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美麗鄉村--繁峙伯強|這個村子是毛主席給改的名!

2021-02-17 晨報繁峙

這裡是晨報繁峙,感謝閱讀,投稿郵箱:chenbaofanshi@163.com

生活晨報 打卡美麗鄉村

忻州市第十站

繁峙縣東山鄉伯強村

道路寬闊整潔,河畔溪水流淌,

山頂奇峰林立,天空湛藍高遠。

1948年,毛主席路居此地,親自將「壩牆」改名為「伯強」。將壩改為伯,既取霸的音,又取伯的義,在古漢語裡是第一老大的意思,意為人民是老大;把牆改為強,意為人民強大。

「除毛主席外,1978年,還在清華大學上學的習近平總書記在秋假期間與同學結伴,從北京乘火車到砂河,從砂河乘公共汽車到伯強村。」隨著伯強村黨性教育基地培訓部主任左利香的介紹,我們開始了此次紅色之旅。

院落南方西面3間是毛主席休息的地方,夜深人靜氣溫下降時,毛主席就在炕上辦公,《再克洛陽後給洛陽前線指揮部的電報》等5篇光輝文獻就在這裡誕生。

    

再往裡走,是隨從人員的住所。分別是衛士長李銀橋、機要秘書徐業夫、警衛排長閻長林,他們負責保護毛主席的人身安全。這裡也有院落內唯一的一方三眼灶,可放一口大鍋,兩口小鍋。大鍋可用來蒸飯、煮飯,裡邊的小鍋可用來熱水,另一口鍋可用來熬菜、熱飯。

2018年,繁峙縣委縣政府依託毛主席路居伯強紀念館,籌建了伯強黨性教育基地。今年6月開始試運營,截至目前已承接包括忻州市稅務系統、縣委黨校、縣委組織部等多部門的培訓班15期,培訓人次超過1500人。

「教學區分為3個教室,最大的教室為1號教室,可同時容納200餘人參加會議。課程設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伯強、平型關紅色故事為主,同時儘量配合培訓對象的課程要求進行教學。」左利香介紹。   

黨性教育基地充分借鑑了右玉幹部學院和武鄉太行幹部學院模式,對機構設置,課程安排、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了合理安排,截至目前,已初步構建起30餘人的專兼職教師團隊,涉及省市縣多位幹部和專家教授。

好山好水好文化,依託伯強村豐富的山水資源和毛主席路居紀念館,富有特色的農家樂,從2016年開始,伯強村與五臺山旭日東升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聯手進行旅遊資源開發,目前已在建成朝臺景區羊眼河水上樂園,吸引諸多本地和外地的遊客。極速漂流、七彩滑道、水上樂園、篝火晚會……

「景區開放時間為每年的5月到9月和春節期間,基本滿足了遊客的不同時期的遊玩需求。」景區負責人李曉龍也向廣大遊客發出了邀請。最熱鬧的還屬夏天,景區每周三周六,500餘人同時進行的篝火晚會,遊客可以先在景區享受露天燒烤的快樂,同時還有歌舞表演,用餐完畢後,再加入到夜晚的盛會——篝火晚會。此外,景區還面向公司團隊,親子,推出戶外拓展活動。

如今的伯強村,在全力打造紅色休閒度假勝地的道路上健步前行。瞻仰革命勝地,遊「紅色伯強」,每年3萬多人來到村裡的毛主席路居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盡享綠色盛景,遊「生態伯強」,如今漫步伯強,山坡森林幽密,空氣清新怡人,大自然生態之美盡收眼底;品味休閒宜居,遊「康養伯強」,水上樂園、登山步道為朝臺者、旅行者洗滌心靈塵埃。

· end ·

攝影|高萬軍

視頻拍攝|李正輝

視頻剪輯|李正輝

編輯|王夢婕

生活晨報版權聲明:原創作品,未經授權請勿擅自轉載,轉載請署名來源

《晨報繁峙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證號:14120190025

相關焦點

  • 儋州七裡村:依託百年玉蕊林打造美麗鄉村 遊客慕名來打卡
    儋州市中和鎮七裡村是一個有著1300年歷史的古老村莊,村子被龐大的玉蕊樹群環繞,每年5至9月,是玉蕊花盛開的季節。現在,七裡村依託玉蕊樹群打造美麗鄉村,成為儋州熱門的旅遊打卡地。
  • 這個村子值得去打卡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這個春天步履匆匆,一轉眼就快立夏了。5月1日,在中山市南朗鎮左步村,不少遊客前來打卡觀光。有年代感的石板路、綠油油的稻田、別具風格的鄉村玻璃書屋、展示鄉村勞動生活的3D彩繪牆……走在村子裡,不時會有驚喜展現在遊客眼前。
  • 打卡福田鎮:廢物巧利用,鄉村更美麗
    打卡福田鎮:廢物巧利用,鄉村更美麗 2020-12-18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咱繁峙
    銅礦、金礦儲量均居全省首位。現轄3鎮18鄉,401個行政村,1998年全縣總人口23.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萬人,農業人口20.3萬人,勞動力6.9萬人。1建制沿革據《遷城記》:「繁峙,雁門塞下邑也。城於山麓,群山環而拱之,故曰繁峙。」春秋屬晉,為霍人邑。戰國屬趙,稱藿人。秦屬代郡。西漢置滷城縣,故治在今城關東50千米固伏村,屬代郡。
  • 海南瓊海打造「會客廳」 美麗鄉村靚眼了
    如今,不少遊客或在古色古香客廳前,或走進客廳坐在椅子上,合影留念打卡美麗鄉村會客廳。  行走在沙美村濱海長廊,外是內海溼地,碧波連天,生態景觀盡收眼底,內是沙美村沿山而建的村落和特色民居,錯落有致。瓊海市博鰲鎮南強村內的南強客廳。凌楠 攝  美麗鄉村不僅可以休閒旅遊,還可以作為外事會見、招商茶敘、田園漫步的活動場所。
  • 網紅打卡|王漢溝村被評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網紅打卡|王漢溝村被評為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2020-08-3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蓬江這個美麗鄉村榮登「全國文明榜」!
    蓬江這個美麗鄉村榮登「全國文明榜」!長喬村歷史文化悠久,為進一步提升人居環境治理,長喬村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積極參與美麗鄉村示範創建及人居環境整治示範村創建。長喬村以黨建為統領,按照綠色生態、因地制宜的發展思路,全面做好新時代鄉村振興工作。
  • 打卡美麗鄉村|邊玩邊學!來良戶村和我學成語
    生活晨報全媒體記者 葉芝花 高平報導 生活晨報打卡美麗鄉村晉城市第三站我們來到青磚灰瓦、遺存遍地的良戶村,良戶村作為一座古老的太行山村落,歷經千年的歷史滄桑,時事變遷,生活在這裡的居民以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創造出這樣精緻的村落和深厚的文化。
  • 拜伯裡印象——英國最美的鄉村
    驚喜中又發現腳下的牧草叢中有絲絲縷縷水氣繚繞,在陽光照射下越來越濃,一層層像白絮懸在空中靜止不動,不知不覺中自己已經站在晨霧之中。 在四月一個春天的早晨,我看到了一個比傳說中更加迷人的村莊,這就是英國著名小鎮——拜伯裡。
  •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以生態文明「妝點」美麗鄉村
    近年來,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以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以創建新農村、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塑造新形象為主要內容,堅持一村一景、一村一貌、一村一品的發展戰略,一大批美麗鄉村在綠色發展中實現了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的深度融合
  • 佛山三水:創新機制建設美麗鄉村,打造鄉村振興的美麗方案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佛山市三水區召開。發布會現場,為10個「廣東十大美麗鄉村」、20條「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50個「廣東特色名村」舉行了頒獎典禮,其中,百裡芳華之西江十裡畫廊美麗鄉村則入選為「廣東美麗鄉村精品路線」,為佛山唯一;西南街道江根村、蘆苞鎮獨樹崗獲得
  • 嶽西涼亭:依託紅色資源建設省級美麗鄉村
    金秋時節,走進嶽西縣河圖鎮涼亭村,平坦整潔的鄉村道路、白牆黛瓦的村舍人家、房前屋後的花花草草、依山傍水的紅色文化、紅綠融合的畫裡山鄉,記錄和見證著這個革命老村舊貌換新顏的「蛻變」之路。 近年來,涼亭村一邊加大人居環境整治,一邊依託紅色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美麗鄉村。
  • 常州安基美麗鄉村開園揭牌 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安基美麗鄉村是常州市第二批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位於鐘樓區鄒區鎮,總面積990畝,涉及5個村村民小組,147戶600多名村民。自項目啟動以來,安基美麗鄉村緊緊抓住自身地理優勢、環境優勢和人文優勢,圍繞「燈」文化和「運河」文化兩大主題,定位「城市郊野,運河慢村」主基調,打造「特色鮮明、水田交融、果蔬滿園、村富人淳」的常州近郊都市後花園,並著重凸顯鄒區「燈光」特色,激活夜經濟,秀出新「夜」態,全新開啟美麗鄉村夜時代。
  • 威海市農業農村局上線《直通12345》久久為功建設美麗鄉村
    建設美麗鄉村在全市重點打造的文登區界石鎮鄉村振興樣板片區,梧桐庵村如世外桃源般詩情畫意,而距離不遠的醜家屯卻是灰頭土臉,一個樣板片區裡的兩個村子,差距為何這麼大?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現場作出答覆。打造鄉村振興樣板片區,目的就是為了讓樣板片區引領示範,帶動周邊更多村子積極行動實現全域發展。如何扶持那些相對落後的村子早日加入「明星村」行列,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表示,關鍵還是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產業振興增強鄉村「造血」功能。
  • 我國名字「最難」的村子,第一個字就難念,被稱為「最美鄉村」
    今天說我國名字最難讀的村莊,第一個字倒了,很多遊客要用筆寫,向當地人問路,這是爨底村,用爨( cuàn )讀,不僅很難讀,行程也很複雜,不得不說手寫也很難,柞底下村位於北京西面,面積約為5.3k㎡,村子裡住著100人左右,這個村莊現在作為3A旅遊勝地開放,被稱為中國的「最美的鄉村」,也被選為北京傳統村落的名單,你會發現這個村子一定很美很有特色。
  • 這個「五一」帶你玩轉肇慶美麗鄉村
    這個「五一」帶你玩轉肇慶美麗鄉村 今天是「五一」小長假第四天! 你計劃好去哪了嗎?
  • 打卡美麗鄉村|門上為什麼要釘2500顆釘子?原來是有這樣的寓意
    隨著導遊的介紹生活晨報打卡美麗鄉村採風團走進襄汾縣丁村民俗博物館丁村位於襄汾城南5公裡這個村子並不大這個牌坊上面鐫刻了一道乾隆頒發的聖旨。這個院的主人丁溪蓮為了提高社會地位就花錢買了一個官位叫州同。買官之後,朝廷就頒發聖旨,表彰他祖上的功德,追封他的爺爺奶奶為宣德郎和安人。為了光耀門庭,丁溪蓮就把聖旨做成額文,鑲嵌在這個牌坊上,以示顯赫。聖旨下面是二龍戲珠,五隻藍色的蝙蝠寓意「五福臨門」,門框上是鳳凰戲牡丹,富貴無比。
  • 設計與生活融為一體,3個美麗鄉村改造案例
    如何使這個日趨衰落的村子從空間上得以新生?又如何能保留鄉土記憶,又能符合現代的功能需求?觀築設計提出了新鄉土理念。保留歷史記憶,運用現代鄉土的理念,置入新的功能。在村子正中心,建成了一座新的建築,叫做鄉村生活美學館,也是全國第一座以鄉村美學為主題的美學館,場地原為村子的活動場地,是一個硬化的場地,鋪滿了紅色的廣場磚,與村子的風貌很不協調。
  • 農業更強 農民更富 農村更美 桐鄉:美麗鄉村 踏歌而行
    沐浴鄉村振興的東風,桐鄉正扣準傳統農業向高質量綠色發展跨越的脈搏,繪製出一幅幅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的田園畫卷。強村富民這裡的百姓安居樂業古老悠長的運河水造就了流淌著詩意的「石門灣」,也涵養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耕田種稻舂米為糧的優秀基因。
  • 給美麗鄉村染一抹「古味」!江門傳統味道在當下
    這是江門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發展美麗經濟的縮影。2018年,江門市制定了《江門市區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深入挖掘梳理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通過西江、江門水道等水系的串聯,打造西江光伏儒家文化區和宋朝皇族忠義文化區。而今,江門鄉村是什麼模樣?對其他地方的風貌建設有什麼啟發?帶著這份思考和關注,《南方》雜誌記者進行了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