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攢內力,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四智」產業

2021-01-08 澎湃新聞
積攢內力,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四智」產業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19-08-22 14:12 來源:澎湃新聞

隨著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迫近,上海的人工智慧發展走過了關鍵的一年。一年裡,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的設立在上海人工智慧版圖上畫下濃重的一筆。

5月7日,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會議召開,正式宣布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工作小組辦公室揭牌成立。

兩個月後,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推進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要匯集全球先進的城市發展理念和科技元素,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慧特色產業集群,創建「智生產、智生活、智生態」的產城共生家園,成為特色主導產業推動區域整體開發的創新試驗區。

試驗區選址位於閔行區馬橋鎮及其周邊區域,面積約15.7平方公裡。

智能運載系統、智慧機器人、智能感知系統、智能新硬體系統等「四智」產業是試驗區的發展重點。

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史宏超在近日的採訪中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介紹,馬橋鎮有濃厚的航天、裝備等製造業基礎。試驗區將依託傳統優勢,重點發展重資產、重投資的製造業,尤其青睞機器人產業。史宏超透露,現階段,試驗區正在積攢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工作方案》對「四智」產業做出了詳細解讀。

智能運載系統。發揮閔行區在相關產業領域的基礎優勢,圍繞航天、航空、船舶、電子等核心產業,加強與國內知名企業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構建相關領域的人工智慧國家級平臺,重點發展智能無人機、位置服務相關的運載產品及系統,推進相關技術的轉移與轉化。

智慧機器人。在推動達闥機器人及柔性執行器項目群落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吸引和爭取國內外智慧機器人項目落戶。面向產城融合,以集成應用產品為切入點,重點發展教育、陪伴、體育、康復機器人,提升試驗區家居智能化水平。結合上海電氣、上海航天及閔行開發區內相關企業智能化升級需求,重點發展人機協作、智能搬運等機器人產品、核心零部件和系統,創新智能製造應用項目的商業模式和融資方式。

智能感知系統。圍繞裝備、汽車、醫療等領域的應用需求,重點發展微電子機械系統、雷射雷達傳感器和動態視覺傳感器。推動機器視覺與工業應用深度融合,重點發展機器人3D視覺和AI圖像視覺檢測等新技術。結合馬橋體育產業特色,引進國內外優勢專業研發機構,重點發展智能運動、智能圖像、智能環境等感知系統,帶動高端智能消費傳感器產業發展。

智能新硬體系統。瞄準硬體產品智能化升級的發展方向,重點發展智能新硬體識別和交互的產品、系統及平臺,發展人工智慧特色晶片,引進移動智能、增強現實、虛擬實境、可穿戴等領域智能終端產品創新企業,加快實現智慧娛樂、生活健康等領域智能家居產品產業化。面向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城融合發展,吸引國內外軟體設計人才在馬橋創新創業,重點發展智能新硬體系統的設計開發與應用,提升設計智能化水平。

《工作方案》正式出爐前,試驗區的招商工作已然展開。6月28日,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馬橋鎮舉行。雲端服務機器人公司達闥機器人、紐交所上市企業鑫苑集團全資子公司鑫創科技落戶馬橋。

達闥機器人是試驗區正式引進的第一家企業。目前,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已完成廠房裝修,預計8月份完成設備安裝,力爭9月份投產。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孔兵在採訪中表示,達闥對上海的人文環境、工業基礎一直看好,達闥機器人爭取9月在馬橋生產機器人智能柔性執行器。「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和馬橋鎮政府接觸,到現在已經具備生產條件,很快就可以生產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馬橋人工智慧,上海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舉行國際推介會
    主打「人工智慧」的閔行區馬橋鎮再度拓展國際「朋友圈」——昨天,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舉行國際推介會。會上,中歐人工智慧創新園開園,中外企業家聯合會科創專委會同步揭牌,助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慧產業聚集高地、創新發展高地、人才集聚高地。
  • 26特色園區跟蹤調研|急不來的馬橋AI「試驗田」
    馬橋是上海的網球重鎮,有小溫布爾登之稱,這裡舉辦過四屆網球大師杯和十一屆ATP1000上海勞力士大師賽。現在的馬橋有了更響亮的名號——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重點發展智能運載系統、智慧機器人、智能感知系統、智能新硬體系統等「四智」產業,布局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製造業和雲計算為核心的生產性服務業。閔行區在人工智慧產業方面具備支撐試驗區的產業基礎,已聚集超140家人工智慧企業,其中晶片、雲計算、傳感器、數據服務、生物識別等基礎領域已有10餘家,機器學習、視頻/圖像/語音識別、人機互動等應用技術領域已有近20家。
  • 上海傾力打造的人工智慧創新園在閔行開園!
    12月17日,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國際推介會暨中歐人工智慧創新園開園儀式在馬橋鎮科研工坊舉行。上海人工智慧試驗區是上海市政府重點打造的人工智慧產業創新高地,是閔行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動機」。活動現場,中歐人工智慧創新園和中外企業家聯合會科技創新專委會上海中心正式揭牌。中歐人工智慧創新園是由試驗區和鑫創科技聯手打造的聚焦歐洲科創資源的全球協同創新網絡的重要節點,是「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33個重點籤約產業項目之一,也是閔行區政府打造全球人工智慧創客中心的重點建設對象。
  • 上海剛剛發布60平方公裡產業新空間,哪些區域是重點
    2019年11月,上海發布了新一版上海產業地圖(投資促進導引)(下稱「投資上海」),在前一版產業地圖的產業定位基礎上,將空間信息、載體信息、政策信息納入產業地圖,服務投資商落滬。具體到26個特色產業園區,分別是張江人工智慧島、 金橋5G產業生態園、臨港新片區大飛機產業園、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馬橋AI創新區、G60電子信息國際創新產業園等。
  • 重慶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近日,記者從重慶市發展數字經濟推進大會上獲悉,《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於近日印發。按照《實施方案》,力爭到2022年,重慶市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基本建成,人工智慧應用示範取得顯著成效,人工智慧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試驗區具體怎麼建?
  • 機器人「廚神」現場烹飪馬橋豆腐乾?上海這個區攜各類功能機器人...
    展臺上,有的機器人在烹飪馬橋豆腐乾,有的機器人在跳操,有的機器人則在巡邏……11月19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正式拉開帷幕,閔行區攜東方智媒城、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光華創意街區、七寶古鎮等區內代表性文創園區和文創企業亮相,以「閔行最上海」之名向觀眾推介最新項目和最潮產品。
  • 東海岸將建華南人工智慧實驗室!華僑試驗區與中國移動、上海電氣合作籤約
    9月16日上午,華僑經濟試驗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項目籤約儀式在華僑經濟試驗區管委會辦公樓舉行。汕頭市委常委、副市長李宇,汕頭市副市長趙志濤,汕頭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泳雙,汕頭華僑試驗區管委會主任劉俊毅,廣東移動總經理魏明、副總經理崔志順,上海電氣集團總裁黃甌,上海電氣輸配電集團總裁肖衛華,上海電氣集團辦公室副主任範誼章,汕頭移動總經理、汕頭市電子商務產業協會會長周武等領導出席籤約儀式。
  • 廣東公布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
    方案提出,將在廣州打造以琶洲為核心、以珠江為紐帶、以產業融合發展聯動周邊區域的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簡稱「廣州試驗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2/410284.htm方案提出,到2030年,廣州試驗區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實現重大突破,建成人工智慧理論與技術體系,在多領域的技術研究和應用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建成數字領域產業集聚發展高地,為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供有力支撐,成為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發展全球優選地
  • 臨港新片區10大政策助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最高資金扶持達1億元
    中國網地產訊 10月15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印發修訂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集聚發展人工智慧產業若干政策》的通知。以下為全文:管委會各部門、各直屬單位,臨港新片區各鎮、各開發公司、各有關單位:經臨港新片區管委會2020年第19次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集聚發展人工智慧產業若干政策》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 廣州又一重磅試驗區來了
    綜合考慮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和已有條件,河北省(雄安新區)、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6地開展先試先行。其實,全國各地「鋪牌」已久。從政策上看,《杭州市全面推進「三化融合」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行動計劃(2018—2022年)》《推進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天津市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3年)》……各地紛紛「加碼」,數字經濟之爭火藥味漸濃。
  • 數字經濟2022年要佔浙江GDP半壁江山 創新發展試驗區怎麼建定了
    12月22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浙江省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下稱《建設方案》)已於近日正式印發實施。到2022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4萬億元以上,佔全省國民經濟生產總值比重超過55%。去年9月,浙江入選全國首批6個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
  • 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在漢發布,武漢有望打造人工智慧產業新...
    長江網10月11日訊(記者吳曈)「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將成為一個標誌性工程,為武漢人工智慧試驗區發展帶來更大更強的帶動效應。」11日上午,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儀式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趙志耘表示,在武漢建設全國首個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必將在我國人工智慧發展進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安徽自貿試驗區發布首批項目清單 合肥蕪湖蚌埠三個片區產業確定
    圖源:安徽省發改委網站近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發布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首批項目清單,32個項目總投資705.75億元,涉及量子信息、人工智慧、機器人、生物醫藥、高端製造、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
  • 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加速起航 243個項目籤署入駐開工開業
    3月30日,廣州發布數字經濟創新發展「22條」,以廣州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第一份綱領性政策文件,作為廣州面向全球第一份數字經濟領域招商引才的宣言書。  3月31日,全面加快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動員活動主會場在琶洲核心片區廣報中心舉行。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烈雲談武漢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人工智慧現在有...
    對話背景10月11日,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暨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白皮書發布會在武漢會議中心舉行,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宣布武漢人工智慧計算中心啟動建設,中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了《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丁烈雲院士做主旨演講。
  • 於無聲處聽驚雷:上海灘的人工智慧「英雄榜」與「俠客島」
    圍繞「東西集聚、多點聯動」的布局,上海人工智慧產業空間格局已經初步形成。加快建設中的「4+X」融合創新載體,就是上海的AI俠客島。浦東張江人工智慧島已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人工智慧產業和應用標杆。最新數據顯示,整個島上集聚了將近90多家企業,近4000多人在此辦公。
  •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19年年底出爐 48條...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備受關注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於去年年底出爐。昨日,天津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新聞發布會舉行,詳細介紹了《行動方案》的特色與亮點。
  • 從政策到產業:全球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圖譜
    2016年11月《人工智慧對未來決策的機會和影響》報告描述了人工智慧的應用現狀,分析了人工智慧應用將給英國政府和社會帶來的益處,重點關注了人工智慧對個人隱私、就業以及政府決策可能產生的影響,並就人工智慧帶來的道德和法律風險提出了建議。2017年11月發布的《產業戰略:建設適應未來的英國》確立了包括將英國建設為全球人工智慧與數據創新中心在內的四個人工智慧優先發展領域。
  • 華為參與,《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在武漢發布
    集微網消息,10月11日,武漢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啟動暨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發布會召開。現場,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華為聯合發布《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發展白皮書》。結合武漢人才密集優勢,鼓勵高校院所聯合行業龍頭企業,採用產學研合作模式,創建一批人工智慧重點實驗室、研究院等創新科研組織,基於人工智慧計算中心算力資源,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需求,開展人工智慧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工作,落地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培養一批關鍵人才。三是打造應用創新孵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