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書 |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2021-02-19 半層書店

與死奮戰的人

「特殊清掃」在日本雖然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語彙,不過,將這行稱為特殊清掃是從我們公司開始的,我們可以說是這行的先驅企業。

我們主要的工作是處理人類遺體或動物屍體所形成的特殊髒亂和汙損,這是一份鮮為人知的汙穢工作,必須經常目睹悲慘的死亡現場,當然,也必須常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這本書是我將部落格裡特別發人深省的文章集結而成,「特殊清掃:與死奮戰的人」則是我部落格的名稱。之所以以此為名,不僅是因為我們的工作十分艱辛,也是我從事這份工作二十年深刻體悟到「活著就是戰鬥」的人生真意。

我們活著不只要和人際關係、工作、生活、傷痛和病魔搏鬥,更要和自己的脆弱、愚昧、慾望、困難或煩憂對戰,每天的生活中,永遠不乏奮戰的對象。

我一直找尋人生的答案,每當我在慘不忍睹的現場中努力揮汗、奮戰時,就會看到我正在跟「自己」這個難纏的對手搏鬥,但也因為這股意念,才能對人生燃起源源不絕的動力。奮戰的過程中,我會看見自己的脆弱、愚昧,但我們的人生或許就是得和所有的自己共舞和奮戰。

我把心中翻騰的苦惱以及在工作中看到的生命掙扎和人生真相,全都寫在部落格裡。「特掃隊長」是我,是部落格裡的主人,也是我在部落格裡的稱號,並非是公司裡的職位頭銜,也不是真正的名字。我既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幫助人的好人,也不是需要被人同情的可憐人。我沒有多了不起的膽識,也不是別人所想的傻子。我只是一個內向、神經質、膽小、懶散、易悲、陰鬱的中年男子,有著許多人性上的弱點。

我從一九九二年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這份工作。那時我二十三歲,正陷入嚴重憂鬱。我之所以選擇這個工作可以說是為了反抗那強烈的不幸感,以及對這份罕見行業的好奇心。而我就這樣以這份工作為生了二十年。不知為何,感覺這些年來猶如經歷了一場場無法實現的夢,許多不尋常的經驗與發人深省的體悟在我心裡不斷累積、漫開,形成了我獨特的生死觀及人生觀。

二○○六年五月,在一個機緣下,我決定將心中所感發表在部落格裡。開始是網站管理員邀請我,表示這些分享「也許可以讓我們的工作與公司讓更多人知道」。在對方說「內容不拘,短文也行」的邀請下,我不假思索,很快就答應了。

我抱著輕鬆的心情,開始寫下工作上的所見所聞與日常生活中的奮鬥點滴。有時分享趣聞,有時嚴肅探論生死之道,絲毫沒有顧及文脈通順與否,想什麼寫什麼。也許是網站的大力宣傳,加上我的題材特殊,部落格很快就有一群忠實讀者。同時,我也漸漸收到讀者的迴響。

在網路上和沒見過、也不知道姓名的陌生人交流,對我這個數位白痴來說實在很有趣。我會為讀者的加油打氣欣喜不已、對無理的批判忿忿不平、為人性捧腹大笑、對為煩惱所苦者感同身受、為中傷沮喪氣餒,並對求死的願望感到困惑。

這些日子以來,我的心出現了前所未見的熱度。我的筆愈來愈猛健,文字也愈來愈深沉、意有所言。我不再單純分享個人經驗,強調這份工作的特殊性,也開始分享自己這些年的生死體悟,以及因這份工作而得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即便文中很多是我個人的狹隘見解或不切實際的理想,但撰寫這個部落格,對我來說就像「人生的尋寶遊戲」。

我至今經歷過許多人的死,也見過許多人的生。在清理有形物體的過程中,目睹了許多無形之物。明知這一切如夢幻泡影,我還是願意清除死亡留下的痕跡,刻下生命印記,讓死亡轉化為重生。

什麼是命?什麼是生?什麼是死?亟欲探索這些課題的本性不斷在搖撼著我的內心。我不斷自問自答,也不顧一切地將這些想法發表在部落格,並嘗試將部分內容付梓成書。我不知道每個讀者如何解讀書中內容、從中領會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體悟會帶來什麼影響、別人又是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態度。我自然無從得知每個人會從這本書或部落格獲得什麼。不過,既然你願意拿起來翻閱,如果能在你心中留下一些感觸,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為愛的人做最後一件事

第一次遇見這位男性委託人,是我前往死亡現場準備估價時。由於他在電話裡的口氣非常無禮,因此一開始我對他印象不是很好,而且與其說是不好,不如說是「很差」。

「如果他的態度太差,我就不接了。」我在心裡打定這個主意後,便跟這位委託人敲定估價時間。死亡現場是在一戶老舊公寓裡。一如往常,我比對方還早抵達現場,站在傳出陣陣惡臭的大門外等候著委託人的出現。過了一會兒,一位看起來有些年紀的人迎面過來。

「大概就是他吧?希望不會太難搞。」我一邊想著,一邊和迎面而來的他打招呼。

「哦,辛苦了。」他親切地舉手向我打招呼。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我看起來很年輕,還是因為我是業者,或是他個性本來如此,第一次跟陌生人見面就裝熟,毫不客氣的語氣一如電話中的他。不過,還不至於惹人厭。看見他曬得黝黑的臉龐泛起和藹的笑容後,我突然改變一開始對他的偏見。「不好意思,讓你特地跑一趟。」「不會,畢竟要看過現場才能工作。」「不然我們先進去看看吧。」由於他的反應非常熱情,實在很難想像我們就在死亡現場,使我不知道該怎麼調整對話的溫度。

「受不了,真是又臭又髒啊!」他一打開大門的門鎖,就毫不遲疑地走進室內。連口鼻都不遮就闖進去的模樣,不禁讓我想起了家中老爸堅毅的身影。當我跟在他身後,正要關上大門時,他還提醒我:「門不用關啦,很臭!」儘管我差點脫口而出:「這樣不會影響附近鄰居嗎?」不過,我還是尊重連口罩都不戴的他,乖乖閉上了嘴。

一踏入屋內,一股強烈的惡臭直衝腦門。雖然已有心理準備,還是得死命忍耐才能進行工作。不僅如此,還有嗡嗡作響的無數蒼蠅在我眼前亂舞,數量之多,甚至遮蔽了窗戶的光線。

「啊!等一下……。」正要開口阻止他時,他已經打開窗戶。無數蒼蠅「等不及」似的立刻同時飛往外面,四散在遙遠的天際,有種不曾見過的壯觀。此時我也只能無奈地嘆息,心想:「希望牠們不要飛到別人家的餐桌去啊。「平常我會在開窗之前先把蒼蠅處理掉,要是讓屍體孳生的蒼蠅飛到外面去,我會有種失職的罪惡感。所以,我通常會盡量在室內撲殺所有蠅蟲。順便一提,我愛用的這款殺蟲劑(非市售品)效果極佳,能將到處亂飛的蒼蠅一舉擊斃。

「房間實在臭得受不了啊!」他一邊抱怨著,一邊打開了屋裡所有窗戶,連廚房、浴室、廁所小窗戶等都不放過。當室內空氣一流通,惡臭的濃度頓時降低不少。

只不過,剛剛根本不在乎影響鄰居的他,此時卻泛起一絲苦笑,顯得有些困擾。往生者平時的衛生習慣似乎很差,狹小的房間實在沒辦法客套地說是「乾淨」,甚至只能說是不堪入目。

被褥與牆壁都沾滿了遺體腐爛的痕跡。從殘餘的頭髮和腐敗液體的痕跡來看,不難想像往生者是以什麼樣的姿勢死去。

這位父親環顧室內, 彷彿像個局外人似的淡淡地對我說:「死的是我兒子,他看起來死得很悽慘吧?」又接著說道:「他就是死在這裡的。」他一邊指著汙染的地方,一邊做出令人不敢置信的舉動。

「等、等、等一下,請不要這樣……。」看著他,我想起了遙遠的學生時代,曾因為對將來迷惘而問過父親這樣的問題。當時我問父親:「到底什麼對人生最重要?」

父親沉吟了一會兒,平靜地告訴我:「家人……,最重要的還是家人吧!」原本期待聽到一番大道理的我,不禁有些失望,甚至心想:「遜斃了!人生這樣有什麼樂趣,我才不要過這種人生!」

後來那位父親指著死去兒子的腐爛痕跡,對我解釋著他是以什麼樣的姿勢死去。他一邊說著「他就是這樣死的喔」,一邊作勢要坐在腐爛痕跡上,示範給我看。

「等、等、等一下,別這樣!」我驚訝地出聲試圖阻止他,並下意識地抓住他的手臂。

而且,想到他那麼認真要讓別人知道兒子怎麼死的,心裡頓時一陣沉痛。其實他不用解釋,那腐爛液體的痕跡早已呈現出他兒子如何死去的樣子了。

「我做這份工作很久了,看現場大概就知道怎麼回事了。」

「啊,這樣哦!那就好……。」

他和我隨後離開了那滿是汙染的房間。在我說明了工作內容和費用後,他便將工作交給我處理,並說道:「那就麻煩你了。」考慮到蛆蟲、蒼蠅以及附近鄰居等問題,我決定先進行特殊清掃作業。往生者留下的家當或生活用品可以擇日再清除,當務之急是先處理被汙染的地方。然而,正當我要動手時,他卻在此時走向全副武裝的我,說道:

「借我一副手套吧。」

「咦?」

「我跟你一起做。」

「蛤!?」

「我也要一起清掃。」

「不用啦,我自己來就可以了,請你在外面等。」

「怎麼可以這樣!我好歹也是他的父親啊。」

「這工作我很習慣,一個人就行了。」

「我已經無法為兒子做什麼了,就讓我做吧。」

「可是……你錢都付了,還要幫忙,這樣我會很不好意思啊。」

「不用在意啦,我喜歡做人家討厭的工作,你也是吧?」

「是……。」

儘管很想拒絕他幫忙, 但是他堅不退讓, 直嚷著:「 我要幫忙清掃!」我只好誠惶誠恐地把手套和口罩給他,兩個人一起進入被遺體汙染的屋子裡。

「你幾歲了?」

「三十八歲。」

「咦?那不是跟我兒子同年嗎!?」

「是嗎……。」

「做很久了嗎?這工作很辛苦吧?」

「我做十五年了。」

「什麼!真不簡單啊!」

「我沒那麼厲害啦。」

「我兒子卻在這個年紀死了……,唉!這也是他的命,我會變成現在這樣也是我的命啊。」

聽他說兒子從小個性溫和,也由於生性內斂,經常成為同學霸凌的對象。儘管試著把他教成堅強的男孩,但依然無法改變他柔弱的個性。

兒子踏出社會後,在一家還過得去的公司任職,雖然承受著各種壓力,依然努力撐下去。

然而,爾虞我詐的社會競爭以及勾心鬥角的人際關係,讓他兒子感到身心俱疲,因此死前幾年幾乎把自己關在公寓裡,過著足不出戶的生活。最後弄垮了身體,孤獨死去而腐爛。

「有些人啊,當你好的時候,就會巧言令色巴著你,當你不好的時候,馬上就又會翻臉遠離你。可是家人不一樣,不論你是好是壞,都會跟你在一起。遇到撐不下去的事情時,只要有家人在,我們就能努力下去。所以,家人是最重要的。」

我靜靜聽著這位父親高談闊論, 一邊說他還不忘不停做著手上的工作。

我處理過無數遺體和遺體留下的腐爛汙穢,但從來沒有遇到一個會為家人清理的家屬,我實在無從理解那位父親為兒子清理腐爛遺體、留下一屋髒亂的心境。

事實上,沒有經驗的人是很難處理遺體的腐爛痕跡,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即便如此,他並沒有露出嫌惡的表情,反而略帶喜悅地忙碌著,我很佩服他,也很感謝他,因為我從他身上看到了一個為人父親的堅毅剛強。

他雖然待人粗魯直率,但當知道他對家人的愛是如此深和濃,我的心也被他溫暖了。

我們最後分工合作順利完成了所有清掃工作。

「這樣就大功告成了。」

「是啊,謝謝你。」

「您客氣了。」

「雖然有點少,不過拿去買一點涼的吧。」

「不好意思,讓您破費了。」

「你啊,將來可別像我兒子那樣死掉喔。」

「……好。」

「幸與不幸只在一念之差,人生際遇有好也有壞……,加油喔!」

說著他把一張千圓紙鈔塞進我的口袋。

我永遠忘不了,那曬得黝黑臉龐上堆滿了笑容,眼裡卻泛著淚水。

外頭的天氣好得讓人發汗。

剛做完工作渾身油膩汗水的我,不禁想起兒時的夏天,父親把一百日圓硬幣塞在我的手裡,說道:「去買冰吃吧。」

相關焦點

  •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從事特殊清掃20年,無數次進出各類死亡現場,見過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在生與死的邊緣,他化名「特掃隊長」,用筆記錄下自己所經歷和思考的一切。‍當一個人的痕跡從這個世界消失,對生者而言,除了悲傷與回憶,還會有對於死亡的感悟。本期小雅君將和大家分享《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的後記,看看一個與死亡如此接近的人,他是怎麼想的。‍
  • 《如何活出自主人生》一書,告訴你永葆青春的生命之水在哪裡
    人的意念的跳動,需要引領,《如何活出自主人生》這本書,從人的內在意念的認知出發,教引人們在相遇到進展不順利之事時,意念儘可能的想辦法行進,而非失忘、抱怨、猜忌、生氣、憤怒。「盡力而為」是更好的選擇,人的意念沒有了指引,會任性妄為的滑落向消極的情緒當中,有了指引,意念會逐漸形成積極的思維習慣。
  • 書籍:那些男孩教我的事
    書籍簡介[書名]:那些男孩教我的事[作者]:蔡康永[定價]:28.0[出版社]: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時間]:2004年[ISBN]:9861360131書籍封面內容簡介當蔡康永獨特的世界與太陽臉深具魅力的繪畫世界交錯,記憶中的男孩們栩栩如生地重現了……將那些男孩一一編號,只是方便我記得並書寫他們,其實並沒有任何意義;還有,我只是想寫一些我生命中遇見的,關於男孩們的故事,就只是這樣子而已……
  • 《文心》來教給你如何讀那些讀不懂的書
    這是一本不單單教中學生的書,也是一中學教師的書。朱自清高度讚譽此書,「將讀法與作法法打成一片,而又能近取譬,切實易行。」書中解決了我們讀書過程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比如遇到讀不懂的書怎麼辦?中學生樂華和爸爸枚叔就有一段精彩的對話。
  • 陳坤:了解死,才更珍惜生,《西藏生死書》讓我重生並陪我到死亡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死亡是一個非常忌諱的詞。大多數的情況下,人們不談論死亡。很多人第一次想到死亡是在時間到了的時候。我們是一個不願死亡的民族,《西藏生死書》作者所說,「中國人談論死亡就像小學生一樣,因為中國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 每日書 | 電影的魔力
    推薦序——焦雄屏讀這本書,挺過癮我在UCLA讀書時,已聽聞霍華.蘇伯教授的大名。他教編劇特別有名,桃李滿天下。說實話,如果不是我後來改走創作之路,在編劇、監製領域走了一圈,做了近二十部電影後,可能會嫌此書對電影的分析太基礎,或不夠學理化。每日沉浸在拍片、編劇、企劃當中的人,就特別能領會、欣賞蘇伯教授的經驗之談。許多創作上的問題,常被他一語道破或迎刃而解。
  • 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很多人活了一輩子,沒有好好考慮過死亡
    死亡是每一個人必須面臨的事實,無關身份、年齡、地位、窮富。賈伯斯曾經說過一段話:死亡是生命最偉大的發明,一個人只有在認識到自己是要死的時候,才會開始思考生命,從而大徹大悟,不再沉溺於享樂、懶散、世俗,不再沉溺於金錢、物質、地位,然後積極地去籌劃與實踐美麗的人生。
  • 劉半農的《教我如何不想她》與《教我如何再想他》
    由於《教我如何不想她》的流行躥紅於世,已是中年大叔的劉半農,又從女性的角度寫了一首打油詩《教我如何再想他》,也是有感而發的。 /教我如何不想她?//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遊。/啊!/燕子你說些什麼話?/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啊!/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她?(劉半農 1920.9.4)。
  • 基督教受難周:預備死亡,就是預備進入永生
    他說:在沉重的死亡面前,上帝仿佛以某種方式將一個人拉伸到極限,使他的內心有了空間,可以接待上帝、生命和以前忽視的人。在這個意義上,死亡教我們如何明智地生活,如何預備面對真正的結局。死亡披著傳道人的外衣,告訴我們生命有限,我們必須好好利用。如果你活在否認死亡的世界裡,除了吃喝玩樂,你還能做什麼呢?
  • 教我如何不信祂 | 音頻連載(序及前言)
    ……教會如何回答這一類問題?本書不是一本教條式的簡答集,而是深入淺出地回應一些常見的質疑;在不長不短的篇幅中,作者很親切地針對每個問題作出了清晰的討論。本書很適合送給那些還沒有信主的知識分子,也很適合裝備基督徒,幫助他們在傳福音的時候,能夠更準確、更有說服力地回答各人。音頻為本人朗讀,只為便於閱讀有困難的肢體,水平有限,望諒解。
  • 穿書甜寵文《我年紀輕輕想守活寡》:系統教鋼鐵直男如何談戀愛
    之前給大家推薦了公子聞箏的小說《我繼承著遺產懷念亡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呢?那麼幾天繼續給大家推薦公子聞箏的穿書甜寵文小說,《我年紀輕輕想守活寡》,看系統教鋼鐵直男如何談戀愛,同時也是一些小夥伴們喜歡的霸道總裁文,劇情有點瑪麗蘇,但不影響大家閱讀。
  • 《活好》:如何活好這一生?聽聽這位105歲老人的感悟!
    如何活好這一生?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有一位105歲的智者,在即將離開這個美好的世界前,將他關於生命、家庭、朋友、工作、孤獨等的思考,濃縮進一本書,向所有願意聆聽的人娓娓道來。《活好》就是日野原先生臨終前完成的書。這是他走到人生邊上,於105歲生命尾聲中最後一次綻放的花朵。有人評價《活好》,說,太空,像雞湯;可更多的人說看了會默默流淚,不知道觸動了內心深處的哪根心弦。
  • 《死亡如此多情》選擇死亡也是一種權力
    很多人不敢提起死亡。多年來的教育,也都沒有教過我們要如何去面對和理解它。而《死亡如此多情》這本書。就講述了一百多個真實發生在醫院裡的臨終故事。比起求生不得,書裡給我留下印象更深的是個求死不能的故事。這種時刻, 或許還有另外一種選擇握住他的手告訴他如果你不能再堅持下去我尊重你的選擇,別怕我難過我會直記得和你在一 起的日子。 就像你從未離開過一定要收藏的金句:1.死是一種必然的狀態,讓死者走得更有尊嚴,痛苦更少一點,是活人應該盡的一項義務。
  • 每日一書:【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自己】艾妮塔.穆札尼(20210221)
    該如何覺察並跨越那些「感受不到愛的障礙」?我們可以把身在人世間的這輩子活成天堂,只要我們明白箇中道理,以及需要做什麼來實現它。天堂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種狀態。其實,天堂一直就在我們眼前,可惜我們認不出來,因為層層疊疊、根深柢固的錯誤信念,已遮障了我們雙眼。
  • 一生轉瞬,如何生 如何活
    泯滅之際,倒數人生,不過短短一瞬而過1如何生如何生,相信沒有人可以記得自己如何呱呱墜地地降落到這個世界。然而,我說的生卻不是降生的生,是生活的生。像他一樣的生,才是我們硬應該學習的生,這就是教我們如何生。2如何活生是活的前提而活是生的點睛之筆毛主席說過,青少年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刺眼而又不乏溫暖。
  • 好書推薦 | 《那些死亡教會我如何活》
    必然是賭因為我們要繼續生活短暫逃避一兩天後還是會去面臨這個抉擇做出選擇賭博前,沒有人知道對錯誰也懂「可惜沒如果」但人們總會在選擇做過後愛說一句要是那一次我.就好了其實我不喜歡聽這種話既然選擇了又為什麼要想另一種沒有選擇的可能性因為如果把你拎到那一刻
  • 品冠,那些女孩教我的事
    品冠《那些女孩教我的事》昨晚我們聊了光良的「喜糖」其實是新曲《想你了》的鋪墊,聽了讓人莫名哀傷的《童話》。它讓我想起了「無印良品」中的另一位歌手—— 品冠 。《那些女孩教我的事》品冠品冠擁有純淨透徹而又溫暖人心的聲線,他的音樂因為飽含真情而動人,一首歌曲能牽出一段往事如煙。我們聽到的《那些女孩教我的事》就是這樣的作品,它收錄在2008年發行的同名專輯中,由阿信詞曲創作為他打造。
  • 每日一笑:高僧即將圓寂就說:快把我買的那些吃的拿來,我要吃
    【每日一笑】老婆最近在追愛情劇,對劇中的女主角各種羨慕,尤其是羨慕女主有一個有錢又有顏值的男朋友。今晚老婆對我說:老公,追劇追得我都不想和你過了。聽了老婆的話,我放心手機,認真地看著老婆,問他:你說的是真的嗎?老婆看我變得很嚴肅,開玩笑似的點點頭。
  • 每日推書|高分完結醫生文《誰動了我的聽診器》
    每天推薦高質量耐看小說,如果喜歡的話,記得點讚收藏關注哦(≧▽≦)作品名稱:《誰動了我的聽診器》出書名:《我想住在你心上》作者:凝隴主角:禹明&舒秦關鍵詞:現代言情、HE、醫生文、甜文章節:97章
  • 每日由新 ·書|別掀開那些活著的人稱之為生活的華麗面紗
    看到一半,突然發現這是1989年的書,號稱超前《盜夢空間》20年。另外很有趣的是以前沒有看過兩個人合寫的小說,岡島二人是日本推理小說傳奇組合,這本《克萊因壺》也是他們合作寫的最後一本小說。「山丘探險隊」的四個孩子都各奔東西了,姐姐陽子的記憶裡還有幸乃對自己說的「姐姐,我們要一起活到一百歲哦,然後兩個人去看好多好多的星星。」那個夜晚,他們躺在幸乃的房間裡,盯著那一扇小窗,窗外有流星接二連三地划過。山丘探險隊的約定穿越到了時空的另一頭,幸乃生命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