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法制網江蘇訊(□劉露 通訊員王鋒)近日,江蘇省2020年法治建設滿意度調查揭曉,海門區法治建設滿意度達94.1分,列南通第一,全省第八。
獲評「江蘇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市、區)」,並在全省法治政府建設推進會上作經驗交流。
從依法依規決策、依法全面履行職能、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強化法治宣傳教育等重點領域入手,打造了海門法治品牌。近年來,海門開展了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行政複議體制改革等多項改革試點。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圍繞群眾關心、社會關注的民生問題,選定2020年度十件「法治惠民辦實事」重點項目,通過實施動態化、績效化管理考核,推進重點項目落地,確保法治小舉措發揮惠民大作用。還建立了「五進」制度,即法治建設進經濟社會總體布局、進工作目標責任書、進考核評價體系、進黨校培訓課程、進領導掛鈎聯繫清單,突出法治建設的全面性、系統性、整體性。
同時,將法治建設成效納入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納入區鎮、部門綜合考核,深化領導幹部學法培訓、法治能力實踐鍛鍊、法治考評激勵等工作機制。去年初,海門制定了《法治建設考評辦法》,出臺了區鎮和部門法治建設共性和個性化任務清單及海門區法治建設「網際網路」監測評價項目責任分解表,強化法治考評激勵,開展法治政府建設「補短板強弱項」專項整治、執法監督 「每月一曬」等機制,倒逼各區鎮、各部門加大法治建設創新力度,提升法治建設質效,營造依法行政工作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
此外,還研究制定了《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從黨(工)委(組)主要負責人、政府主要負責人兩塊,細化負責人的法治建設職責,同時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以「述法」形式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終述職報告,通過落實主體責任「一張清單」、實施行政決策「三項制度」、推動領導幹部做好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四個帶頭」,推進法治建設成為黨政班子的「一把手工程」。
據悉,去年常樂鎮張謇法治文化特色小鎮獲評全省首批「法治文化特色小鎮」,三廠中興村被司法部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悅動公園等10個法治文化陣被南通法宣辦命名為南通級法治文化陣地,海門區法宣中心被省法宣辦命名為省級法治文化陣地;30多場次法治文化巡演成功舉辦;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達129個,位於南通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