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身份認證體系 拓展便民「服務圈」

2021-01-19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

市公安局大數據中心民警在測試系統運行情況。警方供圖

  「我們堅持將智慧公共安全作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聚焦重點領域、集中優勢資源,打造智慧公共安全的『南京樣板』。」在前不久召開的2020中國·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會開幕式上,南京市相關領導表示。 

  據了解,2020年市公安局開展「科技強警攻堅提升行動」,全市公安機關堅持應用牽引、數據驅動、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全力構建新時代緊貼實戰的智慧公安工作模式和應用體系,全面提升大數據條件下預警預測、精準打擊、動態管控等實戰能力,重點圍繞實戰模型搭建、後臺算力提升及配套機制完善等目標任務,全力推動南京現代警務提質增效。

  構建統一網絡身份認證體系,拓展公安便民應用「服務圈」

  2020年2月,全市復工復產啟動後,按照差異化管控要求,市公安局探索建設「寧歸來」應用平臺,來寧返寧人員通過該應用,按照頁面提示錄入相關信息後,系統會生成對應的申報信息,形成相應二維碼。據悉,該應用在南京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疫情防控重心向「外防輸入」轉移,「寧歸來」在涉外疫情防控中也發揮著積極作用,登記海外歸寧人員萬餘人,並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港澳臺同胞健康碼申報,進一步織密外源性輸入的「防控網」。 

  「作為公安部『網際網路+可信身份認證』試點單位,我們以『寧歸來』平臺建設為起點,全力推動南京市『金陵網證』系統建設,構建以統一網絡身份認證體系為支撐的政務服務新生態,持續加大線上線下政務體系融合力度,不斷拓展便民應用『服務圈』,分步實現在全市範圍內的全覆蓋應用。」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警方正在大力拓展和深化「金陵網證」平臺在生產生活場景的應用,將其升級成為全市社會治理門戶。目前,市民註冊「金陵網證」後,不用帶身份證,只拿一部手機,便可以到網吧上網、到酒店辦理住宿,未來還可以只帶手機就能到醫院掛號、繳費等。

  發揮科技研發優勢,提高科技項目投入產出比 

  「科技強警攻堅提升行動」中,市公安局緊密圍繞科技強警建設推進的環節流程,進一步發揮牽頭部門統籌把關作用,切實提高科技項目投入產出比。

  2020年,南京公安研究院有效發揮科技研發優勢,服務支撐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圍繞交通管理、社區管理、社會治理等領域的難點問題,研發「智單兵」警務裝備管理平臺、「智戰車」車載管理平臺、水域綜合感知平臺,聯合棲霞公安分局落地24小時無人警務服務站,發布了「寧依家」數字社區產品等新研發產品50餘項,有30項研發成果投入實戰應用,部分產品在全國多省市推廣。

  「公安研究院研發的『智單兵』警務裝備管理平臺,融合警務智能眼鏡、警務智能頭盔等智能單兵裝備,將以往分散孤立的警務單兵裝備進行統一接入及控制。」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平臺結合多種智能算法,進行本地分析及預警推送,解決傳統警務單兵裝備的數據採集匯聚難、數據傳輸時間長、分析結果反饋慢等問題,使現場警力能夠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綜合掌握現場情況,進行快速反應處置。 

  「雲棲e站」是南京警方研發的24小時無人警務服務站,該警務站藉助社會化「豐巢雲櫃」「菜鳥驛站」等商業寄遞網點,實現群眾常用戶政、車駕管、出入境等業務一站辦結。「只要有快遞櫃的地方,就可以享受到窗口服務。」該負責人說,這不僅打破了時間、空間及排隊等限制,還藉助社會資源實現共享共治,解決了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建立實戰應用模型,打造智慧創新應用 

  「科技強警攻堅提升行動」部署以來,市公安局分類搭建了網約房涉娼打擊、公共安全風險預警、危化品車輛管控等285個四星以上實戰應用模型,還打造了合成服務管理平臺、主題實驗室等一批創新應用,助力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服務支撐「十大攻堅提升行動」。 

  特別是2020年以來,市公安局聯合華為、海康等國內知名企業,重點打造了全國首家「智慧警務+社會治理創新主題實驗室」,旨在通過搭建開放式的交流共享平臺,充分集聚企業、高校的智力、技術、創新等資源,針對社會治理、警務實戰中的痛點難點問題,按照「業務+技術」的工作思路,以「小步快走、快速迭代」的方式加快模型孵化落地應用。

  記者了解到,為服務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智慧警務+社會治理」實驗室還研發了「長江大保護禁捕退捕」模型,利用智能視頻解析技術,對長江南京段沿線的655路視頻監控資源進行實時結構化分析,自動識別預警非法捕魚行為。2020年6月份以來,「長江大保護禁捕退捕」模型累計指導水警部門處置非法捕撈案件54起,收繳涉案船隻5條,涉案網具、漁具232套,電捕工具28個,有力支撐了禁捕退捕工作。 

  通訊員  寧公宣

  南報融媒體記者  朱靜

相關焦點

  • 四川「網際網路+政務服務」 將形成統一身份認證體系
    近日,四川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計劃用2到3年時間,構建集行政審批、公共服務、陽光政務、效能監察、互動交流等功能為一體,覆蓋全省、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的「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最大限度提供利企便民服務。
  • 我省將建立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建設全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近日,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了《加快推進全省「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未來三年將以企業和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建立「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便民體系。   實施意見指出,未來三年,我省將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通過統一建設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對於企業註冊登記、生產經營、稅費辦理和與居民教育醫療、戶籍戶政、勞動就業等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和省市縣鄉村五級聯動,推動政務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同辦理,讓群眾少跑腿。
  • 全國將建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牽頭推進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推動建設一體化在線平臺標準規範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和運營管理體系;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本地區、本部門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安全保障和運營管理。    明確政務服務原則上應在線辦理。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者涉及國家秘密等情形外,政務服務事項應當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步驟,納入一體化在線平臺辦理。
  • 煙臺市20多個系統接入山東省統一身份認證系統
    日前,煙臺市政府門戶網站、煙臺「網際網路+公安」政務服務平臺、煙臺市住房公積金網上營業廳等20多個系統成功接入山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臺。
  • 中國發布丨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統一為12345:「7×24小時」人工服務
    中國網1月7日訊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今年年底前,各地區設立的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並在地方接聽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一個號碼服務,各地區歸併後的熱線統一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下簡稱12345熱線
  • 這裡是中國網安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有「身份」 安心「訪」
    >平臺建設:引入身份治理建設經驗與專業實施商,明確實施路徑與目標,推動身份安全平臺與體系建設;生態融合:推動數位化轉型與創新,實現身份治理線下線上、雲端及物聯網等多場景業務融合與生態融合。>衛士通通過身份管理與身份認證系統提供了一套統一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統一身份認證解決方案,將分散用戶和權限資源進行統一、集中的管控,用戶訪問應用的安全認證和單點登錄。
  • 科技興警 南京警方推出多項便民應用成果
    「只要有快遞櫃的地方,就可以享受到窗口服務。」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不僅打破了時間、空間及排隊等限制,還藉助社會資源實現共享共治,解決了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構建統一網絡身份認證體系拓展公安便民應用「服務圈」2020年2月,南京市復工復產啟動後,按照差異化管控要求,南京市公安局探索建設「寧歸來」應用平臺,來寧返寧人員通過該應用,按照頁面提示錄入抵達南京的時間、在南京的具體居住地址、有無接觸新冠肺炎確診、疑似病例等相關信息後,系統會生成對應的申報信息
  • 安康市12345便民服務熱線案例
    2016年由政府牽頭,4PS標準組織、新華網等單位聯合主辦召開的2016中國(首屆)全國12345政務服務熱線峰會,發布了4PS-NGSS政務服務熱線標準體系,隨後每年舉行覆蓋300多個城市的「全國12345市民熱線服務質量監測排名調研報告「等工作,有效推動了全國政務服務熱線的發展。
  • 「全國統一政務服務熱線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研討會召開
    來源:人民網-IT頻道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申佳平)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直接面向老百姓,是反映問題建議、促進政府科學決策、推動解決政務服務問題的重要渠道。「面對政府的高度重視,和企業及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辦事需求,開展全國政務服務熱線服務能力評估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在18日召開的「全國統一政務服務熱線服務能力評估指標體系」意見徵集研討會在上,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服務型政府研究中心主任黃國彬如是表示。
  • 示範窗口|可信身份認證出場 證明「我就是我」成歷史
    寧波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依託全市統一建設的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平臺,統籌推進可信身份認證功能在浙江政務服務電腦端、「浙裡辦」APP移動客戶端和窗口線下端「三位一體」的全面接入和線上線下的融合應用。
  • 高臺開啟認證「新模式」實現便民服務「零距離」
    甘肅張掖網高臺訊 高臺縣不斷創新服務手段,積極探索線上辦理方式,開啟人社生物識別認證APP「刷臉」認證新模式,構建「以信息比對為主,社會化服務和遠程認證」相結合工作機制,極大方便了廣大企業退休待遇領取人員,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 飛天誠信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獲「信創安全優秀解決方案」獎
    近日,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組織落實、信創工委會提供技術支持及組織專家評審的信創安全優秀解決方案評選結果已公示,飛天誠信(300386)"基於信創的身份認證安全解決方案"憑藉安全合規、可靠易用等優勢從眾多方案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為信創安全優秀解決方案。
  • BCB區塊鏈4.0技術新嘗試——電子身份認證加持下的智慧信息系統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電子身份認證一般包括三個部分:籤名人身份的真實性認證,籤名過程的可靠性認證,數據電文的完整性認證,其主要解決的是兩個問題:驗證(Authenticate)與授權(Authorization),也就是你可以做什麼?你擁有什麼?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
    加快推進除110、119、120、122等緊急熱線外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歸併,2021年底前,各地區設立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設立並在地方接聽的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實現一個號碼服務,各地區歸併後的熱線統一為「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以下簡稱12345熱線),語音呼叫號碼為「12345」,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
  • 身份認證害怕洩露?系統設計人員需要牢記的身份認證安全要點
    身份認證就是這兩個要素麼?有沒有什麼其他方式?所有做系統設計的同學都應該讀一讀這篇文章,這會讓你的系統更安全。認證,也就是身份識別與認證(通常來說,識別和認證是一體的,因此後面我會用身份認證來指代識別和認證)。毫無疑問,對於一個安全的應用來說,身份認證是第一道門檻,它為後續所有的安全措施提供「身份」這樣一個關鍵信息。
  • 深圳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 上線一年 推出7484項服務事項
    原標題:深圳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 上線一年推出7484項服務事項晶報2020年1月作為深圳統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以「市民用一個APP暢享全市政務服務」為目標,匯聚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資源,實現移動端指尖辦事。截至2019年12月31日,「i深圳」推出的服務事項已從700餘項拓展到7484項,陸續上線了33個市級單位、10個區級政府、18個國企門戶專區服務,已為超過1400萬市民提供超2.8億次指尖服務,為市民節約辦事時間超過106.2萬小時。
  • 統一身份管理項目的最佳實踐
    方案總體介紹通過統一用戶管理及認證體系,建立統一用戶資源庫,對企業信息系統用戶進行合理分類,實現用戶身份和權限的統一認證與授權管理,並對企業應用集成的運行環境、服務互操作、數據交換和通用服務等全過程進行統一系統監控安全審計,滿足對信息系統統一用戶管理、統一身份認證、統一授權管理以及安全審計的要求。
  • 市人大常委會:打造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記者隨同採訪了解到,不論是中心城區還是農村,城郊結合部還是新建區,「1+5+X」社區便民服務中心不是簡單的一個新詞彙,而是大家期盼的願景。調研中,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達成共識,美麗社區建設是美麗莆田建設的基礎基石,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是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要結合城市中長期規劃,統一謀劃布局,整合功能集聚。
  • 關於印發《蚌埠市工商質監局聚焦企業關切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
    ,推動審批服務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深層次變革,著力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群眾跑政府的次數,不斷優化辦事創業和營商環境,切實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推動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全省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市。
  • 聯通升級ECS客戶自服務統一認證中心:預算3625萬
    中國聯通日前正式開啟2020年-2021年中國聯通總部ECS客戶自服務統一認證中心新增迭代開發工程項目招標,項目預算為3624.96萬元(不含稅)。  中國聯通2019年大IT規劃中明確提出,對標網際網路認證體系,建設中國聯通統一客戶自服務認證中心,打造聯通生態認證,通過集中化管理與認證,實現各應用之間的互聯互通,提升用戶體驗,強化安全策略、開展客戶運營, 實現內部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