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手機,電視使用周期更長,更新換代更慢。不過隨著網際網路企業相繼進入電視行業,給電視行業也帶來了不少激情。做電視的網際網路企業不少,如暴風TV,PPTV,微鯨電視基本也快成為歷史了。曾經風光一時的樂視TV,如今也是消失在大眾視野中。
小米電視憑藉龐大的手機端用戶,依靠粉絲黏性快速成長。小米沒入局電視之前,大家的確對電視配置沒什麼概念,所以在2012-2016年這幾年買的智能電視,大多數電視日常操作都已經卡的不能自理。小米把做手機性價比那一套打法用在電視上,依然是高配置高性能低價格,電視型號的命名也是與小米手機如出一轍,每個型號都有迭代產品,命名非常簡單易記。
從小米電視1到小米電視5,大家看到後面的數字或者前面的表示電視尺寸的型號,大體就記住這臺電視的型號。因此小米電容易出爆品,小米電視的確是一種能讓消費者叫得出型號名的品牌。
我們再來看看海信與TCL的電視命名,作為電視代理商,我基本叫不出哪些具體的型號,連公司業務經歷也得拿出報表才能準確說出型號。比如43K20JD這種算好記得了,特別難的如L32F3301B這種,很多型號前面都一樣,後面看就一個字母的區別。我們這些內行人都叫不上型號,更別說消費者。就問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家電視的具體型號。
網際網路企業的這種命名,的確是可取的,也值得傳統電視學習。比如去年才做電視的華為,榮耀55X1就賣得非常好,X1名字簡單,非常好記,想不被惦記也很難。傳統電視品牌比如海信,同時在賣的型號可能高達上百個,很多產品只做一代,沒有迭代產品。比如S7E那款社交電視,S9E肯定沒有了,這註定會是一個銷量悲劇。別看傳統電視品牌銷量大,但是單品銷量低,根本沒有爆品。單型號超過百萬臺機型,基本是不存在的。
小米電視在2019年成為國內出貨量,這不是偶然,這是必然。因為我也提供寬帶服務,去過很多用戶家,差不多發現二十幾臺小米電視吧,這個數量已經非常高了,畢竟筆者所處的地方是真正的十八線。榮耀X1我也見過幾臺,華為智慧屏目前沒見過,可能是價格原因。當然最給力的用戶,還是那臺海信雷射電視。小米電視源自手機粉絲購買力非常強,除了華為之外,其它電視品牌還沒有形成那種量級的粉絲規模。關於索尼,我就不說,在用戶家沒見過索尼好電視,低端的索尼電視倒是見過一兩臺,老實說很不值。
傳統如果再這麼下去,產品型號混亂雜亂無章,搞些連業務經理都記不住的機型,還得讓出市場。估計再過一兩年,華為智慧屏單品牌也能衝擊前五市場份額了。傳統電視UI也做得比較差,操作難度較大,不易上手。傳統電視品牌,這個應該也包括小米,搶網速能力拉胯,需要把路由器裝在電視面前,接受信號能力明顯弱於手機兩到三格。說道這裡,華為系智慧屏我眼前一亮,路由器在一樓,電視在二樓竟然能滿格播放,毫無卡頓,甚至比手機wifi接收能力還要強些。電視信號或許真的只有華為與其它,目前沒有看到別的品牌電視wifi穩定的,播放4K總會卡那麼幾下,一般還是推薦使用運營商送的機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