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4日訊 從山西瓦塘鎮到山東日照港的瓦日鐵路,是我國西煤東運的三條重要通道之一。在沂蒙山區,有一位叫張奎方的老信號工,他一輩子只幹一件事,就是守護好瓦日鐵路上的信號燈。
濟南電務段沂源信號工區信號工張奎方說:「綠燈指揮列車運行,正常常速通過;紅燈就是(列車)必須停在這架信號機之前。疫情期間一旦發生故障了,我們就大發了。 」
瓦日鐵路是我國西煤東運的三條重要通道之一。在這條鐵路上,信號燈出現任何一個小故障,都會讓火車失去指引。
濟南電務段沂源信號工區工長崔憲雷說:「電壓如果太低的話,我的檢測設備就會誤判斷這個地方有車,被佔用,這個信號機就會亮紅燈,車就會停下。」
崔憲雷介紹:「它(信號燈)的顯示距離呢,是不能低於200米,所以我隔一段時間,就要對信號機的玻璃透鏡和燈罩底部進行清掃,因為咱們這個設備是在隧道裡面,隧道裡面特別髒,特別容易招灰,還有一些蜘蛛網。」
隨著各地企業持續復工復產,煤炭需求不斷增大。從4月10日開始,瓦日鐵路萬噸貨物列車最大運量增加到了1.2萬噸,火車的長度達到了1.5公裡。但沂蒙山區山脈連綿起伏,對萬噸以上的列車安全行駛是個艱巨考驗。不論天氣多惡劣,像量血壓一樣,給這盞信號燈和相關的設備量電壓,就是張奎方和徒弟們的使命。
巡線工作結束了,可雨夜路滑,工程車在返程時滑到了山路邊的泥地裡,這是兩年內的第三回了。
車子陷到泥地裡怎麼也開不出來,最後,不得已還是求助了當地的雷鋒救援隊。
張奎方說:「說實話,選了這份專業也沒有挑選的餘地,說實話我也真心的喜歡我這份工作,我真是捨不得。」
13個隧道、20多座橋梁、44公裡的軌道電路、信號機,張奎方他們要像這樣一遍又一遍的檢修養護。
崔憲雷說:「疫情期間,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同身受,每一個人都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這種特殊時刻,我們能夠保證煤炭、材料正常地運輸,就是我們對這個社會,對復工做出的貢獻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