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家文輯】書腰心情 ■孟會祥

2021-02-19 書法報


  孟會祥 別署竹堂,1965年出生,河南省襄城縣人。現為《書法導報》副總編輯、中國書協會員、河南省書協編輯出版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中國書法院副院長等。著有《竹堂筆記》《筆法瑣談》《書法直言》《襄城》《曾經》《讀白蕉》《二王名帖札記》《書譜譯註》《竹堂閒話》《竹堂詩詞》等。

書腰心情

(外一篇)


孟會祥


  三十年前的平裝書,大抵沒有書腰。別說書腰,勒口也不多。後來世風日奢,勒口,護封,書腰,很是繁縟。

  拙著《竹堂文叢》前後各5本,現在總共印了10本書。這10本書,都有一個書腰。通常,做書腰,總是把最能挑逗讀者的話印在上面,說白了,就是廣告。書既然拿到出版社去出版,當然是想讓更多的人讀,所以高聲叫賣,也不應該羞澀。然而我大概屬於靦腆不成器者,感到自己也沒有什麼值得吆喝的,所以在做書腰時,反而沒有了那種煞有介事要寫一本書的心情了。

  有位老師說人矜持云:「裝得跟真的一樣。」這個「裝」字,會給有的人帶來莫名的快感,對我,則是一種煎熬。我不大看電視,主動去看的節目尤其少,到午夜,一天的工作結束,將進入「寤寐小輪迴」之前,坐在電視機前,手持遙控器譁譁啦啦地巡視一下各頻道,倒也真有催眠之效。這時候,常常看到醫藥或文博「專家」,唾沫星子四濺,金邊眼鏡後閃著綠瑩瑩的光,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激動得像發情的母豬一般,以菩薩心腸勸人趕緊買他的東西,不然,輕則喪失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重則疾病困擾甚至斃命。當初,每看到這樣的人,恨不能手伸到屏幕裡去刮他的耳巴子,後來見得多了,倒真佩服人家裝洋蒜的本事。有這本事的人,才能適應這個環境,人競天擇,奈何奈何。

  很多事情,都是在禮儀、形式中獲得認可的。大宦豎必坐高廣大床發號施令,才顯得莊嚴,誤國誤民,亦顯得肅穆;貪墨若蝜蝂,富可敵國者,在鎂光燈下、麥克風前說清廉,振振有詞;名家大師,長髮長須,腦袋昂昂然,顯得學問淵深,總而言之,必須裝得跟真的一樣。倘若乾坤大挪移,失其位失其勢失其碼頭失其幌子,在烏七八黑的大澡塘子裡,一邊搓灰一邊發為宏論,便不成個樣子,也不會有人信受奉行了。人這一輩子,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談何容易?大部分人,矻矻以求者,也就是形式、禮儀的不同。你不弄幾個保鏢弄幾個狗仔隊弄幾個緋聞,怎麼會成為明星?你不會打五鬧臺耍花花腸子,恐怕也就真無其幌子無其碼頭無其勢無其位了。

  一下子放下了,嗒然若喪,似乎茫無所知,甚至親手所寫的東西,也好像與我無關了一般。站在自己之外,照見初心,大抵是我寫書腰時的心情。每書一段話,一首所謂的詩,照錄如次:

《筆法瑣談》(筆法十二講)

  筆法是書法的靈魂,它雖是技術,而技可進乎道,也便可以大有深意。學習書法,手眼相競,水漲船高,永遠沒有究竟,便是究竟。我雖不才,而嘔心瀝血於茲,是亦不敢妄自菲薄耳。

  負暄籬下作閒談,指月傳燈興正酣。明日村前忙打水,歸來手挎一空籃。

《竹堂筆記》(一堆小紙條)

  我打工的行當,與書法有關,與文字有關。平時,忽然覺得什麼有意思,就記下來。回頭看來,這就是我的年輪吧。這裡面,興許有學術性、文學性和思想性?卻沒有性,只有率性。

  雪泥鴻爪跡斑斑,舛錯叢生不再刪。誰都平居多感慨,蒲團坐破即參禪。

《書法直言》(書法評論集)

  信口開河去評,煞有介事去論,我覺得我懂書法,其實不一定。不管懂不懂,有話照直說,所以叫直言。即使是直言,說了也白說,所以是廢話。

  雕蟲細事寧須論,典型具在大師門。當車我欲揮螳臂,艾艾期期作諍言。

《襄城》(散文集)

  我寫散文,如攬鏡自照、自言自語。我覺得,我是故鄉的遊子,是世事的遊子,甚至游離於自己。偶爾,記可記之人,寫可寫之事,寫了就當下心安。

  汝水隈城水一灣,薰風疊翠紫雲山。閒聽老輩消閒話,流宕他鄉幾時還。

《曾經》(隨筆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忙中讀書,閒時臨帖,朝花夕拾,心動風動。隨時所記,隨心所寫,所以叫隨筆。有人看,是隨喜;沒有人看,也只好隨便。

  漫漫憶舊話曾經,夢裡莊生尚未醒。豈似風前烏桕樹,皓然明月立中庭。

《讀白蕉》(白蕉其書其文其人)

  李剛田老師在談書法欣賞時說:「口誦其文,手楷其書,想見其人風採。」餘於復翁,臨其書,讀其文,仰慕其風度。見其書、見其文、見其姓字,便生崇敬心、親切感。噫!白蕉之愛,同予者何人?

  相逢一面亦前緣,隔代依依豈偶然。今日泉流雖細小,前身照見月光圓。

《〈書譜〉譯註》(《書譜》的簡注淺譯)

  《書譜》猶如《論語》,是大綱,是宗旨。寥寥數千言,說盡書法事,後人書論,大抵可有可無耳。讀書,宜截斷眾流,直取本源,枝蔓往往誤人。君若略可讀文言,則此書徑可付之一炬矣。

  山川映發鏡中遊,坐對羲之與唱酬。半卷真經留後世,出關未必乘青牛。

《二王名帖札記》(讀二王法帖的心得)

  文藝之事,眾生平等,各有攸宜,此所謂「人人皆可為堯舜」也。王羲之、王獻之,為書法之極則。學帖不學羲獻,如讀書不讀母語,畢竟怪誕。千慮一得,自謂頗值一碗胡辣湯錢,乃敢獻芹焉。

  目送飛鴻出世姿,流觴曲水洗羊脂。煙霏露結猶龍鳳,唯有羲之與獻之。

《竹堂閒話》(散文、隨筆集)

  偶有所感,以文字記錄,稱為散文、隨筆、筆記等,而且積習難改,這是沒有明心見性的表現吧。深夜獨對螢屏,自說自話,忽然纂為一輯,次第讀來,如披覽像冊,心裡五味雜陳。年屆知命,老了!

  荒郊獨樹不成林,自有寒柯證鐵心。無喜無悲無妄想,無端悽愴淚沾襟。

《竹堂詩詞》(詩詞和散文詩)

  「燕燕於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於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感慨深,情境就深。在我看來,人生的意義就是詩意,這跟讀詩不讀詩、寫詩不寫詩,甚至識字不識字,關係都不大。

  荒村小巷認芳蹤,一度追尋一度空。萬喚千呼終不見,風吹滿樹杏花紅。

  清明將到,果然雨紛紛而下。杏花已經開過,想已落紅無數了吧。正好。

竹堂記

  王子猷雲,不可一日無此君。蘇東坡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吾不知竹之為草為木,蓋介乎草木之間也。草木之生也,破土而出,春風秋雨,漸長漸老,已而伐,已而朽,遂銷聲匿跡矣,原無須引為譬喻。而人生在世,亦呱呱墜地,春風秋雨,漸長漸老,已而誅,已而死,遂一抔黃土矣,所謂流芳遺臭,亦終將湮於劫波。草木老死而不自知,人則百般矯飾,恐修名之不立。於是賦其山川,興其風雨,比其草木蟲魚。於是雲介乎草木之間之竹者,甫破土而有節,乃有凌雲之志,乃虛其心,乃歲寒而不凋,乃不華不實;其根可箕,其幹可椽,可斷而為笙,篾而為筐,縛而為帚;其枝葉也,猶可筆而書,可箸而食,可籤而剔伶牙俐齒,可茶而清甘脂羶腥。

  而予與竹之所謂德了無取,惟憶少時割草,嬉於臨村清溪竹林間,茫十數畝天地皆碧,身心俱清,四十年來,未嘗忘懷也。遂號竹堂。而宕遊他鄉,行腳為家,竹是子虛,堂乃烏有,所謂竹堂,姑妄言之耳。是為記。庚申正月十九日。



孟會祥書跡 衰柳白門灣,潮打城還,小長幹接大長幹。歌板酒旗零落盡,剩有漁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潭,更無人處一憑闌。燕子斜陽來又去,如此江山。






相關焦點

  • 【書家文輯】一棵樹(外兩篇) ■郭名高
    一棵樹(外兩篇)■郭名高  門前有片園子,荒蕪日久。每至夏初,雜草豐茂,又以蒿草最為常見。蒿草莖直立,基部木質化,多分枝,見風便搖,見雨抽節。郭名高書跡
  • 孟會祥·燕山雪花大如席
    孟會祥 李白北風行 冬季,大自然的萬物呈現出一片肅殺、安靜的狀態。「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 孟會祥 李白北風行 局部 李白《北風行》,擬樂府古題,雖擬古題,實則暗寫幽州危機。
  • 孟會祥 · 燕山雪花大如席|千古風流句
    孟會祥 李白北風行 冬季,大自然的萬物呈現出一片肅殺、安靜的狀態。「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用「慮深」一詞表現詩人冬季沉靜的深思。孟會祥 李白北風行 局部 李白《北風行》,擬樂府古題,雖擬古題,實則暗寫幽州危機。從一個「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一般題材中,出神入化,點鐵成金,用驚心動魄的詩句傾瀉出滿腔的悲憤,賦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義。開篇化用前代典故,用怪誕離奇的神話展現一種幽冷嚴寒的境界。
  • 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孟會祥書法作品欣賞
    孟會祥現為《書法導報》副總編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愛好文學、書法,也試著自己寫文章、寫字。著有「竹堂文叢」十五種等。
  • 孟會祥:書法過於美術化,將使書法喪失靈魂!
    孟會祥先生的書法創作溯流求源,遠法二王晉唐,近師雲間白蕉,風格蕭散脫俗,隨緣超逸,雋秀清朗中飽蘊文人氣息。他的書法評論通古博今,敢於針砭,頗具鋒芒,是理論和實踐結合中碰撞出的真知卓見,讀來如沐春風。他的散文接續中古以來筆記體的文風,注重白描,精於鍊字,字裡行間真情質樸,性淡如菊,文清似水,書雅如蘭,具大家風範。
  • 王唯山、尹飛卿、呂三 、張利安、陳晉漁、孟會祥、諸明月、蔣文囿、溪湖 | 貫珠室主題書畫邀請展-心地正花放
    孟會祥【李白·代陳思王京洛篇】執於出處、隱現之別,是小隱;即世而離世,是大隱。小隱者,一旦應接世俗,則精神外馳而動蕩;大隱者,不為世俗擾亂,出入塵世而不為所累。貫珠室主題書畫邀請展心地正花放王唯山  尹飛卿  呂   三 張利安  陳晉漁  孟會祥諸明月  蔣文囿  溪   湖策展人 : 稿木茶人:
  • 明日方舟:檔案中的神秘人,■■■居然才是羅德島真正的領導層!
    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已經注意到了,在很多幹員的檔案中都會有一個「■■■」的神秘人在說著騷話。今天我們就圍繞著這個神秘人「■■■」,做一次更全面的深挖,看看她究竟是誰。「■■■」:檔案中的神秘人經辦人:■■·■■■ ■■■■審核人:凱爾希 ■■■■ 阿米婭」我們可以在看檔案之前,先關注一下紅的英語名稱:Projekt Red,即「項目代號:紅」。因此,紅的身份設定是某個項目、某場試驗、某支隊伍的一部分。
  • ■ | The Birthday
    靜かに目を閉じて王様は ゆっくりと語る閉著眼睛的國王緩緩說敵は味方ではないけれども 敵でもないんだと「對方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The Birthday■チバユウスケ(千葉佑輔)- Vocal&Guitar、ヒライハルキ(Bass)、フジイケンジ(Guitar)、クハラカズユキ(Drum)■
  • 【憶故人】高山仰止 厚愛永銘 ■王寶林 揮手拂雲煙 ■許 義
    高山仰止 厚愛永銘——懷念劉廼中先生■王寶林  2015年10月1日,96歲的劉廼中先生悄然遠行,我在受命含淚撰寫悼詞時,發了一條微信:「我最敬愛的劉老走了,我的心空了客廳沙發後牆上掛起一件劉老自書漢篆橫幅:「善為壽相,德是福根。」跋曰:「此佛家語,亦儒家所尚也。」
  • 【創作手記】有功無性 神採不生 ■曹曉彬
    2021年2月10日《書法報》第6期10版責編:葉積豔  郵箱:sfbs10@163.com有功無性 神採不生——2019「中國書法·年展」全國楷書展入展作品創作談■  南朝書家王僧虔云:「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何為形?形為點畫、線條及由此而生成的書法空間結構,是人眼可觀察的外在形式。何為神?神乃書法神採,人眼不可見,須用心體察之形而上。張懷瓘曰:「深識書者,唯觀神採,不見字形。」作書若只著眼於點畫形質,而使筆筆之間、字字之間上下呼應割斷,有筆形而無筆勢、有字形而無字勢,則必狀若算子,神採全無。
  • 【展賽選粹】重慶青年書家草書十人展作品選刊
    求真務實 推陳出新奮力推進重慶青年書法事業新發展■王軍領(重慶市青年書協主席)近年來,重慶市青年書協在團市委的堅強領導和重慶市書協及書法界前輩的關愛指導下,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積極調動各方資源,為廣大青少年書法愛好者搭建學習、交流和展示平臺,通過一系列展覽賽事、交流講座、學術探討等活動,協會的各項工作得到社會各界和廣大青年書家的認可。
  • 【鑑 賞】陳芹草書《自書詩冊》 ■李金豹
    陳芹草書《自書詩冊》
  • 【臨 帖】臨《衛簋》 ■杜思吾
    臨《衛簋》■杜思吾  衛簋為西周中期貴族裘衛所作的四件青銅器之一,高23cm,器與蓋各鑄有相同的銘文,共73字,記述周王召見裘衛並賞賜命服等。西周中期,生產力發達,社會穩定。這時期金文字形大多成縱勢,質樸端莊,整體感強,體態舒展,章法整齊、勻稱,結構統一。
  • ■常用木材介紹10:鐵力木
    ■是硬木類木材當中的一個品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識別】■鐵力木、亦稱「鐵梨木」,原生中國最南邊,廣東廣西均有。黑鐵木Olea laurifolia■黑鐵木又稱南非鐵木,是木犀科Oleaceae木犀欖屬Olea的樹種。英文名Olea或Blackironwood。本屬有40餘種。分布於非洲南部、亞洲和大洋洲。我國的廣東木犀欖(O.brachiata)為同屬異種。
  • 【臨帖】來楚生臨《子遊殘碑》 ■薛元明
    臨 帖 來楚生臨《子遊殘碑》 ■後世書家皆可從中獲取「營養」。《子遊殘碑》用筆圓勁渾厚,乾淨利落。結字方扁茂密,大小自然。章法疏朗有致,賞心悅目。此碑蘊藏篆、簡意韻,技法豐富,由此入手,既有漢隸法度可循,也有較大發揮空間,尚能鍛鍊創作能力,可謂一舉三得。因此,能否「通會」篆、簡筆意,是臨摹此碑的關鍵。臨習者應對漢簡、漢碑進行系統了解,再予以個案研究,通過不斷對比,最終才能掌握此碑精髓。
  • 【書法研究】在書法的時間與空間中實現生命意義的永恆——簡評王茁中山王篆書創作 ■胡抗美 中山王篆書寫與賞的兩大誤區 ■王 茁
    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大地上,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思想家、策士們的雄才偉略給我們留下了無數鑑古開今的思想寶藏。正如郭沫若所說:「中山是個藝術的民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它那深沉悲壯的歌聲,它那婉約清麗的琴聲,它那婀娜多姿的舞步,我們無緣傾聽和欣賞了……」任何人都不可以在時間與空間維度上過於自信或自卑,幾十年前的「無緣」,今天卻能夠透過當代優秀女書家王茁書寫的中山王篆書,真切地觸撫到那生動的靈魂、遠古的回音。  也許是歷史的巧合,王茁出生於中山王國考古發現公之於眾的1977年。
  • 「天才書家」——林長民
    康南海作《廣藝舟雙楫》,以評書家自命,曾和伊峻齋(立勛)說:『你們福建書家,卻只有兩位……』伊峻齋以為他自己一定佔了一個,那康聖人從容說:『一個是鄭蘇庵(按即鄭孝胥),一個是林宗孟……』民國以後沈寐叟(子培)的字,風靡一時,有人把林寫的聖約翰大學校長卜舫濟的壽序來比,稱做『書家兩雄』,因為沈培老的槎椏,算『醜中之美』,林宗孟的字則為『勁中之美』,確是一個天才書家,而他自己也風流自賞。」
  • 【逸 事】丁汝昌詩書遠播海外 ■夏冬波
    逸  事 YISHI丁汝昌詩書遠播海外■夏冬波同合車書防外侮,敢誇砥柱作中流。我來偶遇修和日,共上芝山聽古謳。  丁汝昌後來與宮島慄香成為詩友。宮島誠一郎,字慄香,與張裕釗相友善,詩文受桐城派影響。1895年2月,宮島慄香知丁汝昌自殺殉國後,寫下了《乙未二月十七日聞丁汝昌提督之死》一詩:  同合車書防外侮,  敢誇砥柱作中流。  當年深契非徒事,  猶記聯吟紅葉樓。
  • 穿越時空的晉商書房——「書業誠」
    很快太原「書業誠」之興隆遠遠超過它的前身而名揚三晉,祁縣的總號也不能與之相比,從此太原靴巷的「書業誠」易為總號,祁縣變成分店。每年底,各地分號都要來到太原「書業誠」渠家總號領取年薪。 同樣是百年前,在英國的工業革命重鎮---曼徹斯特的丁斯蓋特大街上,有一座紅褐色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就是聞名遐邇的「瑞蘭茲」圖書館。
  • 學習草書可以師從的書家及字帖
    學習草書可以師從的書家及字帖整理編緝 |《書法當代》 文章來源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