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趙孟頫最美的五封信!

2021-02-17 書法家園


冊頁1:達觀長老禪師:孟頫和南上記拜封.孟頫和南上覆達觀長老禪師道契。孟頫政此馳仰。忽承惠書。深切欣浣。涼筍之餉。尤見

冊頁2:厚意。領次感激 所索書已與施 老言之。不復贅及。田提領記事敬此奉納。餘唯早還不宣。孟頫和南上覆。

冊頁1:孟頫記事頓首。德輔教諭仁侄足下。近來吳門。曾附便寄書與德俊令弟。不見回報。不審前書得達否。昨令弟求書老子。今已書畢。

冊頁2:帶在此。可疾忙報令弟來 取.長興劉九舍亦在此。德輔可來嬉數日。前發至觀音。已專人納還宅上。至今不蒙

冊頁3:遣還。餘錢千萬付下。以應用俟。顒俟。老婦附致意堂上安人。不宣。十 四日 孟頫記事頓首。

全帖:孟頫拜覆兄長教授學士尊前。孟頫違遠,已復兼旬。不勝尊仰。近聞回自彰南。甚望尊旆過此一番。如蒙惠然賁臨。深慰下情。因五兄便。草草拜覆。顒俟之 至。不備。十二日。孟頫拜覆。

分頁1:

分頁2:

冊頁1:孟頫頓首再拜:季博提舉相公尊親家閣下。孟頫頃草率奉記。隨蒙賜答。極慰傾馳之情。茲承惠書知。體中小不安。不審

冊頁2:所苦者何。今進何樂。堂上尊夫人想 日來履候康和。欲得令弟踅還。今發一文字去。如此即可歸也。人回。謹此具

冊頁3:復。炎暑。唯厚加珍愛之禱。不宣。趙孟頫頓首再拜。記事頓首再拜。季博提舉相公 尊親家。忝眷趙孟頫謹封

全帖:孟頫記事再拜。彥明郎中鄉弟足下。前者所言宗陽宮借房。請任先生開講。今已借得門西屋兩間。彥明疾早擇日收拾生徒為佳。想吾弟必不遲了也。專此不宣。十月十三日。孟頫再拜。

分頁1:

分頁2: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書法家園微店

中國書法家園   |  書法資訊搶先知曉

公眾號名稱:書法家園

微信公眾號:shufadaquan

管理員微信:shufajiayuan8

官方網站:www.eshufa.com

相關焦點

  • 見信如面丨母女倆的兩封信
    《見信如面》當人們在溫暖的家中自我隔離時有一些人戰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用職業的堅守在人民和病毒之間砌起高牆平日裡,他們和你我一樣是父母、妻子、丈夫、兒女只因有人需要他們義無反顧的逆風而行為了聽見他們的心聲
  • 給故宮寫封信 「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啟動
    寫給書畫器物、花園麗宮,寫給歷史人物、學者藏家;寫給宮廷建築、瑞獸祥雲;我們可以探究問題、分享知識,也可以交流思想、表達感情……」11月2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現場,9位學生代表向北京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 《見字如面》第四季直擊現實引發熱議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個偽命題  葉璇在《見字如面》「怯貧富」這一期中,讀的是一封網友的信,題目叫《我奮鬥了十八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講的是一個來自農村的70後在上海的奮鬥故事。因為人生的起點不同,這位名叫麥子的網友歷經十八年,才獲得了與同齡都市青年平起平坐的資質。
  • 《見字如面》:5封書信寥寥幾筆,卻承載了近一個世紀的重量
    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也是一段需要不斷回首的歷史,《見字如面》第四季的第9期便用書信的方式帶領我們追溯了那段歷史。《見字如面》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 《見字如面》拆解個體命運的複雜
    我們一直說《見字如面》是一檔特立獨行的節目,它的特立獨行體現在,與其他憑藉娛樂取悅大眾,價值觀極其單一的綜藝相比,《見字如面》敢於直面這個世界的複雜並盡力呈現複雜,從而去探討世界的真相與本質。
  • 豆瓣9.4,神仙綜藝《見字如面》,五星好評,值得擁有!
    如今也只有《見字如面》第四季,能在這亂象叢生中給些安慰。《見字如面》第四季《見字如面》,國產綜藝中難得一見的「常青樹」,從第一季到第四季,平均分穩定在9分以上,做到了國產綜藝領域真正的高質量、高水準、高口碑。
  • 《見字如面》音頻獨家登錄酷我暢聽,用信件揭開被歷史掩藏的秘密
    近日,國內首部書信朗讀節目《見字如面》音頻獨家上線酷我暢聽,一經推出引起了聽眾們的熱烈反響。酷我暢聽將《見字如面》改編為長音頻,剪輯為「精編版」「純享版」「信件版」三個音頻版本免費收聽,帶領聽眾聆聽書信裡的人生。
  • 「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日前,由7名北京初中生在疫情期間發起的「拿起紙筆見字如面」書信交流活動走進故宮。9位學生代表再次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給故宮寫信的倡議:「讓我們實地探訪,線上相約,看古代建築,學歷史文化,遊文物展館。
  • 在「世事難料」成為世界命題的2020年《見字如面》與你一起對抗無常
    在綜藝市場,《見字如面》真是一個另類節目,它從來不用娛樂取悅大眾,而是探討複雜真相的本質,並用不迴避的態度來刺痛乃至喚醒觀眾。繼此前在疫情期不迴避地直面離別探討永逝,今天這期《見字如面》用主題「嘆無常」再次帶領觀眾直面無常。
  • 《見字如面》(第二季):重溫書信帶給我們的肝膽真情
    《見字如面》作為一檔以明星讀信為主要形式的閱讀推廣季播節目,旨在用書信打開歷史節點,帶領觀眾走進那些依然鮮活的時代場景、人生故事,去觸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狀和社會風物,重新領會中國人的精神情懷與生活智慧。
  • 《見字如面4》:以「藝文志」開篇,用詩心對應時代焦慮
    《見字如面》第四季,豆瓣評分9.3分,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7.5億,討論量過200萬,這就是文字所帶來的魅力。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立足中國,秉承多元化視角,展開全球化選信,挖掘更多元價值,探索更極致人性,引爆更廣泛熱議,盡現世道人心精神意蘊,這才是這個節目帶給我們的時代意義。
  • 見字如面2白血病患者寫給媽媽的信看哭千萬人 見字如面2豆瓣評分
    ­  清流綜藝《見字如面 第2季》回歸了  ­  豆瓣評分再次飆到了9.5  ­  ­  這些關於生死的故事,看得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  其中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生李真的一封信,看一次哭一次  ­  「對不起,媽,我生病了!」
  • 北京邀請向全市中小學生拿起紙筆「見字如面·對話故宮」
    ……」 11月2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與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在故宮博物院報告廳啟動。9位學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倡議:「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角樓,好久沒去見你了……願你在永恆之中,不再感到孤獨。因為人來人往,雲捲雲舒,還會有很多個我,還會有很多個六百年,還會有很多以後的以後。」
  • 《見字如面》第四季先導片「一個人的樂隊」上線
    中新網1月2日電 「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眼睛」「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肝」「我是菲利普,菲利普的腎」……日前,《見字如面》第四季上線了公益先導片,一名西南大學外教菲利普用器官跨國捐獻的故事溫暖到了網友,音樂人小柯現場讀捐贈者父親寫的一封信也令無數網友感動流淚
  • 「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啟動 市教委呼籲中小學生提筆...
    原標題:「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啟動 市教委呼籲中小學生提筆寫信「期待我們一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11月2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與故宮博物院、國家大劇院聯合主辦的「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啟動,9名學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學生發出提筆寫信的倡議。市教委主任劉宇輝說,此次發起「見字如面·對話故宮」書信交流活動,是依託教育融媒體平臺,探索館校合作、融合育人。通過文物活化利用,豐富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提升育人效果。
  • 王珞丹《見字如面》以聲傳情 溫柔治癒觸人心弦
    近日,實力演員王珞丹登上新一季《見字如面》的舞臺。節目中,她分別為觀眾帶來了19世紀著名詩人茨維塔耶娃和《權利的遊戲》中龍母扮演者艾米莉亞的兩封信件。節目播出後,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王珞丹讀信是真的zqsg!小姐姐聲音撩我!」「以前曾讀過這首詩,經過王珞丹讀後體味到了另一種全新的感受,隱忍克制卻又熱烈奔放的愛。」據悉,王珞丹目前正在上海拍攝最新電視劇《兩個人的上海》,她在劇中飾演女主角李文嘉,該劇是一部故事跨度長達十餘年的現實主義題材都市情感劇作,講述了「新上海人」在這座城市為了夢想打拼的故事。
  • 《見字如面》第二季回歸,直面生死,這檔9分中國綜藝讓周迅淚目
    《見字如面》 第二季如期而至。那麼,《見字如面》第二季的播出為何會讓周迅哽咽到不能說話,又為何收穫一致好評呢?正因如此,《見字如面》最大的特點是直抒胸臆,真情實感。在這麼難伺候的豆瓣網友面前,《見字如面》的評分還保持著「F」型的8.9高分。
  • 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侵犯著作權
    01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侵犯著作權4月24日,作家三毛親屬起訴《見字如面》製作方侵權案開庭。三毛家屬代理人王韻律師表示,在《見字如面》第二季中,節目組擅自播出了三毛父親寫給三毛的信,為追求煽情的效果,還對原信的內容進行了刪改。三毛家人曾在2018年發律師函要求停止侵權行為,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 《見字如面》以私人視角逼近歷史
    不管是接近真實的歷史還是探究人性,都是困難的事情,但《見字如面》卻相信,信件能為我們提供另一種維度:信件是一種載體,能承載最私密的感情、表達最真實的觀點,也能貼近歷史真相,豐富歷史細節。信件能幫助我們還原最真實的人性。
  • 開學信箋之見字如面:真誠提筆抒胸臆 溫暖回應少年心
    與江智媛一樣,在這個特殊的暑假裡,上千名來自全市中小學的學生、老師以及家長們因為一封《拿起紙筆,見字如面》的倡議書,透過這一紙書信寫下思念,抒發情感。而這封倡議書是由七位來自不同學校的初中生聯合發出的。倡議書一發出,僅一個多月時間,就收到上千封來自全市的手寫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