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濫情的痴情者,51年622段感情,為真愛保持童貞

2020-12-11 月下論古今

有人將《霍亂時期的愛情》裡的主人公阿里薩稱為「濫情的痴情者」,他51年的時間交了622個女友,經歷了世俗的愛情,但是依舊忘不了他的初戀。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男生忘不掉自己初戀的原因「愛而不得的永遠是最好的」,但是,阿里薩卻在51年後,熬死了自己的情敵,和初戀終成眷屬。

其書其事

這部作品的故事,其實我們普通人看來還是比較荒誕不堪的,和初戀分手之後,竟然在51年經歷了622段戀愛。但是在荒誕的背後,卻總能看到現實。

在很多人看來,《霍亂時期的愛情》有很多關於性慾的描寫,就像是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杜拉斯的《情人》,幾乎就是一部黃色小說,但是它卻是一本關於愛情的書,通過阿里薩51年的600餘次戀愛,讓人知道關於愛情的每種類型。

在阿里薩的眾多情人當中,不乏女僕,寡婦,妓女等各種類型的女性,經歷了很多種愛情,每個女性只不過是阿里薩風流本子上的一頁,是他失去摯愛之後在精神上的彌補。

這所有的一切都起源於一場一見鍾情,阿里薩見到費爾明娜之後,愛上了他,那種感覺就像《西廂記》裡剛見過崔鶯鶯的張生,以一封封情書不斷追求。

費爾明娜終於被阿里薩的追求所感動,但是這段感情註定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的愛情遭到; 費爾明娜父親的反對,並將費爾明娜送到了遠方的舅舅家。

時間是忘記一個人最好的良藥,當費爾明娜再一次見到阿里薩之後,她似乎不再對他有感情,阿里薩被拒絕之後,心裡也十分難過,自己的女神也嫁作他人婦。

在他交了第一個女朋友之後,便開始放縱自己,很快從失戀的陰影裡走了出來,並不斷享受交女朋友的樂趣,從別的女人身上想像費爾明娜的影子。

在未來的51年裡,他沒有結婚,而是在不停地交女朋友,在交了622個女朋友之後,費爾明娜的丈夫去世,二人在相愛51年之後終於在一起。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社會的霍亂也是阿里薩的霍亂

小說的故事便是發生在霍亂時期,而馬爾克斯給霍亂增添了幾種意味,霍亂自然是一種病,而霍亂亦是一種心病,那就是愛情,愛情縱使是美好的,但是它折磨起人來就像是霍亂,阿里薩的愛情就是一種霍亂,他那麼愛費爾明娜,卻依舊愛而不得,那種感覺就像是生了一場大病,大病之後的後遺症便是瘋狂交女朋友,來給自己安全感,但是心裡仍舊忘不掉費爾明娜。

在母親準備幫助他脫離這場霍亂的時候,一個女人在船上強姦了阿里薩,從此以後他便發現,性可以使他忘記對費爾明娜的思念。

愛情引起的疾病,只能由愛情救治,而這51年的救治只是緩解他的霍亂,也開始了長達51年的獵豔之旅,622個情人寫滿了他25個本子,好像是他的戰利品,而最後痊癒卻是在51年以後,當他們兩個人都是古稀之年的老人的時候,那便是二人一生中最浪漫的時候。

信件往來,使他們終生相伴,老年喪偶的費爾明娜,無依無靠,她需要活下去,需要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氣,而這個時候的阿里薩恰好滿足了她這種需求,不斷通過信件往來,幫助她找到活著的勇氣,幫她找到曾經的記憶。

見到信件的她,發現阿里薩已經不是以前那種浪漫主義者,相反,而是一個智者,費爾明娜看到信件後發出感慨

「由此,她發現了一個陌生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他的真知灼見和他年輕時那些熾熱的情書不相符。他的話更像是出自一個埃斯科拉斯蒂卡姑媽所認為的受到神聖啟示的男人之口。這個想法又讓她像第一次收到他的信時那樣害怕起來」

因為這轉變,費爾明娜再一次接受了他。

這段感情經歷了長達半個世紀,愛情從幻滅到重生,最後終於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劫後重生。

《霍亂時期的愛情》與其說是講愛情倒不如說更像是一種生命的狀態,尤其是在面對衰老的時候,那個曾經的三角戀對死亡有不同的態度,費爾明娜的丈夫更害怕死亡;阿里薩則是理性對待衰老和死亡,這是自然規律,要珍惜當下,更重要的是,越接近死亡的時候,可能自己越接近愛情,只要珍惜生命,總能活到和費爾明娜在一起的那一刻。

所以阿里薩的態度也代表了馬爾克斯的態度,愛情就是生活,愛情就是生命。

《百年孤獨》寫的是拉美史詩,而《霍亂時期的愛情》寫的卻是我們日常的生活,在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時,更容易讓人動容,這卻是是一部愛情的百科全書,同時也是一部激勵我們,積極面對生活的書,在面對死亡,面對愛情的時候,要坦然面對。

相關焦點

  • 《霍亂時期的愛情》:濫情而痴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愛情,從來不止一種模樣,一種滋味。它充滿了痛苦、甜蜜、糾結、渴望、嘆息、種種複雜的情緒體驗。而《霍亂時期的愛情》記載的愛情卻是最全面,最經典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5年,自出版之日起,就受到評論界的高度關注與讀者的一致好評。被稱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很多文學大師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就再沒能寫出過偉大的作品,但加西亞·馬爾克斯打破了這個定律。
  • 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51年622段感情,給出你關於愛情的答案
    馬爾克斯將這則故事與他父母年輕時的愛情雜糅在一起,再加入馬爾克斯自己的愛情、其他一些人的愛情故事,最後成了《霍亂時期的愛情》霍亂,讓人不寒而慄的可怕疾病,作為線索貫穿始終。小說可以說是一個 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故事,也可以說是一個男人和很多女人之間的故事,主人公阿里薩51年622段感情,只為等待最初最深刻愛著的那個女人。
  • 霍亂時期的愛情:阿里薩經歷了622個女人,為何說自己保持童貞?
    生活在80年代的青年作家,正在經歷文學形式大轉型時期,惶惶無依之時,馬爾克斯在中國作家之中引起了文學爆炸。 1982年,56歲的馬爾克斯因為《百年孤獨》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1985年,馬爾克斯出版了人生巔峰之後的第一部小說,也是他的另一部代表作《霍亂時期的愛情》。
  • 霍亂時期的愛情:和超622女性在一起過的男人,卻自認仍保持童貞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本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憑藉《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寫下的又一本巔峰之作。書裡寫了一個名叫阿里薩的男人,半輩子沒結婚,只為了等甩掉自己的初戀——一個叫費爾明娜的已婚女人,成為寡婦,以便再追求她的故事。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生活裡的一束光,也是情感上的一場霍亂
    他有兩部經典代表作,一部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的《百年孤獨》,另一部則是《霍亂時期的愛情》。這也是他一生中最滿意的兩部作品。《霍亂時期的愛情》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如果你完全不知道這本書所講的故事,一定很難想像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是什麼樣子。
  • 《霍亂時期的愛情》:只有時間知道我有多愛你
    時間之於愛情,究竟是良藥還是毒藥?馬爾克斯用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一周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愛情巨著《霍亂時期的愛情》,讀罷依舊對這段跨越了半個世紀的愛情長歌感動不已。僅僅是位發報員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因為一次送信經歷偶然瞥見了正在窗邊教授文字的費爾明娜·達薩,就是這偶然的一瞥,埋下了這顆橫跨50年愛情史詩的種子。在半個世紀裡,阿里薩一直在角落裡關注著自己的女神,等著她的回信,等著她的允諾。直到費爾明娜開始了自己的婚姻,擁有了自己的家庭,而阿里薩並不甘心,堅守童貞成為了他的誓言,等待成為了他的使命。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一生愛一人,是愛情最美的樣子!
    但是這段感情遭到了費爾明娜父親地強烈反對,為了拆散他們,費爾明娜的父親為女兒安排了一次長途旅行。三年後費爾明娜歸來,因為各種原因選擇離開了阿里薩,跟烏爾比諾醫生結了婚,烏爾比諾為人正直,成熟穩重,也是費爾明娜理想的結婚對象。
  • 《霍亂時期的愛情》:用半個世紀622個情人,解讀三個愛情真相
    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為了得到費爾米娜·達薩的故事,她等待了53年7個月零十一天,前後擁有622個情人。小說窮盡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忠貞的、隱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圖式的、放蕩的、轉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現了時光的無情流逝。小說以當時發生的霍亂為背景,霍亂則象徵著愛情。
  • 偉大的愛情教科書《霍亂時期的愛情》:我用了51年等情敵離世
    無論是講了一個世紀的《百年孤獨》還是這本寫了一生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馬爾克斯善於運用漫長而細膩的時代背景來描繪一代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糾葛。《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的創作,是源於馬爾克斯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新聞:一對來到四十年前的故地,重溫蜜月旅行的老人,竟被載他們出遊的船夫用槳打死了,為的是搶走他們身上帶的錢。他們是一對秘密情人,四十年來一直一起度假,但各自都有幸福而穩定的婚姻,而且子孫滿堂。
  • 《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比愛更艱難的事了」
    馬爾克斯曾經說過,這一部《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他寫得最好的小說。然而在我的愛情觀還停留在純愛期,一位跟我有同樣愛情觀的朋友讀完此書,告訴我她三觀盡毀,我便沒有讀。讀這部小說的契機,是當前的疫情。四月中旬有一條刷爆我朋友圈的新聞,一對情侶不顧封城禁令,在居民區公共桌椅上親吻,被巡視的警察抓到,罰款,有圖有真相,於是我戲謔地問我的閨蜜們,這是不是「新霍亂時期的愛情」?不想這個玩笑誤發到了我和父母的微信群裡。父親說,我應該仔細讀一下這部小說,才知道究竟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而不是想當然地憑書名猜故事內容,就開玩笑。
  • 《霍亂時期的愛情》:和超622位女性在一起過的男人,卻自認為仍保持...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一本加西亞·馬爾克斯在憑藉《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寫下的又一本巔峰之作。 可等待的51年9個月零4天的過程中,阿里薩又和超過622個女性(大部分是寡婦)在一起過。 理由是,要保持身體的活力,以及提前適應與寡婦的相處。 而在費爾明娜的丈夫烏爾比諾醫生因意外離開後,阿里薩快速甩掉身邊的戀人,展開對費爾明娜的追求,兩人也最終走到了一起。
  • 霍亂時期的愛情:明明是一個人的開始,卻演化出624個人的故事
    因為有了《霍亂時期的愛情》,人們才懂得,為什麼《百年孤獨》裡那麼多情慾與愛戀都不是愛情,而整個家族的終點是走向孤獨。而因為有了《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才顯得更為獨特和重要。而且看了《霍亂時期的愛情》,就自然而然懂得了,娛樂性小說和文學著作的區別。
  • 《霍亂時期的愛情》他經歷了622個情人一生卻只愛一個人
    文/咖啡《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馬爾克斯繼《百年孤獨》之後又一本被稱為經典的著作,它是在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首部作品。書中發生的背景是在1879年一個動蕩的年代,主要講述了窮小子阿里薩因為在送信時,無意間看到了費爾明娜,從此陷入愛河,從追求到互相往來,再到被拋棄,最後又走到了一起,歷經51年。有人說,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把人類的孤獨寫到了極致,而《霍亂時期的愛情》則把愛情表達到了極致。
  •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重啟了我對愛情的幻想
    因為久仰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大名,看完了《百年孤獨》後,又對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的《霍亂時期的愛情》好奇 就看了這部同名電影。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一種孤獨,一種有關執念和等待的孤獨
    然而18年後,又一本驚世之作——《霍亂時期的愛情》問世了。馬爾克斯似乎一直在書寫最極致的一切,《百年孤獨》是極致的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是極致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讓我們相信在看過世態炎涼,經歷過人生滄桑之後,我仍愛你,至死不渝,始終如一。
  • 《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曠世巨著的情節是怎樣的呢?
    01如果要列出人生必讀的十部愛情小說,前三一定會給《霍亂時期的愛情》留上一個位置。後來女主嫁給了高富帥醫生烏爾比諾,男主則繼續執著地單戀著女主,並且流連於622個女人的身體,但仍沒有改變對女主的愛,在經歷了53年7個月零11天的分別之後,兩人終於又在一起了。現在說法就是,窮小子遇到女神,然而高冷女神嫁給了現實版高富帥,而落魄的文藝少年發憤圖強,苦熬五十三年後終於熬死了高富帥,成功抱得佳人歸。
  • 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給你答案
    作者:瓊笛|書評系列紐約時報評價《霍亂時期的愛情》:"這部光芒閃耀,令人心碎的小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情故事之一。"這本書卻又不是僅僅如此的簡單,直到讀完它,你還會有許許多多的疑惑,到底什麼才是真愛?因為在《霍亂時期的愛情》當中,作者馬爾克斯幾乎寫盡了愛情的全部面貌。不管是甜蜜的,還是冷酷的,相聚亦或是分離,浪漫或者平淡,作者都用獨特的筆觸向我們展示出了一段又一段,各不相同的愛情。
  • 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為愛堅守51年
    現在進入我們的主題,毛大叔為您帶來這部經典的老電影《霍亂時期的愛情》,我希望全球的流行,能像劇中的愛情一樣,等待長久的堅持,最終迎來光明和幸福。馬奎茲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他在憑藉小說和諾貝爾文學獎迅速贏得了許多獎項。
  •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後感:這才是頂級的愛情
    這兩天讀完了《霍亂時期的愛情》,剛讀完一臉懵,會想這樣的愛情怎麼會有人想擁有呢?仔細思索一番,才明白了這樣的愛情才是頂級的愛情。《霍亂時期的愛情》講得是一個叫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男人一見鍾情喜歡上了一個叫費爾明娜達薩,從此以後就像被勾走了魂兒一樣,每天寫情書表達愛意,想盡辦法想要見心愛的女子一面,正是那首歌中唱的「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夢想著偶然有一天再相見,從此我開始孤單思念。」
  • 強烈推薦,疫情期間讀《霍亂時期的愛情》
    愛情是一種世界語言,不論古今中外,不論是在戀愛中、失戀中或者婚姻中,它的情感震動都是一樣的。所以,閱讀《霍亂時期的愛情》時,會覺得除了語言表達習慣稍有不同外,其他情感上的共振並無不同,所以儘管加西亞·馬爾克斯很智慧,水平很高,可故事情節依舊是俗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