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藥脈通整理
今日,備受關注的醫保目錄談判正式開始。此前有消息稱,本次醫保談判的時間為14日至16日,為期三天,分為上午、下午、晚上三場,晚上7點開始。而據E藥經理人視頻號今日報導稱,據現場工作人員披露,本次醫保談判將為期4天,將會談到周四。
根據醫保局此前發布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初審名單),今年共計有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其中目錄外728個,這部分是新增進醫保,目錄內23個,主要包括調整支付範圍、重新確定支付價格、和同類藥品相比,價格過高等。經過專家評審後,業內預測,或有一半的產品通過審核,進入價格談判。
按一半計算,3天談完,每日談判的數量將超過100個,而如果是4天完成的話,每日談判數量也會超過80個品種。這工作量將會遠遠超過以往。
獨家品種已經被刪掉2/3,砍價比往年更猛?
今年8月底,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接受媒體採訪時放出風聲,給剛上市的創新藥機會——將可申報藥品獲批上市時間調整為今年8月17日,但醫保局會組織專家嚴格把握有關標準和條件,藥企對談判要有合理的預期,可能成功率不會很高。
在放出風聲後,業界已經做好接受醫保局大幅度砍價的準備。
砍價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據醫藥經濟報報導,2020年9月公布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中,「目錄外西藥和中成藥」獨家產品共361個,但傳聞只有超過100個產品通過專家審評進入醫保談判階段,這意味著近三分之二的獨家產品已經被刷掉。
據E藥經理人現場採訪,有中藥獨家產品降級1/3後現場談判成功,該藥企描述稱,現場價格壓得非常低,砍價幅度比去年還要大。
據公開資料,在2017年,利拉魯肽注射劑等36種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平均降幅達44%,降幅最高70%;2018年, 17種抗癌藥談判成功,平均降幅56.7%;2019年,有70個新談判成功,價格平均下降60.7%;31個續約藥品中有27個談判成功,平均降幅為26.4%。
故,亦有企業表示,現場氣氛輕鬆,不用太緊張,正常報價就可以。
超過談判底價15%,出局
2019年醫保談判的規則為:
每個藥品都會有醫保局經過測算的談判底價,在談判開始前,談判專家已經可以打開裝有藥品底價的信封,獲知藥品的底價,並以此為依據和企業談判。
廠家有兩次報價機會,若兩次報價均超過測算底價的 15%,企業直接出局。若單次報價低於測算底價,則企業價格入圍,但入圍價格並非最終醫保價格,醫保局談判代表仍然可以與企業代表繼續溝通,進一步拉低藥品價格。
據醫藥圈的消息,本次醫保談判規則仍未改變,仍是兩次出價後,高於測算底價15%的直接出局。
在底價談判外,還有競價談判。在 2019 年的醫保談判中,國家醫保局認為,對於C肝類藥物,一方面是已上市的藥物五款藥物治療效果相當且價格昂貴,另一方面僅依靠藥物經濟學測算和常規準入談判難以引導企業將價格降至合理範圍,因此創造性引入競爭性談判的方式,明確僅允許 2 個全療程費用最低的藥品進入目錄,且承諾 2 年內不再納入新的同類藥品,引導企業充分競爭。
本次國家醫保局談判是否也引入了競價談判規則,哪些品種的適用於這一規則,目前並無消息傳出。
而據新浪醫藥此前整理,共有378個獨家產品在《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中,其中西藥有280個,中成藥有98個。按醫藥經濟報的報導,能夠進入醫保談判的獨家品種會是其中的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