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帶你了解「全宇宙第一熱門法劇」《搖滾莫扎特》

2020-12-12 苦譽君

回想起大學賞析課看的《紅與黑》,不僅一腳踏入了音樂劇的巨坑,

更是一朝入坑深似海,欲想回頭愈加愈加難!

為了讓大家先來細緻了解,先拋出個關鍵詞「法扎」

解釋下,「法扎」即簡寫的法語版《搖滾莫扎特》,

而這個梗是為了區別德扎《莫扎特!》與英扎《莫扎特傳》等版本

不同於其他版本, 法扎以莫扎特生平最精彩的幾個部分入手,

以莫扎特的的視角敘事,不完整的劇情,

也擁有了法語音樂劇的一貫特點——服裝華美、布景絕美、強烈的顏色、不可或缺的舞蹈

那麼,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下法扎的劇情:

大幕拉開,猩紅的燈光罩在新主教柯羅雷多身上,所有的莊嚴肅穆在此刻聚焦,但仍然罩不住突然闖出的莫扎特,罩不住莫扎特父親的渾厚嗓音與一首「Penser l』impossible」(挑戰陳規)。直白的歌詞,急促的鼓點,唱頌的是莫扎特打破傳統、標新立異的音樂和創作態度。至此,僅在舞臺上一閃而過的莫扎特,已經立起了一個明確的形象——永遠在擺脫束縛的叛逆少年。

17歲的莫扎特不堪重壓,決定離開薩爾斯堡去旅行。莫扎特的父親利奧波德雖強烈反對兒子想要去旅行的決定,但在心愛的夫人安娜·瑪利亞和女兒南妮爾的說服下,最終同意了莫扎特的旅行(曼海姆)。

然而,科洛雷多大主教卻因此惱羞成怒,試圖阻礙莫扎特在音樂上的成功。另一邊,離開的莫扎特試圖用德語在曼海姆這裡創造一部偉大的歌劇,卻迎來了質疑。弗裡德林·韋伯出現在陷入失意的莫扎特的面前,他願意莫扎特提供免費謄寫樂譜以及出版發行,且熱情地邀請他們去家裡做客。在韋伯家,莫扎特遇見了自己命中注定的初戀情人、歌唱家阿洛伊西婭,但阿洛伊西婭的妹妹康斯坦斯深愛上了莫扎特。

此時母親擔憂莫扎特的狀況(歌劇推遲、求職拒絕),便寫信給父親。而莫扎特卻一心撲在他的繆斯女神阿洛伊西婭身上並為其作曲,並和她一起前往奧朗日王國演出。

宮廷舞蹈結束後就到了苦譽君最喜歡的劇情,場景無縫變化,隨之便是阿洛伊西婭與康斯坦斯的爭吵,將兩姐妹各異的性格展現地淋漓盡致。當然,劇中不同的曲都是不同人的入坑曲。

阿洛伊西婭在莫扎特的幫助下,成功受僱於奧朗日公主。與此同時,莫扎特收到了父親的來信,命令莫扎特去巴黎找到工作才能回到阿洛伊西婭身邊。於是莫扎特離開了阿洛伊西婭,來到了巴黎。到了巴黎之後,莫扎特雖一心想找到工作,卻事與願違,在旁人冷漠的視線下,莫扎特度過了一段艱苦的時光。

雪上加霜的是,照顧莫扎特的安娜·瑪利亞突然因病去世。辦完母親的葬禮之後,莫扎特再次回到薩爾茨堡,在曼海姆向阿洛伊西婭求婚。但阿洛伊西婭告訴莫扎特,自己已經與約瑟夫·朗治結婚了。場末,莫扎特獨唱《沉睡的玫瑰》,向命運發出挑戰

第二幕開頭想起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故事回到薩爾斯堡3年以後,莫扎特和科洛雷多大主教一起前往維也納參加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的加冕儀式。可科洛雷多大主教還是一如既往地打壓、折磨著莫扎特,疲憊不已的莫扎特最終向科洛雷多大主教遞上了辭呈。萬幸的是,約瑟夫二世最終在斯泰凡尼先生的推薦下,選擇莫扎特用德語歌劇為《後宮誘逃》作曲。

在創作《後宮誘逃》期間,莫扎特找到了現已移居維也納的韋伯一家,在那裡又重新見到了阿洛伊西婭的妹妹康斯坦斯。

羅森伯格伯爵和宮廷音樂家薩列裡前去查看莫扎特《後宮誘逃》的進度,曾嘲笑莫扎特音符過多的宮廷樂師薩列裡,在聽了一曲後宮誘逃序曲後,終於轉身直面自己心中的嫉妒與怨恨,直面自己雖有才華但仍然譜寫不出那般美妙的音符的事實。

畫面一轉遠在薩爾斯堡的父親與姐姐與維也納時空相連,粉紅的舞臺上,眾人盛裝出場,在莫扎特與康斯坦茲二人的婚禮上歡慶,唱起了「被單下的癲狂獨白」(Les solos sous les draps)。清脆的音符一個個滴落在弦上,好似二人間愛情的純潔與美好,無視了人世間任何陰暗——她愛他才華橫溢,他也愛她一顆真心

《後宮誘逃》即將於今晚正式上演,羅森伯格伯爵分明已被莫扎特的音樂吸引,卻依舊與薩列裡聯合,試圖在演出中搗亂,但並沒有破壞莫扎特的成功演出。莫扎特的音樂也吸引了宮廷劇作者洛倫佐·達·彭特,他向莫扎特提議合作一部新的歌劇,莫扎特則向達·彭特提議將一部有爭議的作品《費加羅的婚禮》製作成歌劇。

彩排時,薩列裡假意同意了在《費加羅》加入芭蕾,暗地裡卻再度與羅森伯格伯爵勾結,企圖激起貴族公憤,打壓莫扎特。此時,臺上的薩列裡,身著黑色西裝,顫抖的手握著小刀,痛苦地唱著「殺人交響曲「(L』assasymphonie),心中被妒忌和迷戀灼燒,不再記恨莫扎特,而是記恨起了自己曾經的陰暗與輕蔑。

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果然在觀眾當中得到了很好的反響,但是由於薩列裡和羅森博格伯爵不斷阻撓,導致該劇在維也納被禁。可莫扎特未曾放棄,但事不順人意,在和達·彭特共同創作歌劇《唐璜》時,莫扎特卻收到了父親利奧波德離開人世的消息。

莫扎特沉浸在父親離世的悲傷中時,一位神秘男子(死神)委託他為莫扎特自己創作一首「安魂曲」,並付了100杜卡託(歐洲古金幣)。另一方,薩列裡雖被任命為宮廷的教會指揮,並乘勝長驅,但他卻陷入了一種自愧感,認為自己勝之不武,所有的榮光都不過只是華而不實的名譽,當聽說莫扎特身患重病,薩列裡決定前去拜訪。莫扎特告訴薩列裡,自己無法完成《安魂曲》,在將最後一部分內容託付給學生蘇斯邁爾之後,莫扎特離開了人世。

最後借用法扎中一句話:「如果死是必然,我將刻下這樣的墓志銘,,願我們的歡聲笑語,嘲諷了死亡,愚弄了時光」每個版本都有每個版本不同的理解,最後致敬法扎,致敬莫扎特!

相關焦點

  • 《搖滾紅與黑》中你最想學會的歌出空耳啦
    日前,在聚橙音樂劇微信公眾號《搖滾紅與黑》宣卡文末留下的「你最想學會《搖滾紅與黑》中的哪首歌?評論呼聲越高,就……」互動中,《La gloire à mes genoux》(《榮耀向我俯首》)成為票選第一的曲目,所以我們特意與「專業做空耳」的公眾號北戲隨緣更合作,為愛《搖滾紅與黑》的小夥伴準備上最易學版本的《榮耀向我俯首》空耳!
  • 同樣是搖滾莫扎特,「德扎」和「法扎」有啥不同
    上海文化廣場前腳送走了德語音樂劇《莫扎特》,後腳又迎來了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兩部音樂劇同樣講述了莫扎特的藝術人生,同樣把他打造成「搖滾巨星」式的人物,然而風格大相逕庭,前者冷峻沉重,後者更顯五光十色、流光溢彩。2018年1月,法語音樂劇《搖滾莫扎特》將在文化廣場連演24場。
  • 莫扎特x大衛·鮑伊 給流行搖滾穿上古典「外套」
    會不會有種「搖滾莫扎特」的感覺世界上最偉大的吉他手之一、齊柏林飛艇的創建者吉米·佩吉Jimmy Page除了他最為知名的使用雙柄吉他演奏外還擅長用小提琴的琴弓來彈吉他被稱為能令觀眾尖叫的70年代「帕格尼尼」那麼,如果直接用小提琴來拉搖滾會不會有一種帕格尼尼登上槍炮玫瑰舞臺的感覺?
  • 光棍節前來這裡,讓莫扎特帶你了解女人心
    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一起,成為莫扎特創作的歌劇中上演頻率最高的3部。別怪Tim哥沒提醒你,脫單的第一步呢,就是要去了解女人心。11月9日,來金雞湖音樂廳,聽完《女人心》序曲,沒準走出音樂廳,就遇到自己的命中注定了呢。到時候可別忘了來給Tim哥發糖!我只要大白兔!
  • 「搖滾結他莫扎特」Eddie Van Halen病逝羅拔唐尼心碎悼念
    被喻為「搖滾結他莫扎特」的美國結他手Eddie Van Halen,前日因喉癌併發症於美國加州一間醫院病逝,終年65歲。身為粉絲的「鐵甲奇俠」羅拔唐尼(Robert Downey Jr.)在社交網悼念,坦言傷痛無言。
  • 2020年寶藏欄目:十分鐘了解搖滾金屬圈的著名政治家
    2019年我們推出了54期歷史上的今天,每周一讓大家了解本周搖滾金屬歷史上的印記。2020年計劃推出一檔新的專欄,將圍繞去年我們提到的圈中重要的音樂人及樂手推出一系列經典樂隊的入門級抓重點式介紹。儘可能用簡潔的文字,花哨的圖片,好聽的歌曲,有趣的視頻,非常規的內容,讓你短時間內對一支重量級搖滾金屬樂隊有所感知。
  • 十分鐘了解最偉大迷幻搖滾:平克弗洛伊德|迷牆背後的故事
    - 第一代主唱兼吉他手,出生在劍橋的 Syd Barrett (席德·巴瑞特)和貝斯手 Roger Waters(羅傑·沃特斯)是髮小。- 巴瑞特和第二代主唱兼吉他手劍橋人 David Gilmour(大衛·吉莫爾)上同一所學校,由此結交。
  • 講座|講述莫扎特 帶讀者聽懂「平靜海面下隱藏的暗湧」
    莫扎特只活了35歲,但創作生涯卻長達31年。他4歲開始作曲,7歲寫了第一部交響曲,11歲寫第一部協奏曲,12歲就寫出第一部歌劇。莫扎特歷盡人生的苦難,但他的音樂卻清新、明快、開朗,這並不是他對苦難視而不見,他只是將這些苦難嚼碎化為肥料重新撒進土地裡,不是讓它開出帶刺的仙人掌,而是開出芬芳美麗的花朵,這花朵就是他天籟般的音樂。
  • 音樂大師系列——帶孩子們走進音樂家莫扎特的故事
    (該圖片來源於網絡)莫扎特出生在一個宮廷樂師之家,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顯露出了極高的音樂天賦。同時,家庭對於莫扎特的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在於父親的引導下莫扎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音樂。6歲時莫扎特就已經可以和10歲的姐姐安娜一起漫遊整個歐洲大陸旅行演出。
  • 莫扎特,生日快樂!
    童年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於現屬奧地利的薩爾茨堡。莫扎特就像我們的地平線據不完全統計,從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策的第二任丈夫開始,關於莫扎特的專著及傳記,迄今為止已超過 12000 多部,而這個數字每年都在不斷增長之中。
  • 行走薩爾茨堡 無處不在的莫扎特
    寬廣的花園除了幾個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外見不到一個遊客,西提庫斯主教17世紀建造的黃色宮殿與澄淨的藍天相互映襯,巴伐利亞燦爛的陽光在雪地上投出長長的樹影,宛如純淨的仙境,真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這一刻,耳邊回想起每每聽到都有如入仙境之感的莫扎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奏鳴曲式一般第一樂章都是快板,這首奏鳴曲卻很獨特地以慢板樂章變奏曲式開首。
  • 莫扎特鋼琴奏鳴曲第三組
    在後一首中,莫扎特採用一個變化的迴旋曲式創作終曲樂章:這首迴旋曲本身包含這主題發展和華彩等複雜因素,並且在反覆中省略了第一插部。《C大調奏鳴曲》(K.545)在各個方面表現出典型特徵。莫扎特本人承認,這首奏鳴曲帶有教學目的,是「一首為初學者創作的小型奏鳴曲」。
  • 22首搖滾金曲點唱,明日帶你重回《搖滾年代》!
    百老匯音樂劇《搖滾年代》是一部搖滾歌曲點唱機音樂劇。2009年《搖滾年代》在布魯克斯亞金森劇院正式掛牌演出,截止2011年,該劇在百老匯共上演了1226場!
  • 莫扎特《聖體頌》
    簡介《聖體頌(Ave Verum Corpus)》,為四部合唱曲,由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創作。莫扎特一生懷才不遇、貧病交加,遭受無數傷害和挫折,但卻沒有抱怨神。當他的母親病故後,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說:「我順服神的意志」。
  • 莫扎特:賈寶玉加孫悟空的合體
    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走近偉大的音樂家,有助於更好的聆聽欣賞他們的音樂,在這一個小節裡,林聲老師帶領我們走近莫扎特, 說他是孫悟空,因為他真的上天入地善於千變萬化,孫悟空就是這樣,七十二變,拔一根毫毛變一樣東西,你給莫扎特一個主題,你要他怎麼編他就怎麼編,而且馬上就編,而且編的這種樂思如泉、信手拈來、變化多端、點石成金的本領,那就是孫悟空啊。
  • 春天 莫扎特 小夜曲
    春天終於來了…… 你絕想不到這首靈動的《渴望春天》(Sehnsucht nach dem Frühlinge k.596) 創作於1791年的維也納,這是莫扎特死前的最後一冬,這時的他疾病纏身、貧困交加,之後,他再也沒能等到春天……也許是聽到了死神的召喚,也許是看到了天堂之光,這首取材於莫扎特生前最後一首鋼琴協奏曲
  • 《千面莫扎特》帶你「去」法國---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作為本屆藝術節的開場大戲,由法國皮格馬利翁古樂團隆重上演《千面莫扎特》。即使當晚女高音德維埃耶因病未能出席,但古樂團藝術家們獻上的莫扎特時期的純音樂演奏,也將大家的思緒帶回了過去的光陰,領略莫扎特音樂的魅力。 「鵬城春薈法蘭西·中法文化之春」由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深圳市文體旅遊局、深圳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深圳市中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本項目由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基金資助。
  • 古典欣賞 | 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
    莫扎特一生共寫有十三首小夜曲,這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也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樂演奏的,所以通常被稱作《弦樂小夜曲》。     第一樂章:有活力的快板。它還有帶我們向前的推動力。和往常一樣,莫扎特運用了我們熟悉的旋律轉折和當時很常見的和聲,然而卻有無可比擬的新意。最富特色的是一個短小的呈示部的結束主題,由第一小提琴以顫音和重複音奏出竊竊私語的樂句。差不多有六、七個18世紀晚期的作曲家寫作這個樂句。的確,莫扎特正是把這種低語和竊笑的段落用於簡短的展開部,成為他最令人讚嘆、最細膩的手筆。
  • 選曲,為何要選莫扎特的奏鳴曲?
    如果提及音樂可以緩解手術疼痛、能夠治療癲癇,在手術室放音樂,而且還搞出莫扎特效應,是不是會產生少許的奇特感覺呢?咱們現在就來介紹其中的奧秘。咱們先來說說莫扎特效應。這種音樂療法的效果,在1993年時首次確定,是指聽莫扎特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時,會產生大腦功能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