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山水中的寫意人生

2020-12-11 與可雜談

這裡是與可雜談,喜歡可以點上方藍色背景按鈕加關注哦!

封城的第40天,轉眼已經是3月份了,沒有充沛的陽光,反而是冷冷的陰雨,開學第三周,持續前進。

青綠山水展現大唐盛世的恢弘氣度,一度佔據了山水畫壇的重要位置,後來其與水墨並存。宋代青綠山水再次興盛,走向鼎盛。水墨山水在元代畫壇中佔據主流,青綠山水再度衰落。清代以後,青綠山水逐漸偏離中國繪畫藝術的主流位置,遺憾地淪為傳統山水畫歷史上較早沉寂落寞的古典藝術樣式。

《桃源仙境圖》

它憑著恢宏民族氣概和色彩表現力,妍麗華貴的色彩藝術和完善的語言風格體系,獨具魅力、精準的視覺效果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它是國家性的,陽剛的,有社會的文化意義。

畫面用礦物質顏料石青和石綠作為主色調,題材上多是以自然山川為主要的描繪對象,以表現色彩蒼翠豔麗的山水景致。色彩的運用是本土傳統文化中五行五色對外來佛教色彩觀念的借鑑,過濾,吸收和融合的結果,培養了中國人獨有的審美趣味和準則體系。大青綠著色濃重,多用線勾勒輪廓,有裝飾意味。小青綠是在繪製畫面水墨的層次上,罩染青綠顏色,形成溫蘊俊秀的畫面風格。

《桃源仙境圖》局部

要畫好青綠山水,需要很強的繪畫功底,「凡設青綠,體要嚴重,氣要輕清,得力全在渲染,餘於青綠法靜悟三十年始盡其妙。」初唐時期的青綠山水畫多用勾線畫出輪廓,然後在輪廓線的基礎上添加豎直長排線來表示山石的結構,最後將畫面塗上色彩。

李思訓、李昭道父子是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畫史上稱他們二人為大小李將軍。他們父子二人所作的青綠山水畫氣勢輝煌,自然山川精美細緻,金碧輝煌,開創了中國畫史上金碧山水的序幕。從王維的畫作中可以感受清新自然,恬淡寧靜,可以窺探唐代水墨山水畫的成長脈絡。

《江帆樓閣圖》局部

青綠色是中國古代人民心中認為的理想中的顏色,也是自然景物所具有的固有色。上古中國把繪畫稱為「丹青」,把繪畫中所用的色彩丹和青作為中國畫的代名詞,足以說明顏色在中國繪畫中的重要。黑紅作為正統,符合五行色彩觀念。五行色彩中率為艱澀,相對於丹青之五正色而言,綠是青勝黃之色。

李昭道《明皇幸蜀圖》

南齊的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描述隨類賦彩,「彩」指的是顏色與顏色之間相互呼應所形成的神採與氣韻,青綠山水畫的重要表現是畫面的筆彩與結構。固定的程式化表現出簡練概括,富麗華貴的面貌。

青綠山水呈現的是中國人對大自然山水之美的審美感悟,通過主觀創作結合繪畫形式將畫家觀察體會到的視覺經驗提煉成山水畫語彙,在畫面中表現真實的自然。

《千裡江山圖》局部

石青石綠等顏色只能磨製成粉,在上色之前才可以將粉狀的顏料加膠調和研製後才能使用,顏色如果在膠中浸泡時間過長,顏色就會發灰並失去光澤,這樣便無法使用了。宣紙的應用讓青綠色彩失去了平塗的前提,限制了青綠山水的普遍推廣傳播和本身的成長。

傳統作畫進程是先用墨線勾畫出物象外形,再用顏色布局,分染打底。最後用青綠色罩染。相對程式化的技法理論,使得畫家的創造力遭到局限束縛。畫畫過程變得枯燥無味,缺乏作畫激情。

《千裡江山圖》局部

有任何想法,歡迎告訴我哦!來評論區留言吧!期待聽到你們的看法與建議!喜歡可以關注,收藏,轉發哦!你們的支持是最大的鼓勵!比心!

相關焦點

  • 青綠山水的傳承與發展
    山水畫自東晉濫觴起,就以青綠為主色,那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中國古人理想中的自然應有的色彩。青綠山水在唐代成熟並達到鼎盛,至宋代又出現第二個高峰,從此開始衰落,原因在於水墨畫的崛起。水墨山水畫起源於盛唐,五代兩宋時一躍取代青綠而成主流,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牽涉到中國文化的特殊性,特別是儒、道、禪哲學對宇宙、自然、人生、藝術多領域的特殊見解,也與中國古代畫家以文人士大夫為主體有關。
  • 「青綠山水」與「水墨山水」的較量
    李昭道《明皇幸蜀圖》一派叫「青綠山水」,使用礦物性顏料,以繪形為主。畫出的是彩色的山水,色彩鮮豔濃重。代表人物是李思訓和李昭道父子。另一派叫「水墨山水」,使用植物性顏料,以寫意為主。據《唐朝名畫錄》中記載,就有這樣一則故事:唐玄宗李隆基曾經在大同殿上,讓吳道子和李思訓同畫嘉陵江三百裡山水畫,結果吳道子「嘉陵江三百餘裡山水,一日而畢」;李思訓則「累月方畢」。 原來,吳道子沒有拘泥於嘉陵江的一山一水,而是著重表現嘉陵江山水壯麗優美的神韻,重在寫意,結果一日之內就完成。相比之下,李思訓則要花上數月時間,來一筆一划地寫實和復原嘉陵江的景色。
  • 青綠山水為何受到藏家青睞?
    為何藏家都喜歡青綠山水畫文/朱浩雲插圖/趙春秋青綠山水大家知道,青綠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古代人們思想中應有的色彩。「青綠山水」的繪畫方法是先以濃淡墨色勾出山石、林木、泉流等輪廊層次。樹葉多為夾葉,也可點葉。
  • 宋代傑出畫家趙伯駒青綠山水欣賞
    趙伯駒的青綠山水正是這樣一幅構思、構圖、勾勒、設色「周密不苟」的佳作。宋 趙伯駒《山水》手卷 尺寸:長:245cm 寬:32.9cm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典型代表。通常用線條勾出輪廓,然後用赭石色來表意山體裸巖。石綠和石青用色於樹木青苔。顏色厚重華麗。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滿維起山水畫滿維起雖以青綠山水馳名畫壇,但他已然突破了傳統青綠山水的模式,從傳統的三渲五染的繁瑣程序中解脫出來,從而實現了由古典青綠山水向現代青綠山水的成功轉型,賦予青綠山水更為鮮明的時代精神和審美風貌
  • 青綠研究:楊彬
    他從學生時代起就師從遊桂光先生摹古學今,在恩師的言傳身教下,他三十餘年不間斷潑墨揮毫丹青磨礪,寫意海南的山山水水。從成長的歷程看,他屬於師承授傳加上自身勤奮成才的聰穎者;從作品的風格式樣看,他傾情故土,特寫海南,其作品展示了海島風物的雅言:南國山水的清奇肆意,黎村鄉野的淳樸渾然,心靈物境的和諧寧靜。楊彬從傳統水墨過渡到青綠山水的研究與探討始於2019年秋。
  • 初唐-青綠山水畫家李思訓李昭道父子
    「青綠山水」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
  • 色彩明豔:脫離儒家崇尚的黑白正色,隋代《遊春圖》中的青綠山水
    《遊春圖》以較為成熟的繪畫語言、完備的繪畫樣式、富麗的裝飾風格,標誌著「青綠重彩、工細巧整」的青綠山水體系逐步確立以及「金碧青綠」樣式的開端。青綠山水畫對畫家的綜合素養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由此可知,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原初樣式,也是中國山水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水墨山水一樣同屬於中國山水畫的審美範疇。但是,何謂「青綠山水」,這是一個看似明了,卻又是比較含糊的概念。古人對山水畫樣式並無嚴格的定義,加上青綠山水和金碧山水之間又相互關聯,這增加了它們彼此之間的界定難度。
  • 青綠也分大小?中國畫的色彩才叫驚豔~ | 踏歌行
    從有色的壁畫,發展到青綠山水,早期青綠山水,是「空勾無皴」,比如有之前提到的展子虔《遊春圖》。 李思訓首創大青綠山水及金碧山水一格,所謂「青綠為質,金碧為文」,「陽面塗金,陰面加藍」,形成「金碧輝煌」的豪華富麗效果。
  • 麥客藝術|寫意孔雀:佛教藝術家鄧敬民中國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
    鄧敬民 寫意孔雀之一 局部佛教藝術家鄧敬民寫意孔雀中國寫意花鳥畫作品欣賞文 字 /鄧敬民麥客專業攝影制 作 / 麥客藝術鄧敬民,1964年生於成都武漢大學文學學士四川省詩書畫院特聘畫師主要繪畫作品《石窟夢幻佛像系列》《石窟夢幻佛龕系列》《東方意禪山水系列
  • 青綠重彩山水領軍人物:韓健老師作品欣賞
    中國青綠重彩山水畫領軍人物、中國青綠重彩山水畫研究會理事韓健老師作品欣賞韓健老師作品,師古人,師近人,師萬物,師造化,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孜孜以求地不斷探索創新、繼承和發展了傳統青綠、潑墨、潑彩、重彩山水畫文化藝術。
  • 偏愛青綠山水的青年畫家蘇淼在國大恆廬帶來中國畫作品展
    青年藝術家蘇淼帶來了自己的100多件書畫作品,其中既有大尺幅的青綠山水,也有雅致的水墨條屏、精巧的扇面,還有花鳥、書法等作品,展覽形式豐富,題材多變。這也是32歲的蘇淼首度在杭州舉辦個展。「大部分作品都是我今年上半年創作的。」蘇淼透露,他原本準備了150多件作品,但由於場地有限,為了更好地展示作品,這次精選了100多件。
  • 北大歷史系畢業,卻成當代青綠山水畫代表!牛克誠作品展開幕
    作為中國當代青綠山水畫代表畫家,牛克誠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卻在藝術創作上展露才華;長年從事藝術史研究,又在中國畫領域頻創佳作。他長期致力於探索重彩山水畫的古典圖式向現代轉型之路,作品以出古入新的語言風貌,入展首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及多次全國美展。此次展出的作品分為三種,分別為源於晉唐青綠山水畫傳統的工筆重彩,水墨與色彩融合的彩墨以及寫意重彩。
  • 淺紅色的春天顏色青綠山水淺絳彩,詩書畫印鋪其中之一
    古樹紮根於貧瘠的巖石中,畫家用有紋理的畫筆畫石頭圖案,樹下有一座民居和一座奇峰,山上有一個亭子,在對面,淺藍色的大山,烏蓬船畫在山下,船下有幾條波浪線,他們傳達著之意的波光粼粼和浩瀚。寫意:最高水平的中國繪畫。在帽筒的頂部有一個字體,上面有「南華秋水北苑春山丙辰秋月書於昌江客次坤記氏作」和下面的印章。慢慢移動試管,就像看山水滾動一樣,把他握在手中,感覺與眾不同。
  • 人們為什麼喜歡青綠山水畫?
    為何藏家都喜歡青綠山水畫文/朱浩雲插圖/趙春秋青綠山水大家知道,青綠是大自然的本色,也是古代人們思想中應有的色彩。「青綠山水」是一種中國畫的技法。系中國畫中施用濃重的礦物顏料的石青和石綠顏料為主,宜表現色澤豔麗的丘壑林泉之類。
  • 寫意畫中的詩意情懷
    內容整理自網絡;插圖:趙春秋山水小品。 沒有精神的形式是不能構成寫意畫的,包含著精神的這種形式本身就是有內容的。在中國的寫意畫裡面就有內容,寫意畫裡有作者的人生內容、人生修養及其對世界的認識。畫家在作畫的時候,自然不自然地、有意無意地反映了他的全部。 寫意畫風格大致分為線描、著色、大寫意。線描為勾線出形,著色為色彩渲染,大寫意是潑墨。以勾、皴、點、染、濃、淡、幹、溼、虛、實、疏、密為主要表現手法。
  • 王一博:寫意是一種人生態度
    然後看了一博的街舞,力量不是沒有,而是視覺上給人弱化了,像是大師潑墨山水、提筆揮就狂草、自由自在的感覺。,扎中你的心,你不禁打了個寒戰......國畫中的一種技法,俗稱「粗筆」,和「工筆」相對,屬於簡略一類的畫法,通過簡練概括的筆墨,描繪物象的意態神韻。用寫意來形容人生,是指把握人生整體意義,不要太關注一些雞毛蒜皮小事、細節的一種生存方式。
  • 袁金奎新寫意山水畫技法
    此視頻為袁金奎老師2020年3月8日在書畫論壇講潑彩山水畫技法公開課的完整視頻,供書畫愛好者收藏學習,要想跟袁金奎老師學習潑彩山水或者獲得其他老師的教學視頻請聯繫餘老師。 視頻中的範畫如下:
  • 美術研究|論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與印象派風景油畫的共同性!
    中國畫的寫意山水藝術作品繪畫主導理念為表現論和表現性, 強調筆墨、 意境以及線條。 印象派風景油畫將西方國家繪畫中的表現論和表現性繪畫帶向一個巔峰, 在西方繪畫領域中佔據重要地位。 但是中國寫意山水畫和印象派風景油畫不論是從繪畫觀念還是表現形式上來看, 在很多方面都表現出一定的相似性。
  • 他給山水一點「顏色」,中國美術館開幕牛克誠山水畫作品展
    展覽以「景·色」為題,展出牛克誠作品近50件(套),展現他10年來的山水探索,綜括出牛克誠山水作品的特色。《春嶺華滋》牛克誠 35x137cm 彩墨 2016年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表示,牛克誠的學術立足於對中國傳統色彩的研究,通過對東方巖彩的深入探討,對中國工筆的系統梳理,形成其理論結構;他的創作以山水為主,結合其對色彩和工筆的研究成果,創造了色墨互融,意蘊高古,形神妙和,詩風浩蕩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