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021-02-07 李白杜甫的詩

香爐,指廬山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這巨物「掛」起來呢?「壯哉造化功!」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讚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像的餘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裡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裡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雲冉冉上升、嫋嫋浮遊的景象表現出來了。「掛」字前面已經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侷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無怪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鑑賞家。

相關焦點

  • 【每日一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免費關注訂閱【老朋友】點手機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出自唐代 :李白《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注釋】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因形似香爐且山上經常籠罩著雲煙而得名。掛前川:掛在前面的水面上。九天:古代傳說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
  • 李白誠不欺我!原來廬山瀑布真這麼望,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受降雨影響廬山瀑布再現「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景觀。網友紛紛感嘆:李白誠不欺我!有網友發現了李白的新身份:不是浪漫,是寫實!還有網友發現了一些奇怪的東西延伸閱讀:望廬山瀑布二首《望廬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創作的兩首詩,一為五言古詩,一為七言絕句。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雖然非常短,但很有意思
    古人常說寫詩要練字,練字,畫龍點睛,看似不著意沒有啥出奇的地方認真琢磨起來,要想替換那都替換不了,都是平時的功夫,你以為李白是天才。當然他很有天賦,但是也是樣一手一手練出來寫出來了,寫到了今天才能寫成天才的樣子,掛字也才能寫得出來。而且兩句還都不算,頂多算個陳述句,一切都還沒開始更猛的感嘆句在後邊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講吧秀古詩詞解說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這首詩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孫愈老師來給大家解釋解釋: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好像長河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那麼今天有什麼故事要講給大家聽呢?
  • 「飛流直下三千尺」不是誇張句?李白:說了我是寫實派,偏不信!
    「飛流直下三千尺」是不是誇張句?李白:說了我是寫實派,你們卻不信小時候,我們都讀過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老師在教這一首詩的時候,總是強調一句:「李白是浪漫主義大詩人,他的詩句充滿了誇張。」你看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你品,你細品,瑰不瑰麗,誇不誇張?小時候的我們,總是以仰望的姿態,腦補著詩歌裡的畫面:啊,三千尺啊,這也太偉大了吧!毫無疑問,這必須是誇張句啊!
  • 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條瀑布不是人間之物,一首小詩也要反覆修改
    望廬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們在學習一首詩之前,最好先把它「復原」一下。比如,這首詩到底是誰寫的?原來的題目叫什麼?李白站在哪裡望瀑布?這個問題就涉及寫作真相。如果要解答的話,單看「日照香爐生紫煙」這句話,還真是解不了!你看,「遙看瀑布掛前川」,好像是站在瀑布正對面啊!但再看「疑是銀河落九天」,有一個「落」字,是從上往下傾瀉的感覺,那是不是站在正下方仰視瀑布呢?
  • 古詩詞丨李白《望廬山瀑布》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詩詞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1.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雲霧,遠望如紫色的煙雲。
  • 同樣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的這首詩,千年來無人能夠超越
    無不流露了李白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望廬山瀑布》,便是李白筆下一首關於讚美祖國壯麗山河的經典詩篇。顧名思義,李白這首詩寫的就是廬山瀑布之景。對於《望廬山瀑布》這首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它主要便是以高度誇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像,將廬山瀑布的雄偉奇麗形象和氣勢,勾畫得出神入化。宛如一幅生動的山水畫,歷來膾炙人口。
  • 飛流直下三千尺,來這裡不是看山而是感受那句詩,一起看看吧
    它就是廣東韶關雲門山,雖然說是山,但或許這裡有很不可思議的創新景點,讓你覺得並不是來看山,而是來感受那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飛流直下三千尺,給你帶來或許不只是一些瀑布給下,也有一下小彩虹,給你一些小驚喜,就像是來這裡給了你個小彩蛋。這個飛流直下三千尺,也正是子喬覺得很有創新點的地方,不難發現這是人工做出來的瀑布,被巖石包住的地方其實是一座電梯,咱們身為遊客是可以坐著這個電梯,去觀賞飛下來的瀑布。那種感覺就是壯觀,看山看水,心裡的世界瞬間安靜。坐這個電梯可以坐挺久的,因為有一百六十多米高,相當於五十層樓高吧。
  • 一天一首古詩詞 |《望廬山瀑布》唐 李白
    (3).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裡是誇張的說法,不是實指。(4).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嫋嫋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 詩仙李白流傳最廣的十首詩,你還記得嗎?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是夜,李白寄住在山寺,睡前閒走。他仰頭一望,看見了滿天的星辰。頭頂是銀河,散發出奇異神秘的光芒,似乎整個人都被星空環繞。於是,他揮筆,寫下了「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是李白著名詩篇的其中一首了。也是在這首詩裡,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對影成三人」。哪三人呢?酒杯裡的倒影、月下的影子,和喝酒的人。
  • 一場極為平常的遊歷,卻被李白用詩寫的情趣盎然,返璞歸真
    在盛唐的李白就是這樣一個仗劍走天涯的俠客,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行裝飽足,一劍一壺酒可以說就是李白的標配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李白的性格就是這樣,豪放不羈,縱有千難萬阻,我亦馳騁天涯。李白這一生遊歷過千山萬水,按理來說,他的詩或許應該會更加成熟穩重 ,然而我們在品讀他的詩的時候卻發現並非如此。
  • 廬山秀峰馬尾瀑,飛流直下三千尺
    入山門,見漱玉亭,亭臨溪潭,瀑布漱玉飛濺,石刻遍崖,東坡以為山南「絕勝不可談,擇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峽橋」,並作詩詠之,我們志在高瀑,小歇一會,備好雨具,便匆匆上山了。 將近觀瀑亭時,已是氣喘籲籲腳腿發軟了。亭對面是就是瀑布,李白的詩雖然雄壯,不過現在看來,這並沒有象詩中描繪得那般神奇,這尤使人沿路疑惑不已。
  • 小學生語文作業,惡搞詩人,老師看後:被你氣得李白晚上來找你
    小學生語文作業,惡搞詩人,老師看後:被你氣得李白晚上來找你李白是我國唐朝得著名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相信在我們學生生涯都挺不喜歡這些詩人的吧,寫了那麼多詩,還需要背誦,真的好麻煩啊!李白的詩風格豪邁奔放,想像豐富,語言奇妙,浪漫主義。
  • 「詩仙」李白10句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出自《行路難·其一》,意思是雖然人生歷經挫折,但仍要相信將會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裡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4、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這句出自《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意思是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失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6、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望廬山瀑布》中有個字搞錯了:「掛前川」應為「掛長川」
    ,比如「日照」有作「日暮」、「掛長川」有作「掛前川」、「三千尺」有作「三千丈」、「落九天」有作「落半天」,甚至有人認為該詩並非李白所作。大量的文獻顯示該詩的早期版本均為「掛長川」,而偽作之說卻沒有任何的實據支撐。就詩作本身的藝術性而論,「掛長川」也明顯優於「掛前川」。關鍵詞:大數據 李白 望廬山瀑布 異文掛前川 掛長川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長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李白家喻戶曉的一首千古絕句,被人「抄襲」,蘇軾寫詩痛罵抄襲者
    提到詩詞,就不得不提到唐詩,而提到唐詩,那麼一定繞不開「詩仙」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縱觀李白一生,留下了太多太多膾炙人口的詩篇,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千古名句,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可是你知道嗎?詩仙李白的一首詩曾經被一個小詩人「抄襲」,還一不小心抄成了名篇,名噪一時,而大文豪蘇軾看不過去,於是寫了一首詩來痛罵抄襲者,居然也成為了千古名句。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只讀過李白寫的詩?太out了!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嘛
    只讀過李白寫的詩?太out了!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嘛提到李白,大家腦海裡立馬浮現出的大概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闊,或者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深情厚誼。李白的詩歌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發展史上,達到浪漫主義藝術的頂峰,無論在精神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對唐代以及後代都產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唐代的韓愈就已經給他以很高的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可以說李白的詩歌千古流傳,可你見過李白寫的字嗎?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領略一下李白唯一存世的一首書法真跡《上陽臺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