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釋迦牟尼出生日為「佛誕節」
翻閱歷史,總是會讓人感慨萬千,這人類的歷史有其發展的必然規律,一切仿佛早有安排。
佛陀出生於帝王之家,他的父親是迦毗羅衛國國王,他的母親摩訶摩耶王后,是迦毗羅衛城隔河相對的天臂城善覺王的長女。
根據當時的風俗,摩耶王后要回到娘家去分娩。途經蘭毗尼花園,即今尼泊爾南部波陀利耶村的羅美德寺院處,摩耶夫人在一棵茂密的無憂樹下休息的時候,驚動了胎氣,就在無憂樹下生下了釋迦牟尼。這一天是公元前565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我們中國將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作為紀念佛陀誕生的「佛誕節」。
釋迦牟尼出生後,他父親為他起名喬達摩·悉達多,喬達摩是姓,名字悉達多的意思是「吉祥」和「義成就者」。
喬達摩·悉達多成道之後,人們才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
歷史證明,釋迦牟尼不僅是釋迦族的聖人,更是全人類的聖人。
二.釋迦牟尼為什麼出家?
摩耶王后在生下釋迦牟尼後的第七天就因病去世,釋迦牟尼從小是由姨媽養育大的。姨媽是釋迦牟尼母親的親妹妹,母親過世後成為了父親的繼妻。
作為太子的佛陀,他的生活自然是榮華富貴。16歲就娶了美麗無雙的表妹耶輸陀羅為妻,生下了兒子羅睺羅。人生一切快樂如意,只等接替父親的國王寶座。
生活裡的一切皆美不可言。但是,作為擁有俗世一切享受的王子,最終卻選擇了出家。
對於佛陀出家,很多人是難於理解的,釋迦牟尼所擁有的一切,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畢生追求的夢想,只有求不到,哪裡捨得放棄。
但是,喬達摩·悉達多真的放棄了人世間最富貴的國王生活,在二月初八那天出家了,傳說那年佛陀29歲。我們中國,將每年的二月初八作為佛陀的「出家日」。
佛陀出家是懷有人類的歷史使命的。二十九年的人生經歷,使他體會到人生的各種苦難。生老病死以及其他種種煩惱,無時無刻不充斥於人的心靈,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痛苦與煩惱。佛陀出家修行,就是為了開悟成佛,尋找到解決人類痛苦的方法,然後教化人類,同歸解脫。這就是他畢生的使命。
三.釋迦牟尼出家開悟後做了什麼?
佛陀的出家正是為了完成他歷史的使命。他的出家是為眾生得解脫。這就是佛陀的犧牲精神。
釋迦牟尼是為了解決人生的痛苦問題而出家。先是修苦行,在經過六年的苦行而未開悟後,最後放棄苦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天後,睹明星而悟道。
一切人生的痛苦問題都因開悟而獲得解決。
開悟後,佛陀講了四十九年佛法,來完成他的歷史使命,如《法華經》上所說:「如來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這一大事因緣就是「為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而同歸解脫。
佛陀來到這個世界,就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輪迴之苦。
佛陀悟的是苦、集、滅、道四諦和緣起論以及八正道。簡介如下:
苦諦是各種痛苦的現象;集諦是產生痛苦的原因;滅諦是消滅痛苦後到達理想境界的結果;道諦是消滅痛苦的原因。
釋迦牟尼在講述緣起論時,用十二因緣來說明人生的過程:1.無明。2.行。3.識。4.名色。5.六入。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
總而言之,人生如苦海。你若要解脫自己的苦,就必須通過八正道的修持,來達到涅槃的境界,八正道如下:1.正見。2.正思維。3.正語。4.正業。5.正命。6.正精進。7.正念。8.正定。
可以說,佛陀的人生是從他那一年二月初八出家,才正式開始的。
出家,修行,開悟,傳法,這就是佛陀的傳奇人生。從佛陀的教化開始,人類開始學習理解佛法,由痛苦人生開始邁向幸福人生!這個過程雖然漫長了一點,但總算是在一步一步接近幸福人類世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