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車與背後的菸酒贊助商的那些事

2021-01-13 MOTO

不管戰局發展會如何,起碼從季前開始到第一戰結束的今天為止,杜卡迪的確佔據了多數的新聞版面與八卦消息。就連車上的贊助商也同樣備受關注。比較負面一點的那種。

除 MotoGP與WorldSBK,F1也開跑了。在這二輪與四輪接連地展開各自的全新賽季時,新的問題與爭議也隨之浮現,在禁菸廣告規定森嚴的澳洲墨爾本,是F1的開幕戰盛大展開的時分,FERRARI車隊為了避開不必要的麻煩,把自家剛發布的全新帥到掉渣的紅色FERRARI SF90 2019上那醒目顯眼的Mission Winnow標誌給塗掉,甚至連車隊名稱都將原本的Mission Winnow的冠名贊助改成了Scuderia Ferrari,以單調的全紅色戰車搭配主要機油贊助商出席澳洲大獎賽。

這一點去仔細思考一下你會發現,賽車有很多有趣也很無奈的一面,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要拿出來與你們分享,並單獨寫成一篇觀點的原因。

「引擎一響,黃金萬兩」,賽車運動從經濟層面來看,說到底終究都是金錢戰爭,車輛成本、技師與車手薪資、車隊營運成本、維修零件、套件研發、運送等等,每一個動作,每一次摔車都是你我一整年的薪水還要倒貼的龐大金額。誰握有的資金龐大,誰就擁有賽事科技的優勢與一定程度的主控權。這點無庸置疑,也因此,車廠車隊無所不用其極的找乾爹這件事,在闈場內是再正常不過的風景。巨大的金流支出所需要相對應的強力金援,而相對的,賽事龐大的曝光量與廣告效益也就變成贊助商們看到的碩大商機。

在近年來的Red Bull、Monster Energy等能量飲料的戰國時代之前,始於1876年開始菸酒商賽事贊助,眾家煙廠所建立起的五代十國相較於今日卻更加地腥風血雨。諸如你所看過的紅色代表Marlboro萬寶路、West威斯、早期SUZUKI最經典的RGV500冠名贊助商Lucky Strike好彩、Mild Seven七星,或是更早之前的Camel駱駝、還有在WRC SUBARU Impreza身上發光發熱的555等等,都是世界煙商大戶在各級賽車賽事上投入大把大把銀子的經典歷史痕跡。鼎盛時期的八零年代末,十幾家煙商廣告同時出現在F1的賽車上,仿佛一堆又一堆高速移動的煙盒一點也不是浮誇濫情之說。

話題拉回MotoGP,關於杜卡迪與Philip Morris旗下的Mission Winnow概念等等的合作關係促使煙商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回到賽車與賽道上,這篇新聞可以作為延伸閱讀來參考。自煙商進駐的一個世紀後,1976年起,德國首先禁止菸草贊助四輪賽事,隨後英國在1984年跟進,從主要的幾項大賽事中率先開鍘,隨後延伸到其它體育賽事中。1992年的法國,1996年的澳洲也都同樣祭出了禁止菸草廣告和贊助的禁令。1996年同年,南非的賽車賽事也終止了與菸草業界的連結。

鑑於在首場F1賽事中FERRARI的妥協並暫時撤下Mission Winnow的商標之後,可以想到的是二輪賽事中同樣以紅色塗裝聞名的杜卡迪Desmosedici是不是也會同樣採取措施。

事實上,似乎Borgo Panigale的紅色大軍也不願意冒這種風險,在接下來的法國勒芒賽道以及澳洲Phillip Island分站當中「有極大的可能」讓杜卡迪車隊不得不放棄繼續掛上Mission Winnow的品牌在車上這件事情。原因無他,澳洲與法國對於煙害防制法都有非常強而有力的政策在保護,也因為如此,對於挑戰法規甚至是直接牴觸的行為都必然會受到嚴重的罰則。今年三月初,反託拉斯管理局與衛生部組織投訴了FERRARI身上的Mission Winnow商標之後,義大利全國消費者聯盟(UNC)也同樣對杜卡迪進行一樣的訴訟程序來抗議。

接下來,在現行MotoGP賽場上,身為VW大眾集團旗下的車廠,在加上Philip Morris集團的大量挹注之下,今年的杜卡迪在研發上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幅度,甚至,在卡達開幕戰中奪勝之餘,還撩起了後搖臂空氣動力套件的風波至今未息。有趣的是,不論是煙商的「不冠名的冠名贊助」也好,後搖臂套件的「不違反現行規則的違規爭議」也罷,兩者都像是在挑戰現有體制,甚至是專找一些規則漏洞的方式來想辦法達成自己的目的,杜卡迪的確在今年的賽場下要比場上來得更具話題性多了,好啦,雖然GP19依然強大且穩定,但你知道的,一旦Mission Winnow的露出受到限制,贊助商的曝光度勢必直接受到影響,進而,這乾爹還要不要繼續當?要怎麼當?反之,一旦Mission Winnow被賽事默許,那是否煙商、酒商大軍也將會大舉重返賽事贊助,起而效之的場面也許就是下一個熱門的討論話題。*(注1)

而同樣的,即使杜卡迪宣稱後搖臂的空氣動力套件並沒有下壓力,一旦出現明文禁令或更甚取消成績,對於已經具備資金與研發成果的紅軍而言有可能是一大傷害。最後,賽車賽的是車,也賽的是錢,錢的重量決定車的力量,而在商場上我們都知道,其他什麼都不重要,要找的到有能力掏錢,並且有辦法讓他掏錢的結果才是真的,但殘酷的是握著這些美金歐元的,並不會每一個都是全世界都能接受他的名字出現在車上或賽道廣告上。金錢遊戲都是血腥的,這次的Mission Winnow,只是聰明的避開現行規則所出現的高端行銷模式之一罷了。

注1:Marlboro萬寶路其實都有持續贊助杜卡迪,這也是為什麼Desmosedici GP賽車始終都離不開紅色。

相關焦點

  • 圖集|汽摩運動史上50個著名的賽車贊助商塗裝
    眾所周知賽車運動是一項很燒錢的活動,車隊想要持續參賽離不開贊助商的資金支持。當賽車上場跑出成績後,產生的曝光效應又能給贊助商帶來商業回報。因此,賽車與贊助商的合作共贏關係,不僅造就了世界冠軍和賽場傳說,印有贊助商Logo的車身塗裝也成為賽車文化的一部分。
  • 賽車乾貨 | 如何在美國考賽車執照 | SpecMiata的那些事
    想必很多車友也都夢想拿到賽車駕照,成為真正的賽車手。我在之前的文章裡也有提到,要近一步聊聊有關SpecMiata賽車的那些事,今天就說一說,在美國怎樣拿到賽車駕照,總體費用大概多少。實際比賽中,SpecMiata和SpecNeon同時跑,但SpecNeon發車晚半圈先說說這個SpecMiata是個什麼。
  • 賽車場上另一道風景線——那些著名的賽車塗裝
    在賽車場上,賽車以200多公裡時速飛馳而過,速度快得甚至連攝像機都無法捕捉,那麼是我們如何一眼就能分辨出每一輛不同的賽車呢?靠得就是賽車身上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塗裝。賽車塗裝一直是賽車運動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可以是車手、車隊以及賽車文化的展現,也可以作為一種商業手段,拉取贊助,為廠商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接下來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那些經典的賽車塗裝。
  • 球員和贊助商之間不得不說的那些事丨ULSUMFootball
    說了這麼多,那麼球鞋贊助商和球員之間的合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涉及錢的事都不簡單」這指的是在球員與現階段品牌合作即將到期之際,如果品牌希望與球員續籤合同,那麼他們通常會提前3-6個月通知球員這一意向,但如果雙方遲遲未能就新合同達成一致,原本的贊助商就會在球員即將與潛在贊助商進行短期談判(1-2兩個月)前給出一個最佳報價,相當於露了一個底牌。
  • 《極速風流》背後的故事 當勞達遇到亨特
    萬寶路香菸是七十年代F1最主要的贊助商之一,而當年F1充斥著許多菸酒類贊助商。《Rush》最為一部高度還原歷史場景的電影,畫面中在所難免的會出現許多香菸廣告的露出。電影中將其描述為一個典型的理性派工科男形象,說到賽車的原因是因為「這裡可以掙錢,如果在其他地方可以掙更多的錢,我會選擇離開」,而對參賽,他給自己設定了一個20%的底線,一旦超過這個底線,他便不會參賽。
  • 馬拉松冠名贊助商那些事兒
    隨著倫敦馬拉松即將在10月4日舉辦,今天咱們一起來看看對於一場馬拉松賽事,或者是體育賽事來說,必不可少的冠名贊助商那些事兒。這裡筆者來說下,倫敦馬拉松這四十年來贊助商的變化情況。維珍理財自2010年至今都是倫敦馬拉松的冠名贊助商。
  • 孫楊進入賽前訓練名單又被剔除,一波三折背後贊助商影影綽綽
    新冠疫情這股妖風不僅讓所有人都成了蒙面大俠,還把疫情之前那些大名人的閃亮形象突然拉黑。全民抗疫壓倒一切。但名人就是名人,況且大號名人,孫楊就是一位。中國遊泳協會聲明中國遊泳協會對上述名單一事做出了否定性糾正,而這一切還不到12個小時。
  • 萬寶路香菸盒是如何「爬上」F1賽車車身?
    在我心目中F1最好的時代就是20世紀70、80年代左右,而且F1賽車最為經典的塗裝也在那段時間湧現。當時正是F1賽事菸草廣告贊助商盛行的時代,各大菸草品牌的Logo都展現在F1賽車上最明顯的位置。至今埃爾頓·塞納標誌性的萬寶路紅白塗裝的邁凱倫賽車和John Player Special黑金塗裝的路特斯賽車在雨中共舞的場景,依舊曆歷在目。
  • 對速度苛求背後的代價 F1賽車的安全性成長
    F1巴林站哈斯車隊的一場事故讓很多觀眾心有餘悸,對於一些老F1迷來說,腦海中曾經那些重大事故的場面又湧現出來,值得慶幸的是這次事故並沒有對這位法國車手羅曼·格羅斯讓造成太多身體上傷害,他曾經表示不喜歡的Halo系統(俗稱:
  • Netflix的體育紀錄片:繼尤文圖斯之後,又將拍攝F1賽車的激動故事
    至少對於高度市場化的體育賽事而言,紀錄片的魅力在於還原精彩比賽背後神秘世界的運作方式,解讀和傳遞自己所追求的體育精神,持續保持對愛好者的感染力。 至少年收視率高達600億人次、極為昂貴的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簡稱「F1」)正在進行這項嘗試。F1官方表示,系列紀錄片將會「揭露在這一數十億美元生意中關於企業未來方向、核心和靈魂的激烈鬥爭過程」。
  • 爭議中前行 F1輪胎贊助商近10年的紛爭
    小編本來想著寫篇F1輪胎贊助商的前世今生,但發現這裡面有太多說不清的事,也不是我三言片語可以說得清,因此還是把目光轉移到風雲變幻最近的10年。這10年時間,F1輪胎贊助商的紛爭太多,有些故事、有些人實在是讓人回味無窮。
  • 又要賽車啦——上一堂正規賽車裝備課
    賽車裝備品牌上圖的三件東西,分別出自三個著名的賽車用品品牌。OMP和Sparco都是義大利名廠,也是最熱門、最多人選用的品牌。而ORG則是我們國內新晉的一個賽車運動用品廠商,也是我們這回參賽的贊助商,他們贊助了南北對抗賽所有參賽選手的賽車服,同時他們也是中國CTCC等大型比賽中幾個重要車隊的官方合作贊助商。ORG的產品也是經過FIA認證、達到國際標準的——什麼是認證?請往下看。
  • 中國杯」競速光輪「大賽背後,賽車電競呈現怎樣的故事?
    原標題:中國杯」競速光輪「大賽背後,賽車電競呈現怎樣的故事?9月中旬,「中國杯」競速光輪大賽對外發布了將亮相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的信息。當賽車與「中國杯」碰撞,傳統中多了一點前衛。實際上,F1賽車一直在運動領域屬於頂級賽事,屬於抓住車迷眼球不放又與車迷保持高冷距離感的品類。在很多車迷眼裡,上賽道這件事依舊遙不可及。籃球、街舞、遊泳……這些才是「主流」運動的場景。
  • 明星作家韓寒也喜歡玩賽車遊戲!飛時代軌道賽車人氣高背後真相
    韓寒除了是一位作家之外,也是一位知名的賽車手,他本人雖然是業餘賽車手的水平,但是在專業的比賽當中卻屢屢獲得名次。那麼韓寒為什麼身為業餘車手,卻屢屢在一些專業比賽當中獲得名次呢!其實了解背後的原因,你會發現,韓寒竟然還喜歡玩軌道賽車,正是通過軌道賽車,韓寒訓練出了賽車的操縱感。當然只是一個例子,軌道賽車源於歐美,很多知名大型方程式的賽手也是軌道賽車的愛好者。
  • 2020年F1及十支車隊贊助商解析
    、3個官方供應商和2個電競官方贊助商(其中DHL既是F1全球合作夥伴,也是F1電競官方贊助商),具體贊助商信息如上圖所示。其中邁凱倫車隊贊助商數量最多,為31個;哈斯車隊贊助商數量最少,為8個。
  • 速度與藝術 賽場上飛馳的經典賽車塗裝
    [愛卡汽車 汽車文化 原創]  賽車運動之所以極具觀賞性,除了因為極致的速度與迷人的聲浪所激發的腎上腺素,能給人帶來強烈的快感之外。各家車隊賽車的車身塗裝也為觀眾營造了一場極致的視覺盛宴,藝術、商業與速度的激情碰撞,令這場運動展現出了迷人的另一面。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飛馳在賽場上的經典塗裝。
  • 【高邑那些事】揭秘:揭秘:千秋臺「土疙瘩」背後秘密
    不過,不管究竟「登基」之地在哪兒,這與旅遊的人似乎關係不大,遊客大可以選擇看了此地而不看彼地,如果有人較真好奇,那就二地都看。不但與遊客關係不大,還為遊客帶來了好處,高邑縣在修建千秋公園後,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高邑縣千秋臺與劉秀雕像之間跺腳,除了跺腳聲外,還會聽到一種類似於金屬撞擊的聲音,十餘米之外仍能聽到。
  • 男人的終極誘惑 賽車系列腕錶推薦(23)
    所以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將介紹三款不同主題的BRM腕錶,此外,三段鮮為人知的賽車故事也將悉數奉上。(圖片源於網絡)同時,每款BRM腕錶都有著極強的汽車文化主題,包括賽手、賽事、特定車型,甚至包含了諸如Gulf的知名贊助商。但由於品類過於豐富,所以我今天只甄選了其中的三個「非主流」表款,而與之對應的,則是三個汽車冷知識。  冰面上的銀石賽道?
  • 和阿斯頓-馬丁分手之後 紅牛真的還需要一個冠名贊助商?
    我命由我不由贊助商 在F1的前幾個賽季之中,紅牛車隊作為場上規模最大的一支非廠商車隊,所有研發資金幾乎都是背後的飲料廠商在撐腰,沒有擁有過任何冠名贊助商。
  • F1賽車手 火海驚險逃生背後 ——Halo安全系統
    新華社麥納麥11月30日電  在29日舉行的2020賽季F1(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巴林站比賽中,來自哈斯車隊的羅曼·格羅斯讓駕駛的賽車突然失控撞上隔離護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