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古塔有多可怕?披甲人又是啥?女犯人寧願死也不去

2021-03-05 淘歷史

古代有一種刑罰叫流放,意思就是免去犯人的死罪,把犯人押到荒涼偏僻的地方。

而這樣的刑罰看起來是體現了統治者仁慈的一面。

但實際上,被流放的犯人大部分都會死在路上或者染病去世。

因為古代交通不便,流放地在千裡外,犯人必須步行,路上也有可能遭到衙役的虐待。

而在清朝,如果犯人被流放到這個地方,就很難存活下來。

這個地方就是寧古塔。

寧古塔不是塔的意思,在滿語中是六個,代表六個城池。

相傳是努爾哈赤的曾祖父六個兒子的居住地。

地址位於東北的牡丹江附近,地處偏遠,天氣惡劣。

所以很多犯人被流放到寧古塔,往往在路上已經被餓死,或者被狼豹吃掉。

而最可怕的是到了寧古塔之後。

很多犯人到了寧古塔之後,有點地位和文化的也許被當地人聘請為老師。

比如詩人吳兆騫,在當地得到了優待。

而清朝很多因為文字獄被流放到寧古塔的文人,待遇都不錯。

但大部分的犯人都會變成了披甲人的奴隸。

清朝有一支特殊的部隊駐紮在寧古塔,裡面分為披甲人、旗丁。

披甲人平時幹活,有戰事就披上盔甲到前線。

而披甲人都是投降之人,並不是什麼善類,他們的地位遠低於旗丁。

所以充當披甲人奴隸,地位也就更低下。

披甲人對奴隸可以任意使喚,即使折磨而死,也不會受罰。

奴隸們整日幹活,一年四季不停歇,所以很多人身體柔弱的也被累死。

而男奴隸還好,只要做苦力,但女奴隸更加悲慘。

披甲人可以霸佔她們。

即使女奴隸已經有丈夫,但披甲人只要是看上某個女奴隸,都會強行奪過來,下場非常慘。

所以很多丈夫得知全家被流放到寧古塔,他情願選擇殺掉自己的妻女。

因為到了那邊後,女人會遭到比死還可怕的折磨。

相關焦點

  • 清朝犯人動輒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寧古塔在哪,什麼是披甲人
    按犯事者的罪行輕重,律令分為笞、杖、徒、流、死五種刑罰。順治年間頒布的《大清律》有458條,篇目及門類完全照搬《大明律》,條例也沒有多大的出入,所以被認為只是將《大明律》換了名。據《寧古塔紀略》記載,作者吳南榮的父親在康熙年間的一樁科場冤案中,被流放寧古塔。當時寧古塔屬於吉林,俗稱「寧古臺」。文中說,滿洲人稱「六」為「寧古」,「個」為「塔」,也就是說,寧古塔的意思是「六個」。據傳,清朝皇室的遠祖曾有兄弟6人居住在寧古塔將軍治所地區,因而得名。清朝把關外視為自己的「龍興之地」,為保護自然環境及民俗,不允許漢人移民到關外。
  •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有多可怕?
    許多影視作品中,寧古塔的大名也是時常出現,寧古塔,不知成為了多少犯人的夢魘,如果可以選擇,被流放者寧願去南方不毛之地。也不願意前往大清龍興之地的寧古塔。清朝前期,寧古塔也是個重要的軍事重鎮,這裡儲備了大量的軍士以及戰爭資源,可以說,對後金來說,寧古塔也是一個大本營。
  • 寧古塔是啥地方?為何清朝大臣一聽流放寧古塔,寧願自殺也不去?
    對於古代的大臣們來說,五刑中最可怕的不是死刑,也不是笞、杖、徒這三個刑罰。在這些習慣了養尊處優的大臣眼中,最令他們感到恐懼的就是流刑。這個流刑,按照今天的解釋就是流放。是古代皇帝處罰大臣最常見的一種刑罰,被流放的大臣一般都會被發配到邊遠蠻荒的地方任其自生自滅。對於習慣生活在繁華城市的大臣們來說,這種刑罰真是生不如死。
  • 寧古塔是什麼塔,為什麼很多人寧死都不願去
    寧古塔不是一座塔,也沒有塔。據說寧古塔的氣候極其惡劣,常年冰峰,野獸遍布,幾乎不是人間世界。 披甲人字面意思是披著鎧甲的人,指被俘虜的人在戰爭時候為統領部族披著鎧甲衝鋒上陣。清朝時期,披甲人幫助清王朝鎮守東北邊疆,世代居住在這裡。清朝也經常發配犯人和犯人家屬到寧古塔當差或為奴穩定邊疆。 流放寧古塔是一種流刑,古代五大酷刑之一。
  • 寧古塔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滿清的官員都非常懼怕被流放至此?
    清廷在此設置了寧古塔將軍治所和駐地,因此這裡成為了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經濟、政治和軍事中心。那麼為什麼滿清官員都害怕被發配至寧古塔呢?要了解寧古塔到底有多可怕,我們就得去扒一扒寧古塔的一些基本資料。
  • 「人間地獄」寧古塔,是古代流放女犯人的地方,到底為何如此可怕?
    現在當地還有一個寧古塔將軍舊址和寧古塔歷史文化博物館。寧古塔也不是一座監獄,流放過去的人,就是在當地生活,但是卻是奴隸身份,日子過的很慘的。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要蹲到監獄裡。寧古塔也不是專門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官員,文人,罪犯,只要皇帝樂意,統統都可以流放到寧古塔。為什麼寧古塔會成為流放犯人之地?寧古塔到底有什麼可怕的?
  • 「人間地獄」寧古塔,一個關流放女犯人的地方,為何如此可怕?
    清朝,有個地方,叫寧古塔,是滿族的龍興之地。但這裡成了滿清流放女犯人的噩夢所在,更是文人謂之的黃泉之路。沒有奈何橋,卻是十年生死兩茫茫,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這個地方就是是清朝人心中談起來無比害怕的「人間地獄」。
  • 清宮劇當中,常將犯人流放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是什麼人?
    之所以被傳的那麼可怕,主要是源於王家禎和吳兆騫,以及方拱幹所描述的寧古塔,王家禎在研堂見聞雜錄,寫過關於寧古塔的描述,寧古塔在遼東的極北處,離京城七八千裡,那裡被冰雪覆蓋,已經不能作為人待的地方了,當時的人到了那裡,都不知道怎麼生活。
  • 清朝時期流放犯人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是什麼?
    「笞、杖、徒、流、死」是中國古代的五刑,其中「流」代表的是流放,其刑罰程度僅次於死刑。而在各種火爆螢屏的清宮戲中,當一些臣子犯錯後,龍顏大怒的皇帝經常會說一句話:「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那麼聽起來就十分神秘可怕的寧古塔、披甲人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許多流放犯人寧願自盡也不願意去寧古塔?
  • 寧古塔有多可怕?為什麼說犯人都不願意去?真相更容易讓人接受
    清朝流放犯人大致有兩個去處,一是寧古塔,另外就是新疆,兩者的意義相差不大,都是在犯人受刑(服勞役、做苦力)的同時達到充實邊疆的作用。寧古塔在清朝是「苦寒之地」的代名字,屬於東北邊陲之地,氣候惡劣,人煙稀少,只有少部分軍人屯守,中原人很難在那樣的環境中生活下去。
  • 寧古塔在清朝為何被稱為犯人的人間地獄
    從清朝順治時期開始,寧古塔成為了流放犯人的地方,不僅僅是女犯人,而是包括所有犯人。大家都知道滿清王朝是半奴隸半封建社會,在寧古塔這個地方,社會階級被劃分為三個等級。其實內地的罪犯被發配到寧古塔給披甲人做奴隸並不可怕,這些披甲人很歡迎內地的罪犯流放到寧古塔,對有文化知識和會手藝的罪犯,披甲人都給予非常高的待遇和尊敬,更不會折磨和侮辱這些罪犯的。
  • 清宮劇裡的寧古塔在哪?為何犯人一聽流放此地,寧願自殺也不去?
    且無一例外,聽到這句話的每個人都面如死灰,如同被宣判死刑。倘若後面再加上一句「與披甲人為奴」,這些犯了事的妃子和官員巴不得直接選擇自殺,從而避免去寧古塔受罪。 那麼問題來了,寧古塔究竟是一個什麼地方?為何對清朝的妃子和大臣們有這麼大的威懾力?寧古塔其實並沒有塔,其是指相距25公裡的兩個地方,分別叫「新城」和「舊城」。
  • 清朝發配犯人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寧古塔在哪?披甲人是什麼?
    這些人的地位,比那些投降的外族人還要低,所以日子很難過。在寒冷的冬季,他們要經常在外面做一些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受盡寒冷和壓迫。寧古塔除了接受這些犯人,很大的作用就是為滿清徵集旗人士兵。旗人是很有地位的,比披甲人地位高,但是後來基本都是披甲人在作戰。這些人世代在寧古塔一帶定居,是滿人的忠實的士兵,別看人家在一開始不受重視,後來卻和滿人關係不錯。
  • 清朝犯人大都被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神秘的披甲人是什麼人
    這讓的犯人,雖說命是保住了,但是下半輩子就不好受了,因為他們要去一個極寒的地方,給「披甲人」當奴隸。 那麼好奇的小夥伴有沒有考慮過,為何清朝大臣犯錯,成為犯人後,很多都要被發配到這個名叫「寧古塔」的地方?傳說中的「寧古塔」是什麼地方?這神秘的「披甲人」又是何方神聖?
  • 為何清朝把人發送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是什麼身份?
    還是說是清朝的因為某些因素導致不得已在寧古塔居住的人呢?那麼把一些大臣發送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這句話,又究竟怎樣理解?清朝的執政者為什麼這樣去做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可即便如此,也足以見得披甲人本身的身份還是比較尊貴的。 當然這種所謂的比較尊貴,一般指的是高於奴隸的尊貴,而當時發配到寧古塔的犯人也好還是有過某些前科的人也好,他們的身份地位相比於披甲人而言要小得多。 而按照當時清朝的八旗制度來看,披甲人應該是排在中等位置的,大多是以其他部落投降的人或者就是清朝投降的人為主。
  • 揭秘清代「寧古塔」與「披甲人」!「寧古塔」為何令人不寒而慄?
    寧古塔偏遠寒荒猛獸出沒《清稗類鈔.地理》有云:「寧古塔,歷代不知何所屬,數千裡內外無寸碣可稽,無故老可問。」「無寸碣可稽」雖略有誇張,卻也大致不虛。寧古塔為清代邊鎮要塞,有滿洲八旗軍屯兵駐守,其兵卒名曰「披甲人」。從名字聽上去,寧古塔感覺是座塔,其實與塔無關。在康熙朝吳振臣《寧古塔記略》中解釋了寧古塔名稱來歷:「相傳昔年有兄弟六個,各佔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
  • 「寧古塔」是什麼地方?被流放到那的女犯人,在屈辱中過完一生!
    導語:「寧古塔」是什麼地方?被流放到那的女犯人,在屈辱中過完一生!相信有不少的朋友們都看過《甄嬛傳》,在後期,皇上將甄遠道及其家眷流放到寧古塔。甄嬛從此也心灰意冷,回宮之後再也沒有往日的笑顏。那麼,寧古塔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呢?從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古代人聽到自己要被流放到寧古塔馬上就神色有變,甚至可以說得上是絕望,那麼流放寧古塔究竟有多麼可怕,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寧古塔真的存在於歷史當中,只不過它不是一座塔。如今寧古塔在黑龍江海林市的長汀鎮古城村當中,寧古塔這個詞語在滿語中本來是六個的意思。
  • 古代如果有女犯人被流放人間煉獄寧古塔,為何衙役都搶著押送呢?
    在古代,如果有大臣犯了重罪,那他的親屬也是逃不了干係的,這叫牽連九族。但由於九族牽連的人太多了,不可能全部被斬但是會被千裡流放,別以為流放可以逃過死刑,其實千裡流放更是讓人生不如死。千裡流放都會選哪些地方呢?流放就是為了折磨那些犯了罪的犯人,讓他們在路上一定會感到後悔 。
  • 清朝的寧古塔,如今在哪?默默無聞的一個小山村!
    熟悉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寧古塔。那時,凡是犯錯的人,大多會發配到寧古塔。那麼,寧古塔如今在哪?清朝為啥會把犯人發配到那裡?資料記載,滿語中的「六」發音是寧古(ninggun),個為塔,所以寧古塔的意思是「六個」。曾經在寧古塔流放的吳兆騫之子吳桭臣在《寧古塔紀略》中說:「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佔一方。」這六個兄弟是誰呢?不少學者認為,這六個兄弟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祖父福滿所生的六個兒子。 那麼,寧古塔位於哪呢?
  • 清朝時期「寧古塔」有多可怕?為何清朝皇帝要把罪犯送到那去呢?
    清宮戲中,不少罪犯都是被配對到寧古塔來的,不少清宮戲中,都有罪犯被配對到寧古塔來的場景,去了寧古塔的人很少活著回來,在甄嬛傳中,甄嬛的父母是活著回來的,但從鏡頭畫面中,可以看出,當初去甄嬛父母的風光無限,容光煥發,去了幾年寧古塔,待甄嬛父母回來時,已是老弱病殘,面容憔悴,可見寧古塔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地方,清朝歷史上還有大部分像甄嬛父母一樣的達官貴人、士大夫,被配對到寧古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