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梁山好漢楊志的命運轉折,就是碰到了劫生辰綱的幾個人。正是這幾個人讓他傾家蕩產,仕途暗淡。但是,在楊志之後的生涯中,還被這幾個人黏上了。要提起楊志與晁蓋、吳用等人大的機緣,是要分兩次來說的。第一次就是劫生辰綱的現場,第二次是三山打青州後聚義梁山泊。
01劫生辰綱現場
本來,楊志上一次押運花石綱失誤,丟了官發配大名府,好不容易又得梁中書賞識,來之不易。這次押運生辰綱是加了一萬個小心地,一路上小心謹慎,因此也得罪了手下的軍漢和隨行的奶公謝都管,並兩個虞候。
只見兩個虞候和老都管氣喘急急,也巴到岡子上松樹下坐了喘氣。看這楊志打那軍健,老都管見了說道:「提轄,端的熱了走不得,休見他罪過。」【見十六回】
偏偏這謝都管年紀高為尊,有些話語權,但也吃不了這一路的辛苦,關鍵時刻嗶嗶兩句,導致楊志在管理其它軍健們時,就有了一重障礙。
等到遇到智取生辰綱的晁蓋和吳用他們幾個,楊志一行人的士氣也是到了強擼之末,只剩下楊志自己對這七個賣棗的人,和賣酒的白勝還有些警覺。
但是楊志此時已經調動不起其他人的積極性,自己警覺也用處不是很大了。怎奈晁蓋他們偽裝得好、表演的好,用的計也刁鑽。再加上軍健們的抱怨和老都管的勸導,楊志也就放鬆了一半的警惕,最後鬆了口同意喝酒,最後丟了綱運。
楊志尋思道:「俺在遠遠處望這廝們都買他的酒吃了,那桶裡當面也見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們半日,胡亂容他買碗吃罷。」楊志道:「既然老都管說了,教這廝們買吃了,便起身。」 【見十六回】
在劫生辰綱的現場,楊志碰到劫生辰綱的幾個人,雖然有警惕,但是還摸不清對方的底細,只有懷疑和緊張,還談不上其他複雜的心情。等到被劫走了生辰綱,楊志才痛恨不已,但是那一伙人已經走遠了。
02三山聚義梁山泊
楊志第二次再見到晁蓋和吳用等幾個劫去生辰綱的幾個人的時候,是在桃花山、二龍山,清風山,三山打青州不下,求助於水泊梁山。拿下青州後,三山人馬歸順梁山,楊志也跟著上了山。
楊志見了宋江其實是不尷尬的,畢竟宋江沒有直接參與智取生辰綱。但是見到晁蓋就不一樣了,楊志先與林衝寒暄,以緩和氣氛。後又提到了王倫當年盛情邀請之事,但王倫被晁蓋代替,人前再提本就尷尬;所以,晁蓋以牙還牙,也提到了智取生辰綱的事件。
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次日輪流做筵席,不在話下。【見五十八回】
雖然最後大家都一笑泯恩仇,但這一段,總感覺楊志和晁蓋心裡暫時還是較著一股子勁。但心裡怎麼較勁,成王敗寇,不管是之前的劫取生辰綱,還是現在的梁山聚義廳,楊志都是佔下風的。
楊志當時心裡肯定是不服的,也還是有恨的;但是,畢竟事情已經過了很多日子了,再加上自己也落草二龍山有一陣子,梁山的勢力比較大,自己也投靠了過來。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說笑歸說笑,心裡有恨,也就不能直接說出來了。事實已經無法挽回,落到這般地步,只能夠往前看,時間能夠治癒一切,甚至原本的恨,也會變成後來友愛。
03【藝文雜記】覺得
總之,楊志上梁山,碰到劫去生辰綱的幾個人的那一瞬間,心情肯定是最複雜的時候。有尷尬和酸楚,有怨恨和不甘,但又須抱著希望,須繼續前行。還好後來晁蓋領飯盒比較早,二人對手戲的機會幾乎沒有了。
相比林衝來說,晁蓋上位,林衝火併王倫是頭功一件,所以晁蓋領飯盒,林衝的地位反而是暗中下降了,後來在宋江的陰影下多少有些許憋屈。但是楊志雖然地位沒有升降之說,但心情應該是不那麼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