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首先來請大家了解一下我們的大書法家、政治家鍾繇的生平吧。其人,字元常,是古時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在漢朝末年至三國曹魏時名列著名書法家和政治家。嘿嘿,接著就要說到我們古人常用的神奇杜撰了,傳言鍾繇早年相貌不凡,聰慧過人,而後果然在朝廷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助漢獻帝東歸有功,封東武亭侯。後被曹操委以重任,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勳卓著。以功累遷前軍師。魏國建立,任大理,又升為相國。曹魏建立後,歷任廷尉、太尉、太傅等職,累封定陵侯。在魏文帝時期,與華歆、王朗並為三公。約在太和四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公元230年,不知道在哪一天,我們的鐘繇去世了,而他的諡號是「成」。後來正始四年(243年),配享曹操庭廟。鍾繇擅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推動了楷書(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人都曾經潛心鑽研其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總之我們的鐘繇政治上作為很高,書法上的成就更是亦然。但是漫漫青史,概括一個人的一生無非也是寥寥幾筆罷了,可那僅有的一張紙甚至只有幾段文字卻正是我們了解的內容,可能有人說,那這樣的話人還怎麼活啊?是啊,時光如水,點點滴滴落進大海便是看不到了,但是我們不能將自己的自信給打磨掉,我們要有信心,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留名青史,但是過好這一生不是我們自己說的算嗎?好啦,今天小編回歸正題,繼續談我們的鐘繇先生,前段時間,小編將鍾繇先生的書法作品集買了回來,一看便是上了癮,在此小編不做多講,只說其中的《還示表》!
《還示表》這篇文章目前存世的有兩種,一是宋拓本,而是選自王羲之的快雪堂帖,二者的具體分別我覺得還是各有千秋,皆是因人不同,也就僅是似而已,畢竟即使原作者,要其寫出和原來一樣的字也是很難的,能夠做到的也僅是相似而已,而我們的鐘繇先生可是王羲之的老師的老師,那王羲之可是被唐太宗尊為書聖的存在,你想想厲不厲害,忠貞為漢室,雖後效忠於曹魏,但是政治立場的不同,並不能妨礙鍾繇在我們心目中的存在,也不能妨礙他在我們中華民族的書法史上留下的濃墨重彩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