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達12斤,大如籃球
身患罕見乳房巨大腫瘤
站立時須用手託住腫瘤
睡覺時低血糖隨時發作
每晚睡前都怕無法醒來
像熟透的西瓜隨時炸裂
這位患者太難了……
乳房腫瘤瘋狂長大
5月11日上午,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門診,孫達欣主任的門診依舊像以往一樣忙碌,診室裡流動著患者急切的身影。
叫號接近尾聲時,門口出現一位遲疑的面帶一絲羞澀的患者。胸前反背著一個大大的雙肩包,但是仍舊無法隱藏背包後面的巨大「凸出物」。
解開衣服,患者右側乳房已變成了一個籃球大小的罕見巨大腫瘤,表麵皮膚菲薄,皮下血管清晰可見,身體不自主的向右、向前傾斜。
經了解,原來此位患者並非諱疾忌醫、拖延就診,而是已經輾轉了多家醫院。
巨瘤帶來無數痛苦
2年前,王女士(化名)因乳房良性小腫瘤在外院手術,術後1年出現復發,再次手術後半年即復發,而且腫瘤生長迅速。
去年10月,患者因不明原因低血糖昏迷經「120」急診入住外院搶救。自此,患者的低血糖發作頻率也越來越高,白天需要隨身攜帶食物,感到飢餓需立即進食,最可怕的是夜晚,血糖下降後可直接昏迷。
外院因其不明原因低血糖發作,血糖甚至低於1mmol/l,認為病情複雜,手術難度大,麻醉風險高,推薦上級醫院就診。
患者後因經濟困難、疫情等原因,遲遲未繼續就醫。
可是,腫瘤的生長越來越快,站立時必須用手託住腫瘤,就像懷抱嬰兒,睡覺時只能右側臥,否則胸廓受壓,有窒息感。
更加危險的是隨時會有低血糖發作,王女士丈夫堅持每晚設定鬧鐘,每隔2-3小時叫醒她一次,確保她沒有昏迷,同時讓其進食。有幾次患者深夜無法叫醒,丈夫只能從嘴巴灌糖水進去,直到其醒來。
王女士說,每晚睡覺前,都怕無法醒來,閉眼睡覺,像是與世界訣別。本想著,低血糖原因不明無法根治,隨時有生命危險,乳腺腫瘤反而顯得沒那麼緊迫。可在這期間,右乳腫瘤瘋狂地長成了籃球大小,皮膚薄得透明,皮下血管清晰可見,似乎隨時都可能向熟透的西瓜一樣炸裂。
乳甲外科團隊解患者頑疾
疫情過後,患者不得不再次踏上求診之路,輾轉來到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乳腺甲狀腺外科。
科室主任孫達欣將其收治入院後,制定了詳細診療計劃,排除了症狀與其相似的胰島素瘤,考慮低血糖的元兇即為這個籃球大小的腫瘤,它瘋狂的汲取著營養,不斷地消耗血糖,致使王女士需要不斷的進食才能保證不出現低血糖昏迷。
經過與麻醉科蔣奕紅教授團隊的反覆商討以及嚴密的術前準備。於5月19日成功的將這個重達6kg的腫瘤切除 ,因切除後創面缺損較大,為減少患者的創傷及麻醉時長,孫達欣利用臨近皮瓣進行修復創面, 避免了遠處皮瓣轉移增加的手術創傷、麻醉風險及醫療費用。
更加可喜的是,與術前預估一致,腫瘤離體後,患者再未出現過低血糖情況。右乳腫瘤病理屬於交界性葉狀腫瘤 ,如不及時切除,轉變成惡性葉狀腫瘤的可能性極大,惡性葉狀腫瘤極易出現重要臟器轉移而危及生命。及時手術切除十分重要。
術後4天王女士便神採奕奕的出院了。
她一改術前陰鬱的心情,每天笑意盈盈。見到醫護人員,全是感謝的話。她說,現在每天睡覺前,再也不用擔心看不到明日的太陽了。
來源:桂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