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書離職申請後反悔,堅持系被違法解除,主張賠償能獲得法院支持嗎?

2020-12-16 騰訊網

案情簡介

2014年8月11日,文某應聘為N公司的隨鑽測井工程師,籤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每月標準工資為6433元,其中基本工資4953.41元、職位津貼1479.59元,雙方在錄用通知書中確認,職位津貼包含日常工作非預期的加班補貼和因公出差時產生的加班補貼。此外,如上井作業公司會發放補貼,每月不等。

因公司存在勞動合同法規定的違法情形,文某於2018年7月26日向公司遞交了列印件的辭職申請(有談話錄音)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2019年7月9日,文某申請仲裁,請求公司支付:1.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賠償金66196元;2.2017年度、2018年度未休年假工資21189元;3.2017年7月26日至2018年7月26日加班工資(延時加班費和周六日加班費)93611元,法定節假日工資27657元;4.2017年度冬季取暖費520元。

文某稱,手書的離職申請系公司強迫,並非真實意思表示。

公司稱,未收到辭職申請的列印件。文某系因個人原因提出了書面離職申請,並提交了文某手書的離職申請和公司出具的《解除勞動合同確認函》(落款均為2018年7月26日)。《解除勞動合同確認函》載明:「公司已經接受你的辭職申請,以下是你離職的詳細信息……」,文某籤字確認了此函

仲裁裁決:公司應支付文某2017年度、2018年度未休年假工資報酬12329.12元,駁回了其餘請求。文某不服,提起訴訟。

爭議焦點

手書離職申請後反悔,堅持系被違法解除,主張賠償能獲得法院支持嗎?

裁判分析

關於經濟賠償金——文某對離職申請的真實性提出異議,但結合仲裁時對離職申請和《解除勞動合同確認函》的真實性認可,且陳述當日是先向公司提交的列印件辭職申請,後提交的離職申請。綜合考量,法院對公司提交的離職申請和《解除勞動合同確認函》的真實性予以採信,文某在離職申請中明確寫明系因個人原因辭職,但對其本人書寫離職申請系公司強迫的主張未能提供足夠的證據予以證實,故認定文某系因個人原因辭職,雙方勞動關係於2018年7月26日解除。

關於未休年假工資——文某依法每年應享受帶薪年休假5天。文某於2019年7月9日申請仲裁,故其未休年假工資的主張部分已過訴訟時效,僅認可自解除合同之日往前推算一年(即2017年7月26日-2018年7月26日)的未休年假工資。以雙方確認的月標準工資6433元為基數,按5天計算應支付未休年假工資2958元(6433/21.75*5*2)。

關於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工資——(1)因雙方約定職位津貼包含日常工作非預期的加班補貼和因公出差時產生的加班補貼,說明文某工作中如發生延時加班和周六日加班的情形,公司除安排倒休輪休外,月工資中也已包含了相應加班費,認為其在離職後再主張延時加班和周六日加班的加班費,依據不足。(2)法定節假日加班不可調休,企業應支付加班費。職位津貼雖能包含延時加班和周六日加班,但不能涵蓋法定節假日加班的情形。文某(依據自行製作的考勤記錄表、現場工作證明、上井作業日誌、現場作業完井報告、工作量確認單等)主張其共存在法定節假日加班9天,公司雖有異議但提供的考勤記錄表不能清晰反映文某是否存在相應加班情形,故對文某的主張予以認定。以月標準工資6433元為基數,按9天計算應支付法定節假日加班費7986元(6433/21.75*9*3)。

關於2017年度冬季取暖費——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文某的此項訴請已過一年仲裁時效,不予支持。

最終裁決

不支持經濟賠償金,支持未休年假工資2958元,不支持延時加班費和周六日加班費,支持法定節假日加班費7986元,不支持2017年度冬季取暖費。

律師說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第(三)項,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第三條,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

根據《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

第十二條,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於用人單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單位應當提供;用人單位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係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係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係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分析本案,非標準工時工作的員工,其工作安排與工資發放可能會出現不明確、或與合同等其他文件資料約定不符、矛盾的情形,發生爭議時應如何解釋工作時間與工資報酬的計算,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量。在此過程中,公司如無相應證據材料則將因為舉證不能而處於被動地位、承擔不利法律後果。

員工自行辭職或離職的作出形式應當符合公司的規章制度或日常操作的具體流程及要求,大致包括文書範本格式、填寫日期、籤字確認等,雖寥寥數字、十分簡短,但文詞意義與體現形式卻須充分重視。辭職如若是員工單方意志和行為,公司在明確知悉員工的意思後,應與員工確認該事項,並依法依約及時安排離職交接與結算等事宜。

來源:藍海人力

聲明:圖文轉載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於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聯繫。

相關焦點

  • ...法院:系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並非主動離職,公司應支付「13薪...
    因為按照他所在公司勞動合同的約定,員工如果在發放「13薪」和「年終獎」前離職,就拿不到這兩筆錢了。  那麼,王先生能要回他的年終獎金嗎?近日,崑山法院張浦法庭審理了這樣一起經濟補償糾紛。勞動合同中同時也約定,「13薪」和「年終獎」都有一個發放前提,即員工不能在發放該兩筆獎金前離職。  2017年12月中旬,正在工作的王先生接到公司的通知,稱其業績無法得到公司認可,予以辭退。在與人事主管幾次溝通無果後,王先生無奈向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支付違法解除合同、「13薪」、加班工資、業績獎等合計近9萬餘元,最終仲裁機構僅支持了其中的違法解除合同賠償34500元。
  • 公司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反悔不予錄用,求職者可以要求賠償嗎?
    公司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反悔不予錄用,求職者可以要求賠償嗎?用人單位發出錄用通知書後又反悔被勞動者訴至法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案例該案中,用人單位在已明確表示錄用勞動者並要求勞動者從上家單位離職的情況下,又反悔且未能對不錄用的理由進行合理解釋,勞動者一紙訴狀將用人單位訴至法院要求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 被公司末尾淘汰了,可以要求賠償嗎?
    (文末附提問方式) 下面是我們精選的律師問答 希望對你有幫助 1 被公司末尾淘汰了可以要求賠償嗎?
  • 員工提交辭職申請後能要求撤回嗎?(附不同地區司法判例)
    法律上支持員工撤回辭職申請嗎?先看下面幾個案例。案號:(2018)京02民終10944號陳好於2016年3月8日向正大公司提交離職申請,正大公司未予答覆,陳好於2016年3月25日向正大公司提交「撤回離職申請的申請」,陳好於2016年4月7日後未再出勤。
  • 收到錄用通知後,公司突然反悔了,能要求賠償嗎?
    職場攻略之已經收到錄用通知,公司突然反悔了,能要求公司賠償嗎拿出紙筆,做好筆記,滿滿的乾貨來了:跳槽是每個職場人都會經歷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其中一種常見到的就是已經收到新公司的Offer,並且已經主動向原公司遞交了辭職申請,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辦好離職手續後,新公司確突然通知取消錄用決定,以致於不僅沒有了新工作,當前公司也回不去了。
  • 18年工齡,十級工傷,被單位違法解除能獲得多少賠償?
    單位可以解除工傷員工,但必須有合法、充足的依據,否則面臨的賠償將非常巨大。工作18年,工傷十級員工,違法解除賠償有多少?郝某2001年3月進入某食品公司,2010年9月雙方籤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前兩次記大過,公司向郝某發送過相關通知,並且有郝某的籤字回執單,第三次記大過公司直接發送解除勞動合同通知。郝某隨後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配合申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以及未休年假工資等。案件經過勞動仲裁、一審、二審。
  • 公司偽造「離職申請」想少賠違約金 北京朝陽法院開出20萬元罰單
    來源:央視原標題:公司偽造「離職申請」想少賠違約金 北京朝陽法院開出20萬元罰單 一起勞動爭議案件中,公司為了不支付2萬餘元的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偽造了一份《離職申請》並作為證據提交給法官,法官當庭識破後對該公司代理人進行訓誡
  • 公司竟偽造「離職申請」想少賠違約金,法院開出20萬元罰單
    一起勞動爭議案件中,公司為了省下2.4萬元的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竟然偽造了一份員工《離職申請》作為證據提交法庭,被法官當庭識破。記者今日獲悉,北京朝陽法院依法對該公司偽造證據、妨礙法院審理的行為作出罰款20萬元的處罰決定。
  • 離職後年終獎還能不能要?法院這樣說……
    一審法院認為,員工手冊明確規定了獎金發放情形,小李在某保險公司發放2017年度獎金之前已經離職,不符合獎金發放情形,故對小李要求2017年度獎金之請求不予支持。一審判決作出後,小李不服,提起上訴。本案中,保險公司系按照勞動法的相關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該行為不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故對小李要求恢復勞動關係的訴請不予支持。對於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用人單位以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為依據解除勞動合同,導致勞動者不符合員工手冊規定的年終獎發放條件,那麼勞動者是否仍可以獲得相應的年終獎?
  • 離職手續辦妥次日反悔,企業將員工告上法院,結果蒙了!
    原告深圳市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被告華x勞動合同糾紛一案,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於2020年11月12日立案受理後,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訴求原告無需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法合同的經濟補償20612元。
  • 口頭辭退,並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法:勞動關係未解除,需發工資
    就如同入職,你需要籤訂勞動合同,確定兩人的勞動關係,這是入職必須要走的手續,否則企業將面臨雙倍工資的賠償;同樣離職也是如此,需要辦理離職手續,證明你已經跟這家公司解除勞動合同,不然去下一家公司,如果查明了未解除,也不會用你,是對雙方的保障。既然是未辦離職手續,那公司照樣需要給你交社保,否則就是面臨欠繳社保等,需要補繳甚至繳納滯納金,我們用簡單的一個案例來講解今天的主題。
  • 員工籤了離職協議領了23萬補償,事後又去投訴公司補繳社保是否違約?
    馬寶國離職後,以公司繳納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低於其工資標準為由,向社保部門進行了投訴,2019年3月22日社保部門作出社會保險稽核通知書,決定對公司有關馬寶國2006年4月至2015年7月的社會保險基數差繳納情況實施稽核檢查。後公司進行了補繳,並支付了相應的滯納金。
  • 合同到期後,公司通知員工不續籤,這樣違法嗎?
    2015年9月9日,公司以勞動合同期滿有所不同意續籤為由解除雙方勞動關係。隨後,張無極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112124.88元。仲裁委員會裁定,公司一次性向張無極支付經濟補償金54090元,解除勞動關係,不支持非法解除合同的賠償金。
  • 發完Offer又反悔?公司被起訴賠5萬!這些法律紅線不能碰
    可沒幾天上級單位突然空降人選,但Offer勞動者已經確認,辦完離職手續併到該公司附近租房。HR沒辦法,厚著臉皮電話通知Offer撤銷。對此,勞動者氣憤不已,起訴到法院,主張該公司賠償經濟損失5萬多元。法院判決該公司締約過失,並支持了勞動者的請求。撤銷Offer還能被起訴?到底怎麼回事?
  • 年末的一張離職證明,卻讓公司賠償15萬!你還在小看離職證明嗎?
    於是大偉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公司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仲裁委員會支持大偉的訴求,要求公司解除勞動關係並為其開具離職證明,公司的上訴也維持了原判。本以為事件就此了結,結果幾個月後大偉再度申請仲裁,要求公司賠償因不開離職證明所造成無法就業的工資損失,官司一直打到了中級法院。最終公司賠償大偉156000元。而法院判決為什麼這樣判呢?
  • 中贛新能原工藝部副部長被降職 離職後要求賠償35萬
    員工離職後提起訴訟要求各項補償共計被訴要求解除合同並支付各項費用近35萬元,法院僅支持了其中10萬的請求。肖某於2011年9月6日與中贛新能籤訂《勞動合同書》,擔任工藝主管職務,約定勞動合同期限為2011年9月6日至2013年9月7日止,合同還約定肖某的月綜合工資稅後1萬元。
  • 用人單位發出錄用通知後又反悔不錄用 稱系「公司領導要求」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新津法院獲悉一起案件:用人單位發出錄用通知書後又反悔,被勞動者訴至法院。用人單位在已明確表示錄用勞動者並要求勞動者從上家單位離職的情況下,又反悔且未能對不錄用的理由進行合理解釋,勞動者一紙訴狀將用人單位訴至法院要求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 員工自願不交社保,事後能否以公司違法為由要求雙倍經濟補償?
    2015年10月29日,王保鳳向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順口溜公司支付工資及經濟補償金等。朝陽仲裁委支持了部分請求,王保鳳、順口溜公司對裁決結果均持有異議,故訴至一審法院。因此,順口溜公司以王保鳳籤署聲明為由拒絕支付其解除勞動關係的經濟補償,缺乏法律依據;王保鳳的該項上訴主張,於法有據,應予支持。關於解除勞動關係經濟補償的數額,應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計算基數,經本院核算,王保鳳主張的經濟補償數額,不高於法律規定的標準,本院予以支持。一審判決認定順口溜公司無需支付王保鳳解除勞動關係的經濟補償,屬於適用法律錯誤,本院予以糾正。
  • 單位單方解除合同5種賠償形式,工作11年被辭退有多少賠償?
    5、恢復勞動關係工資賠償:單位解除勞動關係被判定為違法解除,員工要求恢復勞動關係,並要求賠償勞動仲裁、法院審理期間的工資損失。工作十多年的老員工,合同到期能解除嗎?馮某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公司支付違法解除賠償金83950元、失業保險待遇損失32280元、未休年假賠償55379元、加班費95040元、代通知金3000元。
  • 北京一公司為逃避2萬賠償金偽造《離職申請》,被罰20萬
    前不久,北京市朝陽區一家公司為了不支付2萬餘元的違法解除勞動關係賠償金,竟偽造了一份《離職申請》並作為證據提交給法庭,被法官當庭識破,北京朝陽法院依法對這家公司偽造證據、妨礙法院審理的行為作出罰款20萬元的處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