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響原創 · 作者|呂玥
估計誰都不會想到,擁有無數經典作品、登上過27次春晚舞臺的著名表演藝術家蔡明,有一天會和被認為是小眾、二次元的Vup——虛擬UP主聯繫在一起。
7月9日晚7點,蔡明老師首次觸網直播,以一位名叫「菜菜子Nanako」的Vup的身份在B站正式出道。雖然B站在此之前並沒有做過多「劇透」,但蔡明老師獨特的聲音還是在直播中很快「暴露」了自己,觀看直播的一眾用戶們也隨之在彈幕裡興奮的刷起了一連串的「哈哈哈」。
蔡明老師的這場直播也因此拿到了令人驚喜的成績:在開播25分鐘後「菜菜子Nanako」就迅速登上B站直播人氣榜第一,達成「百艦」成就,直播間人氣值突破了600萬,「蔡明 菜菜子」的話題也快速登上了B站和微博的熱搜榜單。在這場略顯不可思議的跨界、跨次元聯動下,Vup這一概念也跟著出了圈。
而就在同一天,B站旗下另一位Vup「泠鳶yousa」也參與到了「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之中,和AI虛擬偶像微軟小冰、百度小度、小米小愛同學一起,獻唱全球首支人工智慧MV《智能家園》。
虛擬偶像、Vup的破圈勢頭強勁,但目前在大眾層面的認知度尚不高。那麼Vup究竟是什麼,又為什麼能這麼火?這究竟是一次特別的小眾狂歡,還是又一個令年輕人熱愛,並因此而快速崛起的新商業品類?
Vup是什麼?
Vup,最初起源於「虛擬偶像」這一概念,廣義上是指由人工通過繪畫、動漫、CG等形式製作,在網際網路等虛擬場景或現實世界進行偶像活動的虛擬形象。它最早出現於日本ACG作品中,後期隨科技發展衍生出更多形式,例如在視頻網站上進行投稿活動、有中之人(真人聲優)的虛擬主播,其中以YouTube為主陣地的被稱為Vtuber(Virtual YouTuber),以山葉開發的VOCALOID(電子音樂製作語音合成軟體)合成程序為基礎開發製作的虛擬歌手等等。目前在國內,最為人所知的初音未來、洛天依、言和就都屬於虛擬歌手這一細分類別。
初音未來
Vup,顧名思義就是虛擬UP主(Virtual Up),指以虛擬形象在B站進行娛樂活動,並有中之人(真人聲優)配音的虛擬主播。現階段,真人UP主「」轉生」為虛擬主播已是Vup的一個特色形式,例如B站當家Vup泠鳶yousa的中之人是曾在B站活躍的UP主,這次「出道即頂流」的菜菜子的中之人蔡明老師也是在今年6月正式入駐了B站。
Vup在國內的誕生興起,首先是因為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影響和本土ACG行業的發展,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技術的進步使得Vup內容生產的門檻降低。例如手機面捕技術,可以讓個人使用一臺手機、一個攝像頭就能夠製作出虛擬形象並在網絡上進行演繹;3D建模技術、聲庫技術、全息成像技術也都在為開發虛擬偶像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
iPhone X的Animoji功能即利用表情捕捉技術製作表情包
在國內,各種動捕、面捕技術的日趨成熟,正使得專業公司、平臺甚至是個人去開發虛擬偶像的成本大大降低。加之在不遠的未來,國內5G應用將更加廣泛,開發者便可以通過更低的成本實現更加優質的表現力。同時AI技術的發展也使得Vup具備更強的互動性,例如通過語音助手等形式和功能,將偶像與用戶距離進一步拉近,直接實現了「即時互動」、「觸手可及」。
從平面立繪、live2D的紙片人,到表現力更強的3D模型、更高階的擬真模型,虛擬偶像的製作成本和製作周期都在逐漸降低,而此時視頻、直播、VR、AR等應用的技術手段和場景更加豐富。兩大優勢結合之下,虛擬偶像這一領域也開始被更多人、更多平臺所看好。
但當成本走低、技術水平走高成為行業基礎必備條件時,想要做好Vup的關鍵其實就變成了「做內容」。
首先,Vup是一種人格化的虛擬形象,需要有內容幫助其塑造性格,打造人設,獲得具備極強粘性的粉絲群體,同時還需要符合國內用戶的審美需求,因此策劃和設計開發能力在此時就更加重要。
去年,B站就與日本最大的虛擬主播團體NIJISANJI運營方Ichikara達成了合作,共同推出了中國虛擬藝人企劃「VirtuaReal Project」。而之所以選擇以合作方式推新的虛擬藝人而不是一味從日本引進,最大的原因也是為了孵化和養成更多能夠與國內用戶共情、互動的虛擬偶像。
VirtuaRealB站主頁
其次,同真人偶像一樣,虛擬偶像也需要做長期運營。由於其人格魅力完全依靠內容輸出,負責運營虛擬偶像的個人或團隊就需要為其持續生產更多內容,並且這些內容還需要以多元化的形式展現,才能不斷吸粉,強化粉絲忠誠度。
以脫胎於三次元真人的Vup「泠鳶yousa」為例,她是由唱見轉型出道的虛擬藝人,優秀的唱作能力是其吸粉的主要原因,也是區別於其他Vup最重要的特色。自去年3月出道後,「泠鳶yousa」參與了多次線下演出活動和與其他Vup聯動的內容策劃,並推出了兩張個人專輯來持續鞏固人氣。
泠鳶yousa
可以看到,現階段虛擬偶像已經有了多種變現方式,既包括在平臺上的廣告分成、直播打賞,同時也包括IP的衍生授權等方式。隨著這一文化的破圈,特別是在B站這種對ACGN內容高度友好的直播環境下,Vup其實可以逐步實現與真人UP主並無差別的商業價值。
Vup徵戰B站直播區
在國內,B站是Vup的主戰場。B站既具備ACGN基因,又擁有容納Vup的多元化文化氛圍,也就因此為Vup創造了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
截止今年5月,B站上與Vup相關的投稿數量已超15萬,視頻播放量超17億,這其中在B站活動的Vup近2000名,他們本人投稿的內容數量超過5萬,播放量則達到了10億。同時,在B站頭部Vup中已有四位的粉絲數量在百萬級,排名第一的泠鳶yousa目前已擁有249.4萬粉絲。
而在B站眾多的Vup中,有40餘位性格迥異、多才多藝的虛擬主播是屬於B站與Ichikara合作的虛擬藝人企劃VirtuaReal旗下,其中包括百大UP主虛擬歌手泠鳶,Vup琉綺Ruki、七海Nanami等代表人物,也包括此次「出道即頂流」的Vup菜菜子Nanako。從菜菜子Nanako開播25分鐘便達成「百艦」成就,迅速登上B站直播人氣榜第一,以及泠鳶成為B站2019年百大UP主這些戰績來看,Vup目前在B站的表現相當強勁。
早在B站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會議電話會議上,董事長兼CEO陳睿就表示一季度有超過來自全世界的6000名虛擬主播在B站,觀看的觀眾人數接近6000萬,在用戶數量、互動數以及付費率方面已經體現出了極強的粉絲效應。
從陳睿所用的名稱「虛擬主播」可以看出,直播是目前Vup的主要活動方式,並且已經有了很好的變現基礎。而對於Vup而言,直播也確實是必備的重要表現形式,因為Vup作為人格化偶像,其有趣、好玩的人設需要在直播這樣的場景中才能逐漸豐滿起來。同時,對比可以通過線下公演、握手會等方式進行互動的真人偶像,具備強實時性、互動性的直播也是Vup最好的粉絲互動渠道。
考慮到濃厚的ACGN文化和年輕用戶佔比,B站確實是目前對Vup的發展最為友好的平臺,而以直播為主的Vup能夠興起,其實也與B站大力發展直播的平臺紅利也不無關係。
從2019年開始,B站就明確了押注直播的發展戰略。僅是公開報導中,我們就可以看到B站去年以來在直播賽道上所做出的大量投入。比如說在遊戲領域,B站不但重金拿下英雄聯盟S賽三年的大陸獨家直播權,構建了版權護城河,還引入了遊戲MCN大鵝文化的創始團隊,以專業的團隊打造B站在直播領域的專業度。另外,去年出人意料地籤下了馮提莫,也是B站在直播行業打響名聲的一個標杆性事件。其後,B站又籤約了自家的動漫大UP主LexBurner、老番茄、敖廠長、羅翔等人,扶持站內的原生UP主跨界向直播做拓展。
而今年,B站在站內通過「不停學」、「宅現場」等活動,大力拓展知識類、現場演出Live在內的多個直播品類,並進行重點運營等等,也在遊戲之外的直播領域中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中科院物理所官方B站帳號「中二所的奇妙冒險」
不難發現,這些動作已經明確地指向了幾個重要的運營方向:
購買獨家直播權是在構建電競直播的核心生態壁壘,相當於是買了一張電競直播關鍵性的「入場券」;引入馮提莫、籤約頭部UP主,顯然是在經營頭部大主播上的重要嘗試,打板意味明顯;引入頭部MCN團隊,是要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這勢必會增強平臺直播板塊的運營能力;擴充知識類別,做類似於B站夏日畢業歌會這樣的直播事件,目標導向的必然是通過頭部內容矩陣及IP建設,增強直播內容的多樣性,提升整體直播內容品質。
B站夏日畢業歌會直播
在這樣的思路下,Vup作為一個獨特且B站明顯有基礎優勢的類別,必然成為B站經營的重點之一,而Vup自然也能順應平臺發展形勢,獲得顯而易見快速爆發的增長勢能。
現階段幾千名Vup正在B站上,通過視頻、直播、線下娛樂等多種方式出道、走紅、破圈。同時,Vup也正在作為最獨特的平臺特色之一,豐富著B站的直播生態圈。
而在5G時代下,VR、AR直播將會有更強大的技術環境支持。當VR、AR直播成為常態之後,恐怕Vup還能進一步突破虛擬與現實的壁壘,走出虛擬、走進更多現實空間。到時候在新的場景下,Vup所能打造的內容就更值得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