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券商中國
消費之後產品出現故障無處投訴?自己的合法權益受侵害但投訴無門?黑貓投訴平臺24小時為您守候,消費無憂盡在黑貓!【點擊投訴】
規模千億元級別的P2P平臺小牛資本集團被深圳警方正式立案偵查。
1月13日,深圳南山公安分局發布通報稱,小牛資本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小牛資本」)涉嫌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為保護投資人權益,懲治犯罪,深圳南山警方於2021年1月8日依法對小牛資本(「小牛在線」「小牛私募」平臺)立案偵查。
通報顯示,經全面收集證據,1月13日,深圳南山警方對小牛資本涉案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仍有111億元尚未兌付
小牛資本官網介紹,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旗下平臺包括小牛普惠、小牛在線、小牛新財富、小牛投資和牛鼎豐科技;涉及普惠金融、財富管理和投資管理業務。
2013年6月,小牛在線平臺上線運營。截至目前,累計成交金額1171.74億元,累計出借1578.31萬筆,累計註冊人數608.15萬,累計出借人數85.94萬。
2020年5月9日,小牛在線在其官網發布《平臺網貸業務良性退出公告》,稱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平臺將停止發布任何新標及停止計息,並關閉出借人開戶、充值、投標等功能;同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暫緩兌付,待兌付方案經全體出借人公開投票表決通過以後,按照兌付方案啟動兌付工作。
在公告中,小牛資本解釋稱,近兩年網貸行業經營環境惡化,出借人投資風險及平臺經營風險增大,疫情極大增加了未來的不確定性,各大網貸平臺陸續退出,小牛在線決定退出網貸行業,逐步結清存量網貸業務。小牛在線承諾,良性退出期間,平臺股東及高管「不跑路、不失聯、不撤資」。
同年5月11日,深圳警方在官方微博發文稱將督導風險處置。要求小牛在線一定嚴格按照監管要求、落實清退主體責任,加強與出借人的有效溝通,保障出借人合法權益。要求還提到,平臺全體借款人必須依約履行還款義務,以免對自身信用造成嚴重影響,或被追究法律甚至刑事責任。
借款數據方面,目前小牛在線官網已無法查詢。不過,據券商中國記者2020年5月報導,當時小牛在線平臺借款人總數為116.71萬,借貸餘額為104.20億。其中,1萬至5萬的借款金額佔比最高,達37.5%;5萬至10萬的借款金額佔比為24.22%;10萬以上的借款金額佔比為22.96%;1萬以下的借款金額佔比為15.33%。從數據上來看,5萬以上的借款佔比近半。
值得注意是,其未償本金總額不止104.2億元。根據小牛在線於去年8月7日公布的《監委會投票結果及成立臨時監委會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8月6日18時,已完成確權的總人數為10.03萬人,代表的未償還本金為95.73億元,佔平臺未償還本金總額的84.39%,據此推算,當時仍有113.44億元尚未償還。
此外,自2020年5月宣布良性退出以來,該平臺已啟動十期的兌付工作。7月30日,第一期共兌付5000萬元,累計至今共兌付2.38億元。據此推算,目前該平臺尚未兌付的本金總額仍達111.56億元。
平臺退出半年以來,其兌付比例約2%。有網友調侃:照此速度,僅償還所有本金都需要超20年時間。
官方透露:引入AMC加快資產處置變現
自2020年5月小牛在線平臺宣布清退公告之後,其兌付工作引起眾多投資者的關心。券商中國記者從深圳政府在線官網「政民互動」一欄獲悉,多位市民向政府部門詢問和反映小牛在線清退存在的問題。
2020年10月28日,一位自稱遭小牛在線拖欠2年未回款的投資者孫先生,向深圳地方金融監管局反映13項問題,諮詢小牛在線清退工作進展。
2020年11月4日,深圳地方金融監管局作出回復,並透露將引入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AMC),嘗試運用市場化手段,優先對價值高、無重大處置障礙的資產進行處置,加快資產處置變現。
在上述回覆中,深圳地方金融監管局還表示,經過與深圳市南山區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南山專班」)了解核實,南山專班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首先,對小牛在線平臺實際控制人、股東、高管等核心人員進行嚴格管控,督促其全力推動清退工作;定期核查平臺清退進展,同時監督平臺資金使用情況,確保平臺資金安全並用於兌付,避免資金挪用。
另外,有關公安部門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嚴懲老賴。據南山公安通報,已對小牛在線平臺7名拒不還款的借款人,以涉嫌詐騙行為立案偵辦,並刑事拘留1人。
最後,成立網貸清算小組,專項督促借款人還款。同時,並加快推進網貸信息納入徵信系統進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聯合懲戒機制。截至目前,小牛在線平臺已完成與央行徵信的系統對接,進入環境測試階段。
幕後實控人持有206家公司實控權
官網信息顯示,小牛在線是中國線上智能金融服務平臺,法定代表人為彭鋼,註冊資本1.03億元,實際控制人為彭鐵。當前,小牛在線平臺的運營方為小牛資本。
從2018年4月開始,小牛在線被曝出部分投資人取現困難,當年多個網貸平臺深陷爆雷潮。啟信寶顯示,小牛在線的裁判文書記錄達3113條,大量集中在2018年,其中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的比例高達36%,不過小牛在線的主要身份為「申請人」。
但小牛在線最終平穩度過,在業內看來,從草根出生到做到千億級規模,「這與幕後關鍵人物彭鐵脫不開關係。」
天眼查顯示,小牛資本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彭鋼,在150家公司擔任高管,在20家公司擔任股東,在32家公司擔任法人,大多是小牛系的公司,但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公司只有14家。
更值得關注的是,小牛資本實控人彭鐵,與彭鋼系親屬兄弟,這也讓小牛資本蒙有了家族企業色彩。彭鐵以小牛資本管理集團為中心,覆蓋了為數眾多的資產投資公司,天眼查顯示,他掌握著206家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在85家公司擔任股東,其中直接持有小牛資本管理集團93.6%股權。
據《邵陽日報》此前一篇題為《從放牛娃到小牛資本董事長》的報導,彭鐵1976年出生於邵陽大祥區,是家中六姊妹中老么,因為從小健壯如牛,父親給他取了一個小名「牛牛」。據父親回憶,牛牛六七歲時開始上山放牛,不僅看牛紮實,讀書也紮實,五歲上小學,成績一直數一數二。14歲考上邵陽師範,17歲畢業後就當上了當時邵陽市郊區資棗小學的校長。
公開資料顯示,彭鐵1976年出生於湖南邵陽鄉村,先後就讀於邵陽師範、湖南大學,中山大學,還曾在北京大學EMBA學習,曾擔任過香港上市公司佳兆業金融投資有限公司總裁,曾參與創辦了網貸平臺人人聚財,負責風控方面的業務,之後離開並於2012年成立小牛資本。
5000家P2P三年歸零
2020年11月6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形勢根本好轉,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壓降到目前的3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8個月下降。不到一個月內,劉福壽再次宣布: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我們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2020年12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演講時再度表示,到11月中旬,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經全部歸零。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始於2016年,網貸作為重點整治領域之一,監管部門曾擬對其採用備案制管理。直至2018年末,《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整治辦函〔2018〕175號)下發,提出網貸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彼時在業內看來,該文也為網貸行業指出了轉型的可能方向——獲取網絡小貸或消費金融公司業務許可資質,成為助貸平臺方。
然而,一邊是持續數年的行業備案仍然希望渺茫,一邊是監管「清退信號」已日益明確。券商中國記者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從2019年10月16日至2020年12月,至少有19個省市公開宣告全面取締P2P業務,其中數十個省份披露了清零通告。華東一家在美上市金融科技平臺資深從業人士估算,只有1%的平臺清零網貸業務並完成了轉型,「只有少量平臺依靠股東強大實力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