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疫情後,你覺得企業社會責任應該是什麼?

2020-12-27 吳曉波頻道

在這位經濟學家譴責高管們為了「籠統的社會利益而花股東的錢」半個世紀後,新冠疫情為他對社會責任的狹窄定義提供了新思路。

——《當弗裡德曼遇到新冠疫情》

文 / 巴九靈

2015年,當我們剛剛宣布進入4G時代的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Facebook卻在每周二開啟了一項內部實驗,將公司的網絡狀況調回到2G狀態。

很難想像當時望著網頁打圈兒的工程師們作何感想,但這正是Facebook想要達成的目的。

實驗指向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給40億未能上網的人帶去網際網路」。在達成目標前,工程師們十分有必要了解在惡劣的網絡狀況下,人們使用自家產品的體驗。

2013年開始,伴隨著全球移動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網際網路企業開始把目光投向網絡的蠻荒之地,谷歌不遺餘力地放飛攜帶網絡信號的熱氣球,而騰訊則在自己15歲生日時提出:「騰訊未來的探索空間『首先是連接一切』。」「網際網路+」就是在這期間誕生的新熱詞。

Google放飛熱氣球

然而,無論是讓非洲人民上網衝浪,還是給傳統的企業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做大聲勢的網際網路企業很快就遇到一個考驗——企業社會責任。

四年前,吳老師把它作為一個「開放性命題」,放在了《騰訊傳》的結尾:

騰訊……正在成長為世界級的企業……與此同時,他們所被賦予的公共責任也是一門尚未破題的課程。

01、分內事

在商業史上,這個命題很古老。

1970年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認為:

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增加利潤。

當企業管理者為社會利益採取某些行動時,他便會以懷疑乃至近乎苛刻的眼光審視這些舉措——其中是否變相損害了股東的利益?是不是在搞噱頭?

這種冷漠的觀點在當時就引發了極大的爭議,學者們反駁弗裡德曼只看到了顯而易見的經濟回報,卻沒有看到基於此而帶來的隱性回報。

關於這種好處,弗裡德曼辯解說他承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帶來的「商譽」作用。但依然沒有脫離出他的腦迴路: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社會責任就是完全符合企業自身利益支出的副產品。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米爾頓·弗裡

但這一觀念顯然無法說服美國學者戴維斯,他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並不是「額外付出」,而是一種必要的管理責任。

企業的社會責任來源於它的社會權力。企業在諸如平等就業、環境保護等問題上擁有重大的社會影響力,因此社會必然會要求企業運用這些影響力來解決這些社會問題。

如果蝴蝶扇扇翅膀就能引起大洋彼岸的一場海嘯,如果大象起舞就會引發不必要的地震,那麼蝴蝶和大象就需要承擔社會責任。

因此,當麥當勞在全球遍地開店的同時,由它擴張所帶來的不健康飲食習慣,便成了它需要負擔的社會責任。

作為因販賣垃圾食品而牟利的企業,人們需要它提供更多的蔬菜產品、減少對含糖飲料的推銷力度。

實際上麥當勞也這麼做了,他們在面向兒童的開心樂園套餐裡,移除掉碳酸飲料,只銷售牛奶、水和果汁。

麥當勞開心樂園餐

薯條也有了更多的競爭者——沙拉、水果和蔬菜。

近幾年,麥當勞巨額投入研發人造肉,亦是這一思路的傳承。

與麥當勞相似,每個會因為自身產品帶來不良影響的跨國企業都需要把這類負面影響納入成本考慮,如排汙企業考慮環保、勞動密集型企業要做好勞工權利保護等。

汙水處理廠

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隨著數字鴻溝、網絡沉迷、隱私安全、網絡謠言/暴力等新現象出現,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企業更需要做好事前預防和管理。

比如今年美國大選,Facebook就吸取了四年前的教訓——

2020年11月3日,美國大選開始後的幾天裡,Facebook對社交網絡的算法進行緊急修改,在News Feed(類似於熱搜)中更突出地顯示權威新聞,以減少在社交網絡上病毒式傳播的錯誤的選舉信息。

從這些案例來看,無論是上個世紀蓬勃興起的跨國企業還是當下發展成熟的網際網路企業,許多企業的做法都越來越脫離弗裡德曼的思路,而把企業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分內事」來對待。

02、使命企業

2020年發生的一切,令這位諾獎得主的狹窄定義,處境愈發尷尬。

法國食品巨頭達能在疫情期間設定了長期的社會和環境目標。股東們以壓倒性多數批准相關計劃,擬將這一目的寫入公司章程,並建立一個治理架構以進行監督。

達能CEO伊曼紐爾·費伯戲稱,這一舉措是「推翻了弗裡德曼的雕像」。

在中國,弗裡德曼帶來的包袱顯然要輕很多。抗疫期間,許多企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利用好自己的現有能力,為社會做更多的事。

服裝生產企業加急生產防疫物資

2月8日,汽車行業最早嘗試復工復產。

然而,在比亞迪位於深圳龍崗的工廠裡,一個特殊的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24小時不停生產,為抗疫前線輸送最急需的用品——防疫口罩。

7天造出口罩機,日產能達500萬隻口罩,令這家新能源汽車巨頭又獲得一個新的身份——當時全球最大的量產口罩工廠。

比亞迪口罩生產線

而在網際網路世界,騰訊則掀起了「百團大戰」。

百團的由來,指的是抗疫高峰期,騰訊內部先後有超過100支技術志願團隊奔赴前線作戰。

企業的遠程復工工具包、個人出行用的健康碼、抗疫小程序、輔助診斷技術、科普闢謠、在線問診等產品均是這些團隊的作品。

騰訊AI篩查

看到這些振奮人心的舉措,我們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有了新的迭代:

第一代:對股東負責,保持增長和盈利。

第二代:根據日益擴大的企業影響力,承擔起應有的善後責任。

第三代: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承擔更多的社會使命。

第三類企業被稱為「使命企業」。

然而,「使命企業」作為口號容易,達成則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蓄勢。

還是以騰訊為例。

2017年1月,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

微信小程序發布

在當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一款用於網絡闢謠的小程序獲得當年的騰訊內部的社會責任獎。到了2020年,當網絡謠言成了新冠病毒的好幫手,已經在這方面積累了三年經驗的騰訊,與世衛組織合作,進行信息闢謠和通報,阻止了「信息疫情」的暴發與傳播。

與此同時,開源的遠程復工工具包來源於騰訊雲、企業微信等多年積累,輔助診斷技術離不開騰訊在人工智慧方面的投入……凡此種種,都能尋根溯源到更早的某項技術開發。

03、因社會責任而迭代的組織

2020年已經承載了許多「元年效應」,但是否會是「使命企業的元年」依然需要時間驗證。

但已經踐行這個方向的企業,顯然也不想浪費「戰時」獲得的寶貴經驗。

2020年12月20日,騰訊推出「科技公益計劃」。

在這個平臺上,騰訊將逐步向全世界開放自家的技術以及人員,並尋求相應的公益項目加以匹配。

該科技平臺建立的初衷,正是源於「百團大戰」的成功經驗。

過去幾年騰訊對於科技公益的嘗試,多停留在「烤紅薯效應」——就好比烤個紅薯,餘熱就能把周邊別的東西烤熟。

2014年,微信公眾號每日平均新增1.5萬個公眾號。與此同時,中國第一個認證的村級公眾服務號「貴州黎平銅關村」誕生了。藉助公號,村裡的政務可以通過服務號進行處理,農產品可以對接電商向外零售,離鄉的打工人得以與家鄉親人進行更便捷的連線。

騰訊公益助力鄉村經濟

2015年,微信運動功能上線。一年後,由網友微信步數兌換的公益基金累計超過3.09億元。

2017年,騰訊優圖實驗室宣布「走出去」,力圖通過持續地向外進行技術輸出,進一步提升團隊的影響力;同年,優圖天眼公益尋人為「牽掛你」防走失平臺找回681名走失人員。

跨年齡視覺AI尋人項目

但「百團大戰」後,騰訊的姿態更加「進擊」。

「百團大戰」是騰訊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人力開源」,它令騰訊解鎖了未來科技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的組織範本——即通過有效的志願者組織形式,讓技術得以更好地對外傳輸。

科技公益計劃的第一期,上線的平臺重點落在技術和項目案例展示上,與此同時,還將開放一部分志願者的服務時間,以此來與有需要的機構進行交流。

未來二期三期,類似的「供給側改革」還將繼續深化。

技術方面,將從騰訊內部拓展到夥伴公司,將從技術人員拓展到企業家。與此同時,組織方式上也將引入志願者激勵體系,以保證更好地對接需求和項目。

但歡欣鼓舞之餘,企業仍需要保持清醒:選擇做對的事情容易,但選擇不犯錯同時又想做得更好,對企業而言,是比商業化更大的考驗。

弗裡德曼拒絕這一考驗,戴維斯則簡化了這一考驗,而企業選擇用探索來直面這一考驗。

作者 | 月半|當值編輯 |麻醬 |圖源 |VCG

責任編輯 |何夢飛| 主編 |鄭媛眉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 房企加緊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原標題:後疫情時代,房企加緊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作為
  • 新冠病毒疫情中的企業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在政府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的情境下,作為市場經濟重要主體的企業該如何行動以渡過危機並且在抗擊疫情之戰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怎樣才能更好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並避免因錯誤決策使企業陷入倫理道德危機之中?一、新冠病毒疫情中違背企業倫理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錯誤行為在全國人民抗擊新冠病毒肺炎阻擊戰中,我們發現有一些企業「發疫情財」、蹭疫情熱點,做出了違背企業倫理、甚至違法的事情。筆者在此列舉一二,以為警示。
  • 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公民論壇在滬舉辦 探討疫情後的企業社會責任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乃至戰略規劃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也讓企業的CSR實踐(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即企業社會責任)遭遇了嚴峻的挑戰。
  • 後疫情時代,房企加緊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多家房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12月19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舉辦的2020年第十七屆中國企業公民論壇暨中國優秀企業公民頒獎盛典在上海舉行,大會主題為「責任與價值鏈的深度融合——後疫情時期的CSR(企業社會責任)方法論」。本次大會揭曉了2020年度中國企業公民評選榜單,共有32家企業和10個CSR項目在此次評選中獲得殊榮。
  • 張峻峰:企業社會責任未來會朝什麼方向發展
    到了今天,事實上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社會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被接受的理念,我說它已經成為一個新的國際政治的話語平臺,也成為新的國際經濟的話語平臺,也就是在這樣的話語平臺上,也就是在國際政治的活動領域,如果你說我不關心企業社會責任,不了解企業社會責任,用我們小青年時髦的話說你可能就是Out了,確實人家會覺得無論是你個人還是所代表的機構和組織,可能就遠離了社會發展的主流方向。
  • 後疫情時代,企業社會責任要如何做?寶馬這樣說……
    在此之前的疫情期間,寶馬三次向中國社會總計捐款3500萬元用於抗擊疫情;而在疫情之後便迅速調整戰略,面對行業共通的挑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困難時期,企業更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而且要與時俱進,保持創新活力。藉此契機,我們採訪了華晨寶馬副總裁楊美虹,請她談談寶馬對於後疫情時代企業社會責任該怎麼做、如何做的看法。   疫情背景下,還要不要實施企業社會責任?
  • 張閆龍教授:疫情之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有「三難」
    戰略型企業社會責任:通過社會責任行動創造分享價值,在貢獻社會的同時增強企業經營能力,實現共贏。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疫情告急,包括光華校友在內的許多企業家紛紛慷慨解囊。點讚之時,也要對那些通過多種責任實踐方式為抗疫貢獻力量的善行善舉而心存感激。
  • 直面疫情,迪思公關勇擔領軍企業社會責任
    本網11月20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全球範圍內確診人數已經超過5500萬,對各行各業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公關行業自然也不例外。迪思公關對疫情引發的行業變化予以高度重視,在積極抗「疫」的同時,緊抓經營管理,積極承擔起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社會責任。面對疫情,實實在在的措施很重要。
  • 中國未來經濟展望——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 精彩回放
    疫情讓很多行業過得非常艱難,所以疫情期間,在2月3日之前,大家非常恐慌,覺得企業撐不了幾天,更別提拿錢投資股市。但是到2月3日開市之後,股票只跌了兩天就開始大漲。那麼股市為什麼會漲呢?是因為國家放了很多的貨幣,再加上全球處在流動性特別寬鬆的時代。說的直白一點,錢特別多。這麼多的錢去哪了?
  • 中國未來經濟展望 ――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 精彩回放
    疫情讓很多行業過得非常艱難,所以疫情期間,在2月3日之前,大家非常恐慌,覺得企業撐不了幾天,更別提拿錢投資股市。但是到2月3日開市之後,股票只跌了兩天就開始大漲。  那麼股市為什麼會漲呢?是因為國家放了很多的貨幣,再加上全球處在流動性特別寬鬆的時代。說的直白一點,錢特別多。這麼多的錢去哪了?
  • 德魯克論企業的社會責任
    企業當然應該積極參與和資助公益事業,但企業存在的目的或者說主要使命不是公益,如果將社會責任定義為公益的話,企業很難將社會責任作為自己的使命。企業的社會責任究竟是什麼?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創造客戶,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企業有且僅有兩個基本職能:一是營銷,二是創新」。
  • 2020企業社會責任峰會成功舉辦
    本屆峰會以「洞見——見眾心 見天地 見未來」為主題,聚焦社會責任在傳統扶貧計劃之外的戰疫新維度。2020年,企業社會責任呈現出兩個維度,一個是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與家國同呼吸、共命運,捐款捐物捐技術解決方案;一個是計劃之內的扶貧面前砥礪篤行,響應國家號召,扶貧先扶智,注重產業扶貧。
  • 多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業內專家共話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發展
    本次活動還揭曉了年度抗疫先鋒企業、年度公益典範企業、年度用戶口碑推薦品牌、年度責任創新企業等致敬名單,一大批在2020年度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企業和案例摘得殊榮。2020年抗疫、扶貧路上中國企業都是關鍵力量企業社會責任(CSR),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理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
  • 浙商企業的社會責任有什麼特徵?哪些企業表現良好?這份報告為你解讀
    這一創新性的浙商社會責任指標體系,既面向企業社會責任的前沿全球實踐,又體現出了家國情懷、創新引領、兩山精神等中國特色。02慈善捐贈參與度較高60%的浙商除了金錢捐贈外還捐贈過特定的產品或服務,66.7%的企業組織員工開展企業志願服務活動。
  • 疫情下,餐飲企業怎麼承擔社會責任?這份重磅報告講透了
    近年來,社會責任這一理念在企業、媒體、高校和政府的推動下已經成為日常話語體系的一部分。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抗擊過程中,「社會責任」一詞便經常出現在各種新聞當中。不過,在社會責任被提及時,常常被簡單地等同於捐贈、慈善、公益等,儘管二者並不完全等同。
  • 邱萬橋:中國企業應該積極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結束了為期兩天的2016中歐企業家峰會議程,火山鳴泉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邱萬橋趕往德國,開啟了此次歐洲供應商考察行程,抵德後記者對他進行了短訪。感受到機遇,也感受到肩上的責任在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的邀請下,邱萬橋出席了本屆中歐企業家峰會,國際會議的亮相對火山鳴泉而言是一次新的嘗試,也是一個開端。
  • 提素:重新定義企業社會責任
    面向企業,提素的願景是重新定義企業社會責任。都說社會是一所大學,但是教室在哪兒?老師在哪兒?除了走入社會後被生活這位老師深刻地教育,人們還欠缺了很多課程。其實,企業的辦公場所就是員工的教室,他們打卡上班就像當年按時上學。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就是老師,企業應該像老師一樣在培養人才的同時育人。
  • 第五屆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峰會_財經_中國網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就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建設汽車的和諧社會》。所謂的汽車社會,按照國外的定義,就是100個家庭有20輛車就進入汽車社會了。我們中國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15億汽車的保有量,可以說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了。但是作為汽車社會帶來了什麼問題呢?那就是環保、安全、節能等等社會問題。作為企業應該承擔什麼社會責任我想在這裡與大家共同探討。
  • 2020中國公益年會︱陳春花:義利統一是企業最好的社會責任
    在快速寫就這本書的時候,我訪問了很多在逆境當中仍然生存的企業,發現他們得以存活下來,完全都是基於最樸素的責任和擔當。 比如他們希望員工有工資,希望企業不要倒閉,讓顧客能夠持續獲得服務,希望能夠真正通過捐贈幫助到身處疫情困境中的人和組織戰勝挑戰。所有這些都是基於他們對於社會責任的理解,而這也讓他們在危機當中反而活了下來。
  • 企業社會責任如何多維履行?業內專家共話企業社會責任與創新發展
    會上發布的《企業家社會責任研究報告》顯示,廣東企業捐贈額今年位列全國前三。  企業社會責任(CSR),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理念。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承擔如扶貧濟困、抗疫救災、科技創新、質量堅守、維護消費者權益等社會責任。在瞬息多變的2020年,諸多優秀的企業用實際行動定義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