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東北抗聯部隊中唯一創立兵工廠的東北名將,可惜英年早逝

2020-12-12 攝影師於兵

他是東北抗聯部隊中唯一用開拓的眼光創立兵工廠的東北名將,可惜英年早逝。

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前身是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東北反日遊擊隊和東北人民革命軍。 它在1931年至1945年抗戰,其高級將領皆由中國共產黨員擔任,中國共產黨曾由於進行長徵而與其失去聯繫,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

祁致中,原名祁寶堂,別號明山,1913年生於山東省曹縣常樂集鄉祁莊村。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東北抗日名將之一,因他勇猛如虎,人民親切地稱呼他「祁老虎」。是東北抗日聯軍獨立師和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的創始人。

1936年秋,任抗日聯軍第十一軍軍長的祁致中,用開拓的眼光創立了抗聯部隊中唯一的七星砬子兵工廠。

七星砬子,位於黑龍江省樺山縣的中部,群山環繞,方圓百餘裡,山中有哈達密河和柳樹河流過,水源充足。山上多為原始森林,地形既隱蔽且險峻,只要以少數兵力把守山口,日偽軍就很難進山。

七星砬子兵工廠不但修理槍械,而且製造武器武裝隊伍,有力地支援了當時缺少裝備的抗聯;也正因為這樣,七星砬子成了日偽的眼中釘。日偽軍雖多次對兵工廠進行破壞,但每次都遭到獨立師的沉重打擊,兵工廠一直堅持生產。

1937年11月下旬,因抗日聯軍七星砬子兵工廠急需做槍彈用的火藥,祁致中帶隊自富錦向北活動,謀求蘇聯援助,一路上不斷與敵人戰鬥,處境越來越困難。12月末,隊伍進至撫遠縣境烏蘇里江岸的國富屯。為了擺脫困境,祁致中決定帶著組織介紹信赴蘇聯求援,但過江後蘇聯邊防軍不予承認,並被無理關押起來,進行長期審查。與趙尚志等一起被蘇方關押了一年半。

1939年6月,蘇聯解除對趙尚志的羈押。原北滿抗日聯軍總司令第三軍軍長趙尚志,第六軍軍長戴鴻賓,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等,帶領100餘名抗日戰士由蘇聯回到東北,祁致中擔任總司令部副官長。祁致中立即投入戰鬥,在襲擊烏拉嘎金礦偽礦警隊的戰鬥中取得勝利後,趙尚志主持支部委員會,決定以違抗命令、動搖罪名處決了祁致中。時年只有26歲。

據《樺南縣誌》記載,1939年初,日寇為摧毀七星砬子兵工廠,調集了3000多日軍向七星砬子發起猛烈進攻。守衛兵工廠的80多名戰士、工人同日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斃敵數百人。日軍靠強大兵力,晝夜不停地從山下向山上進攻。我方守軍輪流休息,奮勇反擊敵人,戰鬥持續3天3夜,日軍趁抗聯戰士疲憊之機偷襲,從兩面夾擊登上了七星砬子山。殘暴的敵人最後竟施放毒氣,守衛兵工廠的戰士、工人在戰鬥中全部犧牲,兵工廠慘遭破壞。

東北抗日聯軍獨立師七星砬子兵工廠工具機。由機頭、床身和腳架三部分組成。機頭高70、長37、寬35釐米;床身長205,寬28.5,高24釐米;腳架高58、寬54.5、厚12.5釐米。整個形體完整,唯有部件殘缺鏽蝕。現定為國家一級文物,藏東北烈士紀念館。

(拍攝2019年10月19日 黑龍江省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

相關焦點

  • 東北抗聯中有一對親兄弟,且二人都是抗聯的軍長,弟弟35歲時犧牲
    1912年,溥儀一直想恢復大清王朝的統治,日本人就抓住了他的這一心理,讓他出來支撐傀儡政權的門戶。然而,日本人給他的僅僅是一個執政的虛名。雖然,溥儀內心有幾分不情願,但當他從日本人的禮品裡發現炸彈的時候,他便乖乖地來到了東北。
  • 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東北烈士紀念館推出「戰火中的旋律——東北抗聯歌曲雲展播」,激昂的歌聲、慷慨的歌詞,不僅述說著那段悲壯與輝煌的歷史,更奏響了時代最強音。讓東北抗聯歌曲在新時代嘹亮迴響東北抗日聯軍不僅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武裝部隊,同時也很注重政治、文化教育和宣傳工作。
  • 東北抗聯發起人楊松
    隨後,他起草了《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將黨所領導的東北抗日部隊一律改為東北抗日聯軍,吸收其他武裝參加,擴大抗日統一戰線。從1936年2月到11月,東北人民革命軍及其他抗日武裝先後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至第八軍,後來其他抗日武裝又改編為第九、第十、第十一軍。    楊松,原名吳紹鎰,(東北工作時化名吳平)。
  • 東北抗聯1938年後的艱難歲月
    1938年8月25日下江特委書記高禹民在鶴北林區小興安嶺山脈中的下江特委密營提筆給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寫了意見書,他在意見書中講了面臨的困難和部隊克服困難自己動手種地的事情。他說:現在我們主要的問題便是供給,最主要的是給養問題,並不是爭取大小軍事勝利問題。所以我們隊伍自己要到山裡找秘密地帶,要儘可能的多種地(包米、窩瓜、蘿蔔、昔田谷、土豆)等等。
  • 東北抗聯犧牲的十六個將領
    東北抗日聯軍的著名將領,楊靖宇同志的親密戰友,王德泰為「東滿一隻虎」。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創始人。率領300餘名戰士宿營在撫松縣小湯河村的王德泰,突遭600餘名偽軍的攻擊。他沉著鎮定,指揮部隊搶佔該村南山東西兩個小山頭,戰鬥從早7時一直進行到下午3時,敵人死傷慘重,慚慚不支,向南逃去,王德泰親自率部隊發起追擊。就在這時,他不幸中彈,壯烈殉國,年僅29歲。
  • 東北抗聯創始人之一,後成四野副司令員,55年為何沒有參加授銜?
    在抗戰勝利後,抗聯隊伍又投入到東北解放戰爭中,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巨大貢獻,但在建國後的55年授銜中,十大元帥和十大將都沒有抗聯出身的將軍,仔細留意的話在57位開國上將中也沒有來自抗聯的將軍,甚為遺憾。
  • 真正的東北抗聯總司令,並不是楊靖宇,而是他…… 揭秘
    關於東北抗聯的總司令,有人說是楊靖宇,有人說是趙尚志,有人說是周保中,有人說是李兆麟。其實,真正的的東北抗聯總司令是一位東北軍愛國將領,他叫李杜。從軍為官李杜,1880年出生在遼寧省義縣西關一個半農半商的家庭。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李杜被張作霖委任為依蘭鎮守使兼第九旅旅長。
  • 東北抗聯司令員楊靖宇,若能活到建國後,會授予什麼軍銜?
    說到抗日英雄楊靖宇,相信大家都比較了解,他是河南省確山縣人,在五四運動後他投入了反帝愛國運動中。同年他加入了中國青年團,開始他的革命生涯,並且受組織派遣到河南老家開展農民運動。楊靖宇是一位很有組織能力的黨員,在自己家發展農民運動不到一年時間,成員就發展到1萬多名。
  • 東北日偽統治時期,一個叛徒對東北抗聯能造成多大的破壞
    李在德,東北抗日聯軍女戰士。朝鮮族,生於朝鮮平安南道介川郡,1928年在東北湯原縣讀書,1932年冬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區團委委員,1934年參加湯原反日遊擊隊擔任護理員,193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心得體會範文:學習東北抗聯精神心得範文五篇
    三是為什麼人 民群眾如此支持抗聯鬥爭,為什麼始終銘記抗聯英雄的功績 (如 1946 年 11 月,為紀念抗日英雄趙尚志和他所領導的抗 日將士在珠河縣的豐功偉績,珠河縣第一次農工代表會議通 過決議,將珠河縣改為尚志縣,而趙尚志此時仍未恢復黨籍)? 四是為什麼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投江八女為代表的抗 聯英雄如此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如此不怕犧牲?五是我們應該如何傳承英語精神,做好本職工作?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根據《本溪滿族自治縣誌》記載,1936年,楊靖宇率抗聯一軍軍部等部隊由柳河、通化一帶來到本溪地區。這時日寇派漢奸邵本良率重兵在後窮追不捨。邵本良本是胡匪頭目出身,當過東北軍團長,「九一八」事變後,他投降日本,成了日偽軍的團長,本溪的老百姓都很恨他。4月下旬,楊靖宇率抗聯一軍軍部與一師主力部隊在寬甸縣四平街會合,然後分別沿桓仁與寬甸交界和本溪和鳳城交界行進。
  • 東北老匪座山雕幹過抗聯打過鬼子?得多不靠譜才能說出這種話
    從座山雕說起——東北的抗聯和綠林 01.「平南洋」牡丹江坦克平叛 2014年,第一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過後不久,徐克導演的新版《智取威虎山》便開始公映,這部以黑土地綠林為背景的影片以其新穎的風格、獨特的視角在院線電影中引起熱議。
  • 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三師開闢 「城子山抗日遊擊根據地」簡介
    7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改編為東北抗聯第一軍,8月,三師與活動在清原縣境內的抗日軍「金山好」部配合行動約月餘後分兵兩路,向撫順和開原、西豐方向發展。師長王仁齋率部從興京岔路子出發,挺進撫順地區;政委周建華率部進入開原、西豐縣東南部山林地帶進行抗日鬥爭。部隊進入西豐後,周建華部在原房木鎮老龍頭(今涼泉鎮勤廉村附近)下邊伏擊日軍汽車,擊斃日軍武島等人,並將汽車燒毀。
  • 周保中:東北抗聯的傑出領導人
    周保中192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受中共中央派遣赴蘇聯莫斯科學習。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周保中回國,任中共滿洲省委軍委書記。1932年5月起,任中國國民救國軍總參議、前方總指揮部參謀長、總參謀長。1934年2月他領導組建綏寧反日同盟軍,任軍事委員會主席;1935年後領導創建綏寧抗日遊擊根據地;1937年10月起先後任東北抗日聯軍第2路軍總指揮、中共吉東省委書記。
  • 1937年的東北抗日聯軍有幾個軍,人數有多少
    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侵佔了我東北三省。一直到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變」引發中日全面戰爭。在這近六年的時間裡,日本不斷加強對東北全境的控制力度,對東北義勇軍及東北抗聯武裝進行大規模的「掃蕩」,意圖把東北三省打造成日本穩固「戰略後方」和「侵華、侵蘇的戰略前沿基地」。
  • 瀋陽軍區某旅在東北抗聯戰鬥的地方開展軍人樣子大討論
    瀋陽軍區某旅在東北抗聯戰鬥的地方開展軍人樣子大討論李凱 攝「日本侵略者瘋狂圍剿東北抗日聯軍,迫使抗聯部隊轉入秘密營地,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就是數百個『密營』中的一個。抗聯官兵以此為依託,孤懸敵後與敵周旋,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7月中旬,正在野外駐訓的瀋陽軍區某旅官兵走進駐訓地附近的抗聯「密營」舊址,圍繞抗日聯軍的英勇事跡深入開展「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大討論。在密林中穿行,官兵們走進一處抗聯密營舊址。
  • 東北野戰軍「三劍客」,率部隊徵戰四方,深得林總的喜愛
    東北野戰軍 當時的東北野戰軍是有之前的115師和東北抗聯和新四軍的一部分兵力構成,絕對是當時共產黨的精銳部隊,足以說明當時東北地區的重要性,結果由於蘇聯幹預,導致國民黨佔領了東北的各大重要城市
  • 被遺忘的東北抗聯女戰士:雪地裡生娃、扛戰友屍體、姑娘不愛紅裝
    她是東北抗聯戰的女戰士,她叫金伯文,李兆麟將軍的妻子。1940年的冬天,在行軍途中她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那天是農曆十一月初五,隊伍在冰天雪地中前進,漸漸的她的腹痛加劇,原來是快要生了。她是東北抗聯女戰士,她叫胡真一。1936年3月,她參加了抗聯。那時候他們還沒開夥,吃住都在老百姓家裡,百姓們都說抗聯是窮人的隊伍,你們打鬼子,我們當幫手,所以一有好東西就拿出來給戰士們吃。
  • 當年東北抗聯的11位軍長,7人犧牲,2人投敵,2人活到勝利
    率領東北軍民與日寇血戰於白山黑水之間,他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的緊急情況下,最後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王德泰(1907-1936),東北抗日聯軍的著名將領,楊靖宇同志的親密戰友,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的創始人。他為東南滿抗日武裝力量的聯合,堅持和發展東北抗日遊擊戰爭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祖國的光復和人民的解放,他出生入死、英勇奮戰,1936年,在與敵人的戰鬥中不幸犧牲。
  • 東北抗聯有一支特種部隊,都是頂級高手,連軍統特工都比不了
    從1931年到1937年這6年時間裡,中國人的抗戰活動主要活躍在東北大地,他們幾乎在外無支援、內乏後續的不利局面下,忍受著嚴酷的生存環境,堅持抗戰14年,體現了中國人的不屈意志。日本為了進一步迷惑世人,1940年,增加關東軍數量到85萬,並且不斷加緊在中蘇邊境的軍事演習,同時,也更加大了對東北抗日聯軍的圍剿力度。在這種局勢下,東北抗日聯軍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為了保存有生力量,也應蘇聯的請求,東北抗日聯軍聚合殘部,在日軍的圍追堵截之下,渡過中蘇邊境的黑龍江烏蘇里江,撤退到了蘇聯境內,休整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