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品質。
深圳要向全球城市邁進,
必須把品質的標尺樹起來。
近年來,深圳加快區域協調發展,改變原特區內外「二元」結構實現均衡發展;建設美麗深圳,讓碧水藍天和潔淨空氣成為「標配」。深圳還加快交通建設,加快建設網際網路上的城市。這一切的目的,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高質量城市空間,讓市民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讓城市發展更均衡
今年國慶期間,位於寶安中心區的濱海文化公園,每天人流如織。自然美景與藝術設計塑造而成的寶安新地標,成為市民打卡的新「網紅」。「想不到以前被認為是關外地區的寶安,近年來變化如此巨大。」寶安市民陳真力感嘆地說。
從原特區內外的「二元」結構,到特區一體化之後的全域共進,深圳區域協調發展的步伐從容堅定。深圳以「東進、西協、南聯、北拓、中優」戰略為抓手,加快實現更平衡更充分的協調發展。
近年來,深圳區域協調發展藍圖漸次鋪開。在東部,以龍崗、坪山、鹽田、大鵬為戰場的「東進」,積極提升城市發展品質,拓展輻射粵東經濟圈。深圳西翼,南山和寶安是落實「西協」戰略的主力軍。
深圳南邊,以福田、羅湖為主戰場的「南聯」,重在提升深港協同發展水平。西北部的光明大地,昔日的光明農場上加速崛起世界一流的科學城,光明是「北拓」主力。深圳中軸是深圳南聯北拓、連貫東西的重要通道,龍華處於這條中軸線上,成為落實「中優」的主陣地。
以特區內協調發展為抓手,深圳苦練「內功」,提升城市的發展內涵,不同的區域,實現了不同的發展方向。
比如,近年來,擁有優良生態的大鵬新區在交通、產業、教育、醫療、生態環境等方面的規劃不斷優化,著力打造壩光核心啟動區生物產業集群,構建產、學、研協同發展的生命科技產業體系。
西部的寶安,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交通網絡基礎,在落實「西協」戰略過程中充分發揮優勢,開展寶安中心區、會展新城、機場東、新橋東及茅洲河「一河兩岸」等重點區域、重要節點城市規劃。
讓生態文明建設更進一步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對生活在深圳的市民,
碧水藍天以及純淨的空氣,
是高質量城市生活品質的基礎。
11月30日,「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在京舉辦。深圳市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獎牌,南山、寶安、龍崗、龍華和光明5個區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獎牌。除「飛地」深汕特別合作區之外,目前全市10個區已全部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美麗深圳實至名歸。
這得益於歷屆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實施「生態立市」戰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始終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重要民生工程擺在全市發展的突出位置來抓,出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深圳的決定。
曾經,黑臭水體是深圳的痛點,深圳全力以赴打好打贏碧水保衛戰。市委、市政府將治水作為「一號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舉全市之力進行全流域治理。2016年以來,全市新建成汙水管網6342公裡,完成小區正本清源改造14269個,提升汙水處理能力至771萬噸/日,補齊近四十年歷史欠帳。159個黑臭水體和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深圳成為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明顯的5個城市之一,得到國務院辦公廳督查激勵,並榮獲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
「深圳藍」是深圳人的驕傲,深圳持續擦亮「深圳藍」品牌。2019年,深圳PM2.5平均濃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自2006年有監測數據以來,首次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第二階段標準,灰霾天數從2004年最高187天降至2019年9天,創1989年以來新低。
如今,深圳在生態建設上再進一步,率先試點建設國家「無廢城市」。目前,深圳圍繞生活垃圾等六類固體廢物和制度、技術等四大體系提出58項建設指標,推進100項任務,以創建帶動治理能力提升成效初顯,探索超大型城市固體廢物汙染治理的「深圳經驗」。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近日,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布《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中,深圳作為全國機動車密度最高的城市,在通勤平均時間和平均距離上,與同類型城市相比表現更為出色。
這是道路規劃和交通管理水平的體現,這也是城市空間、交通效率、宜居水平的綜合體現。無論是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強化一體化灣區交通互聯互通,還是提升城市騎行和步行環境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網,當前,深圳正進一步提升現代化特大城市交通治理,落實交通強國戰略。
今年11月,市交通運輸局公布了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發展策略及近期行動計劃。根據建設方案,深圳將從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五個方面開展試點。比如,在市民最為關注的區域交通一體化,根據建設方案,我市將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探索城際鐵路、城市軌道快線等多層級一體化運營管理。
11月底,深圳機場衛星廳鋼結構工程實現全面封頂。
市民發現,在提升交通效率上,大量新技術、新應用已經實現在深圳各個道路上。未來,深圳也將建成全球交通科技創新高地,加快推進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在交通服務管理中的應用。
無礙溝通,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深圳作為全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5G的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如今則實現了5G獨立組網全覆蓋,市民可通過先進技術暢快溝通。
今年8月,深圳提前1個月完成4.5萬個基站的建設任務,成為全球首個5G獨立組網全覆蓋的城市。截至11月底,全市基站數量已經超過4.6萬個,實現了5G網絡高質量全覆蓋,5G網絡建設已領跑全國。
在其他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深圳寬帶普及和光纖入戶建設處於國際先行梯隊,固定寬帶人口普及率、光纖接入用戶佔比國內領先;超級計算、雲數據中心發展水平一流,深圳超算中心運算速度居國內前列,且是全世界最早布局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的超算中心之一;在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網聯汽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領域,深圳的建設和發展水平也保持國內領先。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球知名的「硬體矽谷」,深圳在5G網絡設備、應用場景等領域都具有較強競爭力,為5G上下遊企業提供最快捷、最完、最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網際網路城市」的建設步伐將越走越快。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葉志衛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發布廳推薦
發布廳邀請您關注「i深圳」
「i深圳」app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