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功益,2017年10月,受組織安排,我成為了安龍縣萬峰湖鎮江坡村江坡組前沿工作組組長。 面對陌生的群眾,一切從零開始,我的心裡十分忐忑,甚至惶恐。 作為幫扶幹部,首先了解基本情況作笫一手資料,做到心裡有底,再逐戶入戶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找準致貧原因,因戶施策,擬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確保未脫貧戶如期脫貧,已脫貧戶鞏固提升。
王功益(右一)入戶走訪了解群眾生活
萬峰湖鎮江坡村座落在天生橋二級電站旁,全村僅26戶102人,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我所包保的潘國祥,為解決人居環境,2018年2月,幫助其向政府申請實施了改廚改廁項目。 此外,幫助申請參與了合作社黑山養羊養殖項目的實施,得到了能繁母羊10隻、公羊1隻及種草、改圈資金補助合計折合資金2萬元的補助。
王功益(中)入戶走訪與群眾交流
為了儘快擺脫貧困,國家對貧困家庭實施易地搬遷政策,經多次入戶宣傳動員,並帶潘國祥及配偶多次到搬遷安置點參觀看房,最後夫婦兩心動了,主動參與抽房,10月份如願以償搬進了磨菇小鎮A區,讓兩個小孩辦理了轉學到天菇小學和幼兒園就讀並為王良頂在蘑菇小鎮申請安排了公益性崗位。 為使其穩定脫貧,通過宣傳政策並動員潘國祥到鎮扶貧工作站和農商行辦理扶貧小額信貸4萬元發展家禽養殖增加收入。 因小孩多病,經濟負擔重,在春潭街道為其申請並享受了城市低保,全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享受國家醫保參保補助及住院一站式報銷、家庭醫生籤約和產業分紅等政策。 每當我到潘國祥家走訪時,兩個調皮的小孩高興地說:我們現在是「城頭」人了,再也不回老家江坡了。」 潘國祥夫婦欣慰地說道:「沒有黨的扶貧好政策,沒有幫扶幹部的辛苦幫扶,我家就不可能享受到國家的脫貧攻堅各種幫扶政策,我們就不能過上城市人的生活,就沒有今天的好日子。「
王功益(左一)入戶走訪
作為一名扶貧幹部,雖然辛苦,但我將一如既往,認真宣傳黨和國家扶貧政策,開展扶志與扶智工作,理清發展思路,精準幫扶,引導其通過雙手勤勞致富,繼續開展幫扶,防止返貧,鞏固脫貧成果。 【人物小傳】 王功益,男,2017年10月,安龍縣萬峰湖鎮江坡村江坡組前沿工作組組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朝富整理編輯 朱登芳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