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2max(最大攝氧量)越大就越好嗎?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2019年早些時候,挪威的科學家發表了一篇關於一位名叫 Oskar Svendsen 的自行車運動員的案例報告。在Svendsen18歲的時候,他在VO2max(最大攝氧量)測試中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並且在幾周後贏得了世界青少年錦標賽冠軍。但在經歷了一個短暫而低落的職業生涯後,斯文德森在21歲生日前退休,如同斯文德森實驗室測驗的有氧運動能力一樣令人驚訝。

關於他的興衰歷史還有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他為什麼沒能成為一名更快的自行車運動員?

Oskar Svendsen

1

瑞典體育與健康學院Mikael Flockhart和Filip Larsen在《運動與健康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嘗試回答這個問題。同時,他們提出了一個更大、更普遍的關於耐力運動最佳訓練方法的謎底。實質上,Flockhart和Larsen指出了一個更殘酷的事實: Svendsen 的效率很低。他擁有一個法拉利一般的引擎,但是卻浪費了大量燃料。他們認為,這並不是偶然。

長期以來,生理學家們都在探究,在超高的VO2max和高效率之間是否存在平衡。這意味著你可以以非常高的速度消耗有氧供應,同時單位時間內對氧氣的利用率達到最大 (騎行或跑步的速度) 。

早在1991年,梅奧診所的Michael Joyner發表了有關馬拉松跑步的最終限制因素的影響力的論文時,他計算出,一個跑者在擁有很高的VO2max值、良好的跑步經濟性(一種衡量跑步效率的標準)和超強的抗乳酸能力的情況下,理論上應該可以完成兩小時以內的馬拉松。但是他承認:目前還無法確定是,是沒有人能同時擁有較高的VO2max和最佳跑步經濟性,還是因為某些生理原因導致你無法同時獲取這兩項能力。他指出:也許較高的VO2max與出色的跑步經濟性不相容。

跑步經濟性丨

是指在非最大強度跑步過程中,人體所消耗的能量高低情形,在相同跑步速度下,能量消耗較少則代表較好的跑步經濟性,能量消耗越多,則跑步經濟性較差。

Joyner引用了早期研究的一些數據,這些數據表明:在其他條件相同下,擁有更高的VO2max的跑者往往跑步經濟性越低,反之亦然。Flockhart 和Larsen指出,Svendsen的數據包括五年內進行的8次實驗室測試,對同一問題進行了縱向測試。

果然,Svendsen的總效率——他為自行車踏板提供的動力除以他燃燒卡路裡的速度,從本質上講是最高的,比他進行專業自行車訓練之前更高,為21.5%。當他開始訓練並且VO2max攀升創記錄的水平,他的效率就下降到19.8%~20.5%之間。然後,當他一旦退出騎行,隨著VO2max下降,他的效率再次提升到22%。換句話說,每當他的最大攝氧能力增加時,他的效率就會變差,反之亦然。

2

數十年來,這種權衡取捨一直是研究者們討論和爭論的話題,但缺少對其發生原因的解釋。Flockhart 和Larsen有了一個可能的解釋。他們是上個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另外一篇論文的共同作者。在這篇論文裡,對細胞如何管理其能量產生以滿足持續運動的需求進行了非常詳細的模擬。雖然生物的化學結構和特性變得非常混亂,但是他們相信他們已經在一個叫做「複合物 I」的物質裡發現了「證據」。

重點是,你的肌肉細胞在最大程度地產生能量與最大化它們產生的效率之間不斷的權衡著。細胞可以利用幾種不同的代謝途徑從存儲的能源(例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中生成ATP(肌肉收縮的基本燃料)。如果是慢跑,細胞將自動選擇最有效的代謝途徑,從而使ATP供應儘可能長久。

但是,隨著步伐的加快,身體最終將達到一個界限。當這些有效途徑將不再能夠足夠快地生成ATP來滿足肌肉的需求,它們就將切換到效率較低的新陳代謝途徑來生成ATP,但同時也會更快地消耗掉你的燃料儲備。

籠統來說,我們可以將這兩種極端情況視為有氧和無氧運動,由乳酸閾值進行劃分。但是這種狀態的切換並不是像切換開關那樣簡單。相反,隨著身體裡的細胞在滿足ATP需求的同時保持儘可能高的效率,新陳代謝反應的混合逐漸發生了變化。事實證明,還有一個閾值比乳酸閾值高得多。

Larsen和他的同事將這個閾值稱為「複合最大值」(簡稱CImax),它標誌著你的身體首先開始放棄其最有效的代謝模式的時刻。在Flockhart和Larsen的研究中,專業的自行車手發生這種情況時的最大心率在55%~65%之間。

「複合物 I」是線粒體中的一組蛋白質,在有氧生成ATP中起關鍵作用,在CImax閾值之下,這些蛋白質將以最大的效率運作,且無法更快地產生ATP。因此,根據Flockhart 和Larsen的模擬,細胞開始繞過「複合物 I」,選擇了更快但效率更低的方式來用於高強度的運動。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浪費一些能量以保持競速節奏。」

這解釋了我們在一次運動中會發生的狀況,因為身體在努力平衡效率和力量。但是,隨著你一次次地向身體施加壓力,長期下去會發生什麼呢?

3

我們可以將耐力適應性分為兩大類:更好地向肌肉輸送氧氣,肌肉可以更好地利用氧氣。兩者都很重要,他們的重要性取決於你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你進行大量的VO2max訓練,例如持續3~5分鐘的間歇性訓練,會優先改善你的心血管系統,這樣就能給肌肉輸送更多氧氣,提高你的最大攝氧量。但是如果你沒有增加肌肉中的線粒體容量,則意味著你會最大限度地釋放線粒體,更快地達到CImax閾值。Larsen認為,這也是斯文德森的情況:訓練將他的最大攝氧能力提升到最高紀錄,也使他效率降低。

相反,雖然沒有人實際測試過如何訓練CImax,但Larsen認為,長時間、低強度的訓練會將適應性的重點轉移到肌肉的線粒體能力上,你也許無法增加最大攝氧能力,但是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氧氣。如果你是5km跑者,你可能想要獲得最大攝氧能力,而不用考慮效率變低。如果你是一個超級馬拉松運動員,就另當別論了。

我們可以建議中長跑距離的選手進行比馬拉松跑者更短、更劇烈的訓練。但是,如果Flockhart 和Larsen 是正確的,那麼一遍遍地提升最大攝氧能力,對長距離和超長距離運動員來說,可以說是浪費了一次訓練。因為隨著氧氣供應和氧氣利用的不匹配性增強,從而加快CImax閾值開始,實際上可能會降低比賽配速時的效率。

最後,Larsen建議教練們可以定期測試CImax閾值,看看它是否在訓練過程中有所改善,或者至少沒有變得更差。

以上內容都說明:過度依賴VO2max集中訓練,可能會對運動效率產生負面影響

這不是說超長距離運動員完全不應該進行VO2max集中訓練。但是新的發現表明,將你的訓練推向兩個極端可能會適得其反。

成為一名耐力冠軍運動員並不依賴超出常人的VO2max,實際上,沒有超高的VO2max,你的運動能力可能會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

  • 業餘愛好者也需要測VO2max嗎?深度體驗LOCOMO呼吸代謝測試
    LOCOMO呼吸代謝測試則是工作室最新開展的業務之一,總共包含三個項目:基礎代謝測試、VO2max(最大攝氧量)測試和Fatmax(最大脂肪氧化)測試。三個測試依次能夠幫助管理體重甩掉脂肪、了解自己的心肺功能/有氧能力和幫助提升自己的運動表現。本次小編體驗的是最令人好奇的VO2max測試。普通人測VO2max有意義嗎?
  • 科普 | 最大攝氧量,是怎麼回事?
    未經訓練的健康男性的最大攝氧量約為35-40mL /(kg·min)。未經訓練的健康女性的最大攝氧量約為27-31 mL /(kg·min)。世界級運動員通常具有較高的最大攝氧量。精英男子跑步運動員可以達到85 mL /(kg·min)的最大攝氧量,女子精英跑步者可以達到約77 mL /(kg·min)。
  • 如何提高最大攝氧量?
    這一期咱們就來說說,關於最大攝氧量的一些問題。如何提高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VO2max)是指在人體進行最大或力竭運動時,一分鐘內每千克體重能夠攝入的氧氣量。每分鐘心跳次數越高,最大攝氧量越大。因此,有人跑完強度,發現最大攝氧量提高了,但是一段時間不跑,這個數值又下降了。心臟的每搏輸出量跟心跳次數並不是呈線性關係,他的最高點在最大有氧心率附近。因此有人只跑有氧,最大攝氧量也能提高。這兩種方法,前者見效快,後者更加持續。」
  • 關於最大攝氧量你知道多少?
    最大攝氧量VO₂max:V表示體積,O₂是氧氣,max最大,指人體在運動中每分鐘能攝入氧氣的最大體積,單位為mL/(kg·min)。(1)Bruce方法同樣通過跑臺和心率監測儀,當心率出現180次/分時,便可斷定機體已經力竭了推測公式為:Vo2max=6.70-2.28 x 性別+0.056 x 時間(s)(健康成人,其中性別:男=1,女=2)(2)Firstbeat算法Firsbeat最大攝氧量算法是由芬蘭 Joni 博士及其團隊在2012年開發申報的專利算法
  • 如何提高你的最大攝氧量?
    這時候的訓練,就要專注於如何提高自己的最大攝氧量上了,這是提升馬拉松成績的關鍵。不同人群的最大耗氧量通常差異非常大,未經訓練的健康男性的最大攝氧量約為35-40mL /(kg·min)。未經訓練的健康女性的最大攝氧量約為27-31 mL /(kg·min)。
  • 極致痛苦的12分鐘 ── 測量你的最大攝氧量
    藉由年齡性別及距離值的鑑別,可以大致估算出測試者(跑者)的最大攝氧量 (VO2max)。目前這個測量方式,仍存在於特種部隊以及美式足球團體中,作為他們篩選選手或是隊員的體能條件。但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VO2max這個詞的意義,VO2max的單位值是(ml.kg.min-1)。通過體重的條件,一分鐘內最大的耗氧量(毫升)。
  • 閒聊VO2max及其影響因素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白功率雜談,ID:zilinbubugaoshe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說到最大攝氧量,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今天簡單從生理層面,聊一下最大攝氧量及其影響因素。
  • VO2MAX(一):相識相知相愛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白功率雜談,ID:zilinbubugaoshe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說到最大攝氧量,我想大家都不會陌生,本文簡單從生理層面,聊一下最大攝氧量及其影響因素。
  • 最大攝氧量和最大心率
    還有人會認為:最大攝氧量數據越大,最大心率的值就會越高,事實是這樣的嗎?下面我們就來聊聊最大攝氧量和最大心率的話題。需要說明的是:跑步最大攝氧量值和其它運動項目的最大攝氧量值是不相同的,因為每項運動涉及到的肌肉對攝氧量有不同的要求,身體會對各項運動消耗不同的氧氣,因此產生消耗也會有差異,比如,我們夏天跑步,在高溫潮溼環境下,最大攝氧量通常是會下降的,另外如果你到高海拔的條件下跑步,同樣會出現最大攝氧量下降的情況。
  • 間歇跑並非越痛苦越好:最佳的間歇跑訓練標準只有一個……
    一、理解間歇跑的本質:以最大攝氧量強度進行訓練 所謂最大攝氧量是指:人體在進行有大量肌肉群參加的長時間劇烈運動中,當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達到本人的極限水平時,每分鐘所能攝取的氧量就稱為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
  • 科普|馬拉松跑出好成績的關鍵:提高最大攝氧量
    科普|馬拉松跑出好成績的關鍵:提高最大攝氧量 2017-09-30 13:47  PronghornSports
  • 最大攝氧量你需要知道
    作為一名跑者,對VO max(最大攝氧量)並不陌生,它意味著人體每公斤體重在每分鐘的最大耗氧量,通俗點說就是心肺將氧氣運送到肌肉組織的能力。當可以有效消耗和使用的氧氣越多時,在一定強度下運動也就會越容易和輕鬆。
  • 關於跑步的最大攝氧量
    許多人可能聽說過VO2Max一詞。V(單位時間的體積),O2(氧氣),Max(最大)。擁有一個高水平的跑步耐力是多麼不容易,但是大多數人不確定它真正代表什麼。它的稱謂就是最大耗氧量。它基本上代表你的身體吸收並發揮作用的最大氧氣量。
  • 最大攝氧量的Cooper跑步測試法
    心肺呼吸耐力是通過最大攝氧量(VO2 max)來衡量的,較高的氧氣吸收量表明能夠使用更多的氧氣,令心肺系統有效運行。VO2測試通常由實驗室、醫院或診所的臨床醫生或運動生理學家來完成,也可以由合格的健身教練來進行測試。
  • 自駕西藏,為什麼高原反應,原來是你的最大攝氧量在作怪?
    最大攝氧量的簡稱用VO2max來表示,V表示體積,這裡狹隘的理解為,也就是一個人的身體的體積,O2是代表氧氣,學過初中化學應該都懂這些,max表示最大,比如有些品牌的手機,出來了max版本,也就代表最大個的這個版本;最大攝氧量,就是指的人體在運動中每分鐘能攝入氧氣的最大體積,從而來支持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
  • 提升VO2MAX最大攝氧量圖突破自我!
    透過本篇,能助你循序漸進的提升VO2Max(最大攝氧量)。至於什麼是VO2Max呢?長期關注運動賽事的你,想必會時常聽到最大攝氧量這個關鍵詞。普通人的最大攝氧量在40-50左右比較常見。經過較多耐力訓練的人,最大攝氧量會更高。耐力運動員在60或70以上,2012年挪威的自行車選手Oskar Svendsen 創造了97.5 mL/(kg·min)的最大攝氧量紀錄,可謂是相當的驚人了!
  • 肺活量與最大攝氧量和跑步有什麼關係?
    評價心肺功能最直接的數據是最大攝氧量。它代表了人體在劇烈運動過程中每分鐘可以吸收的最大氧氣量。被譽為評價耐力水平的黃金指標,也是選拔耐力運動員的重要依據之一。高水平最大攝氧量是高水平有氧運動能力的基礎。所以最大攝氧量不等於吸入的氧氣,所以不是肺活量越大,或者呼吸頻率越快,攝氧量越大。攝氧量是吸入的氧氣和呼出的氧氣的差值,即身體實際使用的氧氣量。在運動中,氧氣首先由血液輸送,然後通過毛細血管輸送到肌肉細胞。
  • 最大攝氧量:指標來源、意義及質疑
    引  言在早期各種訓練的報告中,MIDGLEY和McNAUGHTON(2006)說:最大攝氧量(VO2max)被認為是決定耐力成績的唯一一個重要的生理因素。根據這個觀點,長跑運動員和其他耐力運動的訓練需要把注意力放在最大攝氧量上。
  • 高效的間歇跑訓練並不是越快越好,而是……
    1、提升最大攝氧量,增強跑者絕對耐力最大攝氧量是一個專業術語,是指當你達到運動極限時,你能夠攝取的最大氧氣量,這個值越高,代表你的耐力越好。如果你希望提高你的最大攝氧量,就得逼迫自己儘可能在最大攝氧量所對應的強度下訓練,這樣才能深刻地刺激你的心肺系統,最大攝氧量才能提高,間歇跑時的速度通常就是最大攝氧量所對應的跑步速度。
  • 「最大攝氧量」指標的來源、意義及爭議
    而由此也得出了作者的結論,他提出:為什麼我們將大量的訓練放在一個在高水平運動員當中很少發生改變的、經過適度訓練幾乎沒有變化的、短時間後會趨於穩定的、導致個體之間反應程度的差異很大的、同時又與運動成績關聯不大的變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