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遊泳該如何提升遊泳成績?拉力繩訓練助你鍛鍊上肢

2021-03-05 全球鐵三





冬天一到,氣溫一低很多人會自然減少遊泳的訓練量,就算現在很多都是恆溫遊泳池,天冷照樣可以舒服的遊泳,但相信不少人在遊泳訓練的份量佔比上,還是會默默地降低。

【圖】又溼又冷的冬天,遊泳一點都不 HIGH!

對於遊泳比較好的人來說,1-2個月減少遊泳練習量或許不是太大問題,只要在冬季持續跑步和自行車的基礎體能訓練,重新開始遊泳訓練時,只需要1周左右的肌肉適應(水感)就可以逐漸回到水淮;但是對於遊泳基礎並不好的人來說,近一個季度左右的低練習量,就會需要更久的時間恢復感覺,也許2-3周,甚至1個月左右都有可能。

在較長的時間低泳量之後,很多人會碰到的一個問題:推水動作失能;經過一個冬天再重啟練習,很多人都會感到向後推水時似乎都出不了力,動作是做得出來,但完全沒有力量能夠推送,甚至才遊幾百米,肩部肌群就開始發酸、僵硬,推水到腰部位置時,好像胳膊短了一截,划水行程怎麼樣都推不完。當遇到這兩種狀況時,都會遊到非常氣餒,而這兩種狀況最主要的原因一來是肌肉的適應性需要重新建立,二來就是「旋轉肌群力量退化」。

「旋轉肌群」力量退化!

划水動作來自於背部肌群的協同運作,從回歸、抱水、推水一連串的動作包括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等背部肌群的配合帶動;然而除了背部肌群之外,還有一部分肌群對於遊泳是非常重要且必須加強鍛鍊,但常常被忽略的部分:「旋轉肌群」!

旋轉肌群(Rotator Cuff)包含棘上肌(Supraspinatus)、棘下肌(Infraspinatus)、小圓肌(Teres minor)、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加上三角肌帶動的協同運作,讓肩部可以做出複雜的三維動作。划水時,由屬於大肌肉的背部肌群負責「力量」輸出,旋轉肌群則是帶動肩膀旋轉,負責穩定肩部從回歸、入水、抱水、推水整個旋轉的「軌道」,軌跡穩定,力量才有辦法輸出,兩者相輔相成。

【圖】強壯的背肌力量,沒有健壯的旋轉肌群也難以發揮!

一般對遊泳訓練會有疑惑,認為遊久了肌肉力量自然會持續變強,或是在進行力量訓練時,也較少將旋轉肌群做為單一訓練目標;首先必須了解遊泳由於浮力的關係,不用支撐體重,沒有重量強度的刺激,肌肉自然只會習慣,肌肉的力量未必會增強(端看遊泳速度的強度是否足夠);其次旋轉肌群相對是小肌肉群,如果沒有專業教練的指導,一般人也不容易知道或是正確操作小肌群的動作訓練。

三項運動當中,跑步和自行車對於旋轉肌群的使用,頂多小幅度的擺動或是以支撐為主,而遊泳則是需要大幅度的旋轉肌群活動和力量推送。因此當進入冬天,泳訓量一降低,旋轉肌群力量自然開始退化,每次再重啟訓練時,都會需要重新建構肌力,如此對於水感和泳速無法有效提升,也很有可能因為求好心切,造成不正常出力連帶讓旋轉肌群受傷。

【圖】前側、後側旋轉肌群解剖圖。旋轉肌群(Rotator Cuff)包含棘上肌(Supraspinatus)、棘下肌(Infraspinatus)、小圓肌(Teres minor)、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加上三角肌一同協同運作

模擬遊泳運動的阻力訓練 

想要增加肌肉力量,唯有對於肌肉給予「力量」的刺激,讓修復肌肉時增生更多的微血管和神經分佈,力量才會逐漸提升。

遊泳在肌肉動作的使用上是拉伸、縮回、推送,不斷的反覆,動作範圍必須儘可能的延伸才會有最佳划水軌跡。力量訓練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強度,但未必符合遊泳大範圍的肌肉運作方式;「阻力」訓練會是接近遊泳划水的動作,漸進式的力量增加,與划水動作的力量使用非常類似;而阻力訓練同樣對肌肉有力量的刺激,對於肌力、肌耐力都可以有不錯的效果,對於肌肉延展性也有正面的幫助。

因此在冬季減少遊泳訓練時,建議可以使用彈力繩等做旋轉肌群的訓練。旋轉肌群並非大肌肉群,並不需要承受「大重量」的刺激,每組動作大概是20-30次最適合,使用彈力繩的話,可以視情況調整手握的位置控制張力。

以下視頻是旋轉肌群+彈力繩的訓練操作



共有 7 組動作,包括:

由身體中心向外側拉動,保持上臂的位置在肩膀的下位,避免因為反覆操作而造成聳肩;手肘位置儘可能的貼近身體,如果動作上已經感到吃力,無法拉動,上半身也無法保持穩定時,請暫停動作;內旋動作的技巧概念一樣,僅為換邊操作。

手臂上舉平行地面,由身體中心向外側拉動,另一手置放在作動手下方髖部的位置做阻擋,避免上半身、髖關節因為想連帶出力造成旋轉,手部回放的時候,要回到胸前平行地面的位置。內旋動作時將另一手置放腰部後方,同樣是要穩定上半身,避免身體旋轉。

手臂同樣上舉平行地面,同樣是90度的動作範圍,向身體後方拉動,另一手置放肚臍位置,注意上半身保持挺直,位置穩定,每次後拉的時候,可以「稍微」超過身體冠狀面。此動作帶動的是旋轉肌群相對較弱的動作方向,畢竟少有運動的動作是向後方出力,因此這個動作操作會比較辛苦,要注意避免上半身和髖部的旋轉。內旋操作方式相同,僅為換邊操作。

起使動作從髖關節位置開始,往對角方向拉提,拉到最高位時,動作最好稍微過到身體後方。動作上要注意肩部、髖部整個冠狀面必須保持穩定,面向正前方,不要因為拉提的動作導致偏移,如此可以把動作和專注在旋轉肌群的發力。

冬天倘若能夠保持遊泳的練習頻率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對怕冷的人來說,冬天下水真的很煎熬,利用「阻力訓練」會是維持肌力很好的方式,每次春季開始遊泳訓練都得重新喚起肌肉記憶或是重新訓練肌肉力量,對於遊泳的進步並無益處。別讓遊泳能力總是在一個冬天就歸零,試著保持、增加旋轉肌群的力量,讓肩膀淮備好迎接春天遊泳訓練的到來,輕鬆面對每場鐵三賽!

模擬真實遊泳動作,ZAOSU遊泳陸上訓練專業拉力器,練習遊泳上肢力量神器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窗口選購。

相關焦點

  • 遊泳拉力繩練習,看過最全的一篇了,熟練使用大有裨益!
    拉力繩是遊泳運動員常用的一種提高肌肉力量的輔助器材,通常由兩根有彈性的橡皮帶和一雙把手組成。
  • 7個拉力繩訓練動作,幫你解決遊泳上肢力量差的問題!
    划水動作來自於背部肌群的協同運作,從回歸、抱水、推水一連串的動作包括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等背部肌群的配合帶動;然而除了背部肌群之外,還有一部分肌群對於遊泳是非常重要且必須加強鍛鍊,但常常被忽略的部分:「旋轉肌群」!
  • 為什麼遊泳成績陷入瓶頸?
    對許多泳渣來說,總會覺得自己動不動就陷入了遊泳瓶頸期。其實老實說,問題還是出在訓練時間和訓練方法上。 其實對我們這些長期但不持續進行遊泳訓練,而且並未對這項運動投入大量精力和興趣的人來說,訓練成績停滯不前是很常見的。
  • 遊泳,很需要雙臂力量
    遊泳動作的抱水,需要上肢力量。想要速度快一點,就需要提高上肢力量,來掌控遊泳的速度。所以,想要順暢地遊泳。需要鍛鍊你的上肢力量。一組利用器械訓練上肢力量的動作,還不趕緊練起來!該練習鍛鍊的不僅僅是上背部,還包括整個軀幹。為了增加軀幹肌群的功能負載能力,高水平運動員可以穿上負重背心來進行該練習。做3 組,每組8 至10 次。嘗試每周減小一點角度(身體與地面的角度),直到雙腳能夠放在長凳上。
  • 不如遊泳吧 ⑧ | 遊泳裝備全解析之二:訓練輔助裝備
    無論自學或報班,在學習或訓練過程中都應該借用打水版進行分解學習或訓練。東西不貴,但不一定要自備,因為東西有點大不好攜帶。 如果有條件,買一個帶著或者放在泳池最好;如果自己沒買,通常健身房的場館也會提供。另外,長訓班的小朋友們A字板都不會帶回家的,你和場館人員打聲招呼就可以借用嘍。
  • 水中阻力訓練能讓你快速提高遊泳成績
    Andrew Sheaff研究了水中力量產生和遊泳成績之間的關係,並為水上力量訓練提供了提高成績的訓練建議儘管缺乏科學支持,但遊泳運動員確實在進行力量訓練。然而,似乎大多數計劃都是從 &34;的角度來實施的,而不是了解力量訓練如何對泳池中的表現產生積極影響。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力量的產生如何影響水中的表現,以及幾種有效的策略,你可以在訓練中加入以提高力量的產生。
  • 體育:如何進行遊泳力量訓練
    導語:體育特定訓練是改善這項運動的最佳方式,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更好的遊泳運動員,那就遊泳吧!但是當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你的遊泳時間時,你怎樣才能獲得額外的收益呢?一種方法是增加旱地訓練、柔韌性訓練、測力訓練、負重遊泳和阻力訓練。阻力訓練的另一種方法是重量練習,目的是增加手臂力量和速度。
  • 遊泳助康復
    方式不當腰腿更受傷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運動損傷康復專科副教授楊俊興解釋說,由於水的浮力作用,人體在水中肌肉及關節的重力負擔大幅減輕,肌肉以及關節得到放鬆,如果能選對合適的遊泳姿勢、配合適當的運動量進行特定肌群的針對性鍛鍊,對腰腿痛、骨性關節炎等疾病的康復治療確實有幫助。但鄭先生請的是專業的遊泳教練,比較注重於泳姿的規範性和運動強度的提高,對於患者受損關節在運動中該如何保護和康復缺乏專業的知識。
  • 遊泳運動員提高成績的關鍵訓練環節
    9、用來牽拉體側的肌肉兩人並排站立,靠近的兩手相握,另外兩手從頭手相握,身體向兩側牽拉,可伸展肩關節和軀幹的一側肌肉;雙手在胸前相握向兩側牽拉,可鍛鍊肩關節、三角肌和體側肌肉。每次遊泳前、遊泳後,力量練習前後都應該進行牽拉練習,幫助肌肉伸展,恢復疲勞。每次牽拉時間應在10分鐘以上。
  • 頂尖的遊泳運動員,是如何提升自己遊泳技術的?
    雖然這樣的頂尖運動員少之又少,即使沒有高水平,依然可以借鑑他的通識性經驗,做自我的提升除了個人體質、訓練方法,還有平時他就有意識地避免受傷,爭取更多時間和機會參與遊泳。調動遊泳者的興奮度,按期更換訓練重點。
  • 中遊體育:疫情期間在家跑步可以代替遊泳訓練嗎
    因為防疫的關係,普通的遊泳愛好者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不能參與遊泳運動,這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個壞消息,他們可能急切地盼望能儘快渡過難關投入泳池的懷抱。就系統的遊泳訓練來說,跑步也確實是賽季前期的訓練內容之一,但是跑步可不可以完全代替遊泳訓練呢?就專業的遊泳運動員而言,進行跑步訓練主要的目的是利用跑步來提高心輸出量、每搏輸出量、肺活量、訓練血液循環和呼吸循環,可以說跑步訓練是遊泳運動員都會參與的訓練項目之一,但是事實上,跑步訓練在體能上的提高上並不能完全代替遊泳訓練。
  • 中遊體育:遊泳愛好者如何制定訓練時間和強度
    前言對於普通的遊泳愛好者來說,通常情況下他們沒有專業的教練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這會導致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安排訓練時間和強度,所以很難達到預期的鍛鍊效果。網上流傳著一些遊泳訓練計劃,但是那些計劃是否科學規範可能有待商榷,它們可能並不適用於所有人。
  • 杭州學生忙著「陸地遊泳」!南京中考沒有遊泳,同學們花式鍛鍊很嗨!
    近日,為了中考體育成績,杭州學生get「陸地遊泳」技能的新聞刷屏朋友圈。相較於鄰省家長和孩子的焦慮,南京初三生的中考體育項目訓練情況如何?疫情對孩子的鍛鍊和身體素質是否帶來較大影響呢?對此,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一套拉力繩鍛鍊方法圖解,甩掉肥肉,秒變小鮮肉女神!
    拉力繩相比於啞鈴、槓鈴這種大器械,彈力帶的安全係數更高、對關節無壓力、可以鍛鍊到全身各個肌肉群,深得廣大健身人士的喜愛。  彈力帶是室內健身鍛鍊的好幫手,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健身房運動。它非常適合懶人,小小的一條不佔地方,對新手來說更是零門檻。而且拉力帶是阻力訓練,比自重訓練燃脂要有效。
  • 如何防止遊泳中出現傷病
    那麼就有很多人會認為,運動成績的進步和運動傷害是個雙生的關係。遊得快的,都會有點傷。你看專業選手不就那樣嗎?其實專業真不這樣。專業選手是有很多把健康狀況都一直保持很好的說明只要訓練和保養合理。運動對健康是有促進的,而不是成績的進步一定會有傷病的代價。有傷病是技術的不合理和訓練配比問題產生的。
  • 水解脂肪,有效的遊泳減肥,讓你越遊越美麗
    對於想要增強肌肉力量和瘦身的朋友來說,遊泳是最佳的運動之一。最重要的是,你無需按照遊泳運動員的訓練計劃就能獲得減肥效果。但是有的朋友,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可能是沒做到以下幾點。遊泳如何有效減肥?遊泳和所有的有氧運動一樣,靠燃燒熱量,從而起到瘦身的作用。在水中移動會產生額小的阻力,迫使你更多地使用肌肉。同時增強上肢、下肢和核心肌肉群的量,達到全身性的鍛鍊效果。
  • 遊泳用力過猛?小心「遊泳肩」
    ,由於上肢大量重複發力動作,肩關節很容易損傷,引發遊泳肩。目前有效的治療包括:使用消炎止痛藥物(口服、外用或者局部注射)、冰敷、針灸、推拿、理療及接受正確的康復鍛鍊。如以上保守治療無效或肩袖撕裂應儘早接受肩關節鏡手術修復治療。四、如何預防「遊泳肩」?
  • 一冬天不遊泳會退步多少?不下水如何保持遊泳體能?
    「遊泳肌群」力量退化! 划水動作來自於背部肌群的協同運作,從回歸、抱水、推水一連串的動作包括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等背部肌群的配合帶動;除了背部肌群之外,還有一部分肌群對於遊泳是非常重要且必須加強鍛鍊,但常常被忽略的部分:「旋轉肌群」!
  • 遊泳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遊泳新手的心肺功能訓練 !
    遊泳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遊泳新手的心肺功能訓練 ! 原標題:遊泳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
  • 乾貨 | 一冬天不遊泳會退步多少?不下水如何保持遊泳體能?
    冬天一到,氣溫一低很多人會自然減少遊泳的訓練量,就算現在很多都是恆溫遊泳池,天冷照樣可以舒服的遊泳,但相信不少人在遊泳訓練的份量佔比上,還是會默默地降低。「遊泳肌群」力量退化!划水動作來自於背部肌群的協同運作,從回歸、抱水、推水一連串的動作包括斜方肌、菱形肌、背闊肌等背部肌群的配合帶動;除了背部肌群之外,還有一部分肌群對於遊泳是非常重要且必須加強鍛鍊,但常常被忽略的部分:「旋轉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