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明清官窯中的「珊瑚紅」

2021-02-13 全球民間藝術收藏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珊瑚紅

 


「珊瑚紅」是明朝中後期景德鎮御廠制瓷者熟練掌握低溫釉上鐵紅燒制後,在明初礬紅彩製作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彩釉。坦白講,「珊瑚紅」應是「礬紅彩」的一個發展分支,現在幾乎成為礬紅單色釉、色地釉的一個代名詞。  

一、「礬紅」  涉及「珊瑚紅」之前,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礬紅「。「礬紅」是我國制瓷工藝中很早就出現的低溫釉上彩之一,它以青礬(硫酸亞鐵帶七個結晶水)為原料,經煅燒、漂洗後製得超細三氧化二鐵粉末,然後再加入鉛粉和牛膠等,以便礬紅粉能附著在釉面上。由於該釉以三氧化二鐵懸濁體著色,所以「礬紅」又稱「鐵紅」。  

二、礬紅的施釉方法  從施釉工藝看,礬紅器主要可以劃分為「描紅」、「抹紅」、「吹紅」三大類,後兩者色地釉較多,容易稱為「珊瑚紅」。1. 描紅  礬紅在我國制瓷工藝中使用較早,就明清御廠而言,初期階段多使用它繪製紅彩、五彩以及結合青花燒制青花紅彩、青花五彩(包括鬥彩)等。所以,早期施釉方法以彩筆「描紅」(圖1)為主,「抹紅」為輔。「描紅」一般線條感強烈,圖案精細。

 

2. 抹紅

  抹紅在描紅時就已經運用,但效果不太明顯。當礬紅彩圖案逐漸由點、線擴大為局部面時(圖2),「抹釉法」(或稱「刷釉法」)的使用明顯增多,因此人們經常用「抹紅」來稱呼它們。抹釉法縮短了上釉時間,色澤感較強(甚至有些呈油質感,有「油紅」之稱),釉層塗抹不均勻,容易呈現不同程度的刷釉痕跡(圖3)。刷釉法的應用時間很長,即使在御廠掌握「吹釉法」後,不少複雜的局部釉面仍然需要使用抹釉法才能完成。  

在描紅、抹紅、吹紅中,「抹紅」這一名詞在清代雍乾史料中已經出現。乾隆三年七月初一日的《清內務府造辦處各做成做活計檔》中提到:七品首領薩木哈、催總白世秀來>>傳旨:「洋黃合歡瓶、抹紅合歡瓶,此二件釉水不好。>>再抹紅顏色不好,凡磁器上俱不必燒造此顏色。」  

確鑿的抹紅傳世實物可見資料《清內務府造辦處各做成做活計檔》中「乾隆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七品首領薩木哈將做得木胎畫藍色如意雲,口足中身寫字盅樣一件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覽。奉旨:照樣準燒造。將盅上字著唐英分均挪直,再按此盅的花樣、詩字、照甘露瓶(圖4)抹紅顏色亦燒造些,其藍花盅上花樣、字、圖書俱要一色;紅花盅上花樣、字、圖書俱要一色;紅盅底俱燒『大清乾隆年制>篆字方款,其款亦要隨盅的顏色。欽此。」  

因為文中藍、紅花盅器身落乾隆御製五言詩《三清茶》,所以被不少人稱為「三清碗」(圖5)。傳世品中落款為「乾隆丙寅小春御題」,也與歷史檔案中的製作時間相符。

 

3. 吹紅  吹釉法在御廠普及後,因為製品釉層均勻、色澤光潤,且無刷釉痕跡,所以深受統治者喜愛,即使在珊瑚紅製作中也被廣泛運用並大量燒制(圖6、7-1、7-2、7-3)。

 

 

三、「紅珊瑚」與「珊瑚紅」  

珊瑚是海中腔腸動物珊瑚蟲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分泌形成的石灰石(即碳酸鈣)堆積而成。單體珊瑚蟲很小,一般只有米粒大,它們群聚在一起不斷繁衍,日積月累,石灰石遺骸最終形成礁石、島嶼。如果珊瑚蟲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海水裡1%左右的氧化鐵,就會形成色彩鮮豔的紅珊瑚(圖8)。  

古時珊瑚採集困難,其中紅珊瑚格外光彩奪目、豔麗華貴,因此顯得格外珍貴。魏晉時期晉武帝司馬炎的親舅舅王愷曾用南國所貢的二尺紅珊瑚與富豪石崇鬥富,但被石崇的四尺紅珊瑚所敗,成為流傳至今的「石崇鬥富」。經典名劇《鎖麟囊》中有薛湘靈唱段:「(鎖麟囊中)有金珠和珍寶光華燦爛,紅珊瑚、碧翡翠樣樣俱全,還有那夜明珠粒粒成串,還有那赤金鍊、紫英簪、白玉環、雙鳳鏨、八寶釵釧,一個個寶孕光含。」甚至有「分我一枝珊瑚寶,安她半世鳳凰巢」之詞,足見紅珊瑚在古代的經濟價值(圖9)。佛教中,紅色珊瑚還被看作為如來佛的化身,可以使用它做成佛珠以及裝飾神像等(圖10)。明代流行的七珍、八寶紋中也有珊瑚,用其象徵富有。

 

為顯吉祥、尊貴,人們也把景德鎮御廠製作的類似發色礬紅色地釉稱為「珊瑚紅」。從文獻資料看,「珊瑚紅」這個概念產生得比較晚,民國初年廣州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中有:「今就最流行之色而試以系統別之。紅(付紫):祭紅、霽紅、積紅、醉紅、雞紅、寶石紅、朱紅、大紅、鮮紅、抹紅、珊瑚、胭脂水、胭脂紅、粉紅、美人祭、豇豆紅、桃花浪、桃花片、海棠紅、娃娃臉、美人臉、楊妃色、棗紅、橘紅、礬紅、翻紅>>」,文章對「珊瑚紅」沒有詳細解釋,從所列品名很詳細可以推斷其中不少名稱很可能為同類製品的不同發色。  

四、珊瑚紅的裝飾發展  隨著制瓷業的發展,珊瑚紅釉製品越來越複雜。施釉從局部到整體(即珊瑚紅單色釉),甚至增加金彩裝飾,與五彩、琺瑯彩、粉彩等結合,組成創新混合彩瓷。1. 珊瑚紅地單色釉  清代單色釉盛行時,珊瑚紅單色釉器(也稱「礬紅單色釉」,圖11、12)也不例外。除了這些簡單的色釉瓷外,御廠制瓷者還將「描紅」、「抹紅」以及「吹紅」等任意結合,製成繪畫與色地釉相結合的單色製品(圖7-2、13、14)。

 

 

2. 珊瑚紅地金彩  制瓷者還在一些單色珊瑚紅釉上裝飾金彩,達到錦上添花效果,使器物更加富麗堂皇。在沒有掌握金粉繪畫裝飾之前,元、明代器物上的金彩多使用金箔粘貼在釉面上(圖15)然後烘烤製得,較易脫落,並且線條生硬。清代之後,制瓷者使用金粉調和,再用筆繪在器物上,所以後者線條靈活細緻(圖16、17)。現在景德鎮的高仿瓷製作者也使用同樣辦法繪製金彩,所以很大程度提高了單色釉金彩器的鑑別難度。

 

 

3. 珊瑚紅地混合彩  如果使用珊瑚紅作底色,繪以琺瑯彩(圖18)、五彩(圖19)或粉彩(圖20、21)等,器物會顯得更加絢麗。一般而言,該類器物的造型設計、製作以及繪畫都相當精緻,可以代表明清珊瑚紅製品的最高水準。

 

 

4. 其他  

清代彩瓷中還有使用礬紅彩仿製繪畫木紋的器物(圖21),效果極好,幾可亂真。雖然人們不會將其歸結為珊瑚紅製品中,但作為礬紅彩的一種特殊使用效果有必要在這裡稍做補充。

五、珊瑚紅的優點  

珊瑚紅釉呈色豔麗莊重,明清不少彩瓷都使用它做底色釉製作高質量產品,出現這種情況與珊瑚紅的優點密不可分。首先,珊瑚紅的燒制溫度比較低。與釉下銅紅(即釉裡紅)等高溫釉相比,珊瑚紅僅為800-900度,因此製作簡便,條件要求低。其次,它呈色穩定,極大程度保證了成品率,促進了珊瑚紅的廣泛應用。

六、影響珊瑚紅髮色的主要因素   

從上文資料中可以了解到珊瑚紅的發色並不完全一致,這主要因為瓷業的工藝發展以及製作者需要針對不同施釉法使用不同配方,導致珊瑚紅在不同情況下可能存在若干調整,但主原料與呈色原理不會變化。另外,礬紅料的研磨粗細、燒制溫度以及燒制時間等都會左右「鐵紅」發色。諸多情況下容易產生其他例如「朱紅」、「棗紅」等同類名詞。

七、總結   

「珊瑚紅」名詞出現較晚,因為紅珊瑚的色彩區域寬廣,瓷器命名又多由個人主觀判斷,因此概念上尤為籠統。通過簡單的珊瑚紅釉,我們可以進一步認識明清礬紅彩的發展變革。不僅了解到它在施釉方面從描紅、抹紅髮展到吹紅,在裝飾方面也由金粉繪畫代替金箔粘貼,甚至在混合彩方面還經歷了五彩至粉彩的演變,堪稱小中見大。

【合作共贏】:

 

全球民間藝術收藏網絡展銷會,是民間收藏家、藝術家、工藝師及社會各界的福音,是「永不落幕的展會」。足不出戶,無車馬勞頓,為各方提供免費的網絡展銷平臺,免費專家鑑定,每月4次展銷,無前期展銷費用,彈指間便可展示藝術風採、提高品牌知名度、擴大銷售渠道、欣賞藝術佳品,淘到心頭好!   網絡展銷地址:《全球民間藝術收藏》《天好文化》,《天好展銷館》前二個微信公眾號每期發布展訊,進《天好展銷館》購買。網絡展銷時間:每月4次。6號(書畫展)、13號(陶瓷展)、23號(玉石展)、30號(雜項展)。這4期每月固定展銷日期不變(如遇特殊情況,可按展品徵集情況調整日期,會提前通知)。每月其它時間,會根據送展情況,穿插其他類別展銷,展銷名稱將根據展品另擬。網絡展銷範圍:包括:書畫,陶瓷,玉石,雜項,工藝品,民間手工藝品,文創產品,康養產品,非遺文化,品牌展示,專題推廣,服裝建材,電子日用,國內出版物,預包裝散裝食品等等。

誠邀各界人士加入會員,共贏未來。

會員會費:每年僅33元。

入會參展微信:c99018533。

聯繫電話:13777659626。

 

天好會員福利:

會員享有:

 

1.《天好展銷館》,網絡展銷,一手貨源。

2.享有業務優先推薦和合作權益,包括:展覽、鑑賞、評估、收藏、修復、投資、拍賣、典當、收購、租賃等「網際網路+藝術品+金融」服務平臺。

3.享有藝術家作品國內外展覽展示、交流交易優先推薦。

4.享有公眾號專題推文一次。

5.享有每年公司組織的各種文化交流、旅遊服務等活動優惠優先參與權。

6..享有參加《全球民間藝術收藏》《天好文化》微信公眾號推出的網絡展銷會的權益,所有參展展品在《天好展銷館》永久上線銷售。

7.享有公司讓利,坐享其成。

8.隨著公司的發展,將對前一仟名、前一萬名、前十萬名等會員實行相應的優惠政策和權益,請珍惜您手中的會員編號。

9.享有公司將陸續推出的一系列優惠福利。

以上會員福利將隨著公司的發展需要而不斷調整,最終解釋權歸南昌天好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以上文章和圖片轉自網絡,觀點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和原出版單位所有。

感謝朋友支持、關注、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珊瑚紅」!
    1.描紅礬紅在我國制瓷工藝中使用較早,就明清御窯廠而言,初期階段多使用它繪製紅彩、五彩、結合青花燒制青花紅彩以及青花五彩(包括鬥彩)等。所以,早期施釉方法以彩筆「描紅」(圖1)為主,「抹紅」為輔。「描紅」一般線條感強烈、圖案精細。
  • 瓷器百科丨明清官窯中的「珊瑚紅」,嬌豔華貴,令人耳目一新
    根據施釉工藝的不同,礬紅主要分為「描紅」「抹紅」「吹紅」三大類,後兩者色地釉較多,常被稱為「珊瑚紅」。描紅是我國制瓷工藝中使用較早的施釉工藝。就明清御窯廠而言,初期階段生產的瓷器多使用它繪製紅彩、五彩、結合青花燒制青花紅彩以及青花五彩(包括鬥彩)等。
  •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夔龍紋
    夔紋在商周青銅器中的應用:夔龍紋是商、周青銅器的主要紋飾之一,側面形象為張囗、一足、卷尾,與爬行動物鱷較為接近,不少學者由此認為「夔」即是「鱷」,聯繫黃帝擒夔制鼓以及殷墟出土的鱷皮夔鼓,該想法不無道理。受青銅器影響,古代玉器、琺瑯器以及家具等工藝品中經常使用簡潔、明快的側身夔龍紋做輔助裝飾,俗稱「拐子龍」。
  • 道光官窯,看完你就懂了!
    道光二十年(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內憂外患不斷,隨著經濟、文化的衰落,景德鎮瓷器生產也受到了影響,景德鎮的瓷業生產與嘉慶時期相比,燒造規模進一步縮減,無論官窯還是民窯的產量和質量都明顯下降。《陶雅》記有:「嘉道而降,畫工、彩料,直愈趨愈下」。
  • 德壽宮遺址只出了一片官窯
    禁中及德壽宮皆有大龍池、萬歲山,擬西湖冷泉、飛來峰。若亭榭之盛,御舟之華,則非外間可擬。有聚遠樓,取坡詩「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名之。從考古所展示的一張瓷片圖來看,包含了宋元明清疊壓地層所出各類窯口的標本。而元代、明代、清代地層的青花瓷等標本,與南宋、與德壽宮無關。可以剔除在外。
  • 【收藏】清官窯穿雲龍紋與唐英
    清乾隆 青花釉裡紅雲龍三現圖長頸瓶 雲龍紋是明清官窯的常見圖案。其一般式樣是龍畫全身,雲火紋周遭繚繞,雖有遮擋間隔,也只在局部。康熙、雍正官窯中,穿雲龍紋是愈來愈多見,而大多出現在青花釉裡紅或青花紅彩瓷器之上。像故宮博物院藏的康熙青花海水紅彩龍紋碗,或是上海博物館藏雍正青花釉裡紅海水龍紋天球瓶,都是當時的官窯名品。所繪青花雲紋,皆是官樣的勾廓朵雲。這類雲龍紋的構圖本不稀奇,而是更側重於炫耀那個時代復燒改良明代青花釉裡紅技術取得的成功。到了乾隆年間,官窯青花釉裡紅雲龍紋又有了新的發展。
  • 日本「官窯」——薩摩御庭燒
    這都是東洋彩繪瓷器常用的吉祥紋飾)        薩摩御庭燒構圖上多以神話人物、花鳥或是亭臺樓閣等浮世繪風為主,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生活和文化特色,多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日本浮世繪彩金御庭燒瓷器(葫蘆瓶)比較難得一見的薩摩燒造像藝術
  • 深圳市玖天拍賣推薦:成化瓷胎掐絲琺瑯雞缸杯,官窯中的官窯
    瓷胎掐絲琺瑯器在工藝上比銅胎掐絲琺瑯器(景泰藍)複雜得多,不僅造型設計、上釉燒造、硬度控制、打磨鑲嵌等操作難度遠遠高於銅胎,也代表中國彩瓷器製造的最高工藝,是官窯中的官窯。 將成化官窯精細的薄胎瓷器與掐絲琺瑯工藝結合在一起,在潔白瑩潤的釉面上,用鎏金銅線勾勒出子母雞、花卉蝴蝶等精美圖案,再填以鮮豔透明的琺瑯彩,整體以明黃為地,彰顯富麗堂皇,精美絕倫。掐絲琺瑯工藝水平很高,掐絲細勻,與釉面齊平;釉色細膩、鮮豔純正。底足內用金彩書 「憲宗皇帝登基隆慶上品佳器 宮廷御製 大明成化年御製」楷書御製款。
  • 明清民窯單色釉的漏與坑,你要知道!
    單色釉也稱「一道釉」,是明清瓷器收藏中備受推崇的大類之一。單色釉瓷器因其釉色的濃烈、素雅、潤澤、明快,更是師法自然以形色取勝,越來越多的受到收藏家的追捧。與熱烈豔麗的彩瓷相比,單色釉瓷器渾然天成、素雅恬靜,更使人的審美到達了至高境界。
  • 浙江省博物館專家蔡乃武:民間收藏完整南宋修內司官窯幾乎不可能
    浙江省博物館專家蔡乃武:2010-09-17 杭州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這些真是南宋修內司官窯的藏品嗎》的文章。這篇文章介紹了杭州陳永生夫婦家中收藏了很多瓷器,在這些陶瓷藏品中還有所謂完整的「南宋官窯」瓷器。杭州陳永生夫婦說:眼看年紀大了 很想讓寶貝重現天日.........
  • 英國著名收藏家克拉克夫人藏官窯貫耳方壺
    ,其溫厚而含蓄的釉色,呈現出明澈與幽靜的意境,凝結著古拙與樸素的藝術精神,更為後世所仰慕,明清兩代均入藏內府,成為皇家珍藏。首句即指出官窯雖較柴窯品級略低,但亦十分珍惜難得,值得注意的是乾隆收藏體系的建立,大抵延續了明代的傳統,明代皇家收藏目錄《宣德鼎彝譜》載:「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但由於柴窯並無傳世實物,故無可參照,但由此句可見在乾隆看來,官窯的珍惜程度只略遜柴窯一籌,故我們也可推斷,其重要性當與汝窯不相上下。
  • 中漢秋拍(一)丨市場團寵——明清瓷器掇英
    從2009年至今,北京中漢拍賣嚴格篩選拍品,用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拍賣中的每一個環節,以專業嚴謹和誠信規範贏得了業界的認可,迅速在業內崛起,成為拍賣業不可多得的一股清流。11月9日,北京中漢拍賣2020秋季拍賣會瓷器工藝品(一)專場將在中漢藝術空間舉槌。
  • 淺談明清家具之供桌
    今天就在這裡介紹幾款明清時期的供桌,以供大家了解交流。明代晚期雕花卉供桌,此供桌雕琢遒勁,花卉飽滿古拙, 線條流暢,紋飾富有吉祥寓意,實為難得佳器,尺寸:長104,寬62,高86釐米。明清家具不僅有深厚的中華名族文化藝術底蘊,而且具有典雅、實用的功能,令人回味無窮。明清家具充分反映出中國古代工匠的超高技藝,值得我們當代人研究學習。那今天明清家具之供桌就分享到這裡,歡迎關注交流。
  • 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官窯,紫口鐵足是他的特徵
    官窯,顧名思義,就是為官方燒制的瓷器。官窯的名字號來源於南宋高宗時期,由於一些窯口為宮廷燒制特供瓷器,供御撿退,因此在當時俗稱「官窯」。官窯之中有毛公洞第一(今江蘇揚州一帶)的說法。
  • 鈞汝官定哥中國五大名窯,為何官窯保存下來的最少?
    物以稀為貴,在中國的這五大名窯中,其中官窯保存下來是最少的,所以官窯的價值比其他相對更加貴重點,為什麼官窯保留下來那麼少呢,這裡面還涉及一段歷史趣聞。官窯雖然是宋代名窯之一,但如今我們所說的官窯主要是指明、清時期,在景德鎮生產出來的瓷器,到了元朝時期,景德鎮官窯稱「樞府窯」,而所謂「官窯」就是指專門給官方使用的。
  • 【收藏故事】宣德官窯與宣德皇帝
    文/蔡暄民        自從唐朝設立官窯以來,千百年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三個裡程碑式的時期:一、宋朝;二、
  • 【鑑賞】盛世傳承—清三代官窯登峰造極的美!
    雍正官窯工藝嫵媚、秀麗端莊,製作十分考究。其大器不顯厚重,小器雋巧玲瓏。不論是器型的比例關係,還是線條、畫工,都有很高標準。雍正為人孤高冷峻,同時個人在文學、繪畫、書法等方面造詣極深。由於自身品位高,他要求燒造的官窯瓷嚴整、規矩。
  • 再談香港蘇富比仇焱之舊藏南宋官窯葵瓣洗
    在上一次公眾號視頻中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仇國仕先生介紹了其祖父著名收藏家仇焱之先生舊藏的一件南宋官窯葵瓣洗,大家都覺得這件南宋官窯葵瓣洗不論是器型還是釉色都很漂亮。並且,此葵瓣洗的瓷胎做的很薄,雖然歷經800年戰亂年代保存至今還如此完整,真的非常的不容易。上期視頻是仇國仕先生介紹這件南宋官窯葵瓣洗,本作文從本人的角度再談一下這件南宋官窯葵瓣洗。
  • 明天,一年一度的官窯、北村生菜會又要來了!
    但是,對於大瀝北村、獅山官窯的街坊來說,正月廿六(明天),才是新春的重頭戲!官窯生菜會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相傳正月廿六日為觀音開庫的神誕日,信眾趕往當時的鳳山古廟借庫、還庫。2018年獅山官窯千人生菜會將繼續在獅山官窯生菜會會館舉行,全天設宴100多圍。生菜包:取其「包生」之意,寓意求子求福、添丁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