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警 南京警方推出多項便民應用成果

2021-01-09 網易新聞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寧公宣 記者 顧元森 陳子秋)1月7日,南京市公安局通報了深化科技興警戰略、提高公安機關戰鬥力的相關情況。據了解,南京警方推出了「寧歸來」「金陵網證」「雲棲e站」等研發成果,進一步便利市民生活,完善南京市的疫情防控工作。

堅持創新

研發多種科技成果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 「雲棲e站」是南京警方研發的24小時無人警務服務站,該警務站藉助社會化「豐巢雲櫃」「菜鳥驛站」等商業寄遞網點,實現戶政、車駕管、出入境等業務一站辦結。「只要有快遞櫃的地方,就可以享受到窗口服務。」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不僅打破了時間、空間及排隊等限制,還藉助社會資源實現共享共治,解決了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智能化一鍵報警柱亮相國際警用裝備展

此外,2020年,南京公安研究院圍繞交通管理、社區管理、社會治理、警務應用、警務前端等領域的難點問題,研發「智單兵」警務裝備管理平臺、警務智能頭盔等智能單兵裝備,使現場警力能夠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綜合掌握現場情況,進行快速反應處置。此外,還有新研發產品50餘項,有30項研發成果投入實戰應用,部分產品在全國多省市推廣。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南京市公安局還聯合國內知名企業,重點打造全國首家「智慧警務+社會治理創新主題實驗室」,旨在通過搭建開放式的交流共享平臺,充分集聚企業、高校的智力、技術、創新等資源,支撐了交通管控、長江生態保護、風險防控、智慧社區管理、疫情防控等工作,破解了公安工作中的一些痛點難點問題。

構建統一網絡身份認證體系

拓展公安便民應用「服務圈」

2020年2月,南京市復工復產啟動後,按照差異化管控要求,南京市公安局探索建設「寧歸來」應用平臺,來寧返寧人員通過該應用,按照頁面提示錄入抵達南京的時間、在南京的具體居住地址、有無接觸新冠肺炎確診、疑似病例等相關信息後,系統會生成對應的申報信息,形成相應的二維碼。據悉,該應用在南京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疫情防控重心向「外防輸入」轉移,「寧歸來」在涉外疫情防控中也發揮著積極作用,登記海外歸寧人員萬餘人,並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港澳臺同胞健康碼申報,進一步織密外源性輸入的「防控網」。

△警方建設智能化、自助化警務便民服務區

「我們以『寧歸來』平臺建設為起點,全力推動南京市『金陵網證』系統建設,持續加大線上線下政務體系的融合力度,不斷拓展便民應用『服務圈』。」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警方正在大力拓展和深化「金陵網證」平臺在生產生活場景的應用,將其升級成為全市社會治理門戶。目前,市民註冊「金陵網證」後,不用帶身份證,只拿一部手機,便可以到網吧上網、到酒店辦理住宿,未來還可以只帶手機就能到醫院掛號、繳費等。

此外,南京公安準備將基於「金陵網證」建設的「身份碼」等相關應用融入「我的南京」,進一步拓展相關模塊的應用面,成為「智慧南京」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希望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為契機,在未來逐步實現我們的電子身份憑證,在長三角城市群互認互用。」該負責人說。

推進後臺算力建設

提高打擊犯罪效率

2020年6月,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分局接到市民反映,有人以「治病有療效」為由,將前往正規醫院看病的外地人帶往小診所「醫治」。地鐵分局迅速組織專業力量,利用警務雲計算平臺從海量數據中挖掘線索,對相關警情梳理分析並開展實地走訪、偵查,很快就發現了多個隱藏於市內的醫託團夥和數十名嫌疑人員。

△南京市公安局大數據中心民警在測試系統運行情況

經過4個多月的偵辦,專案組查清了醫託詐騙團夥的基本情況。去年11月6日和7日,南京警方相繼搗毀「醫託」團夥6個,抓獲違法嫌疑人30名。「經初步統計,該案受害人千餘人,來自全國各地,涉案總金額達數百萬元。」南京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此次偵破行動能從醫託到小診所全鏈條打擊犯罪,離不開市公安局建設的警務雲計算平臺和『數模空間』系統。」

據了解,南京市公安局持續推進後臺算力建設,已搭建形成1211節點、97PB雲存儲規模的警務雲計算平臺,面向全局提供平臺服務5.3億次,位居全國同等城市公安機關前列;依託「數模空間」系統,建設全局統一的「工具池」,搭建各類模型8400餘個。

2020年以來,南京警方結合「梳網清格」「掃街掃樓」等專項行動,運用大數據手段,梳理出涉傳窩點392個,適時開展全市統一收網行動。其中,2020年5月、7月,南京警方先後在江北新區、雨花臺、江寧、棲霞、六合等板塊發起「鐘山1號、2號」集中收網行動,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994人,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

(警方供圖)

相關焦點

  • 薪火相傳,廣州交警精神傳承,科技興警!
    首創校車「一車一碼」管理新機制、成功創建成「全國一等車管所」、創新推出交通違法處理「雲端辦」「指尖辦」、廣泛應用無人機......2020年以來,廣州交警圓滿完成各項重大安保工作任務;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向好,今年1-11月,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同比下降13.1%,死亡人數連續18年下降;交通擁堵持續緩解,全市中心城區全路網工作日晚高峰車速同比提升5.5%,全市道路擁堵指數同比下降2.2%
  • 融合創新 科技興警|烽火攜智慧警務融合解決方案亮相2019中國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會
    為全面推進「創新名城、美麗古都」建設,打造智慧公共安全南京亮點品牌,以「匯聚創新智慧 引領平安未來」為主題的2019中國·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會(
  • 佳都科技董事長劉偉:推出多項科技產品及應用助力抗疫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萬宇)在廣州市新聞辦2月23日舉行的民營企業防疫防控復工復產工作新聞通氣會上,佳都科技(600728)董事長兼CEO劉偉介紹,從1月中旬開始佳都科技就成立了應對疫情工作小組,目前已成功推出了多款針對疫情防控的人工智慧科技產品及應用
  • 南京與名校聯手發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南京與南大、東大分別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分別發布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南京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不僅培養專業人才,還致力搭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
  • 剛剛,南京與名校聯手,發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南京與南大、東大分別籤署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分別發布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南京與重慶大學籤署共建重慶大學南京研究(生)院框架協議,不僅培養專業人才,還致力搭建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
  • 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上線 已發布科技成果1200多項
    新華網福州12月15日電(蔣巧玲)14日,福州市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APP正式上線,這是福州市推進線上技術轉移平臺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舉措。目前,該平臺已發布科技成果1200多項,發布技術需求70多項。  福州市政府新聞辦14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該平臺建設相關情況。
  • 統一身份認證體系 拓展便民「服務圈」
    警方供圖   「我們堅持將智慧公共安全作為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聚焦重點領域、集中優勢資源,打造智慧公共安全的『南京樣板』。」在前不久召開的2020中國·南京智慧公共安全大會開幕式上,南京市相關領導表示。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南京舉辦
    12月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論壇同時啟動了首屆三農金橋博覽會暨第三屆三農金橋獎評選表彰兩項活動。來自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的領導、專家、農業科技企業代表、投資基金企業代表、主流媒體等蒞臨南京溧水的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圍繞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進行主旨報告和討論,科學謀劃"十四五"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布局和戰略舉措,讓農業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進企業和市場,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 高通賦能首批5G物聯網終端及應用獲「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
    在同期舉辦的「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中,高通驍龍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賦能中國首批5G物聯網終端和應用,獲評「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大會現場進行了成果發布和展示。這也是高通公司第四次憑藉領先的5G技術和解決方案,獲得「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這一殊榮。
  • 牽手名校做強創新引擎 南京發布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中國江蘇網12月9日訊 12月8日上午,「共建重大創新平臺 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推進會在南京舉行。會上,南京市政府與東南大學籤署「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依託共建協議」,並發布創新重大成果——5G/B5G基帶電路自動生成軟體系統。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副主任尤肖虎表示,該成果將為企業應用5G減少成本,也為5G商業化「再提速」。
  • 無錫中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5月11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無錫中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感微電子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南京西覺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N個應用場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京打造數字金融高地路線圖:金融科技加速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N個應用場景數據是重要生產要素已成共識,數字經濟正在全國蓬勃發展。12月21日,2020 數字金融生態大會在南京江北新區召開,大會宣布「江蘇區域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試點系列成果」正式發布,「W3C中國金融科技代表處」也正式揭牌,另有20家全球數字金融領軍企業示範項目與揚子江數字金融平臺籤約,不僅將豐富揚子江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平臺全鏈條生態體系,助力南京搶佔數字資產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和新高地,並提升南京在全國乃至全球數字金融領域的影響力
  • 視點|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南京召開
    12月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這是江蘇省南京白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楊兵致辭。
  • 科技賦能,智領物流——順豐攜多項科研成果亮相2020深圳物博會
    科技賦能,智領物流——順豐攜多項科研成果亮相2020深圳物博會 2020-09-24 13:50:00來源:中國網
  • 2019年南京重大原創成果
    2019年南京重大原創成果發布。本報記者 崔曉 馮芃攝    2019年南京重大原創成果    2020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上,全市2019年重大原創成果集中發布:    集成光量子晶片的研發與應用    (南京大學 祝世寧院士團隊)    可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的仿生螺旋藤蔓微導線
  • 南京銀行升級推出科技金融投貸聯動新模式
    12月22日,南京銀行舉行「鑫智力·科技金融嘉年華」活動,聚焦科技創新企業金融服務,展示南京銀行科技金融發展十年成果,現場發布「小股權+大債權」投貸聯動模式的升級版本——「政銀園投」新模式,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 小微型NIR光譜儀開發與應用暨儀器儀表領域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討會...
    為深入探討當前國內小微型NIR光譜儀技術與應用現狀,增進廣大近紅外光譜科研單位、生產企業及應用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加強供需對接、促進成果轉化,進一步促進我國近紅外光譜產業穩定可持續發展。
  • 上饒師範學院多項成果亮相省第三屆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
    12月10日至11日,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賦能產業」為主題的江西省第三屆高校科技成果對接會在南昌綠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省內86所高校和省外20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參展,集中展示近年來在科技創新、創新創業、產教融合等方面的成就。
  • 「油桐抗枯萎病品系選育技術及應用」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中國林學會組織專家對中國林科院亞林所主持完成的「油桐抗枯萎病品系選育技術及應用」科技成果進行評價。會議由中國林學會學術部主任曾祥謂主持。
  • 中核集團獲央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優秀課題研究成果多項獎項
    中核集團獲央企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優秀課題研究成果多項獎項 2021-01-0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