋手,如果實在要分高下,就看誰死得最早。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佟國維,為何敢當眾罵張廷玉為「奸臣」?別有用心
    這裡,張廷玉用具體事例告訴了我們一個職場生存中亙古不變的真理:領導向你徵詢意見或建議,就只是意見或建議,最終的決定權永遠只會掌握在領導手中。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擺不清自己的位置。聽到這裡,佟國維生氣了,真生氣了!
  • 雍正王朝:佟國維真是老狐狸,僅憑康熙三句話,就知道押老八錯了
    在《雍正王朝》中,佟國維可算是個老狐狸,太子胤礽被廢以後,康熙就提出了選舉新太子的想法,讓百官推薦。佟國維認為胤礽被廢以後,剩下的諸皇子中只有老八胤祀的威望最高,勢力範圍最大。
  • 《雍正王朝》裡的佟國維老謀深算,他到底輸在了哪裡?
    導讀:佟國維不但是外戚還是能臣,是《雍正王朝》中是康熙一朝的上書房大臣之首有佟半朝之稱。康熙在明珠、索額圖一以後對佟國維本來多有倚重,但是在推薦新太子上犯了康熙的忌諱。佟國維與皇八子胤禩越格交往,已經實屬不該。在與康熙達成利益交換後,居然吞下了九門提督職位還堅持推薦皇八子為太子殊為不智。再被康熙揭穿後不但沒有羞愧,而且還質問皇上為何不能推薦皇八子為太子?
  • 《雍正王朝》中:佟國維安排隆科多在理藩院做牢頭的真實同意?
    文|日堯居 專門解密明清歷史及傳說,深挖《雍正王朝》犄角旮旯大家看不明白的細節。隆科多已經窮困潦倒,他再三找他六叔佟國維要差事,作為上書房首輔大臣的佟國維竟然甩手給他侄子隆科多一個理藩院牢頭的差事,這於情於理過得去嗎?
  • 《雍正王朝》中康熙時期的張廷玉歷史原型是誰?他也是重量級人物
    《雍正王朝》是清代宮廷劇的一部代表作,在某些細節上也較為接近歷史事實。劇中,康熙、雍正、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等角色深入人心,此外還有一個角色也很出彩,他就是張廷玉。導演胡玫老師,杜雨露老師,對張廷玉的刻畫和表演都很到位,突出了他的性格特點——穩。歷史上的張廷玉卻如《雍正王朝》中一般,是個十分謹慎的人,這一點,無論是康熙、雍正還是乾隆對他都都有類似的評價。
  • 《雍正王朝》中誰最聰明?非張廷玉莫屬!有四點啟發給職場中人
    《雍正王朝》中誰最聰明?不管你怎麼想,我只佩服張廷玉。張廷玉的智商,可謂深不可測。劇中有一個鏡頭:康熙正在上書房與閣臣商量事情,突然御醫凌國康來了,康熙急忙問:「四阿哥到底得的什麼病?」凌國康跪在那裡,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皇上,四阿哥得的是傷寒。」康熙明顯大吃一驚:「傷寒吶?
  • 如何正確看待《雍正王朝》中的佟國維?
    之前,在《雍正王朝》熱播期間,捧紅了大量的歷史名人。比如,勤勉理政的雍正帝、忠肝義膽的十三爺、任勞任怨的張廷玉、爭權奪利的皇八子、詭計多端的鄔思道……。除此以外,相信還有一個人物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就是佟國維。
  • 康熙和佟國維的巔峰對決——看懂這頓飯,就看懂了《雍正王朝》
    康熙皇帝,大清江山的統治者,《雍正王朝》諸多「人精」中的智慧擔當。佟國維,上書房首輔大臣,擁有「佟半朝」稱呼之佟氏家族的家主。一位是王朝的統治者,一位是朝廷的一把手,這兩位人物之間的對話無疑就代表了「帝王心術」和「官場智慧」的對決。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英明睿智的康熙皇帝,佟國維竟然絲毫沒有落於下風,甚至還能逼著康熙皇帝做出讓步。
  • 《雍正王朝》劇中,暗藏著關於佟國維的三大謎底
    《雍正王朝》劇中,暗藏著關於佟國維的三大謎底謎底一、康熙和佟國維究竟有沒有演雙簧?真實結果出乎意料1,雙簧是指一個人出面表演,另一個人藏在他的身後「說」或者「唱」,兩人互相配合的一種串通的活動。其實劇中早已給出了答案1,網上第二種說法就是:宴席之後,佟國維明白了康熙的想法,於是想和康熙做一筆交易,自己去坐實八阿哥結黨,煽亂朝綱的罪名,並以此換取隆科多上位。其實,之前已經證明過康熙和佟國維絕對沒有演雙簧的可能性,那麼也就更不存在所謂的,他和康熙之間的那筆交易了。
  • 雍正王朝:馬齊為何能成「官場常青樹」?看他如何「一句話自保」
    導讀:在上書房的三位大臣中,張廷玉乃係康熙皇帝的鐵桿心腹,深通上意、堅定擁護;佟國維更是有資格同康熙皇帝談及「政治交易」的官場老狐狸,唯獨馬齊被康熙皇帝評價為「真糊塗」。然後,康熙皇帝立馬轉向佟國維、馬齊問到:「佟國維、馬齊,為什麼沒有二阿哥胤礽的薦章啊?」注意,上書房大臣有三位——佟國維、馬齊、張廷玉。康熙皇帝為何單單問起了佟國維和馬齊,而略過了張廷玉呢?
  • 雍正王朝:羨慕張廷玉的官場高度?他的政治智慧,更是出神入化
    但他卻也是三位大臣在奪嫡過程中唯一一位沒有受到皇子牽連並平穩進入雍正朝,繼續位極人臣的幸運兒!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中並未明確站位的「中立」重臣,憑藉著對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真實意圖的精確拿捏,成就了自己在官場的非凡地位。毫不誇張的說,張廷玉,就是一個現今職場生存的教科書。《雍正王朝》中,張廷玉的戲份橋段非常多,甚至只要有康熙皇帝,幾乎都會有張廷玉的身影和具體表現。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導讀:歷史上的張廷玉和《雍正王朝》中的演繹稍有不同,康熙年間僅官至「吏部左侍郎」,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組織部副部長,而並非劇中相當於宰相的「上書房大臣」。行至雍正朝,張廷玉才逐漸走向仕途的巔峰,成為雍正朝時期乃至整個清朝時期的漢臣巔峰代表。
  • 雍正王朝:最精不過張廷玉,他才是最早看破康熙將傳位四阿哥之人
    在《雍正王朝》中,要是論老謀深算,隨便一個老人家都能拎出來露兩手。 但是除去帝王,我們看這麼多的大臣,為什麼只有張廷玉是歷經三朝而不倒,並成為最終配享太廟之漢臣? 除了他本身足智多謀,小心謹慎,君子不黨之外,還跟他能準確判斷形勢有關。
  • 雍正王朝:馬齊憑什麼獲得康雍乾三朝皇帝器重?
    比如跟著佟國維聯絡百官舉薦老八,比如跟著胤禛在四阿哥府裡燒《百官行述》。但令人稱奇的是,馬齊不僅一直受到康熙和雍正信任,能夠在九王奪嫡鬥爭中全身而退,到了乾隆朝還成了乾隆的老寵臣,愈發受到器重,去世後還被乾隆下旨隆重安葬。這種難得的君臣殊遇,是他的同僚佟國維和張廷玉所不能企及的。
  • 雍正王朝:為何要安排隆科多打巨型麻將這一段,背後有何深層含義
    一、隆科多其人及其人脈關係隆科多在劇中是很重要的存在,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還有二月河先生的同名小說中,隆科多是佟國維的侄子,在歷史上隆科多是佟國維的兒子,在這裡我們就按劇中的關係來說。佟國維雖然沒有插手這件事,但作為族長,他卻隔岸觀火聽任幾個本家欺負隆科多母子,直到隆科多做了官,佟國維才肯認他這個侄兒,但並不幫他的忙。隆科多還和康熙有深層的關係,康熙把隆科多召進「窮爐」託孤的時候曾經提到過。這時候的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是很重要的一個位置。康熙首先讓張廷玉給了隆科多一份死召:查隆科多黨附八阿哥胤禩,亂政害民,著即賜死!欽此!
  • 同樣是四爺黨,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除掉了,張廷玉為何沒事?
    主要因為張廷玉的性格和他們倆完全不一樣啊,再有就是張廷玉是文臣,手裡沒有兵權對雍正的皇權構不成威脅。下面就來說一說為什麼雍正收拾了年羹堯和隆科多卻不會猜忌張廷玉。張廷玉在雍正時期位極人臣卻一直深受雍正的喜愛和信任張廷玉是康熙朝大學士張英的兒子,出身官宦世家,其父張英在康熙時期就深受康熙喜愛和重用,因此在父親張英的教導下,張廷玉自幼就深知如何辦事能讓皇帝滿意的道理和態度,這也為張廷玉日後能深得雍正喜愛和器重奠定了基礎。
  • 雍正王朝:遇事昏聵、見風使舵,這就是真實的馬齊?你可能誤會了
    導讀:《雍正王朝》中的「上書房大臣」馬齊,取材自身歷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的一代名臣——富察·馬齊,也就是乾隆帝結髮妻子——富察皇后的伯父,家世顯赫、背景強大,和其弟弟馬武並稱為「兩馬吃盡天下草」。劇中的佟國維、馬齊、張廷玉等三位「上書房大臣」,唯有馬齊的官職高度和朝廷地位進行了最為真實的還原。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雍正王朝:若論「護犢子」,我只服佟國維!為了隆科多,機關算盡
    很明顯,隆科多對於佟國維的良苦用心並不領情,甚至很多看官們也認為隆科多被佟國維這個「老狐狸」當成了備胎,當成了政治犧牲品。那麼,這裡的「上書房」指的是誰呢?自然是首輔大臣——佟國維!那麼,佟國維為什麼放著「宗人府」不用,就非得將皇十三子胤祥關押在「理藩院」呢?
  • 雍正王朝:雍正殺張廷璐,為何卻一定要等著張廷玉的奏摺?
    因此,雍正對第一次科舉考試非常的重視。不僅自己親自出考題,更是親自欽定了主考和副主考人選,可誰曾想到,如此重視的科舉,竟然出現了科場舞弊的事情,關鍵這犯案者竟然還是自己欽定的主考官張廷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