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提出教師績效薪資分配方案,收入差距變大,這類教師有福了

2020-12-16 宸媽說教育

文/宸媽說教育

教師行業每年都是熱門專業,很受學生們歡迎。轉眼間,2020年就要過去,而2021年高考也還只有半年時間,時間過得真的很快。

前段時間教育部下發了一則通知,通知的主要內容是對義務階段教師的收入情況做了安排,提高教師的收入,且不能比當地公務員的收入低。

部分地區,更是對教師職稱進行了改革,這則通知顯示教師薪資按照績效重新分配,而不是平均主義,這也就意味著,有一些教師的收入即將增加,但是也有個別老師收入會降低。

哪些教師收入會增加?

第一類、一線教師以及班主任

班主任的工作比較多,會需要管理的事情很繁雜,除了要管理學習的生活方面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整體收入並不是很高,因此,此次績效工資會傾向班主任以及一線教師。

第二類、高職稱且在一線教學的老師

教育界的老師可以評上高級職稱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不僅要教學水平高,個人能力高,還需要教齡夠,學歷等等,最後才能評委高級職稱。而被評為高級職稱不僅收入增多,福利津貼自然也會變多。

因此,老師們會努力評職稱。但是也有個別高級職稱教師,職稱高了,便不願意在一線教書了,工資收入都不少,就想輕鬆一點。如果教師工資績效傾斜,那麼這些高級教師很難輕鬆享受高績效了。

第三類、偏遠地區教師

這類教師工作環境很艱苦,但是卻一直堅守在崗位,兢兢業業,憑這點信念與堅守,就值得尊敬。這類教師想評為高級職稱是相當困難的。

因此,教育部此次的消息中,特別提出績效要向這類教師傾斜。所以,偏遠地區的教師以後的收入會有增加。

哪些教師的收入會減少?

我們國家的教師隊伍很龐大,並且教師的收入很穩定,工作很穩定,最重要的是受學生和家長以及社會的尊敬,因此,很多人都想加入到教師隊伍當中。

但是也有個別教師在教師隊伍中,不認真教學,敷衍式教學,還有不思進取,就想平靜度日到退休,這類教師的收入自然會減少,甚至嚴重的還會被踢出教師隊伍

在其位謀其政,也有另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謀其事可保其位。這兩者是同一個道理。

師範專業有很多,但卻不是所有專業都可以成為老師,那麼那麼多可以成為老師的專業,你知道哪個專業更好更吃香嗎?

前景好的師範專業

1、語數英三大主科等專業

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語數英這三大主科都是穩穩地站在那裡,地位絲毫沒有動搖,即使是中考與高考的改革,三大主科的分值依然沒有任何變化。因此,三大主科專業的老師未來很吃香,前景很好。

我們國家每年有很多的師範專業的畢業生,都想加入到教師隊伍當中,但是真正能拿到編制的確實不多,還有一部分連學校都進不去。

只能去一些校外的補課機構當老師,對於這部分老師來說,三大主科就有用處了,補課班三大主科的補課學生是最多的,因此,收入也會多一些。

2、體育,音樂和美術類別專業

隨著新高考的改革,體育的分值越來越多,尤其是雲南省的體育分值由原來的50分提高到100分,與主科齊平了,未來音樂,美術等學科也會陸續加入到中考中去

此外,教育部對體育格外重視,各省體育的分值陸續都會增加,國家要學生達到全面發展,體育就必不可少,強身健體才能更好的學習。

因此,未來的前景與發展是很不錯的,而這方面的老師收入自然也是很不錯的。

送給想要考取師範專業的學生的一些話:無論是什麼專業,什麼行業,都需要努力,考上了更需要多鑽研崗位所需要的相關技能,只有不斷進步,才能不被社會淘汰。

教師的工作與收入很穩定,但是不代表考上了就可以一勞永逸直到退休,教師的工作的教書育人,同樣的也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結語

從教育部的績效調整就可以看出,教育部希望老師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原地止步最後很有可能會被踢出教師隊伍。因此,想考師範專業的學生,想成為老師的學生,你們要努力了。

教師按績效重新分配薪資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教育部提出績效工資分配新方案,再次拉大教師收入差距,有福了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消息,調整了老師的績效工資,這些教師的收入又要上漲了,怎能不讓人心動。教育部通知重新分配教師績效收入,這3類教師收入會增加第一類、偏遠地區教師多年以來,偏遠地區的教師和普通教師一樣,在教學崗位一線,辛辛苦苦的教書育人,而這些教師其實比任何老師都要偉大。
  • 績效工資改革?教育部提出分配「新方案」,這類教師將被踢出隊伍
    因為績效工資分配並不是很公平,因此多數教師,都非常希望能夠讓相關部門取消績效工資。不過對於以下這兩類教師來說,在新方案實施下,可謂是受益最大,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教育部提出分配「新方案」,更傾向於這兩類教師一線教師一線教師包括班主任,他們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不僅要備課,還要處理班級的大小事務,班級裡學生發生什麼事情,校領導都會直接找到他們頭上。
  • 教育部提出教師工資分配「新方案」,有提高有減少,收入差距增加
    教育部提出教師工資分配「新方案」,有提高有減少,收入差距增加其實,對於教師這個行業,一直以來的爭議都是比較大的,常有師範專業的學生抱怨教師行業的工資問題,比如說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等問題。針對這樣的現象,教育部也提出了教師工資分配的「新方案」,這幾類老師的工資將會增加。
  • 教育部提出教師績效工資新方案,這一類老師有福了,你在其中嗎?
    我國最近幾年也愈加重視教育資源這方面,前段時間發布了新政策,打算提升教師的薪資。其實教師的薪資組成也是很複雜的,不但有基本工資,而且還有績效工資。教師的績效薪資已經實施多年,這對於他們來說起到了一定的激勵作用,但同樣也對這個工資比較憤怒。相信很多一線教師,對於這個績效工資都是深有感觸的。
  • 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新方案,工資差距更大了,3類老師受益大
    ,可是一線的教師們付出的更多了,更加辛苦和勞累,但是,對於能夠拿到的績效工資卻沒有那麼高,和想像的差距比較大。 不過,現在對於這個現象教育部也是提出了新的對策,現在,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在這其中,也是專門針對教師績效工資分配進行了專門的闡述
  • 教育部提出,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新方案,有人歡喜有人憂愁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消息,調整了老師的績效工資,這些教師的收入又要上漲了,怎能不讓人心動。 教育部通知重新分配教師績效收入,這3類教師收入會增加 第一類、偏遠地區教師
  • 教育部改革績效工資分配方案,校長能力、教師態度直接影響收入
    教育部改革績效工資分配方案,校長能力、教師態度直接影響收入! 人們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意思就是說,治校能力強的校長絕對能帶領全校教職員工走向輝煌,使學校成為一所名校。
  • 教育部提出教師工資分配「新方案」,有漲有降,收入差距很明顯
    教育部提出教師工資分配「新方案」,有漲有降,家長喜憂參半教師以教育職位為主,主要負責教書育人職責。教師這個職業是最為古老的職業之一,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今天。負責中華人民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是我們現在人尊敬行業 。
  • 教育部改革績效工資分配方案,校際間將拉開差距,校長面臨考驗
    教育部改革績效工資分配方案,校際間將拉開差距,校長面臨考驗。人們常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意思就是說,治校能力強的校長絕對能帶領全校教職員工走向輝煌,使學校成為一所名校。教師的工資收入是根據固定的個人條件決定的,而不是根據所工作的學校好壞決定的;即使實行了年終績效工資,政府部門撥給學校的績效工資平均數都是一樣的,比如人均多少萬元,不論好學校與差學校一視同仁,差異只在於各校人數的不同而已。因此,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差異,並不會影響教師個人收入,各校教師工資收入大同小異!
  • 教育部提出工資分配「新方案」,有漲有降,收入差距明顯
    高考由教育部統一組織調度,或實行自行命題的省級考試院命題,是對高三學生學業的一次總結,也是一種相對公平、公正、公開的人才選拔形式,對於他們來說至關重要距離2021年高考還有半年時間,但高考也不意味著結束,高考後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填報院校,在教師各項待遇逐步提升後現在越來越多考生願意選擇師範類院校
  • 深圳教師薪資「曝光」,各地教師心裡不平衡,這薪資差距有點大啊
    每年畢業季都有大量學生會選擇考研或考編,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考編制獲得教師崗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教師編制崗和公務員一樣,不同地區薪資待遇差距極大。尤其是一線城市和普通縣城,薪資可能會相差好幾倍。前段時間,深圳寶安區的一個小學班主任工資被曝光。根據網上資料顯示,這位老師的稅前收入高達13400,稅後到手工資接近一萬,一年12薪。
  • 再談教師績效工資分配
    關於教師績效工資比例分配問題,本人已經談過多次,可能不符合部分教師的口味,所以閱讀量、點讚量不是很高,甚至遭到吐槽。真實的、正面的信息不被重視,反而跟風起鬨的負面言論卻受追崇,以至以訛傳訛,謬誤流傳,不能不說是網絡自媒體的遺憾。
  • 教育部宣布:明年這3類教師漲工資優先考慮!快來看看有你嗎?
    教師的收入一直是有爭議的,那這次工資的調整又是怎樣的呢,有人認為教師的工資很高,有的地方教師工資收入超過了當地公務員水平,還有的地方教師的年終獎超過了9萬元,有的人覺得教師並不是很辛苦,雖然每天都要備課上課,管理學生,但是畢竟雙休,法定假期,寒暑假都是有的,而且寒暑假也都是帶薪的。
  • 教育部:提高教師績效工資比例 單列班主任津貼
    中新網9月3日電 在教育部9月3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將研究改革和完善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降低職稱在績效工資分配中的權重,單列班主任崗位津貼,推動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任友群介紹,教師節1985年設立,至今已經有35個年頭。
  • 實施績效增量工資後,如何優化原有的分配方案就成了問題的關鍵!
    在各地實施原有的績效工資出現很多問題並引起廣大教師的抱怨後,教育部去年提出要落實實施績效增量工資,而且只能用績效工資來衡量教師的工作,起到真正激勵的作用。原有的績效工資被績效增量工資取代會讓教師待遇得到實實在在提高,至於能夠提高多少或者說教師拿到手的到底能有多少,問題的關鍵還是集中在績效的分配方案上。
  • 提高績效工資比例,單列班主任津貼:教師待遇要有這些新變化
    近日,在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中編辦、財政部等部委表示,教師的工資將迎來新變化,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單列班主任崗位津貼,推動提高教師教齡津貼標準……
  • 校長績效工資2萬,普通教師不足4千,這樣分配合理嗎?
    Z教師所在地區,下發了新的教師績效工資分配方案!而方案大概內容就是擴大各學校自行決定權,允許各學校在民主協商和充分討論下,自行決定學校績效工資最終分配方案!於是Z教師所在的學校就制定了學校的分配方案,而方案的制定者是教師代表和學校領導班子。具體方案不得而知。
  • 2020年教師待遇大變動!除了工資,教師還有這9項補貼收入……
    不過,近日國務院和教育部相繼發話了,要求落實教師工資不能低於公務員工資水平的政策! 通知明確了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所有工作,確保所有地區教師工資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工資收入水平,不得拖延。
  • 教育部:提高獎勵性績效在工資中的佔比,並向一線教師和班主任傾斜
    第五個方面,擴大績效工資分配權,提出新增績效工資總量主要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獎勵性績效工資由學校在考核的基礎上自主分配。提出建立健全以發展素質教育為導向的學校辦學質量評價體系,強化過程性和發展性評價,更加注重評價學校提高辦學質量的實際成效,並作為對學校核定績效工資總量、對校長教師實施考核表彰的重要依據。 其次是強化校內激勵作用。提出學校要從五個方面構建完善的教師激勵體系。
  • 高校教師,年薪70萬怎麼了!
    高學歷≠高收入 一直以來,高校教師的薪資都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 放眼世界,中國大學教師的平均收入水平可以說沒什麼競爭力。 截圖自國家統計局 雖然這兩個行業都高於了全行業的平均水平,但是由於高層次人才的收入與普通教師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這就像馬雲和你的平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