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21種情形

2020-12-22 律贏惠法律服務

我國《婚姻法》規定了兩種離婚模式,一種是協議離婚,另一種是訴訟離婚。第一種協議離婚模式下,夫妻雙方自行去民政部門申請離婚,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進行適當處理後,民政部門會發給離婚證,男女雙方的婚姻關係即告解除。第二種訴訟離婚模式中,通常是夫妻一方想要離婚,另一方不同意離婚。夫妻一方向法院訴請判決夫妻雙方離婚,部分還會同時訴請法院處理子女和財產的問題。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或即將於明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夫妻一方要求離婚的離婚糾紛首先應當進行調解,若經過調解,法院認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應當準予離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糾紛的核心在於通過訴訟當事人的舉證認定夫妻雙方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感情確已破裂」成為訴訟離婚的基本條件和司法尺度,是準予或者不準予離婚的原則界限。將感情確已破裂,作為準予離婚的法定條件,表明人民法院準予當事人離婚,並不以當事人有否違背夫妻義務或導致夫妻關係解體的特定過錯為標準,而是看婚姻關係有無繼續維繫的可能。

通常來說,人民法院判斷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會從婚姻基礎、婚後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係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分析。立法機關、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各地高級人民法院,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對法定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情形進行了進一步明確,結合未來施行的《民法典》綜合來看,法院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情形共有21種情況:

第1-4種: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二條或即將施行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人民法院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依法應當認定夫妻雙方感情卻已破裂並判決離婚的情況包括:

1、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重婚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行為,嚴重違反了我國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嚴重傷害夫妻感情,是導致離婚的情形之一。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與他人結婚的違法行為。其表現為法律上的重婚和事實上的重婚。前者是指有配偶又與他人登記結婚。後者是指有配偶者又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有的法院對共同生活的持續時間會有要求,例如2001年《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婚姻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中要求共同生活的時間需要達到三個月以上。除此之外,2011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中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暫行意見第十六條中明確規定:通姦、偶發性行為及沒有性關係的婚外戀、婚外情,不構成「有配偶者他人同居」;

2、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家庭暴力,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一條的規定,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遺棄是指對於需要扶養的家庭成員,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的行為。表現為經濟上不供養,生活上不照顧,使被扶養人的正常生活不能維持,甚至生命和健康得不到保障。

3、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沾染賭博、吸毒等惡習的人好逸惡勞,不務正業,不但不履行家庭義務,反而常常引發家庭暴力,消耗家庭的經濟積蓄,使家庭的安寧、正常的生活難以為繼。對於這類案件,人民法院應當查明有賭博、吸毒等行為一方的一貫表現和事實情況。對情節較輕,有真誠悔改表現,對方也能諒解的,應著眼於調解和好。對於惡習難改,一貫不履行家庭義務,夫妻感情難以重建,夫妻難以共同生活的,經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分居」是指夫妻間不再共同生活,不再互相履行夫妻義務,包括停止性生活,經濟上不再合作,生活上不再互相關心、互相扶助等。分居的原因應當是由於夫妻感情不和,而不是因工作、學習等原因導致的兩地分居,以及因住房問題造成的夫妻不能同室而居。

第5-17種:根據1980年《婚姻法》以及審判經驗,司法機關在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中對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情形進行了明確,包括了十四種情況。具體為: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結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發生性行為,且難以治癒的。

即將生效的《民法典》已將疾病婚修改為可撤銷婚姻,婚前一方對另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包括原法定禁止結婚的疾病)的情況知情且願意結婚的情形,可能會影響適用該項對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判定。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結婚,婚後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難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後經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即將生效的《民法典》已將疾病婚修改為可撤銷婚姻,婚前一方對另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包括精神病)的情況知情且願意結婚的情形,可能會影響適用該項對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的判定。

(4)一方欺騙對方,或者在結婚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結婚證》的。

(5)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後,未同居生活,無和好可能的。

(6)包辦、買賣婚姻,婚後一方隨即提出離婚,或者雖共同生活多年,但確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滿3年,確無和好可能的,或者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又分居滿1年,互不履行夫妻義務的。

該項前半部分「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滿3年」已經被《婚姻法》第32條關於「因感情不和分居滿2年」的規定所修改。

(8)一方與他人通姦、非法同居,經教育仍無悔改表現,無過錯一方起訴離婚,或者過錯方起訴離婚,對方不同意離婚,經批評教育、處分,或在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過錯方又起訴離婚,確無和好可能的。

(9)一方重婚,對方提出離婚的。

(10)一方好逸惡勞、有賭博等惡習,不履行家庭義務,屢教不改,夫妻難以共同生活的。

(11)一方被依法判處長期徒刑,或其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傷害夫妻感情的。

比如一方犯有強姦罪、姦淫幼女罪、侮辱婦女罪等罪行。

(12)一方下落不明滿2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

該項已經被《婚姻法》第32條關於「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準予離婚。」的規定所修改。公民下落不明滿二年的,即該人離開自己居住的地方,音訊杳無,已持續達到二年的,其配偶、父母、子女等利害關係人可以向下落不明的人住所地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為失蹤人。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蹤案件後,應當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三個月。公告期間屆滿,宣告失蹤的事實如果得到確認,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宣告失蹤的判決。對夫妻一方被宣告失蹤的,婚姻關係已名存實亡,另一方提出離婚請求的,人民法院即應判決準予離婚。

(13)受對方的虐待、遺棄,或者受對方親屬虐待,或虐待對方親屬,經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諒解的。

(14)因其他原因導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

第20種: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的規定,夫妻雙方因是否生育發生糾紛,致使感情確已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的,也屬於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之一。

第21種:2020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在現行《婚姻法》的基礎上,另外增加了一款法定離婚情形,即「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雙方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當準予離婚。」(王麗律師對本文亦有貢獻)

作者:侯雪峰/北京市蘭臺律師事務所

相關焦點

  • 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空口無憑,需要向法院提交證據證明
    在孩子考上大學後,甄艾向法院提出離婚請求,在上訴狀上主張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並且列舉了甄艾對其施暴行為。但是法院經審理認為兩人感情尚未破裂,因而駁回甄艾的訴訟請求。上述情形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並非所有的離婚申請,法院都會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判決雙方離婚。法院無法了解每個當事人婚姻中的具體情況,其了解的途徑只能通過當事人提交的證據。
  • 感情確已破裂,到底如何判定
    如今過了40年,三名子女都已成年工作且娶妻生子,她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女子的丈夫楊某不同意離婚,他辯稱自己雖有不對的地方,但年紀大了開玩笑很正常,且強調自己沒有出軌。在他看來,現在年老應該互相照應,希望妻子再給他一次機會。而法院認為夫妻生活40載,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晚年,只要雙方互諒溝通仍是一個美滿的家庭,駁回了女子離婚訴求。
  • 方中普法|什麼情況向法院起訴離婚,法院會判離?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此種情況下,無論一方怎麼堅持夫妻雙方還有感情,如果另一方堅持不同意繼續夫妻二人的婚姻生活,法院經調解無效,通常會判決二人離婚,以保障受害家庭成員及其他家庭成員的身心健康。三、一方有賭博、吸毒等惡習,且屢教不改的。
  • 【說·法】夫妻感情破裂後,法院怎麼判?
    【說·法】夫妻感情破裂後,法院怎麼判? 2020-12-21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夫妻雙方都同意離婚,法院卻不準,沒想到原因是這個
    法院判決不準離婚的理由雖然法院最終沒同意二人離婚,但是該判決卻第一時間得到了女方律師的讚揚,並將判決書分享至朋友圈。我對判決理由做一提煉總共有三:第一,婚前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戀愛,感情基礎好;第二,日常生活矛盾不可避免,但並未達到夫妻感情破裂的程度;第三,「生兒育女,人生喜事」。
  • 夫妻感情不和,一方堅決離婚,另一方竟起殺意!
    退一萬步講,就算雙方感情出了問題,也可以協議離婚或者起訴至法院離婚,又何至於此?在離婚訴訟案件中,是否準予離婚,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的法律依據是——《婚姻法》第三十二條「感情確已破裂」。2001年修訂後的《婚姻法》第三十二條規定了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五種法定情形:(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什麼情況下一次起訴法院就會判決離婚?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原告在第一次起訴離婚時,另一方不同意的,如果沒有法定離婚的理由,原則上判不離,這樣的話原告須等六個月後再提起第二次離婚訴訟,第二次起訴離婚法院判離的機率會大大增加。那麼,哪些是法定的離婚理由,促使法院一次起訴就判離婚呢?
  • 第二次起訴離婚,法院一定會判離嗎?
    大家知道第一次起訴就判決離婚的情形主要限於法定的五種情形,那麼,第二次起訴離婚的話,法院一定會判離嗎?法妞網友諮詢:第二次起訴離婚,法院一定會判離嗎?【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石江超律師補充:當事人第二次起訴離婚,法院仍然會將雙方感情是否破裂作為判決離婚的依據。
  • 對方不同意離婚怎麼辦,法院什麼情況下會判決離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我國的離婚方式有兩種,分別為協議離婚和起訴離婚。若雙方自願離婚的,則可以通過到婚姻登記處登記離婚;若一方要離婚,另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則要離婚的一方需要到對方住所地的法院起訴離婚。
  • 陝西老太忍受丈夫打罵40年起訴離婚被拒,法院:感情未徹底破裂
    近日,陝西延安一起離婚訴訟引發關注:六旬老太王花(化名)稱婚後丈夫非打即罵,其忍氣吞聲40年,如今兒女均已成家立業,因此向法院起訴離婚。法院認為,王花夫婦雖因瑣事發生矛盾,但並不足以導致夫妻感情徹底破裂,駁回了王花的訴訟請求。
  • 女子起訴離婚被駁回,法院:感情沒有破裂
    與丈夫李軍(文中均為化名)相識的第25年,王娟一紙訴狀遞到了湘鄉法院。「上有公婆,下有兒女,還有一個智障的小姑未出嫁。本應努力持家創業,但李軍一直沉溺於賭博當中。」王娟想要離婚,卻被法院駁回。近日,該案的一審判決書在網上公開,法院認為,二人有一子一女,感情沒有破裂。李軍與王娟在1995年相識之後結婚,1997年生育一女孩,2003年生育一男孩。在王娟看來,家裡有父母、兒女,還有一個智力殘疾的小姑,壓力並不小,讓她非常不滿的是,丈夫李軍好賭,家中長輩多次勸告和調和無果。
  • 法院:不一定!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劃重點),調解無效,法院應判決準予離婚。這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如果感情確已破裂,而且又調解無效,便應準予離婚;二是如果感情並未破裂,夫妻尚有和好可能的,雖經調解無效,仍不準予離婚。
  • 一對夫妻籤忠誠協議 結果不認帳鬧上法庭!法院...
    鄭某認為,袁某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與其他異性多次保持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致夫妻感情徹底破裂,故訴請法院,請求判決準予離婚,依據《婚姻財產協議》袁某向其支付50萬元的損害賠償金。法院判決酌情賠5萬法院認為,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共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鄭某、袁某感情基礎薄弱,婚後雙方因生活觀念、價值觀念存在差異,產生矛盾,現鄭某起訴離婚,袁某表示同意離婚,即雙方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經法院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 夫妻籤「忠誠協議」:若出軌離婚賠50萬!結果真出軌了……法院這樣判
    鄭某認為,袁某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與其他異性多次保持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致夫妻感情徹底破裂,故訴請法院,請求判決準予離婚,依據《婚姻財產協議》袁某向其支付50萬元的損害賠償金。法院認為,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共同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係。鄭某、袁某感情基礎薄弱,婚後雙方因生活觀念、價值觀念存在差異,產生矛盾,現鄭某起訴離婚,袁某表示同意離婚,即雙方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經法院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
  • 妻子賭博屢教不改,男子三次起訴離婚,為何均被法院判決駁回?
    法院審理後認為,陳明主張李芳有賭博惡習屢教不改,缺乏家庭責任感,長期分居,互不履行夫妻義務的案件事實,但未提供充分證據予以證實,無法證明夫妻感情已完全破裂,應駁回陳明的訴訟請求,故判決不準陳明與李芳離婚。陳明認為明明妻子賭博屢教不改,為何三次起訴法院都判決不準離婚呢?究竟法院判決離婚的標準是什麼呢?在離婚訴訟中,法院判決離婚的標準是夫妻感情已破裂。
  • 法院告訴你!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以上是法律關於訴訟離婚的規定,訴訟離婚首先必須符合法定條件,那就是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且經調解無效的。法律還對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幾種典型的情形進行了規定,這也為當事人舉證指明了方向。
  • 法院是這麼判的!
    原、被告婚後共同生活期間,因雙方感情不和以及被告患有男性疾病但不積極治療等原因,導致雙方夫妻感情產生裂痕,原告於2012年10月26日離家與被告分居生活至今。2013年7月8日,原告訴至法院,要求與被告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