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東北抗聯部隊中唯一用開拓的眼光創立兵工廠的東北名將,可惜英年早逝。
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 它在1931年至1945年抗戰,其高級將領皆由中國共產黨員擔任,中國共產黨曾由於進行長徵而與其失去聯繫,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祁致中,原名祁寶堂,別號明山,1913年生於山東省曹縣常樂集鄉祁莊村。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東北抗日名將之一,因他勇猛如虎,人民親切地稱呼他「祁老虎」。是東北抗日聯軍獨立師和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的創始人。
1936年秋,任抗日聯軍第十一軍軍長的祁致中,用開拓的眼光創立了抗聯部隊中唯一的七星砬子兵工廠。
七星砬子,位於黑龍江省樺山縣的中部,群山環繞,方圓百餘裡,山中有哈達密河和柳樹河流過,水源充足。山上多為原始森林,地形既隱蔽且險峻,只要以少數兵力把守山口,日偽軍就很難進山。
七星砬子兵工廠不但修理槍械,而且製造武器武裝隊伍,有力地支援了當時缺少裝備的抗聯;也正因為這樣,七星砬子成了日偽的眼中釘。日偽軍雖多次對兵工廠進行破壞,但每次都遭到獨立師的沉重打擊,兵工廠一直堅持生產。
1937年11月下旬,因抗日聯軍七星砬子兵工廠急需做槍彈用的火藥,祁致中帶隊自富錦向北活動,謀求蘇聯援助,一路上不斷與敵人戰鬥,處境越來越困難。12月末,隊伍進至撫遠縣境烏蘇里江岸的國富屯。為了擺脫困境,祁致中決定帶著組織介紹信赴蘇聯求援,但過江後蘇聯邊防軍不予承認,並被無理關押起來,進行長期審查。與趙尚志等一起被蘇方關押了一年半。
1939年6月,蘇聯解除對趙尚志的羈押。原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第三軍軍長趙尚志,第六軍軍長戴鴻賓,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等,帶領100餘名抗日戰士由蘇聯回到東北,祁致中擔任總司令部副官長。祁致中立即投入戰鬥,在襲擊烏拉嘎金礦偽礦警隊的戰鬥中取得勝利後,趙尚志主持支部委員會,決定以違抗命令、動搖罪名處決了祁致中。時年只有26歲。
據《樺南縣誌》記載,1939年初,日寇為摧毀七星砬子兵工廠,調集了3000多日軍向七星砬子發起猛烈進攻。守衛兵工廠的80多名戰士、工人同日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斃敵數百人。日軍靠強大兵力,晝夜不停地從山下向山上進攻。我方守軍輪流休息,奮勇反擊敵人,戰鬥持續3天3夜,日軍趁抗聯戰士疲憊之機偷襲,從兩面夾擊登上了七星砬子山。殘暴的敵人最後竟施放毒氣,守衛兵工廠的戰士、工人在戰鬥中全部犧牲,兵工廠慘遭破壞。
東北抗日聯軍獨立師七星砬子兵工廠工具機。由機頭、床身和腳架三部分組成。機頭高70、長37、寬35釐米;床身長205,寬28.5,高24釐米;腳架高58、寬54.5、厚12.5釐米。整個形體完整,唯有部件殘缺鏽蝕。現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藏東北烈士紀念館。
(拍攝2019年10月19日 黑龍江省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