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弄不好反而會傷膝蓋,其實這個現象已經很普遍。
有的練了太極拳不僅雙腿沒有變得輕靈便利,反而膝蓋慢慢痛了起來,對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來說就是一種痛苦了。
太極拳本身是益於健身的,結果在你那裡變成傷身了;只能說不是你師傅的問題就是你自己的問題。
究其原因,有的說是弓腿時膝蓋角度的問題,也有說是練拳時膝蓋沒有放鬆的問題。
方法改進了好幾種,好像效果都並不明顯。
歸根結底,多數都是從外形上去找方法,以至於始終不得要領,功夫更難上身。
說「窮不習武」,不僅僅是練武需要時間,需要物質條件,更關鍵是還不能傻練,還得多悟。
這個「悟」字放在武學方面我認為比文學方面要難多了。
學武需要明師的口傳心授,更需要自己的勤修多悟。
太極拳就是一個例子,練好了養身與技擊這兩大功能價值你都會從中受益;但如果方向走反了,方法搞錯了,最終是南轅北轍,向隅而泣;「十年不出門」也就很正常了。
以傳統楊氏太極拳的「雲手」為例。
這個動作應該是整個傳統套路中重複最多的,為啥老的套路中會重複這麼多次呢?
因為這個動作練好了,不僅懂得了如何用腰勁,如何走螺旋,而且可以說是最好的心臟按摩術,對身體健康也是非常有益。
但反觀現在不少練雲手的,是腿一邁,手一抱,腰一轉就算了事。
為啥很多人練雲手還容易膝蓋痛呢?
因為他是身子轉,膝蓋也跟著轉,膝蓋是扭曲的,你說不痛才怪。
更主要的是膝蓋承受了整個上身的重量。

練太極拳如何才能膝蓋不痛呢?
很簡單,膝蓋不受力。
「雲手」就是這樣一個很經典的例子。
下面我們就以雲手為例講講如何練,你搞懂了雲手,也就明白了其他動作的原理。
一、打雲手就像坐板凳一樣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打雲手就像「坐板凳」一樣。坐板凳,你的膝蓋會痛嗎?不會的。
坐板凳,你的腿會承重受力嗎,不會的。
所以,用「坐板凳」比喻練雲手,就是告訴你了太極拳作為內家拳它的運動原理與其他外家長拳和體操運動是不一樣的。
打雲手如坐板凳,關鍵在於腰胯得到了運用,雙腿得到了解放。
那麼,如何做到位呢?看下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