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適逢大暑天氣。「發現最美瓦日鐵路·感受萬噸通道風採」集中採訪一行到達長子南站。猶如鋼鐵巨龍一般的萬噸重載列車帶著滾滾熱浪「轟隆」而過,如一條磅礴的巨龍盤踞在山脈大地。長子南站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正是能夠讓這座鋼鐵巨龍運轉的「馭龍高手」。
守的力量,負重近180公斤助安全行駛
長子南站的列尾作業班組,是瓦日鐵路全線列尾工作的中心環節。他們主要負責太原、鄭州和濟南3個鐵路局瓦日線上所有列尾設備的統計、維護及故障設備返廠維修。
複雜的作業過程、迎峰度夏的增運上量,帶來的勞動強度更大,每個班次每人需要負重設備累計180公斤,行走50000多步。列尾作業組長陳保來介紹說:「10公斤的鐵疙瘩背在身上,冬天就是個大冰塊,夏天就像個小火爐,本來在股道內的道砟上行走就不方便,再背個鐵疙瘩,路就更難走了。」
護的力量,走著「馬拉松」小錘敲擊數萬下
長子南站共有24名貨檢員,每班6人分為四個作業小組,每天都會沿著6.3公裡的站場股道反覆奔走,這是其他鐵路站場線路有效長的2倍。
踏著線路旁的道砟,在一節節、一列列的貨運列車旁行走,需要攜帶無線對講設備、撬棍、捆綁鐵絲、施封鎖、鉗子等各類作業裝備,對每一節車輛的車門進行檢查、加固、標記。每列萬噸重載列車平均總長1200米,是其它列車的2-3倍。貨檢人員每次作業,需要從車頭步行走到車尾,邊走邊檢查車輛狀態,一天重載列車最多的時候達到三十七、八對,他們要繞著火車走上四、五十公裡,用他們的話說,每天他們都要繞著火車走上一個「馬拉松」。
「在股道上行走,難免磕磕碰碰,平時我還自備了一些創可貼、紅花油等藥品。」說著貨檢員康紅亞還從衣兜裡掏出藥品向媒體展示。
引的力量,最強大腦調動「行車心臟」
鄭州局集團公司管內的長子南站,是瓦日鐵路上唯一一個技術作業站,所有萬噸重載列車都將根據需要,在這裡辦理列車解編、技檢、貨檢、換掛機車、司機換乘、列尾摘掛等作業程序。
長子南站共有19條股道、196臺信號機、94臺調車信號機、123組道岔。紛繁複雜、繁瑣異常的數據卻是他們工作中的日常。3部電話是他們上下溝通、左右協調的聯繫工具,他們每天接打電話的數量高達240多個,經常是一部電話還未講完,另外兩部電話又同時響起。
無論是「守龍人」、「護龍人」還是「引龍人」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一列一列的萬噸重載列車發往全國各地,確保了瓦日鐵路的安全和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