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淮川街道朝陽社區組織80餘名中小學生,開展了「文明手勢禮點亮未來,排隊禮讓花伴我成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孩子們學習文明手勢禮、親手製作文明禮讓花,還來到街上開展交通文明勸導活動,通過身體力行的實踐,感受文明禮讓的重要性。
近日,長沙市文明辦在全市範圍內倡導學文明手勢禮、做排隊禮讓花,特別注重對未成年人的引導教育,瀏陽各地也掀起了活動的熱潮。
文/圖瀏陽日報記者沈阿玲張迪
孩子們學文明手勢禮、做排隊禮讓花
一早,學生們就來到勞動路口,在社區工作人員的教導下進行文明勸導,引導行人按照交通信號燈從斑馬線通行、扶老人過馬路……
隨後的學習活動中,社區邀請了麵塑非遺傳承人現場講解文明斑馬線手勢禮的姿勢、文明禮讓花的意義,教孩子們用麵粉製作出文明禮讓花。
「我們將非遺知識的學習與文明禮讓花的製作結合起來,希望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加深理解。」朝陽社區文明創建專幹柳清介紹。
什麼是文明斑馬線手勢禮?它由司機讓行手勢和行人點讚手勢組成。司機伸出手掌,掌心向上,根據斑馬線的行人行走方向,從左至右或從右至左滑動;行人沿斑馬線走,伸出讓行側的手做點讚手勢,向讓行車輛表示感謝。
「文明禮讓花共11朵花瓣,代表了排隊日和斑馬線。前面顏色較深的五朵花瓣,正看就像是一隻和平鴿,代表平安;豎立起來,就是一個為禮讓行為點讚的手勢。」聽了指導老師的介紹,孩子們認真地搓揉出花瓣的形狀,按照步驟製作象徵榮譽的花朵。
「以後在馬路上看到司機給我讓行,我就會伸出手給他(她)一個大大的贊。」學習過程中,人民路小學二年級學生黃熙恩非常認真,她說,要把當天學到的東西教給她的同學和朋友們。
傳播文明新風也豐富暑假生活
當天傍晚,參與活動的孩子們再次來到勞動路口,向過往行人發放文明斑馬線手勢禮宣傳資料,向市民介紹這一手勢的內涵和標準姿勢,並給市民贈送他們親手製作的文明禮讓花。
文明教育,從青少年抓起。近日,長沙市文明辦啟動「文明從排隊禮讓開始」主題教育活動,在全市範圍內倡導學文明手勢禮、做排隊禮讓花,特別注重對未成年人的引導教育,傳播文明新風的同時也進一步豐富學生們的暑假生活。
連日來,瀏陽各地掀起了活動熱潮,已有淮川街道西正社區、新北社區等開展了相關活動,文明手勢禮成為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排隊禮讓花日漸風靡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