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西遊1:西天取經,不是一句話的事,萬事需用心

2020-12-18 騰訊網

品讀西遊1:西天取經,不是一句話的事,萬事需用心

文/成長新視點

《西遊記》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唐僧師徒四人一路斬妖除魔,歷經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拜見如來佛祖,取得真經,完成了唐太宗和如來安排的巨大任務。西遊記裡面,作者對人物描寫豐滿充實、活靈活現,故事情節也設計得曲折迷離、跌宕起伏,每一章節都充滿了懸念,讓人期待下一個變化。

從管理上說,唐僧師徒絕對是一個優秀的成功團隊,唐僧也稱得上是一個卓越的領導。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個都不是省油燈,他們各有所長、性格各異,又都擁有非凡的能力,如何領導、團結他們,朝著共同的目標去奮鬥,就考驗唐僧的領導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今天分享對西遊裡任務及執行的理解。

一、如來向觀音布置取經任務,有目標有要求也有支持。

一日,如來集合眾手下召開盂蘭盆大會,說自己有《佛、法、經》三藏真經,準備送給東土大唐。但需要一個得力的人去大唐,找一個人,讓他心甘情願地來求,才會永遠贈送,進而勸化眾生。觀音聽了踴躍報名,願意前往。

如來非常高興,告訴觀音前去尋人,一路要詳細查看情況,仔細尋找合適的人。之後,給了觀音一領袈裟、一條九環錫杖,並交代取經人如果堅定信心取經,穿了袈裟可以免輪迴,手持錫杖可以免遭傷害。又給了三個緊箍兒,交代了使用方法,並指示觀音路上遇到神通廣大的妖魔,就勸他給取經人當徒弟,確保取經成功。

原著:如來大喜道:「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許在霄漢中行,須是要半雲半霧:目過山水,謹記程途遠近之數,叮嚀那取經人。但恐善信難行,我與你五件寶貝。」錦蝠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又取出三個箍兒道:「此寶喚做緊箍兒,有金、緊、禁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

賞析分享:在此,如來對西天取經任務安排非常周到,給取經人吃了定心丸,表示只要取經人堅定信心取經,保他長生不老、性命無憂。可見有這樣的領導,佛教不發揚光大才奇怪呢。

領導安排工作,不能只下命令,要有要求,更要有資源支持,這樣才能有利於任務順利完成。

二、觀音一路尋找取經團隊人員,用心在每一個細節。

觀音按如來法旨,前往東土大唐一路走來,在流沙河收了沙悟淨,福陵山收了豬悟能,接著又收了小白龍,最後在五行山收了孫悟空。觀音分別向他們四個明確交代,她是奉如來法旨,到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到西天取經,只要他們做取經人徒弟,皈依佛門,協助取得真經,就一定能夠修成正果。

觀音在執行如來命令,為取經人能夠到西天取得真經,選拔他們四個不同特長的人才作為團隊人員,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

原著:菩薩聞得此言,滿心歡喜,對大聖道:「聖經云:『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裡之外違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大聖聲聲道:「願去,願去!」菩薩道:「既有善果,我與你起個法名。」大聖道:「我已有名了,叫做孫悟空。」菩薩又喜道:「我前面也有二人歸降,正是「悟」字排行。你今也是「悟」字,卻與他相合,甚好,甚好。這等也不消叮囑,我去也。」那大聖見性明心歸佛教,這菩薩留情在意訪神僧。

賞析分享:觀音嚴格按照如來法旨,一邊摸清道路情況,一邊選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和小白龍等幾個大神級人物。他們有個共同點,都是能力非凡的戴罪之身,更是都渴望自由和進步,既然可以加入取經團隊,不只是能恢復自由,還可以修成正果,當然求之不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這裡體現得非常到位。

三、玄奘自告奮勇,請求擔當西天取經重任,奉獻也需要勇氣。

觀音帶上寶物,化身凡人,到大唐尋找取經人。適逢唐太宗宣揚佛法,希望永保萬民。他們兩廂目標一致,立馬展開合作,由太宗出面徵選取經之人。當朝著名法師玄奘得知消息後,就向太宗請命,願意為大唐求取真經,永保大唐江山永固。太宗心中大喜,立即與玄奘結拜,口稱「御弟聖僧」,賜玄奘名三藏。玄奘表示不畏艱難,堅決完成任務,以盡臣子之道。

1.原著: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裡,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2.原著:玄奘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隨拈香為誓。唐王甚喜,即命迴鑾,待選良利日辰,發牒出行。

賞析分享:在這裡,玄奘開始並不知道取經會有好處,也沒有想過要得到什麼好處。他的主動請纓,及完成任務的堅定決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熱愛國家、熱愛人民,勇挑重擔、不畏艱難的積極人物形象,他的精神值得發揚。

四、三藏五行山收悟空為徒,初創取經團隊,手段初顯。

唐僧西行剛出大唐河州衛界,就遇到了野牛精、熊羆精、老虎精等山精樹怪茲擾,考驗他取經的意志是否堅定,在此被太白金星搭救點化。太白金星告訴他:「西天取經路上,會收神通廣大的徒弟相助,一定要堅定信念向目標前進,不要抱怨路途艱難。」

原著: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為艱難報怨經。

經這一劫,唐僧才知道以後路上會有人幫助,對完成任務的信心更加堅定。一天,他來到了五行山,山下壓著的孫悟空看到他說:「你是東土去西天取經的人?」,唐僧說:「是」,孫悟空自我介紹後回道:「前期,觀音菩薩路過這裡說,她遵如來法旨,到東土尋取經人,讓我到時拜為師父,盡心保護取得真經,修成正果。」悟空出來後欣然拜師,師徒一路西行。

一次,他們遇到幾個攔路搶劫的土匪,被孫悟空全部打死,唐僧本性善良氣得一直教訓悟空不該草菅人命。孫大聖可不是個受氣的主,一氣之下去了東海找龍王解悶,被龍王以張良的故事勸解。唐僧無奈之下只好一個人前行,中途遇到一個老太太,把一套和尚的衣服和帶有緊箍咒的帽子交給了他,並教他如何使用咒語來管住孫悟空。唐僧心裡明白,這是觀音菩薩假扮的,也故作不知情。

孫悟空被龍王勸得回心轉意後,返回來找唐僧,唐僧就騙他穿衣戴帽。看到孫悟空帶上帽子後,唐僧立馬念緊箍咒懲罰他,疼得悟空滿地打滾。唐僧告訴他,這是菩薩送的,就是為了治他的野性,好讓他一心輔佐西天取經。

原著:三藏道:「此法既是觀音授我,你若尋他,他念起來,你卻不是死了?」行者見說得有理,哀告道:「師父!這是他奈何我的法兒,教我隨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當常言,只管念誦。我願保你,再無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馬去也。」行者才死心塌地,收拾行李,奔西而進。

賞析分享:萬事開頭難,接受任務,不要猶豫,要馬上行動。對孫悟空這樣的人,為了完成任務,有些手段還是必須要的,慈不掌兵也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西天取經路上只有一名真妖怪?境界太高,看懂者寥寥無幾!
    眾所周知,西天取經路上的妖怪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有背景的,一種是無背景的。有背景的都被放走了,沒背景的,都被打死了。但只要認真讀原著就會發現,有的有背景,也被打死了,比如蠍子精;有的沒背景,也被放走了,比如九頭蟲。可見,這種分法並不科學。有一種說法,其實西天路上的妖怪都是假的,只有一個是真的。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給大家分析下。
  • 西天取經如果沒有他,10個孫悟空也白搭
    馬雲說,中國最好的團隊,就是西遊取經的團隊,這個古老的團隊,既有孫悟空這樣的大牌主力,卻也不缺任勞任怨的隱藏英雄。想那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窮山惡水,妖孽橫行,人們只顧讚美唐僧的善良,羨慕孫悟空的勇敢,欣賞豬八戒的幽默,心疼沙和尚的老實,誰想過白龍馬的隱忍和付出?等待最後取經歸來,人們甚至不肯提及他的名字,因為他不過是配角。  取經的團隊,正式編制是5個人。別把幹苦力的不當正式員工不是?
  • 禪心讀西遊|此妖精修煉千年?卻因如來,決裂唐僧孫悟空!
    正在彷徨之際,曾經馱取經團渡河西去的老黿又一次及時出現,雙方一番寒暄,老黿興高採烈的要馱取經團迴轉東土。又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當他們遊至河中心的時候,老黿按耐不住內心的期盼,開始詢問當年拜託唐僧的事情是否辦妥:「老師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見我佛如來,與我問聲歸著之事,還有多少年壽,果曾問否?」但自到達靈山,唐僧便專心佛事,心心念念只在取經,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問老黿年壽之事。
  • 為什麼好多妖精都來自西天?原來西遊中最大妖王就在西天靈山!
    為什麼好多妖精都來自西天?原來西遊中最大妖王就在西天靈山!如果大家看西遊記時留心一下的話,會發現有很多的妖精都是來自於西天如來的管轄之地,也就是靈山。而且還有幾個很厲害的角色和如來是些許關係,那為何妖怪都喜歡在靈山的周邊安家呢?其實西遊中最大妖王就在靈山中!
  • 到西天取經的靈鷲山在哪裡?
    到西天取經的靈鷲山在哪裡(BSBQ206)《大唐西域記》:「宮城東北行十四五裡,至姞慄陀羅矩吒山。接北山之陽,孤摽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臺,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西遊記》當中唐僧師徒到西天取經的地方,就是西天靈山,也即靈鷲山。靈鷲山到底在哪裡?1、遠古時期的南亞印章文字記載了靈鷲山。細看圖H034,前面兩字竟與恆河西支南側地形吻合,其中文字應是「雕雕吳象四帝」。反映蠱雕圖騰的印章,目前筆者僅見此一枚。恆河西支大部屬蠱雕圖騰,東支大部屬交趾地區的象鼻圖騰,北部高原地區屬蜈圖騰。
  • 唐三藏:西天取經,三年歸國!為何去了十七年,李世民也不著急?
    李世民親自目送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只不過在唐三藏臨走之時,李世民下意識的問了一句:「老弟,你這一走可啥時候回來呀?」唐三藏聽了之後,微微一笑說:「儘管放心,三年之後我必然回來。」這樣的一個背景,足以保證前去西天取經時途經各國都會給打點方便。換句話來說,在之前的時候,唐三藏是由李世民照顧的。但是唐三藏在西天渡了金身成了佛,這個時候唐三藏最大的背景已經不是李世民了,轉而變成了如來佛祖。
  • 你知道唐僧西天取經中的「西天」是指的什麼地方嗎?
    公元十六世紀,明朝人吳承恩創作了神話小說《西遊記》,西天取經的故事從此在中國家喻戶曉,其實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大約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公元629年,年僅29歲的青年和尚玄奘法師帶領一個弟子離開京城長安,到天竺遊學取經。他從長安出發後,途經中亞、阿富汗、巴基斯坦、過高昌國,最後到達了印度。
  • 《大話西遊》:年長方知無釐頭的背後,是對西行取經主題理性回歸
    《大話西遊》,前前後後看了不下十遍,至今不覺厭煩。高三時第一次看,認為周星馳的無釐頭很了不起,顛覆了傳統。後來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才明白無釐頭只是《大話西遊》的表面,背後想表達的,仍然是西行取經主題的理性回歸。
  • 金箍棒伸縮自如,西遊取經路上,為何不利用金箍棒直接去西天呢?
    大家小時候在看《西遊記》的時候可能就會困惑了,西天取經的道路如此艱險,為什麼不用一些簡單的辦法去西天呢,減少了麻煩,還節約了不少時間。就比如孫悟空一個跟頭就十萬八千裡,那麼為什麼不背著唐僧直接去天竺呢?
  • 西天取經,如果法海悟空老牛大鵬鳥組隊,會不會和如來佛幹起來
    西天取經,如果法海悟空老牛大鵬鳥組隊,會不會和如來佛幹起來上期我們說道,由楊戩、孫悟空、牛魔王三人護送法海去西天取經,可以說是橫掃西天路,打的可謂是雞鳴狗跳。那麼這次我們先把楊戩換成如來的娘舅大鵬鳥,來分析一下,他們在會不會被馴服。
  • 身份讓三界神仙害怕,一手策劃西天取經
    眾所周知取經小團取經這件事是經過精密的策劃而來的,可以這麼說當時悟空出世到大鬧天宮被壓在山下都已經算是取經計劃的準備活動了,當然了這件事是和天庭一起合作才完成的,不然天庭那些大佬一出手直接把孫悟空滅了,哪還有日後的取經人和鬥戰勝佛,由此我們可以類比八戒被貶投了豬胎到沙和尚摔壞琉璃盞這一步步都是取經小團組建的前期工作
  • 「西天取經」——記亞塞拜然青年大會
    6月29日至7月1日,我院林宏副教授及駱嘉宇、黃雯茵、葉心怡、王惠四名同學一同赴亞塞拜然共和國加巴拉市參加國際學生大會「青年對話——通過加強國際海關合作開展能力建設」會議,並就「海關能力建設」這一議題與世界各國海關進行了交流與學習,收穫豐碩……      但我們這一路可謂是如唐僧西天取經,經過千般波折才到達..
  • 取經到西天,去世叫歸西。那「上西天」是個好詞兒還是個壞詞兒?
    正是由於佛教的先進性,所以,奔赴西天取經就成為了必然。這個「西天」有多種解釋。首先,古印度也被稱為天竺國,那麼,所謂的「西天」,就有「向西去天竺國」的意思。根據史料記載,玄奘法師就曾來到了天竺國的那爛陀地區,學習和交流佛法。另外,西天還有極樂世界的意思。
  • 歷史上第一場大型文化入侵——西天取經,最後差點讓大唐亡國
    因為整個西天取經的過程不過是佛教文化入侵的手段而已,而且這場文化入侵非常成功,在大唐境內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甚至後來差點亡國。 在如來佛準備找人去西天取經的時候,曾在西天靈山雷音寺跟靈山那些人說過一句話——「我現四大部洲,眾生善惡,各方不一: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北巨蘆洲者,雖好親生,只因餬口,性拙情流.無多作踐;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但那南贈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
  • 「西遊」擋不住的誘惑豬八戒在西天取經路上與美女故事啟示錄
    加上取經路上的修煉,悟空已經絕了七情了這七個蜘蛛精註定要死在他手裡。把這七名蜘蛛精搗成肉醬[二]四聖試禪心《西遊記》原著第23回,是著名的「四聖試禪心」。的故事是專門為豬八戒設計的。南海菩薩、黎山老母、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化成四位美女來考驗師徒四人豬人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色,他卻心癢難撓,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針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
  • 丘智林:創業如同「西天取經」
    原標題:丘智林:創業如同「西天取經」   「我在深圳的根,是新洲路邊的一間出租屋。
  • 國漫《西行紀》:一場逆行的西天之旅
    題材取自我國古典名著《西遊記》,講述的是師徒四人從西天帶回奇經交予天庭的十六年後,西行小隊再次集結送還奇經回歸故裡的故事。這個故事耳目一新,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不是西天取經嗎?怎麼是西天還經呢?真是腦洞大開!題材依舊選自那些老生常談的故事,但卻腦洞大開,注入了新鮮感,舊瓶裝新酒,便賦予了這部動漫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 敖光、敖甲、敖乙、敖丙均已現身,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的白龍馬是誰
    敖光、敖甲、敖乙、敖丙均在漫畫《敖丙傳》中現身,那麼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的白龍馬是誰? 文/小鳴人 漫畫《敖丙傳》目前已經更新至第2話「靈珠」,大量的人物均已出現,包括龍王、申公豹、敖乙、神秘海妖等。
  • 歪讀西遊記:驚奇發現,取經並非唐僧本願
    如來為拓寬在東土大唐的業務,就安排觀世音菩薩,前去大唐尋找佛教「代理人」,忽悠人去西天天竺國雷音寺取經。然而,筆者在看這段時,驚奇發現,唐僧去西天取經,並非出自他本人意願,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具體是怎麼回事兒呢?這得從觀世音菩薩到了東土大唐說起。
  • 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雷音寺象徵兩個地點,如來佛祖也象徵兩位佛
    本文,咱們著重解釋,唐僧取經目的地到底是什麼地方?以及唐僧師徒面對的佛祖,到底是哪位佛? 按照民間說法,人死了不是要去陰曹地府?為什麼叫歸西? 這裡指的歸西,是淨土宗佛弟子的說法。是指往生的過程,臨死前虔誠念誦阿彌陀佛的尊號,就會被西方三聖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化生。 所以,這裡指的西天是西天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